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隆之

相关人物:共 23 位
共 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7—499 【介绍】: 即拓跋宏、元宏。北魏皇帝。鲜卑族。献文帝长子。五岁即位,太皇太后冯氏执政。改革吏治,实行均田制。加强户籍管理,推行三长制。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冯氏死,帝亲政,进一步改革。十七年,迁都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禁鲜卑服、鲜卑语,在洛阳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重用中原汉族儒生,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之联合统治。二十一年,鲜卑守旧贵族穆泰等拥太子恂谋反,事败,赐恂死。在位二十九年,庙号高祖。
全后魏文·卷三
帝讳宏,献文帝长子。
皇兴三年立为皇太子,五年八月即位。
改元三:延兴、承明、太和。
在位二十九年。
谥曰孝文皇帝,庙号高祖。
有集三十九卷。
(案:《魏书·孝文纪》云:「好为文章诗赋铭颂。
」自太和十年已后,诏册皆帝之文也,自馀文章百有馀篇。
今录太和十年已前诏册为一卷,十年已后别为四卷。)
僧达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5—556 【介绍】: 北齐僧。俗姓李,上谷人。十五出家,从勒那三藏学《地论》,深习禅法,有异行。梁武帝引入重云殿,誓为弟子。北魏废帝召之入邺,受菩萨戒。北齐文宣帝尤重之,为立洪谷寺,造定寇寺。后卒于洪谷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姓李。
上谷人。
形器异伦。
虎头长耳。
双齿过寸。
见者骇异。
志学之年始薙染。
即事游历。
以阅北岱讲席之盛。
登具二夏。
乃进毗尼。
时犹魏历未替。
孝文邀以弘阐四分于庙寺。
机论适变。
人共褒美。
寻复振锡洛阳。
受地论于勒那三藏。
居久之。
那迁化。
众奉覆述声骇伊谷。
俄听光师十地有所发明。
遂从禀菩萨戒。
雅闻梁武弘法。
即南济江入觐。
诏驸马殷均。
引见重云殿。
连席七宵。
秘妙宣泄。
请从加戒为弟子。
仍令旬浃陛对。
诏住同泰寺。
以便开示。
尝与志公遇。
公曰。
大福德人也。
故帝每以为北方鸾法师达法师皆肉身菩萨云。
留一纪。
归兖州。
时侯景方治行台。
就天观山筑丈六寺。
以迎之。
而达且念身为苦器。
莫足维持。
遽饵苓断粒。
誓终此报。
顷之魏废帝。
仆射高隆之聘至邺都。
并为中山王授菩萨戒。
及齐继魏统。
文宣在位。
尤礼重。
前后归崇。
凡十度。
诏于林虑山黄华岭下作洪谷寺。
又以神武旧庙作定𡨥寺。
听其往来燕处。
始达将经营洪谷。
虎遮其前不可入。
祝曰。
兹欲创造。
以福幽灵。
若许者可避去。
虎即去。
一日议返邺未行。
夜见黄服而拜跪者。
自称戴山胡曰。
王约三谷备供养矣。
愿无复还。
达谓在山则所利益者寡。
在京则所利益者多。
贫道观机而动。
幸勿沮也。
夜有媪闯户而馈米糕者曰。
弟子山神之偶也。
今僧于礼佛之际。
而独遗弟子名。
宁非偏乎。
得兼唱可矣。
达辞其糕。
而许之。
复为山神读经月馀。
失所畜狗。
达闻之曰。
此必小道人不谨。
而檀越警之。
以贻祸于狗也。
具问焉。
则曰。
本读金光明经。
偶误易以维摩经耳。
于是达祝曰。
昨虽读馀经。
其功德亦属檀越。
未几而狗出窦中。
视其顶有御啮痕。
则知其以虎故。
然天保七年六月七日。
终于谷寺。
寿八十二。
大驾奔赴举哀。
六军号恸。
声震山林。
葬谷中立碑岩下。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习禅初
释僧达。
俗姓李。
上谷人。
十五出家。
游学北代听习为业。
及受具后宗轨毗尼。
进止沈审非先祖习。
年登二夏。
为魏孝文所重。
邀延庙寺阐弘四分。
而形器异伦见者惊奉。
虎头长耳双齿过寸。
机论适变时其高美。
与徐州龙达各题称谓。
寻复振锡洛都。
因遇勒那三岁。
奉其新诲。
不久值那迁化。
覆述地论声骇伊谷。
令望归信相次称谒。
后听光师十地发明幽旨。
遂从受菩萨戒焉。
因从请业有名学众。
又南会徐部随通地论。
梁武皇帝拨乱弘道。
衔闻欣然遂即济江造宫请见。
敕驸马殷均。
引入重云殿。
自昼通夜传所未闻。
连席七宵帝叹嘉瑞。
因从受戒。
誓为弟子。
下敕住同泰寺。
降礼供奉。
旬别入殿开示弘理。
年移一纪道怀有据。
请辞还魏。
乃经七启方许背梁。
时兖州行台侯景为造二寺。
山名天观。
治曰。
丈六达念身为苦器难可维持。
乃试履裁约。
饵苓断粒。
自此终报。
资用通生。
未为魏废帝中王敕仆射高隆之召入邺都。
受菩萨戒。
暨齐文宣特加殊礼。
前后六度归崇十善。
达性爱林泉居闲济业。
帝为达于林虑山黄华岭下立洪谷寺。
又舍神武旧庙造定寇寺。
两以居之。
初达经营山寺将入谷口。
虎踞其前。
乃祝曰。
欲造一寺福被幽灵。
若相许者。
可为避道。
言讫寻去。
及造寺竟安众综业。
达反邺京。
夜有神现。
身被黄服拜而跪曰。
弟子是载山神也。
王及三谷正备供养。
愿不须还。
达曰。
在山利少在京利多。
