人物:僧信行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7 首
洪武丙寅季冬。予寓会同馆。方患脚疼。难于步履。通事郑连遗以杖。得之喜甚。明年正月。自京师行至辽河之阳。未尝顷刻不在手。忽于道中失其所在。夫以日月之既多。道途之既远。扶掖之既久。盖虽微物。不能不使余有感。故作歌焉。
若有杖兮从何来,会同馆中初见之。
不短不长尺度足,匪雕匪刻形状奇。
有时微呵香液生,触以爪甲铿然鸣。
通事老郑持见惠,既得奚啻锡百朋。
京都酒楼与歌市,江淮青衮数千里。
八仙祠下海连天,华表柱边道如砥。
我或昂首吟高低,我或带醉迷东西。
或上孤舟破臣浪,或降野丘登山蹊。
苟非此物早扶我,半涂定是颠隮者。
从来会遇岂在天,论功不必居人下。
陶翁托尔比弟兄,寸心耿耿神明通。
胡为一日忽不见,茫然四顾寻无踪。
呜呼吾固知尔之为龙,呜呼吾固知尔之为龙(兄许容反)
① 初名雅古登天历第御笔改雅勒呼
忆昔文皇御天历,知君已是青冥客。
宝气经年动斗牛,璇光彻夜通奎璧。
比来蹇剥人所叹,况复贫病家多厄(一作当路宣昭气斯直)
忽闻除书双及门,老亲白发生颜色。
秦邮近水足粳稻,桂林只今多盗贼。
待次且食武昌鱼,携家不过湘南驿。
王祥旧来驱别乘,贾谊未久遭前席。
此时父老怨来迟,他日攀辕会沾臆。
骐骥那愁九州大,凤凰蚤恨三山隔。
秋浮江汉云木清,夜过淮河月波白。
新诗屡成知自诵,远道即见何由得。
黄鹤楼南(一作前)遇故人,因君为致长相忆。
宝楮英光旷代无。
茸窗俊味胜琼酥。
篝灯细印开皇事,爇炷添薰亚保书。

尘劫换,妙缘孤。
剩披华鬘媚江湖。
墨香零落衣香冷,绝负吴郎第二图。
安阳行馆(甲辰) 清 · 何绍基
七言律诗
丁亥夏,与先弟子毅访碑过此。今日卖碑人尚有闻风至行馆者,然无片墨可存也。适牛镜堂丈由河上寄书,来问近得佳拓本否。感成一律。
十八年前屐齿痕,卖碑人有几家存。
忙披金石安阳志,㝱到庭阶宝薛轩(丁亥年在汴中,得宋拓薛少保书《信行禅师碑》,因题其轩曰「宝薛」。)
尚枉尺书询翠墨,不堪游迹怆鸰原。
打冰又渡漳河去(漳河冰冻,须打冰乃渡。),铜雀台荒落日昏。
嘉庆纪元季秋朔,黄子始纵嵩洛辔。
孟冬十日返任城,小蓬莱阁腾墨戏。
河声岳色太行影,名僧(古涵。)胜友生徒侍(东里书院诸生。)
明窗澹墨鬒须眉,灵境霅然图廿四。
四百馀碑多矣哉,四十馀日千载事。
既穷岩壑搜奥旷,广寻塔庙抉幽懿。
偶然风雨有追逐,毕竟山灵难吝秘。
计从褚武毕阮翁,石华绚烂乾嘉际。
秋庵薄宦足力健,嵩岱之游最翔恣。
閒情兼为画山行,古抱原因访碑至。
我生游迹未至嵩,心向往焉中道踬
中州翠墨获颇多,薛书信行碑尤异(在汴梁得宋拓薛少保书《信行禅师碑》,海内孤本也。)
陈留走访嘉祐经,掀出泥涂照黉肆
苏门苏迹涌金亭,福以遗山诗刻丽
虎关龙门惜未到,况欲窥搜中岳翠。
