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何稠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奉和御制会灵观甘露(1016年11月4日) 北宋 · 夏竦
七言排律
岳灵飞观耸神州,上圣钦崇德日休。
嘉露霄零甘特异,贞条膏被势何稠
昆山宝器今初贮,汉苑仙盘昔未浮。
自可纪年昭瑞应,更殊添海助洪流。
堇荼变味承馀润,图牒腾芳焕大猷。
愿采朝华和美玉,仰资宸算倍千秋。
偶题 宋 · 翁卷
五言律诗
① 宋方回《瀛奎律髓》卷二三作徐文卿诗
绿树何稠叠,清风稍羡馀。
枕萦云片片,帘透雨疏疏。
脩笕通泉壑,残碑出野锄。
丘陵知几变,耕稼学陶渔。
⑴ 《瀛奎律髓》卷二九作杂
旧闻庞德公,未尝入府州。
躬耕陇亩中,夫妇敬何稠
诸葛人中龙,床下拜不酬。
刘表乃何人,欲致徒邀求。
屏迹鹿门去,岂非神仙俦。
引用典故:北海雁书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
罗裙玉腕轻摇橹,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乐府诗作摘)莲花,渠今(一作今渠)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一作重)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一作兹期),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一作何)处所,新物从(一作徒)华滋。
不惜西(一作南)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裴回江上月。
裴回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一作光)千里外,征客关山路(一作更)几重。
⑴ 《乐府诗集》无裴回二字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1031年) 北宋 · 梅尧臣
董生方好雅,兹日为扫扉。
森尔延嘉宾,欢然去尘机。
有客振双袂,敢言阳春晖。
聊停玉麈尾,为歌金缕衣。
古辞,无乃惜芳菲。
三闾不餔糟,二子自采薇。
虽留千载清,未免当时饥。
吾爱曹公诗,古来不敢非。
人生若朝露,舍醉当何归。
四座惊此语,未厌翠觞飞。
胡能后天地,何可恃轻肥。
沉酣且长咏,白首空歔欷。
迷楼怀古 明末清初 · 张萱
隋焬帝幸江都,尝语左右曰:“贵为若主者,极当年之乐,以快其意耳。今海内治平,而吾一人无以自欢,幸得曲房隐室,与诸美人徘徊其间,所愿毕矣!”于是高昌进项升,使为迷楼。楼成,钜费数十馀万。多设钟鼓、丝竹、镗磬之属,妆奁、寝衣不移而具。择国中童女子居之。常数十百人,使被单縠轻绡之衣,倚槛飘飖,且欲飞去。又时时爇名香四隅,昼夜不绝,烟霏霏若云雾。帝乃喜曰:“即神仙来游,亦当自迷耳。可名曰迷楼。”时大夫何稠进任意车,方士进大丹,上官时进乌铜屏,王世充又尽求江淮间佳丽以侈上意。而司马德戡之,刃起矣。后唐公见迷楼,曰:“此皆民脂血也!”遂烧焚之。君子曰:“嗟乎!人情之恶杨而好李也。有弟兄啼,唯焬乎哉!”鲍明远有言:“千秋兮万岁,共尽兮奚言。”悲夫!
