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乔桧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郝瑞日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人。
崇祯末为固始巡检。
农民军克罗山,瑞日奉上官命往摄县事,为农民军所执,被杀。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六
释悟宗,姓傅氏,闽人也。
出世学道,苦行精进。
万历间,结茅于鼓山之凤池,深山峭谷,人迹罕至。
每当中夜,风凄露冷,有声呦呦啁啁,似蛩似鹿,若泣若诉。
悟宗持诵《华严》,了无恐怖。
久之见光荧荧,自前峰飞来,至庵而止。
时或散作金光数百道,朗耀烛天,如是数数。
乃依不光处迹之,披榛五里许,得石,穿石披土,土尽而得洞。
其上而小者为海音洞,下而广袤如覆钟如削玉者为白云洞。
洞前空青隆起为佛头岩,岩石稍平者为说法台,台傍为潭,所谓三潭九井之一也。
而石之仰者为钵,立者为杖,皆以形似名之。
登洞则日月亏蔽,云霞从足底起伏,江流如带,沧海若污。
无诸城郭隐见烟中,一蚁垤耳。
悟宗性行超凡,慧心独运,鸠工蒐材,创立寺宇。
而同时有善卜者,伽蓝神凭焉,言应如响。
于是远近云集布舍,物力毕具,金像绀垣,香厨精舍,不日而成,矗然林表。
然下视绝崖,殊难攀跻,则又凿石千武,县梯万仞。
起于平地,为三天门,蛇屈而登,跨龙背渡,吼雷湫,印月潭,踰金刚石数百级,至化龙桥,观瀑布如线,散入,桥下天梯矗云峨峨然。
王懋复太史为题“白云洞天”。
初有巨石横亘洞前,下临绝壑,石工相与谋曰:“此石凿断,我辈且齑粉矣。
”因释工而卧,夜分大声轰然,如天地崩烈,岩谷震动,众惊视,石已断矣,以为神感云。
悟宗后居郡之罗山,有法海寺,为势家所夺。
且一甲子,历数主矣。
悟宗为引法曲谕,顿令檀越发心舍宅还寺,不及三载,金碧珠林,焕复旧观,护教宏法,愿力尤深。
长乐谢肇浙为碑文,并题三绝。
《白云洞》云:“白云不生灭,古洞无开闭。
僧卧云亦还,松风吹岩际。
”《海音洞》云:“法海本无音,空洞自䆗窱。
谁为大知识,凿此浑沌窍。
”《三天门》云:“鸟道蟠石罅,危梯不可度。
下有面壁僧,上有通霄路。”
李灌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1—1676 【介绍】: 明末清初陕西合阳人,字向若,一字连璧。
明崇祯六年举人。
明亡为僧。
不应清朝征辟。
晚年于城南乳罗山下,穿石凿谷,得田数十亩,筑屋其间,称小桃花源。
旋卒。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
梁继灏,字行素,号澹斋,又号素履生、纯子。
开平人。
黎贞门人。
教授罗山下。
传说丘浚曾荐于朝,以布衣授翰林院学士,旋乞休。
事见民国《开平县志》卷三二。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三
释超况,字重眉,姓蔡氏,同安甪里人也。
夙根神颖,髫龄就塾,虽抱儒经,已具佛性。
因投龙池岩礼惟云为师,勤习净行,弗惮寒暑。
年二十一,始从披剃。
掩关三载,拜诵《华严》致诚百万,又阅藏教中有云能三日不食七日不食者,俱力行之。
但日夜思谛,终非究竟。
有禅客自金粟至,具道费隐棒喝接人最直捷法门。
况闻之,喜曰:“吾固疑有是,可效春蚕作茧,徒自缚乎?
”即破关而出。
日夕咨参,未有入处,适雪峰亘从罗山至龙池,与之盘桓。
一日,问曰:“如何是第一义?
