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史朝富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瑶岛蓬莱玉碎时。
身轻浮碧海,浪漪漪。
女娲当日可曾知。
长袖卷云归。
梦醒是耶非。
方壶虽小小,却依依。
绿阴环翠有莺啼。
神仙窟,应护满花枝。
咏官窑小方(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中矩折旋略撱之,陶成北宋至今贻。
纵微髺垦珍以古,设使新瓷谁顾其。
梅雨乍歇梅风微,桐花绕庭作雪飞。
四三冷伴拥深夕,都是去年花下客。
花开花谢曾几时,花应笑人忙未知。
酒力诗怀两无奈,等闲负此分镫坐。
簟纹扇影凉与亲,秋风弹指成前因。
早蝉珍重催斜日,警我劳心声第一。
镜光十里涵新荷,湖船并坐欹侧过。
逋暑僧寮会应再,梦魂已越孤山背。
永乐三年春正月丁未上将祀南郊誓戒群臣致斋三日百官既受誓各就宿别馆于是侍读曾公日章修撰钱公仲益徐公孟昭检讨苏公伯厚沈公民则暨无锡王公孟端与予凡七人皆会宿于翰林之公署于时天宇澄霁月色清朗诸君子相与秉烛坐于公署之东偏沈公善琴因请鼓之作商调数引舒徐安适淳古澹泊有三代之遗音坐者听之莫不心畅神怡乃相与分韵赋诗以纪其事且要孟端为之图云
禁直夜迢递,斋居澹无为。
同心聿来集,良友具在兹。
欢言适嘉会,秉烛坐弹棋。
华月照虚牖,微风动绮帷。
上客发幽兴,援琴挥素丝。
一弹孤鹤舞,再鼓心神怡。
清商既激烈,雅调亦舒迟。
秋鸿唳远空,猗兰芳葳蕤。
俯仰极馀韵,邈与高山期。
燕赏亦云洽,倾耳遂忘疲。
沉吟永终夕,逍遥起遐思。
仰观庭户间,烂然明星垂。
旭景不知曙,永言歌此辞。
《墨缘汇观》:王绂《斋宿听琴图》,白纸本中挂幅,长三尺七寸九分,阔一尺四寸八分,中心四周乌丝界一方栏,径九寸,内水墨写虚堂烟月、剪烛鸣琴,其松竹坡石,笔墨苍润秀逸,为孟端佳作。左下押「孟端王氏」白文印,乌丝栏外右下角自题五言长诗一首,款「无锡王孟端」下押「九龙山中道士」、「孟端」二白文印,纸首上一段画乌丝界行,邹缉撰序,楷书精工,前书《翰林院斋宿听琴诗序》,其序云:「永乐三年春正月丁未,上将祀南郊誓戒,群臣致斋三日,百官既受誓,各就宿别馆。于是侍读曾公日章,修撰饯公仲益、徐公孟昭,检讨苏公伯厚、沈公民则暨无锡王公孟端与予凡七人,皆会宿于翰林之公署。于时天宇澄霁,月色清朗,诸君子相与秉烛,坐于公暑之东偏。或弈棋,或赋诗,或谈说古今,辨论人品贤否得失,亦杂然而并举。然皆以为此虽君子之所乐,而未足以极一时之欢也。沈公故为云间人,善鼓琴,其传得之于其郡人刘仲礼。前数年间,仲礼以善琴闻,当时沈公盖得其妙。因请鼓之,沈公欣然就坐,为作商调数引,舒徐安适,疏越和畅。其淳古淡泊,若有三代之遗音;其清厉激烈之思。若孤鹤宵唳、高崖泻泉,而馀音锵然震发也,坐者听之,莫不为之心畅神怡,有不知夫邪慢之气之去其体者。然后知琴之为妙,不特可以为君子之至乐,而又足以荡涤人之私虑也,此古之君子所以无故琴瑟不去于前欤!昔三代学者,于《诗》、《书》、六艺之教,以乐为治心养性成德之本。未尝一日舍之而不习。故其息焉游焉之际。必取适于琴瑟之间。所以和悦其心志、动荡其精神、且以是为文武张弛之道。则琴之为用,固非苟悦其音声之谓也。今诸君子获为斯会,而乐其心于是琴,岂非幸之至者欤!夫君子会而能乐者既难,乐而得其所以乐者又难。琴虽予未有暇学,而心窃好之、况又为诸君子之所同欲者乎!乃相与分韵赋诗,以记述其事,且要孟端为之图,而予僭序其端云。」翰林侍讲承直郎庐陵邹缉撰。」下押「范阳世家」「邹缉仲熙」印,二印皆白文。前首有尚友斋」白文小长印,下有「幼裳」白文小方印,又燕山曾日章,番阳徐旭、锡山钱仲益三人排书各五言长诗一首,曾、钱二人皆端楷,徐旭篆书,俱佳。画右邹缉又楷书题五言长诗一首,款「庐陵邹缉」。画左乌丝栏苏伯厚楷书题五言长诗一首,款「建安苏伯厚」。下曾棨题七言长诗一首,楷书类宋克,款「江西曾棨」。又庐陵周孟简、沈度五言长诗各一首,周书行楷,沈书隶古,诸题皆有印章,因其繁多,未及全录。