广陵佳丽帝王州,凤舸龙舆几度游。
往事最怜隋大业,东来天子幸迷楼。
迷楼缥缈垂杨市,飞栋浮甍三十里。
千门万户纷蔽亏,碧海扶桑宛相似。
不数崇霞馆,莫拟阿房宫。
琅玕饰榱题,翡翠雕帘栊。
银台碧树杳何许,宝础方花路几重。
曲曲朱栏金瞰蜿,沉沉绮障玉盘龙。
盘龙瞰蜿吹香雾,飞入迷楼不知处。
阁道氤氲白昼昏,惟有春风自来去。
春风烂熳春日然,不及迷楼春更妍。
但愿朱颜倾一国,却忘玉树怨当年。
水殿裁淫魄(师延曲名。),集羽谱旋□(燕昭王美人。)
铜龙烧烛腻,金虎蹙红嫣。
万斛荧荧□照夜,银河倒捲楼头泻。
酣香帐底花正眠,含情已望迷楼下
徵书夜夜下昭阳,紫髯郎将促新妆(王世充。)
民间有女不敢嫁,娥眉婉转待君王。
君王歌舞美韶华,扫天红粉凌朝霞。
坐垂蚊睫犹嫌影,妆对芙蓉不让花(楼中有夫容阁。)
乌铜屏射香云袅,珊瑚枕坠金钗小。
月下初乘任意车,楼头欲却司晨鸟
爇尽名香恨转痴,司晨鸟去莫教啼。
怜憨笑傍司花女(袁宝儿。),索伴娇嗔来梦儿(即韩俊娥。)
皓齿明眸斗媚妩,背侬顾影调鹦鹉。
呼来如恨亦如羞,怪底迷云又迷雨。
迷雨莫还莫,迷云朝复朝。
娟娟望春月,脉脉听春潮。
春月春潮怜故国,一片迷魂归未得。
鬼声夜半哭潮头,迷楼白日无颜色。
吴公台下草萧疏,回首迷楼春易徂。
为问彭城数尺帛,何如三十六封书
古来成败皆如此,朝霜秋叶东流水。
君莫悲南河杨,亦莫歌北地李(时道路有“杨衰李荣”之谣。)
独怜歌舞嘘作烟,血光万丈连天紫。
山阳渎口悲风起,白日欲裂黄云死。
我今醉唱迷楼歌,雄剑酸嘶奈若何。
吁嗟乎,啼蛄吊月络纬织,野燐昼舞狐起立,泽葵秋老红兰泣。
君不见咸阳古道中,残碑寂寞苔痕蚀。
⑴ 楼中宝帐有四,唯最幸者居之。一曰夜酣香。
⑵ 帝尝题柱上:“閒来倚楼立,相望几含情。”为韩俊娥辈作也。
⑶ 蚊睫帘,蒲泽国所贡。日光不能射,又名蔽日帘。
⑷ 帝《杂忆诗》曰:“笑动上林中,除却司晨鸟。”为萧后作。
⑸ 帝尝游吴公台,恍惚与陈后主相遇,后主恚。帝曰:“三十六封书,至今使人悒悒不悦。”帝觉,叱之,后主曰:“后一年,吴公台下相候耳。”及帝□彭城阁,至东陵,守江都,果葬帝台下。
入谷访君来,秋泉已堪涉。
林间人独坐,月下山相接。
重露湿苍苔,明灯照黄(一作红)叶。
故交一不见,素发何稠叠。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憧憧满眼事何稠,落落论心思独幽。
去国未能身一叶,怀人但觉日三秋。
池塘春草方同梦,江汉归舟更别愁。
安得箫韶仪两凤,不妨燕雀自嘲啁。
咸淳七年正二月,天灾人异何稠叠。
细推厥咎端有繇,孤臣未言先泣血。
日当丙子月当寅(自注:正月十二日。),湖州毗山有妖孽。
曹家产子威杀人,二首一身连骨节。
左首似爹右似娘,浑舍惊走趾欲折。
里胥不敢上其事,一州喧喧腾颊舌。
从来天子天下首,二首之占何待说。
我闻唐家仪凤年,的證端为今日设。
泾州之民有生儿,异干同躯不容裂。
是时武氏乘其夫,唐祚中微殆将灭。
圣朝家法与唐异,四星在天循轨辙。
咎在君阳非太阴,娲羿虽殊祸俱烈。
人妖示变未三旬,二月天灾来不辍。
粤从己亥至壬寅,据历雷声未当发。
胡为砰訇震天鼓,四日四夜声不绝。
上天威怒端有意,要使吾君用刚决。
夏竦奸邪致天变,仁皇感悟真明哲。
只凭霹雳一声雷,扫去有同汤沃雪。
后来高庙遵故典,汤相罢归同一诀。
奈何灾异过两朝,犹复留此大饕餮。
二首之儿四日雷,占虽不同应无别。
作诗会入五行传,谨勿流传取黥刖。
何桂林 北宋 · 文同
七言绝句
十万馀工造羽仪,夹堤浮浪去参差。
堂堂送入江都去,浑忘当年揽颈时。
共 2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