贫道观机而动。
幸无遮止。
又经静夜有推户者。
称曰。
山神之妻。
白日无暇。
今故参拜。
并奉米糕一筐进而重曰。
僧无偏为。
礼佛之时请兼弟子名也。
达答。
糕可将还。
后当为礼。
因令通为之。
时一拜兼唱。
其含幽识明皆此类也。
达遣弟子道爽。
为山神读金光明经。
月馀有虎来将狗去。
达闻之曰。
此必小道人懈怠。
不为檀越读经。
具问之。
果云三日来别诵维摩耳。
乃烧香礼佛告曰。
昨虽诵馀经。
其福亦属檀越。
若有灵鉴放狗还也。
至晓狗还。
看于顶上有衔啮处。
斯又接统神明。
殆不可测。
讲华严四分十地地持。
虽无疏记而敷扬有据。
特善论议知名南北。
禅法一门开世殊广。
曾游梁境。
志公遇而告曰。
达禅师是大福德人也。
帝亦深敬。
常顾侍臣云。
北方鸾法师达禅师。
肉身菩萨。
恒向北遥礼。
其为时君所重无有加焉。
一时少觉微疾。
端坐绳床口诵波若。
形气调静。
遂终于洪谷山寺。
春秋八十有二。
即齐天保七年六月七日也。
宣帝闻之。
崩腾惊赴。
举声大哭。
六军同号山林为动。
葬于谷中岩下。
立碑于后余以贞观九年亲往礼谒。
骸骨犹存。
寺宇遗迹宛然如在。
自达奉心玄道。
情无间然。
有识同亲无闻嫌隙。
承先私憾倍加事之。
荣胜高流弥所谦退。
自季世佛法崇尚官荣。
侥倖之夫妄生朋翼。
而达为国都眇然无顾。
昭玄曹局曾不经临。
斯乃圣达之所轻。
寔世福之嘉相矣。
神僧传·卷第三
释僧达。俗姓李氏。上谷人。十五出家。游学北代听习为业。初经营山寺。将入谷口虎踞其前。乃祝曰。欲造一寺福被幽灵。若相许者可为避道。言讫寻去。及造寺竟安众综业。达返邺京。夜有神现。身被黄服。拜而跪曰。弟子是戴山胡也。王及三谷正备供养。愿不须还。达曰。在山利少在京利多。贫道观机而动。幸无遮止。又经静夜有推户者。称曰山神之妻。曰日无暇今故参拜。并奉米糕一筐。进而重曰。僧无偏为礼佛之时。请兼弟子名也。达答糕可将还。后当为礼佛兼名也。因令通礼之时一拜兼唱。达遣弟子道爽为山神读金光明经。月馀有虎来盗犬去。达闻之曰。此必小道人懈怠不为檀越读经。具问之。果云。年日来别读维摩耳。乃烧香礼佛告曰。昨虽诵馀经其福亦属檀越。若有灵鉴放犬还也。至晓犬还。看于顶上有衔啮处。一日少觉微疾。端坐绳床。口诵般若。形气调静。遂终于洪谷山寺。春秋八十有二。
张熠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2—541 【介绍】: 名或作耀。
北魏南阳西鄂人,字景世。
初任扬州车骑府录事参军。
永宁寺塔大兴,经营务广,以敷陈指画,无所遗阙,为宣武胡太后所称。
东魏孝静帝天平初,迁邺草创,因高隆之等奏荐,为营构左都将。
孝静帝兴和初,宫殿成,除东徐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0—559 【介绍】: 北齐陇西狄道人,字怀哲,辛俊弟。
仕北魏与仆射高隆之共典营构邺都宫室,有思理。
累迁散骑常侍。
东魏孝静帝武定中,以东南道行台尚书从破侯景,迁东徐州刺史,为淮南经略使,屡挫侯景。
北齐文宣帝又敕术所统十余州有犯法者,刺史以下先断后表闻。
齐代行台兼总人事,自术始。
王僧辩破侯景后,术招附二十余州,移镇广陵。
获传国玺送邺。
累迁吏部尚书,卒官。
全北齐文·卷六
术字怀哲,陇西狄道人,魏左光禄大夫雄族叔,初为司空胄曹参军,及迁邺,为起部郎,再迁尚书右丞,出为清河大守,授并州长史;文襄嗣事,累迁散骑常侍;武定末除东南道行台尚书,封江夏县男,迁东徐州刺史,为淮南经略;齐受禅,移镇广陵,征为殿中尚书,领太常卿,迁吏部尚书;天保十年卒,皇建二年赠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青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赵郡柏人人,字敬文。李浑弟。初为萧宝夤主簿记室,被征至洛,为司徒从事中郎,参预辑撰五礼,主掌军礼。东魏孝静帝时,高澄用为丞相司马。武定初,兼常侍,出使南朝梁还拜平南将军、高阳内史,有声誉。文宣帝天保初,为司徒右长史。以不趋附权势,故仕宦不显。
全北齐文·卷六
绘字敬文,赵郡平棘人,仕魏历中书侍郎、丞相司马,武定初为高阳内史;文襄统事,征补大将军从事中郎,迁司马;文宣嗣事,仍为丞相司马;齐受禅,除司徒右长史,卒赠南青州刺史,谥曰景。
(案《北齐书·李绘传》误入高隆之事三百二十五字,无从校正,今从《北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慧光。北齐僧。长卢人,俗姓杨。少有神慧,年十三从佛陀禅师出家,人号圣沙弥。精律部、《地论》,通南北方言。参与译场,沟通译主菩提流支、勒那等三家分歧,完成译业。为《地论》师南道派开创者,又为四分律宗开山祖。东魏时任国僧都。北齐时,迁邺都,任国统。年七十卒于邺城大觉寺。有《十地经论疏》、《四分律疏》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 传宗科
生定州长庐杨氏。
年十三。
随父入洛。
以四月八日。
从佛陀禅师。
受三归戒。
陀强其父留之曰。
此儿目光外射。
必可教。
因令诵习。
光执卷揽文。
若宿授。
是岁夏末即为薙落。
遽复演说所习辞理华赡。
时辈号之圣沙弥。
所获利养。
则尽以施人。
陀壹听之而弗诘。
已而还乡里。
登具陀使先学律曰。
律为慧基经论所由入也。
苟以经论先之。
必将慢律。