《石渠随笔》:王黻《斋宿听琴图》轴,画七人杂坐,秉烛。横琴,庭轩月色。掩映竹树。此盖永乐三年正月,南郊诸公斋宿翰林院者。侍读曾日章、修撰钱仲益、徐孟昭、检讨苏伯厚、沈民则、王孟端、邹仲熙共七人。邹仲熙作诗序,弹琴者为沈民则。幅内诸人皆题诗,惟民则无诗。其不在图内而题诗者,又有永丰曾棨、吉水周孟简二人。此可补一则翰林典故也。
田按:安氏《墨缘汇观》所纪,与《石渠随笔》小有不同,考明人倡和图凡在列者,家有一轴。此《斋宿听琴图》人间合有数轴。详略不同,不足怪也。恭读高宗纯皇帝文集,安氏书画。乾隆年间多入内府,此轴当别是一本。今将诸公诗可考者,并录于此。苏伯厚诗云:「玉署宿斋居,盍簪谐素约。坐中有鸣琴,宫商时间作。波澄楚江秋。露下九皋鹤。流泉响幽涧,灵籁起寥廓。维时雨初霁。微月映疏箔。炉薰轻烟袅,烛花红烬落。春风送馀寒,夜久觉衣薄。清谈杂今古,亦足资一噱。相对竟忘眠,更取茶欧瀹。鸡鸣整朝冠,晨钟动高阁。」钱仲益诗云:「圣皇重郊祀,闻戒恒兢兢。斋宿玉堂署,共集金兰朋。谈柄方亹,荧煌灿华灯。今夕复何夕,同此瀛洲登。听鼓绿绮琴,拂拭朱丝绳。初如鸣冈凤,嗈嗈日初升。又如幽涧泉,泠泠泻春冰。杳渺不可状,掩抑情何胜!虞歌怅既远,襄教亦莫徵。知音无高士,绝调沈《广陵》。寥寥太古音,千载谁复能?若人抱奇才,令誉众所譝。下指发妙意,于何得师承。况今文明运,礼乐方当兴。以兹弦歌化,至和庶其凝。嗟予临老大,世纷非所膺。忽闻《阳春曲》,坐使烦襟澄。于时春风微,夜寒袭青绫。曲罢残月落,馀晖转觚棱。分题纪佳会,用以书剡藤。」
家藏刘松年小方 明 · 祝允明
七言律诗
暗门终日痼烟霞,写得东南处处佳。
湖上烟波志和宅,山阴风雪戴逵家。
老僧引涧穿新竹,童子和云扫落花。
揖客入门如有影,石墙松盖夕阳斜。
宋 · 史达祖
遗像人犹思后主(清黄宗羲《匡庐游录》(《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
通都无羊肠,垆中有羊肠。
都人有羊肠,垆人无羊肠。
发原马之肝,委蛇豸之背。
曲曲达蓝桥,意与仙灵会。
静夜非笙簧,依微送天籁(清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游垆山记》)
州东前夕欢过从,郡楼急鼓寒鼕鼕。
冷朋无事会宜数,邀我更听东塔钟。
尘事牵嬲足若裹,恨不相随东野龙。
诸君轰然丛一笑,作诗皆道寻无踪。
前于后禺出金石,粲若东序陈钟镛。
而我不到亦可矣,卫风何复论邶鄘。
于时小雪已过大雪近,穷巷失意情惺忪。
残毡猬伏忍饥冻,纵一弄笔颓无锋。
人生不得行胸臆,虽寿百岁知何庸。
头巾于我何有哉,曷不改计工而农。
朝吟暮唶太无谓,靴纹换却冰雪容。
思与诸君共酩酊,琥珀光凸琉璃钟。
极知断酒辞酒伴,怕以醒眼观残冬。
君不闻相如亲着犊鼻裈,涤器甘作酒家佣。
由来识字剧忧患,我辈何法逃闵凶。
可惜公车太局促(谓柘坡。),骚坛莫续偏师攻。
不然招共钱萚石,腊酿重擘黄泥封。
客居殊不乐,在家岁将阑。
西风怪我在,蠖屈空林园。
所思劳慰藉,海鸥盟岂寒。
招携共陶写,话深更箭残。
人生虽多营,不离出处间。
瞥焉过四十,剥床恐肤连。
上水亦有船,逆风亦有牵。
四瞻寡所诣,益觉栖栖然。
知音未云稀,歌者良自难。
歌成竟何如,百悲无一欢。
老叶霜后脱,病菊雨中鲜。
且勿孤此夕,得酒开新颜。
举眼良宵,不觉低头,余怀渺然。
算月如无恨,圆须休缺,秋之为气,凉易催寒。
檄可驱风,诗能已疟,多谢良方仆病难。
频搔首,盼方壶缥缈,飞梦江关。

何时笑口团圞。
奈粥饭酬来未判年。
叹一锥漂泊,立还无他,孤云掩冉,飞去何天。
炊黍光阴,转轮身世,不话前尘佛也怜。
拚归日,索鞭驴湖畔,重省枯禅小方壶,厚石书斋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