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昌

相关人物:共 24 位
共 2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沈洙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8~569 【介绍】: 南朝陈吴兴武康人,字弘道。沈山卿子。少博学强记,通《三礼》、《春秋左氏传》。《五经》章句,诸子史书,问无不答。仕梁,为尚书祠部郎,后入士林馆为都讲。梁末,除国子博士,掌仪礼。入陈,历事武帝、文帝、废帝、宣帝,累官员外散骑常侍、光禄卿、东宫侍读、尚书左丞。曾参与详议律法。
全陈文·卷十三
洙,字弘道,吴兴武康人。
梁大同初,为湘东王国左常侍,转中军宣城王参军、仁威临贺王记室参军,迁尚书祠部郎。
侯景之乱,窜于临安。
敬帝时除国子博士。
陈受禅,加员外散骑常侍,历扬州别驾从事史,迁大匠卿。
文帝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读,寻兼尚书左丞,领扬州大中正,迁光禄卿。
废帝时,除戎昭将军、轻车衡阳王长史,行府国事,带琅邪彭城二郡丞,大建元年卒。
虞寄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0—579 【介绍】: 南朝陈会稽馀姚人,字次安。虞荔弟。弱冠举秀才,对策高第。起家梁宣城王国左常侍。梁武帝大同中,尝上《瑞雨颂》,武帝称美。侯景乱中,为陈宝·应所得。时陈宝应有逆谋,讽谏遭拒。宝应既擒,陈茜令寄还朝。入陈,迁东中郎建安王咨议、加戎昭将军。卒于太中大夫。
全陈文·卷十二
寄,字次安,荔弟。
梁中大通初,举秀才,对策高第,除宣城王国左常侍。
大同中,引疾归。
岳阳王为会稽太守,以为行参军,迁记室参军。
领郡五官掾,转中记室。
太清中,除镇南湘东王咨议参军。
加贞威将军,台城陷,遁还乡里,依张彪,寻奔陈宝应。
承圣初,除和戎将军、中书侍郎,宝应不遣。
及陈天嘉中,宝应平,入为衡阳王掌书记,除国子博士,引疾归。
宣帝即位,除东中郎、建安王咨议,加戎昭将军,又加太中大夫,太建十一年卒,年七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0—563 【介绍】: 南朝陈始兴曲江人,字成师。
善骑射,为邑里雄豪。
侯景乱,安都招兵三千,从陈霸先入援京邑,乱平,封富川县子。
随霸先镇京口,除兰陵太守。
与霸先定计袭建康,身先士卒,俘王僧辩,败徐嗣徽,平王琳,有殊功,封西江县公。
历南豫州刺史。
陈武帝死,定策立文帝,迁司空。
文帝天嘉元年,大破王琳,迎还陈武帝子陈昌,遵文帝意,杀之于汉水,进爵清远郡公。
渐骄横,终为文帝忌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云南晋宁人,字和之,号梦山,别号云华生。
嘉庆四年进士,以编修迁御史。
工诗善画。
有《云华诗钞》、《敬业载言》。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四
李翃,号云华,晋宁人。嘉庆己未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0—576 【介绍】: 南朝陈吴郡人,字润玉。
好学能属文。
举秀才,对策高第。
袁枢荐诸文帝,超授衡阳王文学,直天保殿学士。
陈宣帝太建初,为长沙王记室。
陈叔宝(后主)在东宫,征为管记,除中舍人。
后以疾失明还乡。
有集。
陆琛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洁玉。
陆瑜从叔。
事后母以孝闻。
起家衡阳王主簿,兼东宫管记,累迁司徒左西掾。
后主嗣位,任给事黄门侍郎,中书舍人,参掌机密。
坐泄漏禁中语,赐死。
卒年四十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弋阳人,字抑之。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正德中,与修《孝宗实录》。不附刘瑾、焦芳,调为南京工部员外郎。嘉靖元年,为吏部侍郎,上疏争大礼,乞休归。学宗洛闽,与王守仁交好而不同其说,学者称石潭先生。
维基
汪俊(1468年),字抑之,号石潭,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广信府弋阳县(今江西省弋阳县)人,弘治癸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汪伟之兄。
汪俊之父汪凤曾为贵州参政。