是障道之源已。
自是因循多学律部。
先有道覆律师者。
创开四分制疏。
惟科提举宏纲。
未之闻也光既登具之四夏。
讲僧祇听者云合。
然后究经论于辨公。
攻字音于洛邑。
著述以代忆持。
而业弘矣。
他日陀见其所作之文。
召而告之曰。
吾以果向期子今子区区。
方事世谛语言。
仅足为高明法师耳。
对之流涕。
会陀任少林寺主职勒那翻译事。
光时获厕其席。
久之诏充国僧都。
属岁大旱。
祷雨嵩岳。
沾洽。
被诏入邺都。
以绥缉功。
转国统。
尔朱世隆举兵北讨乏军兴。
税僧尼以充之。
督责严酷。
谏者斩。
光直前诋世隆曰。
若行此。
恐非国家之福。
遂寝一时名贤。
如高傲曹高隆之令孤子儒等。
皆礼敬焉。
冯衮冀士也。
淹贯经史。
以州贡。
观光京师。
自以未知释宗。
欲候光适值光讲。
乃坐听大惬服。
因求隶门下。
不肯去。
后于光门下。
大著功行。
号冯居士。
光一日乘车。
将坐曹。
才出门。
梁木忽裂。
坐而署事。
块坠于前。
察之亦莫知所从来也。
由是卧疾。
迨四旬而化于邺之大觉寺。
寿七十。
光平生于华严涅槃维摩十地地持等。
则疏其奥旨。
于胜鬘遗教温室仁王般若等。
则注释其义又重疏四分律百二十纸。
删定羯磨戒本。
撰玄宗论。
大乘义。
律义章。
仁王七诫。
僧制十八条。
弟子道云道晖等。
云撰律疏九卷。
晖略为七卷。
故谚以为云公头。
晖公尾。
洪理中间著所以。
并存亡不可考。
光之终也。
见天宫来下。
乃曰。
吾愿生安养。
生天岂吾愿哉。
天宫遂隐。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明律上
释慧光。
姓杨氏。
定州卢人也。
年十三随父入洛。
四月八日往佛陀禅师所从受三归。
陀异其眼光外射如焰。
深惟必有奇操也。
苦邀留之且令诵经。
光执卷览文曾若昔习。
旁通博义穷诸幽理。
兼以剧谈谲诡态新奇。
变动物情时谈逸口。
至夏末度而出家。
所习经诰便为人说。
辞既清靡理亦高华。
时人号之圣沙弥也。
因获利养受而还施。
师为掌之寻用复尽。
佛陀曰。
此诚大士之行也。
便纵而不禁。
咨请教诫敬而异之。
然其雅量弘方不拘小节。
赞毁得失声色不渝。
众益器之。
而美其远度。
陀曰。
此沙弥非常人也。
若受大戒宜先听律。
律是慧基。
非智不奉。
若初依经论必轻戒网。
邪见灭法障道之元。
由是因循多授律检。
先是四分未广宣通。
有道覆律师。
创开此部。
制疏六卷。
但是科文。
至于提举宏宗。
无闻于世。
故光之所学惟据口传。
及年登冠肇。
学行略周。
尝闻言不通华发戒便阻。
乃往本乡进受具足。
博听律部随文奉行。
四夏将登讲僧祇律。
初以唱高和寡。
词理精玄渐染津流。
未遂听徒云合。
光知学功之所致也。
义须广周群部。
乃从辩公参学经论。
听说之美声飏赵都。
后入洛京搜扬新异。
南北音字通贯幽微。
悉为心计之劳。
事须文记。
乃方事纸笔缀述所闻。
兼以意量。
参互销释。
陀以他日密睹文言。
乃呼而告曰。
吾之度子。
望传果向于心耳。
何乃区区方事世语乎。
今观神器已成。
可为高明法师矣。
道务非子分也。
如何自累。
因而流涕。
会佛陀任少林寺主。
勒那初译十地。
至后合翻。
事在别传。
光时预沾其席。
以素习方言通其两诤。
取舍由悟纲领存焉。
自此地论流传命章开释。
四分一部草创基兹。
其华严涅槃维摩十地地持等。
并疏其奥旨而弘演导。
然文存风骨颇略章句故千载仰其清规。
众师奉为宗辖矣。
司徒高傲曹仆射高隆之
及朝臣司马令狐子儒等。
齐代名贤重之如圣。
尝遇亢旱。
众以闻光。
乃就嵩岳池边烧香请雨。
寻即流霔原隰。
民皆利之。
又尔朱氏举兵北伐。
徵税僧尼用充军实。
先立严刑。
敢谏者斩。
时光任僧官。
顾五众屯塞。
以命直往语世隆曰。
若当行此税。
国事不存。
言既克明事亦遂免。
其感致幽显为若此也。
初在京洛任国僧都。
后召入邺绥缉有功。
转为国统。
将终前日。
乘车向曹。
行出寺门。
屋脊自裂即坐判事。
块落笔前寻视无从。
知及终相。
因斯乖悆。
四旬有馀。
奄化于邺城大觉寺。
春秋七十矣。
光常愿生佛境。
而不定方隅。
及气将欲绝。
大见天宫来下。
遂乃投诚安养。
溘从斯卒。
自光立志贞静坚存戒业。
动止安详衣裳附帖。
昼夜存道。
财无盈尺之贮。
涤除便秽。
誓以报尽为期。
偏重行宗四仪无妄。
其法洁己独立。
七众深崇其操。
自正道东指。
弘匠于世。
则以道安为言初。
缁素革风广位声教。
则慧光抑其次矣。
凡所撰胜鬘遗教温室仁王般若等。
皆有注释。
又再造四分律疏百二十纸。
后代引之为义节。
并羯磨戒本咸加删定。
被于法侣今咸诵之。
又著玄宗论大乘义律义章仁王七诫及僧制十八条。
并文旨清肃见重时世。
学士道云。
早依师禀。
奉光遗令专弘律部。
造疏九卷为众所先。
成匠极多流衍弥远。
加以威容严肃动止有仪。
谈吐慈和言行相检。
又光门人道晖者。
连衡云席。
情智傲岸不守方隅。
略云所制以为七卷。
间以意会。
揵度推焉。
故谚云。
云公头。
晖公尾。
洪理中间著。
所以是也。
并存亡有绪嘉绩莫寻。
可为悲哉。
时光诸学士翘颖如林。
众所推仰者十人。
拣选行解入室惟九。
有儒生凭衮。
光乃将入数中。
衮本冀人。
通解经史。
被贡入台用拟观国。
私自惟曰。
玄素两教颇曾怀抱。
至于释宗生未信重。
试往候光欲论名理。
正值上讲因而就听。
瞩其威容聆其清辩。
文句所指遣滞为先。
即坐尽虔伤闻其晚。
顿足稽颡毕命归依。
然攻击病源。
深明要害。
我为有本。
偏所长驱。
每有名胜道俗。
来资法药。
衮随病立治。
