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三乐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一
释亘信,字行弥,姓蔡氏,浯人也。
父惟和,母李氏,梦大星入怀及诞,亘小字福星。
年十二,闻梅山止安九族生天语,欣然慕之,欲报劬劳,白于母,母不听,后病热极危,许舍出家,即愈。
年十七,从止安薙发,尝见雪山书寿昌塔铭,知有宗门事,寻居漳之长泰石狮岩,偶值中秋,止安到岩,方设饼煮茶,忽举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是同是别?
竟日思惟,“欲云同,机用各别;若云别,道岂有二?
”终未能决。
一日,负米登山,忽忘身世,成一偈曰:“行住原非我,棒喝不是他。
一筐云门饼,好下赵州茶。
”方知古人真参实悟,语不我欺,乃发足游参。
首造鼓山,叩博山无异,令看父母未生前语,顿起疑情,值狮林师出,因询林曰:“适来所问是何意旨?
”林曰:“一块石,一块砖,两相撞。
”乃从结茅于芙蓉山,居顷之,复回鼓山受具,时年二十四。
八月解制,乃还温陵掩关于葵山牛眠室,昼夜提撕。
二七不眠 ,亦不依倚。
后闻密云晤开堂于黄檗,以书乞示,即取来书转语作复云:“但见横尸遍野,即便知恩有地。
”亘已爽然若失,已而复掩关于南安圭峰报亲寺之东庵。
曾忆僧传晤以“薰风自南来”语,勘验学者,思之未得。
值六月扫地关中,汗下沾衣,忽尔清风徐来,举体庆快,乃怕掌曰:“好个出身处,时人不知,时人一知,汗透满衣。
”适金粟费隐继席黄檗,乃驰书陈其所见,答云:“未见有本分语,而通本分消息。
”遂启关直诣黄檗,问费曰:“昔临济会下,两堂首座相见,同时下一喝,僧问临济:还有宾主也无?
济云:宾主历然。
祇如两堂首座未下一喝时,还有宾主也无?
”费云:“两眼对两眼。
”礼之而退。
费问:“如何是汝本分句?
”亘曰:“今日晴。
”费云:“我不问晴。
”再道:“昨日雨。
”费云:“汝自己亲切上何不道一句?
”亘举拳,费云:“离郤此手,别道一句。
”亘曰:“鼻孔大头垂。
”费肯之。
亘拟再进语,费连捧挥出,立于侍寮如卓地露柱,生平所得所悟,前后际断。
及结冬,费先垂语,举“古人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
时节若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试向此处作一偈看?
”亘呈偈曰:“数载觅心不见心,承师捧下且翻身。
一生伎俩从斯丧,赢得条条一个人。
”自是机缘峻峭,当仁不让。
乙亥腊月八日,始付拂子,时年三十二。
崇祯九年,温陵檀越请住南安大罗山栖隐禅院,戊寅春,往金粟省费,复回黄檗助隐元建兴大殿。
壬午冬,费遣专使赍源流祖衣付之。
举示众云:“此是小僧生平,直不藏曲,须知当败阙处,正是得力处。
凑泊不上处,正是立地处。
久立。
”其自叙艰辛如此,有语录三卷。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居敬,号鉴衡,浙江归安人。
同进士出身。
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三甲三十三名进士。
授抚州府推官,万历二十三年,担任广东广州府永安县知县(现紫金县知县)。
后由吴三乐接任。
官至山东沂州知州。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释元贤,字永觉。
姓蔡氏,建阳人。
父云津,世守诗书,远祖西山,为宋大儒。
贤初名德懋,早岁入泮,为名诸生,嗜周程张朱之学。
年二十五,读书山寺,闻诵《法华》偈,豁然开朗。
因从赵居士豫斋受《楞严》、《法华》、《圆觉》诸经。
明年,寿昌无明开法董岩,贤往谒之,反覆诘难。
无明曰:“此事不可以意解,须力参乃契。
”归究话头久之,无所入。
一日留僧夜坐,举南泉斩猫语有省,乃作颂曰:“两堂纷闹大无端,宝剑挥时胆尽寒。
幸有晚来赵州老,毗卢顶上独盘桓。
”举呈无明,明谓之曰:“参学之士,不得于一机一境上取,则虽百匝千重,垂手直过尚当遇人,所谓‘身虽已在青云上,犹更将身入众藏’,是参学眼也。
”为别颂曰:“大方之家手段,遇物一刀两断。
赵州救得此猫,未免热瞒一上。
若是有路英灵,毕竟要他命换。
”贤得颂益省。
年四十,始弃家往建昌,依寿昌寺无明落发。
未几,得承心印,及无明迁化,依博山无异三载,遂进具戒。
尝舟过剑津,闻同行僧唱经云:“一时謦欬,俱共弹指,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
”贤因彻悟,见寿昌用处,乃作偈曰:“金鸡啄破碧琉璃,万歇千休祇自知。
稳卧片帆天正朗,前山无复雨鸠啼。
”癸亥秋,居瓯宁金仙庵,阅大藏三年,徙建安荷山。
明年之槜李请藏经,归作《建州宏释录》,复会通儒释,作《寱言》。
壬申,谒闻谷于宝善庵,时宜兴曹安祖兵宪,请作《诸祖道影赞》,乃属贤命笔,贤成百馀赞。
闻谷惊讶不已,即以大戒付之,推主鼓山,年已五十有七矣。
寻迁泉之开元、杭之真寂、剑之宝善,复归鼓山,重创梵宇诸所。
撰述并《语录》,凡二十种,都百馀卷。
其目曰:《净慈要语》、《诸祖道影传》、《开元志》、《禅馀内外集》、《楞严义奥疏》、《金刚略疏》、《心经指掌》、《四分戒本约义》、《律学发轫》、《鼓山志》、《洞上古辙》及《续寱言》;《补镫录》,以补《五镫会元》之阙;复作《继镫录》,盖《传镫录》止于宋,自宋至明四百馀年,未有修者,贤广蒐博采,至是乃有成书。
寂于顺治丁酉年十月七日,寿八十,腊四十有二。
临化偈云:“末后句,亲分付。
三界内外,无可寻处。
”塔于寺之西畬其居山,颇致瑞应。
甲戌四月十一日,甘露降山门松树,贤有偈曰:“圣瑞端宜降大都,穷山何得独沾濡。
晓来扶杖三门外,笑看松头缀玉珠。
”至九月十九日,甘露复降,亦偈云:“玉露霏霏又一番,满林花木已同繁。
丁宁莫道甜如蜜,恐惹游人入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