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于义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徐义恭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彭城人。
宣武帝时侍直禁中,善执衣服以巧便旦夕给事,小心谨慎,甚见幸信。
帝不豫,义恭昼夜伏侍,遂崩于义恭怀中。
胡太后临朝,义恭谄附元叉。
东魏孝静帝武定初,终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7—560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敬业。
陈武帝第六子。
明习政事,明于义理。
陈霸先讨侯景,昌与宣后、陈茜为景所囚。
乱平,拜长城国世子、吴兴太守,时年十六。
旋赴江陵,江陵陷,被迁往长安。
陈茜时为湘州牧,封衡阳郡王。
令主书舍人缘道迎接,渡江时船破溺死。
谥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河南洛阳人,字元明。
于义子。
性谨慎,不交非类。
初仕北周为左侍上士。
入隋迁内史舍人。
丁父忧,岁余起令视事。
拜车骑将军,兼左卫长史。
后迁太子左卫副率,进位上仪同,卒。
于宣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河南洛阳人,字仲达。
于义子。
少沉密有才思。
年十一,诣赵王宇文招,王命赋诗,有幽贞之志,坐客莫不嗟赏。
初仕北周,以右侍上士起家,迁千牛备身。
入隋,拜奉车都尉,奉使抚慰巴蜀。
还,上疏称:“三蜀古称天险,理须树建藩屏以洪盛基业。
”帝纳其言,遣杨秀镇蜀。
宣敏常以满损为诫,每有静退之思,著《述志赋》以明其志。
卒年二十九。
全隋文·卷二十六
宣敏字仲达,仲文从父弟。仕周,为右侍上士,迁千牛备身。隋受禅,拜奉车都尉。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胡,润州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少出家,长于律学,诗文书法俱工。
高宗咸亨中,年二十五、六,欲往印度观法,行至广州,染风疾而不得行。
返归吴越,旋卒。
义净在印度闻其死讯,作诗寄悼。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收其事迹,并录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诗》误收于义净名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玄逵律师者。润州江宁人也。俗姓胡。令族高宗。兼文兼史。尚仁贵义。敬法敬僧。枝叶蝉联。嘉声靡坠。律师则童子出家长而钦德。及其进具卓尔不群。遍闲律部偏务禅寂。戒行严峻诚罕其流。听诸大经颇究玄义。博玩文什草隶尤精。空有三衣袒。膊为饰。不披覆膊衣角搭肩。入寺徒跣行途著屡。纵使时人见笑高节曾不间然。不卧长坐。讵胁安眠之席。杜多乞食。宁过酒肆之门。善人皆爱草鞋巧知。皮亦无过鉴者。足不履地能闲露脚。是仪嗟乎。此子闇与理谐。激扬清波。耻汩泥而从俗。独醒在旦。岂共醉而居昏。绕于丹阳一而遂即同契。南上昆季留连怆矣。三荆之析友于攀绝。伤哉八翼之离。以为传法在怀无抑高节。行至广州遂染风疾。以斯婴带弗遂远怀。于足怅恨而归返锡吴楚。年二十五六。后僧哲师至西国云。其人已亡。有疚于怀。嗟乎不幸。胜途多难验非虚矣。实冀还以法资空有郁蓝之望。复欲旋归遗锷。徒怀陇树之心。乃叹曰。淑人斯去。谁当继来。不幸短命。呜呼哀哉。九仞希岳。一篑便摧。秀而不实。呜呼哀哉。解乎易得。行也难求。嗟尔幼年。业德俱修。传灯念往。婴痼情收。慨乎壮志。哀哉去留庶传尔之令节。秉辉曜于长秋。于时逵师言离广府还望柱林。去留怆然自述赠怀云尔。 五言。标心之梵宇。运想入仙洲。