信者衔泣。
故其言曰。
诸行者不得信此。
无明昏心觅长觅短。
听经学问严饰我心。
须识诈贼觅他道恶。
不求其长则吾我渐歇。
特须分疏勿迷自他。
我过常起炽然法界。
他道少过便即瞋也。
常须看心自臣多过。
若思量者虽在世间。
无有滋味终无欢心。
以未丧我何由有乐。
此心将我上至非想。
还下地狱。
常诱诳我。
如怨家。
如爱奴。
岂可学问长养贼心。
巧作细作。
使觅名利造疽妒也。
故经云。
当为心师不师于心。
八岁能诵百岁不行。
不救急也。
时有私写其言者。
世号捧心论焉。
亦有怀本于胸逢境终忘者。
无勤励故耳。
衮在光门低头敛气。
常供厨隶日营饭粥。
奉僧既了。
荡涤凝淀温煮自资。
微有香美便留后供。
夜宿灶前取蒿一束。
半以藉背半以坐之。
明相才动粥便以熟。
无问阴晴此事常尔。
午后担食送彼狱囚。
往还所经识者开路。
或至绸人广众。
率先供给。
若水若火若扫若帚。
随其要务莫不预焉。
口随说法初不告倦。
遂卒光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6—588 【介绍】: 隋僧。
蒲州桑泉人。
俗姓王。
年弱冠听妙法师讲《涅槃》,深悟其旨,遂舍俗服出家,隐太行山百梯寺。
后宇文泰深敬之,为之立云居寺。
北周武帝建德时以宏义折服陈使周宏正之问难,授为国统。
及武帝废佛教,隐于太行山,屏迹人世。
入隋,法服执锡至朝廷向帝面申佛家宏理,乃从度僧、建佛寺之请。
自此,佛教复兴。
寻奉敕住延兴寺,拜平等沙门。
著有《涅槃义疏》及《宝性》、《仁王》等疏。
全隋文·卷三十五
昙延俗姓王,蒲州桑泉人,住京师延兴寺,开皇八年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出蒲州桑泉王氏也。
其先仕齐周。
世皆致贵显而延尤嗜学。
年十六。
偶听妙法师讲涅槃。
遂出家。
逮弱冠。
即就开演。
义理融贯。
词辨优赡。
识者敬慕焉。
每曰。
佛性寔涅槃宗极是诚游神之府也。
既进具。
更听华严大论十地地持佛性宝性等。
部皆统津准的。
超略前导。
尝顾影曰。
余与尔久处沦潜。
今犹飘泊。
将同精思要道。
乐志穷山。
可乎。
遂隐于太行百梯寺。
即中朝山也。
山有薛居士者。
闻见该博。
谒延以方圆动静请赋。
延应声曰。
方如方等城。
圆如智慧日。
动则识波浪。
静类涅槃室。
薛惊叹以为未尝见。
尔后往来。
恒质疑义。
延念著涅槃疏。
夜梦人白服白马。
谈授经旨。
而马髦尾拂地。
延则手执马鬃。
觉而知为马鸣大士。
委寄宗纲之兆。
疏成。
遂陈于州治仁寿寺舍利塔前。
祷曰。
若幽致微达愿示明灵。
如无所感。
誓不传授。
言讫。
卷轴光明竟夜。
塔中舍利。
放光接之。
亘三昼夜。
表闻。
帝悦。
诏延就讲。
佥议以比远公所制云。
延既长讲。
帝常送供。
然犹以百梯路远。
为卜中朝西岭形胜之地。
造云居寺。
给以国俸。
玄侣如归。
建德中。
陈使周弘正来聘。
朝廷闻其才辩。
议择所以抗论者。
蒲州刺史中山公宇文氏。
承诏举延是日帝躬御法筵观听。
而弘正诚为勍敌。
僧望二人皆挫衄不振。
群僚失色。
于是延居坐末。
不次而起。
帝曰位未至。
何遽起也。
延曰。
若是他方大士。
固足仰烦诸德。
今远国微臣。
在小僧堪任其事。
径升高座。
帝又曰。
何不礼三宝。
答曰自力有馀奚待加助帝大悦。
弘正方构责致难。
延复引义开辟。
而弘正颇挟讥调用前殿后。
延乘势窘辱。
事同拉朽。
弘正即顶拜。
自陈云。
弟子往来三国。
访可师者。
不图今日乃遇于此。
及弘正辞归。
宿构风云山海诗四十首。
上延。
延一经目。
命笔和之。
辞意清美。
弘正益悦服焉。
遂跪而启曰。
愿示一言。
佩之终身。
延曰。
为宾设席宾不坐离人极远热如火规矩之用皮中裹。
弘正曰。
敢不奉教。
俄诏授国统。
武帝废教。
谏不听。
居隐太行。
帝屡以辅弼徵。
不出。
天元间。
帝疾。
诏仍立尊像度菩萨僧二十人。
延有名焉。
然犹以未全形服不许。
逮隋革命。
即祝发服僧伽黎。
执锡来廷。
遽先奏曰。
敬闻皇帝。
以四海为务。
而劳神佛法。
天下幸甚。
帝曰。
弟子久有此意。
所恨未能如愿耳。
遂与论复教端绪。
请多度僧。
诏先度千人以副其请。
所废伽蓝。
并从脩举。
僧亦自尔而度者多矣。
迁都龙首。
诏给地于广恩坊。
立延众寺。
以处法师。
开皇四年。
诏改延众。
延兴
且改旧所居云居寺。
为栖岩寺。
诏太乐令齐树。
提造中朝山。
佛曲以传世。
供养一日。
诏赐寺烛。
始至。
未爇而自明。
延奇之。
以事闻。
因又改延兴为光明。
后复别建光明寺。
六年旱。
集僧二百于正殿祈雨。
无应。
帝谓延曰。
天何由而久不雨。
延奏以事由一二。
帝与群僚。
莫达一二之意。
诏京兆太守苏威问之。
答曰。
上愆玄化。
下违治术。
此在陛下万机之主。
诸公毗赞之臣。
故雨而不雨。
事由一二耳。
帝躬祈雨。
诏延登御座。
南面授戒。
帝及百官五品已上。
咸席地。
北面受八戒。
日正中且讫事。
忽天起片云。
须臾遍布甘霔。
沾足近远。
帝悦。
赐帛三百匹。
延一时散给悲敬殆尽。
寺主道睦。
尝告以粮可仅支两食。
急散众则庶几。
延曰。
使都竭。
众乃散。
明日诏送来二十车。
项又遗以五百石别馈延。
方荐饥。
僧侣赖以安堵。
延非有先见。
讵臻此。
诏拜平等沙门。
录天下僧尼事。
犯刑网者。
对之涕泣。
使惭愧忏悔而后已。
开皇八年八月十三日。
终于所住寺。
寿七十三。
遗表不录。
帝哀恸。
王公以下。
并往吊临。
罢朝三日。
赙五百匹。
