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祝教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别富川百姓 明 · 谢贶
七言律诗
三年绾绶富江滨,休息惟凭俗自淳。
衙鼓閒来歌永日,甘梨留得发晴春。
孤踪只合称为傲,拙宦何堪道是循。
去汝更怜相送意,祝教长作太平民。
贺春王二月;祝教主万年。
忆昔 其二 清 · 程恩泽
五言律诗
忆昔乐泉西,高荷拂马蹄。
板舆花底卸,纱幔水边齐。
赐果亲先拜,分甘幼共携。
那堪春夜月,来听哺乌啼(道光戊子之秋,泽奉命重直南斋,寓乐泉西舫。时先慈尚健,就养来园,辄令思之,如同隔世。)
海帆先生荷舟听雨图 其二 (丙申、丁酉) 清 · 祁寯藻
七言律诗
① 道光乙未,上试卿贰诗题「芰荷声里孤舟雨」,盖张文潜忆金陵句也。是科先生典试江南,因取此意为图,以纪恩遇。
貌取江乡入画图,御屏诗句纪恩殊。
帝知巴蜀多文雅,人比烟波一钓徒。
旧雨莓苔如有约,同舟鸥鹭不嫌孤(先生近权兵部,幸得同事。)
乐泉西畔吟诗舫,准备先生倒玉壶。
① 咸丰九年五月二十二日,相国以久病疏请开缺,恩旨允之。
邻园老树翠烟横,矗立高冈近凤城。
但见枝柯四时贯,岂知雨露百年成。
经冬秀色坚多节,入夏浓阴郁更清。
曾记乐泉泉上坐,池南桥北对柴荆。
北窗听雨添新竹,西舫煎茶就乐泉
曾住涪翁图画里,回头三十又三年
⑴ 道光丁亥岁,余初居食笋斋,黄小田以旧图为赠。
乐泉诗用昌黎山石诗韵(嘉庆壬申至丁丑) 清 · 祁寯藻
泉在澄怀园,张文恪公所浚凿也。嘉庆甲戌岁,余初入词馆,黄左田师招寓直庐,暇辄徘徊泉上,乐其幽邃,赋诗纪之。
跳珠咽草泉声微,雨过石桥雏燕飞。
前溪荷叶三两点,戏莲下有锦鳞肥。
乐泉老人恣幽讨,山径偪仄人踪稀。
诛茅甃井水甘冽,栖迟不改衡门饥。
绘事流传竞题咏,三天丽藻连金扉。
老人一去数十载,名泉芜没藏林霏。
阿孙访旧镌短碣,三尺绿苔浓阴围。
洗砚忽惊月在手,煎茶不觉云生衣。
余性亦有泉石癖,攀蹑奥旷如脱鞿。
扇湖(在澄怀园西。)千顷不足乐,独乐此泉倦忘归。
乐泉(丁亥、戊子) 清 · 祁寯藻
乾隆己卯岁,张文恪公(泰开)直上书房,于园庐东得泉。爱其甘冽,甃以文石,属倪敬堂先生(承宽)书「乐泉」二字于石。自号乐泉老人,绘图赋诗,时皇子暨内廷诸公咸有题咏。己酉,其孙(凤枝)擢守南笼入都,暇访旧址,碑字剥落,重为勒石,识其颠末。嘉庆甲戌,余始游斯园,泉渐芜没,仅馀涓滴。及道光癸未,儤直重来,泉化为土,惟碑字可读而已。戊子春二月,季高供奉募夫极力淘浚,深八九尺,甃石无恙。果有泉从西北石罅涌出,逾日而清澈一泓,其光可鉴,因剪除荆棘,环以新柳。数十年荒废不治之区,顿复旧观,信可乐也。爰赋诗纪事,且浼同直诸君子歌咏以落成焉。
乐泉老人读书处,手辟名泉七十年。
中间石碣字漫灭,阿孙念旧为重镌。
南笼识语悉颠末,当时泉水犹依然。
繄余初游剔苔藓,甃石半没馀涓涓。
因拈退之山石句,惜彼荦确非清涟。
十年重到化为土,跳珠漱玉谁人怜。
东峰老榆似相识,曾见雕阑围处圆。
吾友田苏古君子,摩挲短碣前贤企。
能教甘醴出原泉,肯使清流混泥滓。
云根乍裂石髓迸,鹿卢初下银瓶起。
东邻煎汤试古柏,西邻食笋求新水。
回思沈沦在荆棘,岂料绠汲登筵几。
山桃破萼柳垂丝,正是清明淘井时。
烦君书报于湖老,好寄新诗补旧碑
⑴ 左田师曾浚此泉,见水而止,犹未得其源也。
东峰虽不高,出门易登陟。
泉光写空翠,可以鉴胸臆。
谁家不系舟,逶迤此山侧(峰下屋一区,程春海前辈颜曰「乐泉西舫」。)
海幢寺里谈粤雪,妙语真能解颐颊
别来滚滚马头尘,翠羽梅花梦馨烈。
君昔校士怀冰霜,海邦衿佩容辉煌。
传经争受文翁业,拜石还追米老狂
吟诗作画殊不恶,笼取药洲洲上药。
归来讲席直三天,更有名泉供宴乐(君直庐在乐泉西,春海颜其斋曰「乐泉西舫」。)
蟹眼已过鱼眼生,茶烟一缕横窗明。
好携天上小团月,来听金沙沸玉筝。
⑴ 曩余典试粤东,濒行,阻风海幢寺,与僧谈南中气候,僧云:「自南汉雪后,直到如今。」余叹其语妙。
⑵ 君于粤东试院老榕根下掘得米元章诗石,乃苏斋求而未获者,因作《药洲访石图》。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