”况拟议,峰便掌云:“这钝置阿师。
”况云:“请师道。
”峰才启唇,况遂以手掩之,峰乃笑云:“向汝道了也。
”况亦爽然有省,然胸臆犹滞。
偶过戏场于人丛中,见其举首向上,鼻孔一一俱见唇上,觉碍滞之胸涣尔解释,遂作偈曰:“二十年来被孰瞒,刚才放下便平安。
早知鼻孔在唇上,总不者中觅易难。
”乃诣黄檗隐元处随众参请,不露锋铓。
明年出岭,叩金粟费隐,亦默契之。
时值严冬,潜颖众中,自居樵汲,手足冻皴,亦不暇恤。
尝有偈曰:“牯牛无贯四方周,放去收来得自由。
蹄角虽然未显露,分明触处便昂头。
”时年二十八,始受具。
明年春,还闽途中,作偈有“今朝踏破芒鞋底,赤脚迢迢入闽山”之句。
归则仍就龙池,键关三稔。
后值雪峰出主芙蓉,一日,问:“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汝作么生?
”况但云:“仲夏酷烦,幸自珍重。
”雪峰默许之。
未几,受峰付属,即旋泉南居清溪贵湖龙安,寺为唐清豁禅师退隐旧址,编茅为屋,翛然自得。
雪峰至泉昭庆,况充首座,立僧秉拂,发挥宗乘,旨趣亹亹,倾动四来。
继席南山,千指围绕,三冬学足,启迪尤多。
闵司马子奇请住隆寿,兵燹之馀,寺宇凋残,而近寺兵众杂处,尤难调摄,况躬率行道,接以等慈,莫不倾服,丛席改观。
历十数载,忽尔辞退,请还旧山,留之不得。
无何,世局变更,郡城内外,几频危殆,人始知其先见云。
以康熙十四年乙卯三月二十六日示寂,寿六十有六,腊三十有四,塔于青林之麓,释超弘为之志铭,称其知鉴莹朗而器量舍弘,人莫窥其涯际,时以为知言。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道仁,字惟诚。
姓郑氏,福唐人。
父玉立,母吴氏。
将诞之夕,祥光满室,邻里异之。
幼而失怙,养于舅氏。
仁体貌清俊,举止端凝。
毁齿之岁,便厌火宅,其种性然也。
年十三,礼福唐灵岩良真出家,左右服勤,无间寒暑。
随真入黄檗祖山,而福严费隐方开法席,仁祝发入堂。
时祖席重光,英俊云集。
有西堂时恒师,解行兼优,通内外典,仁常亲炙,奉为楷模,而默究本分,晨宵无间。
因参赵州衫子䛡,久碍胸次,一夕经行堂中,举头见琉璃灯将灭复明,瞥然有省,遂颂曰:“赵州用处天然别,提起布衫重七斤。
只是寻常家里物,令人千古乱纷纷。
”即书呈费,费颔之,自是益加奋厉。
受具后,云峰亘来继主席,见仁弥加器重,勉以法语,随众入堂,屡受钳锤。
生平所得,涣然若释,虽久往檗山,几阅炉鞴,而脚跟脱落,实在此际。
洎亘迁罗山,至住漳之报劬广严,仁皆殚力辅赞,众咸皈仰。
庚寅岁,始承属付,应青山之请。
丙申游金浦,有懒云上人请居梁山白云洞,丁酉,重兴清泉岩。
亘命专使,赍赠源流法衣。
庚子冬,受总镇王公敏斋请,出世兴教万寿禅寺。
寺自唐妙应开辟以来,已𠪾千载,香烟灰冷,钟梵无音。
仁来莅止,道风远播,四众云臻,数年间佛殿、法堂、山门、廊庑,一以新之,而金像夹辉,华丽胜昔,虽曰檀护倾输,亦仁之德诚感孚,有以致之也。
癸丑秋,偕众游月江,归而示疾,日以耗损,缁素踵至,勉以精诚。
自来知好,修书言别,若话平生。
临化之夜,呼行者汎埽曰:“吾将行矣。
”弟子元升问末后一句。
仁曰:“踏遍周沙界,脱体月明前。
”曰:“毕竟向何处去?