齐千僧。
以举灵舆。
弟子沙门童真洪义通幽觉朗道逊玄琬等则秉香炉前导。
文武职僚。
如膝王咸被发徒跣而从。
阇维于终南之下。
俄诏斋三千僧于阇维地。
斋毕举火。
天无云翳。
而细雨飘洒。
众叹以为何异如来入灭。
而诸天堕泪之状哉。
延长九尺五寸。
手垂过膝。
目不邪视。
而光射尺馀。
容止邕肃。
风骨奇峻自其师上权衡教门饮食衣裳出乘舆之副。
其富贵亦至矣。
然而卑牧慈诱。
自他兼利。
度量浑融。
诚莫窥其涯涘也。
平居祈生安养。
注想不移。
未终之前。
寺邻任金宝父子犹信向见空中。
幡盖列柩前两行而引。
由寺之南。
达于西山。
内史薛道衡白吊有文。
见别集。
续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篇四
释昙延。
俗缘王氏。
蒲州桑泉人也。
世家豪族官历齐周。
而性协书籍乡邦称叙。
年十六因游寺。
听妙法师讲涅槃探悟其旨。
遂舍俗服膺幽讨深致。
出言清越厉然不群。
时在弱冠便就讲说。
词辩优赡弘裕方雅。
每云。
佛性妙理为涅槃宗极。
足为心神之游玩也。
延形长九尺五寸。
手垂过膝。
目光外发。
长可尺馀。
容止邕肃慈诱汎博。
可谓堂堂然也视前直进顾必转身。
风骨陶融时共传德。
及进具后。
器度日新机鉴俊拔。
遐迩属目。
虽大观奥典。
而恐理在肤寸。
乃更听华严大论十地地持佛性宝性等诸部。
皆超略前导统津准的。
自顾影而言曰。
与尔沈沦日久。
飘泊何归。
今可挟道潜形精思出要。
遂隐于南部太行山百梯寺。
即所谓中朝山是也。
时山中有薛居士者。
学总玄儒多所该览。
闻延年少知道夙悟超伦。
遂从而谒焉言谑相高未之揖谢。
薛乃戏题四字。
谓方圆动静。
命延体之。
延应声曰。
方如方等城。
圆如智慧日。
动则识波浪。
静类涅槃室。
薛惊异绝叹曰。
由来所未见。
希世挺生。
即斯人也。
尔后恒来寻造质疑请义。
延幽居静志欲著涅槃大疏。
恐有滞凡情。
每祈诚寤寐。
夜梦有人被于白服乘于白马。
騣尾拂地而谈授经旨。
延手执马騣与之清论。
觉后惟曰。
此必马鸣大士。
授我义端。
执騣知其宗旨。
语事则可知矣。
便述疏说偈曰。
归命如来藏。
不可思议法等。
缵撰既讫。
犹恐不合正理。
遂持经及疏。
陈于州治仁寿寺舍利塔前。
烧香誓曰。
延以凡度仰测圣心。
铨释已了具如别卷。
若幽微深达愿示明灵。
如无所感誓不传授。
言讫涅槃卷轴并放光明。
通夜呈祥。
道俗称庆。
塔中舍利又放神光。
三日三夜辉耀不绝。
上属天汉下照山河。
合境望光皆来谒拜。
其光相所照。
与妙法师大同。
则师资通感也。
乃表以闻。
帝大悦敕延就讲。
既感徵瑞便长弘演。
所著文疏详之于世时诸英达佥议。
用比远公所制。
远乃文句惬当。
世实罕加。
而标举宏纲通镜长骛。
则延过之久矣。
周太祖素揖道声尤相钦敬。
躬事讲主亲听清言。
远近驰萃观采如市。
而获供事曾不预怀。
性好恬虚罔干时政。
大祖以百梯太远咨省路艰。
遂于中朝西岭形胜之所。
为之立寺。
名曰云居。
国俸给之通于听众。
有陈躬使周弘正者。
博考经籍辩逸悬河。
游说三国抗叙无拟。
以周建德中年衔命入秦。
帝讶其机捷举朝恧采。
敕境内能言之士不限道俗。
及搜采岩穴遁逸高世者。
可与弘正对论。
不得坠于国风。
时蒲州刺史中山公宇文氏。
夙承令范。
乃表上曰。
昙延法师器识弘伟风神爽拔。
年虽未立而英辩难继者也。
帝乃总集贤能期日释奠。
躬御礼筵朝宰毕至。
时周国僧望二人伦次登座。
发言将讫寻被正难。
徵据重叠投解莫通。
帝及群僚一朝失色。
延座居末第未忍斯惭。
便不次而起。
帝曰。
位未至何事辄起。
延曰。
若是他方大士。
可藉大德相临。
今乃远国微臣小僧足堪支敌。
延径升高座。
帝又曰。
何为不礼三宝。
答曰。
自力兼拟。
未假圣贤加助。
帝大悦。
正遂搆情陈难。
延乃引义开关。
而正颇挟机调用前殿后。
延乘势挫拉事等摧枯。
因即顶拜伏膺。
慨知归之晚。
自陈云。
弟子三国履历。
访可师之师。
不言今日乃遇于此矣。
即请奉而受戒。
昼夜咨问永用宗之。
及返陈之时。
延所著义门并其仪貌。
并录以归国。
每夕北礼以为昙延菩萨焉。
初正辞延日。
预构风云山海诗四十首。
并抽拔奇思。
用上于延。
以留后别。
及一经目竟不重寻。
命笔和之。
题如宿诵。
酬同本韵。
意寔弘通。
正大服焉。
更无陈对。
乃跪而启曰。
愿示一言缄诸胸臆。
延曰。
为宾设席宾不坐。
离人极远热如火。
规矩之用皮中裹。
正曰。
此则常存意矣。
帝以延悟发天真五众倾则。
便授为国统。
使夫周壤导达。
延又有功。
至武帝将废二教。
极谏不从。
便隐于太行山。
屏迹人世。
后帝召延出辅中使屡达。
而确乎履操。
更深岩处。
累徵不获。
逮天元遘疾。
追悔昔愆开立尊像。
且度百二十人为菩萨僧。
延预在上班。
仍恨犹同俗相。
还藏林薮。
隋文创业未展度僧。
延初闻改政即事剃落。
法服执锡来至王庭。
面伸弘理未及敕慰。
便先陈曰。
敬问。
皇帝四海为务无乃劳神。
帝曰。
弟子久思此意。
所恨不周。
延曰。
贫道昔闻尧世。
今日始逢云云。
帝奉闻雅度欣泰本怀。
共论开法之模孚化之本。
延以寺宇未广教法方隆。
奏请度僧以应千二百五十比丘五百童子之数。
敕遂总度一千馀人以副延请。
此皇隋释化之开业也。
尔后遂多。
凡前后别请度者。
应有四千馀僧。
周废伽蓝并请兴复。
三宝再弘功兼初运者。
又延之力矣。
移都龙首。
有敕于广恩坊给地。
立延法师众。
开皇四年下敕改延众可为延兴寺。
面对通衢。
京城之东西二门。
亦可取延名以为延兴延平也。