婴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叶落乍难聚。情离不可收。何日乘杯至。详观演法流。 净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寻听。于时与并部处一法师。莱州弘袆论师。更有二三诸德。同契鹫峰标心觉树。然而一公属母亲之年老。遂怀恋于并川。袆师遇玄瞻于江宁。乃敦情于安养。玄逵既到广府复阻先心。唯与晋州小僧善行同去。神州故友索尔分飞。印度新知冥焉未会。此时踯躅难以为怀。戏拟四愁聊题两绝而已。 五言。我行之数万。愁绪百重思。那教六尺影。独步五天陲。 五言(重自解忧曰)。上将可凌师。疋士志难移。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 于时咸亨三年坐夏杨府。初秋忽遇龚州使君冯孝诠。随至广府。与波斯舶主期会南行。复蒙使君命往岗州。重为檀主及弟孝诞使君孝轸使君郡君宁氏郡君彭氏等。合门眷属。咸见资赠。争抽上贿各舍奇餐。庶无乏于海途。恐有劳于险地。笃如亲之惠。顺给孤之心。共作归依同缘胜境。所以得成礼谒者。盖冯家之力也。又岭南法俗。共鲠去留之心。北土英儒。俱怀生别之恨。至十一月。遂乃面翼轸背番禺。指鹿园而遐想。望鸡峰而太息。于时广莫初飙。向朱方而百丈双挂。离箕创节。弃玄朔而五两单飞。长截洪溟。似山之涛横海。斜通巨壑。如云之浪滔天。未隔两旬果之佛逝。经停六月渐学声明。王赠支持送往末罗瑜国(今改为室利佛逝也)复停两月转向羯荼。至十二月举帆还乘王舶渐向东天矣。从羯荼北行十日馀至裸人国向东望岸可一二里许。但见𦳃子树槟榔林森然可爱。彼见舶至争乘小艇有盈百数。皆将𦳃子芭蕉及虅竹器来求市易。其所爱者但唯铁焉大如两指。得𦳃子或五或十。丈夫悉皆露体。妇女以片叶遮形。商人戏授其衣。即便摇手不用。传闻斯国当蜀川西南界矣。此国既不出铁亦寡金银。但食𦳃子藷根无多稻谷。是以卢呵最为珍贵(此国名铁为卢呵)其人容色不黑量等中形。巧织团藤箱。馀处莫能及。若不共交易便放毒箭。一中之者无复再生。从兹更半月许望西北行。遂达耽摩立底国。即东印度之南界也。去莫诃菩提及那烂陀可六十馀驿。于此创与大乘灯师相见。留住一载。学梵语习声闻论。遂与灯师同行取正西路。商人数百诣中天矣。去莫诃菩提有十日在。过大山泽路险难通。要藉多人必无孤进。于时净染时患身体疲羸。求趁商旅因不能建。虽可励己求进五里终须百息。其时有那烂陀寺二十许僧。并灯上人并皆前去。唯馀单己孤步险隘。日晚晡时山贼便至。援弓大唤来见相陵。先撮上衣次抽下服。空有绦带亦并夺将。当是时也。实谓长辞人代。无谐礼谒之心。体散锋端。不遂本求之望。又彼国相传。若得白色之人杀充天祭。既思此说更轸于怀。乃入泥坑遍涂形体。以叶遮蔽扶杖徐行。日云暮矣营处尚远。至夜两更方及徒侣。闻灯上人村外长叫。既其相见令授一衣。池内洗身方入村矣。从此行数日。先到那烂陀敬根本塔。次上耆阇崛见氎衣处。后往大觉寺礼真容像。山东道俗所赠紽绢。持作如来等量袈裟。亲奉披服。濮州玄律师附罗盖数万为持奉上曹州安道禅师寄拜礼菩提像亦为礼讫。于时五体布地一想虔诚。先为东夏四恩。普及法界含识。愿龙华初会遇慈氏尊。并契真宗获无生智。次乃遍礼圣迹过方丈。而届拘尸。所在钦诚。入鹿园而跨鸡岭。住那烂陀寺十载求经。方始旋踵言归还耽摩立底。未至之间遭大劫贼。仅免剚刃之祸。得存朝夕之命。于此升舶过羯荼国。所将梵本三藏五十万馀颂。唐译可成千卷。㩲居佛逝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 【介绍】: 唐幽州人,字千里。
高崇文孙。
世代为禁军将领,屡统兵驻西南。
僖宗时历天平、剑南、镇海、淮南节度使,加诸道行营都统、盐铁转运等使。
镇压黄巢起义军。
后慑于义军声势,又因内部倾轧,遂坐守扬州,割据一方。