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江西乡试第一名举人,六年(1493年),汪俊会试第一(会元),廷试二甲四十二名进士,授庶吉士,进翰林院编修。
正德年间,参与修撰孝宗实录,因不依附刘瑾、焦芳等人,被调任南京工部员外郎。
刘瑾事败后,召还恢复原职,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升礼部右侍郎。
嘉靖元年(1522年)转吏部左侍郎。
当时朝廷讨论兴献王尊号,其与尚书乔宇、毛澄等人力争反对。
毛澄借病辞去,代替者罗钦顺不赴任,于是命汪俊任礼部尚书。
当时献王已加帝号,礼部主事桂萼再次请求称皇考。
嘉靖三年,汪俊率领廷臣七十三人上疏反对,奏摺被扣内廷不发,却特召请桂萼、张璁、席书等支持献王皇考的官员从南京回京师。
汪俊再三劝阻,终不得世宗同意,于是被罢免离去。
《明伦大典》书成后,被落职,卒于家中。
隆庆年间,赠少保,谥文庄。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八
樊泽达,字昆来,宜宾人。
康熙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读。
有《敬业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0—1728 【介绍】: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
黄宗羲弟子。
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
后归里。
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
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
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
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六
查慎行,初名嗣琏,字夏重,又字悔余,号初白,海宁人。
康熙中以举人召直南书房。
癸未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有《敬业堂集》。
王渔洋曰:“夏重诗,黄晦木先生常比之剑南。
余谓以近体论,剑南奇创之才,夏重或逊其雄,夏重绵至之思,剑南亦未之过,当与古人争胜毫釐。
若五七言古体,夏重丽藻络绎,宫商抗坠,往往有陈后山、元遗山之风。
”沈归愚曰:“施注苏诗,行世久矣,敬业补所未及,兼多驳正。
所为诗,得力于苏,意无勿申,辞无勿达。
或以少蕴藉议之,然视外强中乾,袭面目而失神理者,固孰得而孰失耶?”
词学图录
查慎行(1650-1727) 字悔馀,号初白,初名嗣琏,字夏重,号他山,又号橘洲。
浙江海宁人。
为清初宋诗派代表人物,尤致力于学苏轼,为"清初六家"之一。
有《敬业堂集》。
词集名《馀波词》。
清诗别裁集
字夏重,浙江海宁人。
康熙癸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著有《敬业堂集》。
敬业会试出汪东山殿撰之门,东山向日执后辈礼相见者也,至是敬业居弟子列甚恭,而东山仍事以前辈,时论两贤之。
生平敬慎笃实,见重内廷,同时班、扬之列,无一人疑忌之者。
○施注苏诗行世久矣,敬业补所未及,兼多驳正,缘无—力未及镌行。
所为诗得力于苏,意无弗申,辞无弗达,或以少蕴藉议之,然视外强中干,袭面目而失神理者,固孰得而孰失也。
惟学之者,勿更扬其波,斯为善学者耳。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乙签·卷四
友直字□□,萧山人。洪武三十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改翰林侍书。永乐初,进洗马、左春坊左庶子,出为云南参政,领滕府长史事。宣德初,召焉太常卿。
维基
姚友直,名益,以字行,浙江萧山人。
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进士。
授中书舍人,累升司经局冼马。
永乐间,为尚为皇孙的明宣宗讲习,并教授蕲献王朱瞻垠。
不久,升左春坊左庶子。
滕王朱瞻垲建国云南,升云南左参政,掌长史司事。
滕王薨,因事至京,宣宗念其旧劳,擢太常寺卿。
正统三年(1438年)卒。
朝廷遣官赐祭营葬。
共 2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