然其名为世重。
道为帝师。
而钦承若此。
终古罕类。
昔中天佛履之门。
遂曰瞿昙之号。
今国城奉延所讳。
亚是其伦。
又改本住云居。
以为栖岩寺。
敕大乐令齐树提。
造中朝山佛曲。
见传供养。
延安其寺宇结众成业。
敕赍蜡烛。
未及将爇而自然发焰。
延奇之。
以事闻帝。
因改住寺可为光明也。
延曰。
弘化须广。
未可自专以额。
重奏别立一所。
帝然之。
今光明寺是也。
其幽显呈祥例率如此。
至六年亢旱朝野荒然。
敕请三百僧于正殿祈雨。
累日无应。
帝曰。
天不降雨有何所由。
延曰。
事由一二。
帝退与僚宰议之。
不达意故。
敕京兆太守苏威。
问延一二所由。
答曰。
陛下万机之主。
群臣毗赞之官。
并通治术俱愆玄化。
故雨与不雨。
事由一二耳。
帝遂躬事祈雨。
请延于大兴殿登御座南面授法。
帝及朝宰。
五品已上咸席地。
北面而受八戒。
戒授才讫日正中时。
天有片云须臾遍布便降甘雨。
远迩咸感。
帝悦之。
赐绢三百段。
而延虚怀物我不滞客主为心。
凡有资财散给悲敬。
故四远飘寓投告偏多。
一时粮粒将尽。
寺主道睦告云。
僧料可支两食。
意欲散众。
延曰。
当使都尽方散耳。
明旦文帝果送米二十车。
大众由是安堵。
惑者谓延有先见之明。
故停众待供。
未几帝又遗米五百石。
于时年属饥荐。
赖此僧侣无改。
帝既禀为师父之重。
又敕密戚懿亲咸受归戒。
至于食息之际。
帝躬奉饮食手御衣裳。
用敦弟子之仪。
加敬情不能已。
其为时君礼重。
又此类也。
敕又拜为平第沙门。
有犯刑网者。
皆对之泣泪。
令彼折伏从化或投迹山林不敢容世者。
以隋开皇八年八月十三日终于所住。
春秋七十有三矣。
临终遗启文帝曰。
延逢法王御世偏荷深恩。
往缘业浅早相乖背。
仰愿至尊。
护持三宝。
始终莫贰。
但末代凡僧虽不如法。
简善度之自招胜福。
帝闻之哀恸敕王公已下。
并往临吊。
并罢朝三日。
赠物五百段。
设千僧斋。
初延康日。
告门人曰。
吾亡后。
以我此身且施禽狩。
馀骸依法焚扬。
无留残骨以累看守。
弟子沙门童真。
洪义通幽觉朗道逊玄琬法常等。
一代名流。
并文武职僚如滕王等。
例咸被发。
徒跣而从丧至于林所。
登又下敕。
于终南焚地。
设三千僧斋。
斋讫焚之。
天色清朗无云而降细雨。
若阇毗如来之状也。
大众惊嗟得未曾有也。
又隋文学吕叔挺。
美其哀荣碑其景行。
文如别集。
然延恒以西方为正任。
语默之际注想不移。
侍人观之若在深定。
属大渐之始。
寺侧有任金宝者。
父子信向。
云见空中幡盖列于柩前。
两行而引。
延兴寺南达于山西。
斯亦幽冥叶赞。
谅非徒拟。
自延之莅道。
势总权衡。
而卑牧自居克念成治。
解冠群术行动物情故为七众心师。
岂止束形加敬。
及闻薨背无不涕零。
各修铭诔赞扬盛业。
时内史薛道衡。
白吊云。
延法师。
弱龄舍俗。
高蹈尘表。
志度恢弘。
理识精悟。
灵台神宇。
可仰而不可窥。
智海法源。
可涉而不可测。
同夫明镜瞩照不疲。
譬彼洪钟有来斯应。
往逢道丧玄维落纽。
栖志幽岩确乎不拔。
高位厚礼。
不能回其虑。
严威峻法。
未足惧其心。
经行宴坐夷险莫二。
戒德律仪始终如一。
圣皇启运像法再兴。
卓尔缁衣郁为称首。
屈宸极之重。
伸师资之义。
三宝由其弘护。
二谛藉以宣扬。
信足追踪澄什超迈安远。
不意法柱忽倾仁舟遽没。
匪直悲缠四部。
固亦酸感一人。
师等杖锡挈瓶承风训导。
升堂入室具体而微。
在三之情理百恒恸。
往矣奈何。
其为时贤珍敬如此。
所著涅槃义疏十五卷。
宝性胜鬘仁王等疏各有差。
其门人弟子绍绪厥风。
具见别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564 【介绍】: 北齐渤海蓨人,字仲藻,小名搔。封隆之子。仕魏,由秘书郎中累迁金紫光禄大夫。魏孝武帝末,斛斯椿用事,子绘与父俱弃官还。东魏孝静帝时,累迁平阳太守,开晋州北界霍太山旧号千里径之东路,便于军民。历大行台吏部郎中、渤海太守、合州刺史等,晓达政事,长于绥抚。北齐文宣帝时,仕至仪同三司、祠部尚书。
全北齐文·卷六
子绘字仲藻,渤海蓨人,魏尚书右仆射隆之次子,小名搔,为神武开府主簿,随府转丞相主簿,加伏波将军,除通直常侍左将军,领中书舍人,加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孝静初兼给事黄门侍郎,除卫将军、平阳太守,加散骑常侍,征补大行台吏部郎中;文襄统事,以为渤海太守,加骠骑将军,天保初除太尉长史,历海州、合州、郑州刺史,徵为司徒左长史,乾明初转大司农,除魏尹,皇建中加骠骑大将军,太宁中迁都官尚书,加仪同三司,历七兵尚书,转祠部尚书,河清三年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9—623 【介绍】: 隋唐时僧。其先安息人,故有“胡吉藏”之称。祖世避仇徙南海,后迁金陵。俗姓安。幼时由父携之谒真谛,真谛为其取名吉藏。七岁从法朗出家。隋时讲法于会稽嘉祥寺,听众常至千人,时称“嘉祥大师”。后住长安日严寺,成“三论”注疏,创三论学派。唐高祖设十大德统领众僧,吉藏在其列。有《中论疏》、《百论疏》等。
全隋文·卷三十五
吉藏,开皇中住会稽嘉祥寺。
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吉藏族姓安氏。
其先安息人。
祖世避仇移居南海。
后迁金陵。
七岁出家。
隋开皇末诏住慧日寺。
唐初敕住延兴寺。
武德六年卒。