”仁曰:“何处不风光。
”遂奄然而寂,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也。
塔于青泉之左,释超弘为之铭。
许宗镒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许宗镒,字应衡,号定斋,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民籍。
福建乡试第十名举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二百七十四名进士。
工部观政,授浙江浦江县知县,调任仁和县知县,后升任南京工部主事,升南户部郎中、后改任夔州府知府。
隆庆二年(1568年)正月升广东按察副使,备兵南韶,抚服大小罗山侗族。
四年(1570年)十月升陕西苑马寺卿,五年正月考察不及罢。
降任贵州右参议。
万历二年(1574年)七月升云南副使,备兵临安。
六年十二月迁浙江右参政,七年三月以巡按御史帅祥劾其不谨,革职闲住,家居数年卒。
祀四川名宦。。
孙应元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明崇祯时,历京营参将,督勇卫营。
进副总兵。
十年,赴河南与农民军交战,累进左都督。
十二年,张献忠降后复起,应元奉命南下,追张献忠、罗汝才军。
十三年,战于罗山,孤军无援,阵没。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蔡鸿书(1864~?
),字榴庭。
清嘉义布袋嘴(今嘉义布袋镇)人。
光绪年间生员。
乙未鼎革后,青毡讲学,为渔盐之乡开启汉学风气,其功厥伟。
曾于野崎盐行任雇员,因金券遭窃,蒙无妄之灾,被拘留数日始获释。
大正十三年(1924)元旦,与布袋人士共同组织「岱江吟社」,邀请「罗山吟社」林纯卿莅临指导,长达十年之久。
〖参考赖子清《嘉义县志。
人物志》,嘉义县政府出版,1976年;〈古今台湾诗文社〉(一),《台湾文献》十卷三期,1959年9月,页100;《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嘉义通信」,1911年4月13日,第三版。
〗蔡鸿书诗作目前仅见四首,收录于《寿星集》、《台海诗珠》、《瀛洲诗集》及《嘉义县志》,以下据此编校。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徐杰夫(1873~1959),字念荣,号楸轩,嘉义县(今嘉义市)人〖参考雷家骥总纂修《嘉义县志》,嘉义县:嘉义县政府,2009年。〗。
乾隆年间曾祖徐元星自广东嘉应渡台经商,累资钜万。
父徐德新,曾带勇协助平定戴潮春事件,以功钦授六品军功。
五叔徐德钦为前清进士,补用工部屯田司主事,曾捐赀重修玉峰书院,兴办县学,又曾办理清赋总局丈量、团防局教练等事宜,赐五品衔顶戴花翎。
徐杰夫于光绪十八年(1892)取中秀才,日治后就读嘉义公学校国语速成科。
明治四十二年(1909)任嘉义厅山仔顶区庄长,四十四年(1911)任嘉义银行经理,大正元年(1912)获台湾总督府授佩绅章。
先后担任嘉义厅参事兼嘉义区长(1913)、台中第一中等学校建设委员(1914)、台南州协议会员(1920)等职。
徐氏善弈棋,好诗文,曾任嘉义「罗山吟社」社员及厅志编纂委员。
民国四十八年(1959)卒,《嘉义县志》谓其乃「台湾庠序中人之最后卒者」。
生平作品未结集成书,兹据《台湾日日新报》、《栎社十周年大会诗稿》、《鸥社艺苑》等报刊合集增补编校。
〖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赖子清等《嘉义县志》,嘉义县:嘉义县政府,1975年6月;「台湾人物志」资料库;「日治时期台湾人士绅图文鉴(稿本)」网页。
一说生于1871年,见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
〗(杨永智撰)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