先生粉本昔曾见(曾于杨石卿处见之。),披图更补吾游坠。
云山幽兴尤起予,卢鸿草堂香山寺。
秋庵固是不羁人,书律专摹两京隶。
画理还能越文沈,诗情亦复追朱厉。
嵩岱两游皆有图,嵩游图外还存记
精神嫥壹道妙轃,笔墨超遥化工寄。
慰哉嵩顶竟未陟,倘有贞珉遁荒翳(记中未得碑尚不少。)
古人作事与后殊,特凿奇文锢幽閟。
究竟欲传欲不传,苍茫不解当时意。
我来春明才几日,友朋杂遝诹文字。
军书得失颇频闻,酒杯冷暖谁相计。
竹朋藏册经几年,耆古同心快披视。
海王村后孙公园,更约来朝共谭萟。
⑴ 王香塍、武虚谷。
⑵ 丁亥同亡弟子毅规游嵩山,因子毅道病止。
⑶ 陈留学嘉祐石经二石反仆地,余属教官扶树之。
⑷ 苏门山有坡书「涌金亭」三大字,余所得乃覃溪珍秘物。遗山诗刻亦古拓,翁氏合装为巨轴,题记满幅。
⑸ 嵩游有日记,岱游亦必有之,但未见传本耳。
山中有一老,貌古真奇绝。
对我语入神,竹枝洒寒雪。
行装政萧洒,诗轴与衣钵。
自言老侵寻,欲挂金环锡。
栖迟泉石边,饱我一生乐。
陟彼山南麓,岑深最阒寂。
可以诛茅茨,清溪且卜筑。
烦公请安名,耀我小蜗角。
我时少从容,揭之以印月。
观彼万丈潭,风静波光彻。
秋月印其底,囧囧颇清越。
触之不可散,荡之亦不失。
可比老师心,道义逾激烈。
豁然彻本源,不生亦不灭。
静观万像澄,印我方寸地。
到头竟难名,名庵聊以寄。
他年放下着,是亦浑闲事。
哀缶翁四十韵 清末至民国 · 诸宗元
病以不全全,我昔赠翁句。
翁病今不苏,言哀忍无语。
思翁苏州时,一见贻我诗。
署姓误作褚,明日来致词。
言寻桂河坊,时登癖斯堂。
书画徇夙好,每见开橐囊。
时我尤嗜印,举赠不自惜。
佳石为奏刀,歪扁布朱白。
思君武昌时,远来将北征。
同车乐旦夕,遂作京师行
朱邸好结客,翁复称我贤。
置酒张君(弁群。)家,日为开广筵。
吾时方跌荡,伎饮且招翁。
杂宾纵满座,翁但谢以聋。
思君杭州时,十载曾四来。
梵诵礼所亲,头白犹深哀。
又尝居我家,妇稚同笑哗。
抚顶誉我儿,往往龙驎誇。
挂壁有翁画,自谓后弗如。
治具称厨馔,肉脯佐笋蔬。
最后在今夏,翁能迟我归。
凉堂俯湖风,论画语通微。
铜象近在龛,眉鬓依龙泓。
尝谓千载后,谁更知两翁。
海上十馀年,事事犹在眼。
伤哉楼居人,再见陵谷变。
赁居昔对街,言别后还里。
别久仅三月,书来辄累纸。
为言近过从,惟有朱(沤尹先生。)与王(一亭。)
合君得为三,庶可相颉颃。
避地岁一来,甲子迄丁卯。
翁怜我日贫,我喜翁不老。
聚语杂悲欢,往往如家人。
诗成必写示,琢句弥生新。
或许我点窜,或许我涂抹。
滨病付一编,犹强我加墨。
哭翁今有泪,和墨纸为湿。
吾叔近告徂,痛与翁同日。
我诗告翁灵,难尽翁生平。
翁自有不朽,后当书其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