光启中为部将毕师铎所杀。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821-887) 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高崇文孙。娴弓刀骑射,累官神策军都虞侯、秦州刺史、安南都护、天平军节度观察使、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荆南节度观察使等职。僖宗乾符四年(877),进封燕国公。六年,进位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兵马都统,又擢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负责全面指挥镇压黄巢军。而高拥军自保,致使两京失守,僖宗西狩。后兵权被削,为部将毕师铎囚杀。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三、《唐才子传》卷九等。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唐诗纪事》卷六三)。身是武人,而好文学,众称“落雕御史”。晚年属意神仙,信用方士与狂人,卒起祸乱,罗隐《广陵妖乱志》即记其事。《全唐诗》存诗50首,断句4,《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断句若干。
唐诗汇评
高骈(821-887),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高崇文孙,家世禁军,少娴弓马,且好文,与儒者游。初为长武城使朱叔明司马,历神策都虞候、秦州刺史。咸通五年,为安南都护,有功,诏以都护府为静海军,授骈节度使,累加同平章事。乾符中,为剑南西川节度,徙荆南。六年冬,移镇淮南。广明元年,黄巢攻占京师,时骈握重兵,朝廷倚重,进检校太尉、东面都统、京西京北神策军诸道兵马都使。骈拥兵自重,不赴命。后为部下毕师铎所杀。有《高骈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卒僖宗光启三年。补诗四句。
全唐文·卷八百二
骈字千里。幽州人。南平郡王崇文孙。自神策都虞候累拜秦州刺史。咸通中擢安南都护。迁检校工部尚书。授静海军节度。再徙交州。僖宗立。为剑南西川节度。徙荆南。乾符四年进检校司空。封燕国公。讨王仙芝。授镇海军节度使诸道兵马都统江淮盐铁转运等使。以功进检校司徒。徙淮南。又进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后用妖人吕用之言。纵黄巢陷两京。僖宗乃以王铎崔安代骈兵柄。加骈侍中。封渤海郡王。光启初。李煴僭号。受煴伪命。三年。蔡贼孙儒兵过淮口。骈使毕师铎禦之。师铎与高邮镇将张神剑郑汉璋等反攻扬州。杀之。

作品评论

《谢蟠杂说》
唐高骈幼好为诗,雅有奇藻,属情赋咏,横绝常流,时秉笔者多不及之。故李氏之季,言勋臣有文者,骈其首焉。
唐诗纪事
(骈)家世禁卫,颇修饰,折节为文学,与诸儒交,硁硁谈治道,两军中人更称誉之,号“落雕侍御”。
《诗学渊源》
(骈)诗情挺拔,善为壮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守镛。
戴蒙子。
尝以孝廉荐,年近四十,即弃去场屋,肆力于义理之学。
自《》《书》《》《易》,下逮史传,多有传述。
全宋诗
戴仔,字守镛,一字元子(《东瓯诗存》卷四)。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光宗绍熙元年进士戴蒙子。尝以孝廉荐,年四十弃场屋,肆力于学。有《开治堂集》,已佚。事见清光绪《永嘉县志》卷一三《戴蒙传》附。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七四五
戴仔,字守镛,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蒙子。尝以孝廉荐。年近四十,即弃去场屋,安贫委顺,致力于学,自《》、《》、《》、《周礼》、《四书》至史传,皆有传述,未尝一出以自衒。见《万姓统谱》卷九九,《宋元学案补遗》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