年七十五。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安息国人也。
祖以避仇居南海。
父迁金陵。
而生藏焉。
时西竺真谛三藏昉至。
父𢹂之以见。
谛曰此儿吉祥之所聚也。
遂以名。
父亦出家。
名道谅云。
谅平生苦节寡伦。
乞食听法无少怠。
每持钵归。
必跣足入塔。
遍献佛像。
然后分施。
至虽涕涶便利。
皆以手承。
祝施众生所应食者。
其笃谨之行。
始终无歉。
然每𢹂藏听兴皇寺道朗法师讲。
甫七岁。
遂依朗出家。
而采涉日至。
年十九为众覆述。
精辨锋起。
获誉扬邑。
具戒之后。
其闻转盛。
陈桂阳王尤所钦礼。
隋混壹。
遂东游止嘉祥寺。
敷畅如常。
时开皇末。
炀帝在蕃邸。
置四道场。
招徕贤彦。
召居慧日寺。
复于京师。
置日严寺。
教旨又以藏居之。
昙献禅师。
请开法华。
七众繁拥。
财施填积。
既以建诸福田。
且为十无尽藏。
付献行檀。
卒成曲池大像。
伟特高显。
见者翘勤。
不能自已。
齐王暕邀藏私第法集。
一时至者。
六十馀人。
仍推藏为论主。
沙门僧粲自号三国论师。
最先徵问。
往还四十馀番。
藏体貌闲暇。
辞彩秀发。
飞激注射。
霶然有馀。
四座皆动容而退。
王欲更延两日。
众亦莫之敢抗矣。
大业初。
写法华经二千部。
隋之季世。
造二十五尊像。
舍房供养。
别置普贤像。
对以坐禅。
观实相理。
及义旗初届京师。
武皇受谒于虔化门下。
藏前叙曰。
惟四民涂炭。
乘时拯溺。
道俗仰泽穹昊。
不胜庆赖。
武皇大悦。
劳问勤至。
武德初。
诏选十大德。
纲维法务。
而藏其一焉。
俄兼住实际定水二寺。
齐王元吉。
愿承归戒。
屈住延兴寺。
至是年气渐衰。
屡增病苦。
诏赐良剂。
中使相寻。
武德六年五月卒。
春秋七十有五。
上览遗表哀悼。
东宫已下。
皆致书尉问。
赠以钱帛。
今上在秦邸。
有尉辞不录。
诏葬南山藏讲三论一百馀遍。
法华三百馀遍。
大品智度华严维摩各数十遍。
并著疏。
盛行于世。
临终制死不怖论。
文多不录。
弟子慧远嗣。
续高僧传·卷第十一 义解篇七
释吉藏。
俗姓安。
本安息人也。
祖世避仇移居南海。
因遂家于交广之间。
后迁金陵而生藏焉。
年在孩童。
父引之见于真谛。
仍乞詺之。
谛问其所怀。
可为吉藏。
因遂名也。
历世奉佛门无两事。
父后出家名为道谅。
精勤自拔苦节少伦。
乞食听法以为常业。
每日持钵将还跣足入塔遍献佛像。
然后分施。
方始进之。
乃至涕涶便利。
皆先以手承取。
施应食众生。
然后远弃。
其笃谨之行初无中失。
谅恒将藏听兴皇寺道朗法师讲。
随闻领解悟若天真。
年至七岁投朗出家。
采涉玄猷日新幽致。
凡所咨禀妙达指归。
论难所标独高伦次。
词吐赡逸弘裕多奇。
至年十九处众覆述。
精辩锋游。
酬接时彦绰有馀美。
进誉扬邑有光学众。
具戒之后声问转高。
陈桂阳王钦其风采。
吐纳义旨钦味奉之。
隋定百越遂东游秦望。
止泊嘉祥如常敷引。
禹穴成市问道千馀。
志存传灯法轮相继。
开皇末岁。
炀帝晋蕃置四道场。
国司供给。
释李两部各尽搜扬。
以藏名解著功。
召入慧日。
礼事丰华优赏伦异。
王又于京师置日严寺。
别教延藏往彼居之。
欲使道振中原行高帝壤。
既初登京辇道俗云奔。
见其状则傲岸出群。
听其言则钟鼓雷动。
藏乃游诸名肆。
薄示言踪。
皆掩口杜辞鲜能其对。
然京师欣尚妙重法华。
乃因其利即而开剖。
时有昙献禅师。
禅门钲鼓。
树业光明道俗陈迹。
创首屈请敷演会宗七众闻风造者万计。
隘溢堂宇外流四面。
乃露缦广筵犹自繁拥。
豪族贵游皆倾其金贝。
清信道侣俱慕其芳风。
藏法化不穷财施填积。
随散建诸福田。
用既有馀。
乃充十无尽。
藏委付昙献资于悲敬。
逮仁寿年中。
曲池大像举高百尺。
缮修乃久身犹未成。
仍就而居之。
誓当搆立。
抽舍六物并托四缘。
旬日之间施物连续。
即用庄严峙然高映。
故藏之福力能动物心。
凡有所营无非成就。
隋齐王暕夙奉音猷。
一见欣至而未知其神府也。
乃屈临第并延论士。
京辇英彦相从前后六十馀人。
并已陷折前锋令名自著者。
皆来总集。
藏为论主。
命章陈曰。
以有怯之心。
登无畏之座。
用木讷之口。
释解颐之谈。
如此数百句。
王顾学士傅德充曰。
曾未延锋御寇。
止如向述恐罕追斯踪。
充曰。
动言成论验之今日。
王及僚友同叹称美。
时沙门僧粲。
自号三国论师。
雄辩河倾吐言折角。
最先徵问。
往还四十馀番。
藏对引飞激注赡滔然。
兼之间施体貌词采铺发。
合席变情𧹞然而退。
于是芳誉更举顿爽由来。
王谓未得尽言更延两日。
探取义科重令竖对。
皆莫之抗也。
王稽首礼谢永归师傅。
并䞋吉祥麈尾。
及诸衣物。
晚以大业初岁。
写二千部法华。
隋历告终。
造二十五尊像。
舍房安置。
自处卑室。
昏晓相仍竭诚礼忏。
又别置普贤菩萨像。
帐设如前。
躬对坐禅观实相理。
镇累年纪不替于兹。
及大唐义举初届京师。
武皇亲召释宗。
谒于虔化门下。
众以藏机悟有闻。
乃推而叙对曰。
惟四民涂炭。
乘时拯溺。
道俗庆赖。
仰泽穹旻。
武皇欣然劳问勤勤不觉影移。
语久。
别敕优矜。
更殊恒礼。
武德之初。
僧过繁结置十大德。
纲维法务宛从初议。
居其一焉。
实际定水钦仰道宗。
两寺连请延而住止遂通受双愿。
两以居之。
齐王元吉。
久揖风猷亲承师范。
又屈住延兴
异供交献。
藏任物而赴。
不滞行。
藏年气渐衰屡增疾苦。
敕赐良药。
中使相寻。
自揣势极难瘳。
悬露非久。
乃遗表于帝曰。
藏年高病积德薄人微。
曲蒙神散寻得除愈。
但风气暴增命在旦夕。
悲恋之至遗表奉辞。
伏愿久住世间缉宁家国。
慈济四生兴隆三宝。
储后诸王并具遗启累以大法。
至于清旦索汤沐浴著新净衣侍者烧香令称佛号。
藏加坐俨思如有喜色。
斋时将及。
奄然而化。
春秋七十有五。
即武德六年五月也。
遗命露骸。
而色逾鲜白。
有敕慰赙。
令于南山觅石龛安置。
东宫以下诸王公等。
并致书慰问。
并赠钱帛。
今上初为秦王偏所崇礼。
乃通慰曰。
诸行无常。
藏法师道济三乘名高十地。
惟怀弘于般若。
辩囿包于解脱。
方当树德净土阐教禅林。
岂意湛露晞晨业风飘世。
长辞奈苑遽掩松门。
兼以情切绪言见存遗旨。
迹留人往弥用悽伤。
乃送于南山至相寺。
时属炎热坐于绳床尸不催臭加趺不散。
弟子慧远树续风声。
收其馀骨凿石瘗于北岩。
就而裨德。
初藏年位息慈英名驰誉。
冠成之后荣扇逾远。
貌象西梵言寔东华。
含嚼珠玉变态天挺。
剖断飞流殆非积学。
对晤帝王。
神理增其恒习。
决滞疑议。
听众忘其久疲。
然而爱狎风流不拘检约。
贞素之识或所讥焉。
加又纵达论宗颇怀简略。
御众之德非其所长。
在昔陈隋废兴。
江阴凌乱。
道俗波迸。
各弃城邑乃率其所属往诸寺中。
但是文疏并皆收聚。
置于三间堂内。
及平定后方洮简之。
故目学之长勿过于藏。
注引宏广咸由此焉。
讲三论一百馀遍。
法华三百馀遍。
大品智论华严维摩等各数十遍。
并著玄疏盛流于世。
及将终日。
制死不怖论。
落笔而卒。
词云。
略举十门以为自慰。
夫含齿戴发。
无不爱生而畏死者。
不体之故也。
夫死由生来。
宜畏于生。
吾若不生何由有死。
见其初生即知终死。
宜应泣生不应怖死。
文多不载。
慧远依承侍奉俊悟当时。
敷传法化光嗣馀景。
末投迹于蓝田之悟真寺。
时讲京邑亟动众心。
人世即目故不广叙。
僧童真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3—613 【介绍】: 隋僧。河东蒲坂人,俗姓李。少即有从道心,投昙延法师出家。通明大小乘,尤善《涅槃》经疏。文帝开皇中召往大兴善寺译经,又诏为涅槃众主,为众披解文义。炀帝大业初大禅定寺建成,敕召为道场主。存抚上下,有声僧纲。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其先陇西李氏后。寓河东之蒲阪出家。依昙延法师学。既受具。先承律部复涉经论。通明大小乘。尤善涅槃。而拥徒千数。敷化不绝。开皇十二年。诏于大兴善寺。对翻梵本。十六年。诏为涅槃众主。仁寿元年。诏率土之内建灵塔。一百一十一所。皆葬舍利。其中而真往雍州。其祥瑞见别传。大业元年。大禅定寺成。诏为之主。九年卒。春秋七十有一。真度量尤莫涯涘。始入禅定。宰辅交参。未尝将迎。一日方会众食忽大堂正梁爆裂。皆惊走无人迹。真自若。
续高僧传·卷第十二 义解篇八
释童真。
姓李氏。
远祖陇西寓居河东之蒲坂焉。
少厌生死希心常住。
投昙延法师。
为其师范。
综掇玄儒英猷秀举。
受具已后归宗律句晚涉经论。
通明大小尤善涅槃。
议其词理。
恒处延兴敷化不绝。
听徒千数各标令望。
详真高誉继迹于师。
开皇十二年。
敕召于大兴善对翻梵本。
十六年。
别诏以为涅槃众主。
披解文义允惬众心。
而性度方正善御大众。
不友非类唯德是钦。
仁寿元年。
下敕率土之内普建灵塔。
前后诸州一百一十一所。
皆送舍利。
打刹劝课缮搆精妙。
真以德王当时。
下敕令住雍州创置灵塔遂送舍利于终南山仙游寺。
即古传云。
秦穆公女名弄玉。
习仙升云之所也。
初真以十月内从京至寺路逢雨雪。
飞奔滂注掩渍人物。
唯舍利舆上独不沾润。
同共异之。
寺居𧘂谷日夕风振。
自灵骨初临迄于藏瘗。
怗然恬静。
灯耀山谷。
兼以阴云四塞雨雪俱零。
冀得清霁见日。
有符程限。
真乃手执熏炉兴发大愿。
恰至下期。
冬日垂照。
时正在午。
道俗同庆。
及安覆讫还复云合。
大众共叹真心冥感之所至也。
大业元年营大禅定下敕召真为道场主。
辞让累载不免登之。
存抚上下有声僧网。
又以涅槃本务。
常事弘奖。
言令之设。
多附斯文。
大业九年。
因疾卒于寺住。
春秋七十有一。
真抱操怀亮。
朋附高流厮下之徒。
性非倾徙。
寺既初立宰辅交参。
隆重居怀未始迎送。
情概天表卒难变节。
当正临食众将四百。
大堂正梁忽然爆裂声骇震霆。
一众惊散咸言摧破。
徒跣而出者非一。
唯真端坐依常执匙而食。
容气不改若无所闻。
兼以偏悲贫病。
撤衣拯济躬事扶视。
时所共嘉。
刚柔兼美焉。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李。远祖陇西。寓居河东之蒲坂。少厌生死。希心常住。投昙延法师。为其师范。综掇玄儒。英猷秀举。受具已后。归宗律句。晚涉经论。通明大小。尤善涅槃。开皇十二年。敕召于大兴善。对翻梵本。十六年。诏以为涅槃众生。仁寿元年。下敕。率士之内。普建灵塔。前后诸州。一百一十一所。皆送舍利。真以德王当时。下敕令往雍州。创置灵塔。遂送舍利于终南山仙游寺。即古传云。秦穆公女。名弄玉。习仙升云之所也。初真以十月内。从京至寺。路逢雨雪。飞奔滂注。淹渍人物。唯舍利舆上。独不沾润。同共异之。寺居冲谷。日夕风震。自灵骨初临。迄于藏瘗。怡然恬尽。灯耀山谷。兼以阴云四塞。雨雪俱零。冀得清霁见日。有符程限。真乃手执熏炉。兴发大愿。恰至下期。冬日垂照。时正在午。道俗同庆。及安覆讫。还复云合。大众共叹。大业元年。营大禅定。下敕召真为道场主。大业九年。因疾卒于住寺。
共 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