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岳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任胄 朝代:东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5 【介绍】: 东魏广宁人。
任延敬子。
性敏慧,少侍高欢。
孝静帝初出为东郡太守,寻以贪污为有司所劾,高欢赦之。
孝静帝兴和末隶高岳麾下,饮酒游纵不勤防守,高欢责之。
惧而潜遣使通西魏,为人所纠,未得实迹。
后与尔朱文畅等阴图弑逆,事发被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8—551 【介绍】: 东魏河内温人,字遵业。
初为怀朔镇省事,与高欢结托甚深。
魏孝明帝孝昌中,北州陷落,南奔肆州,为尔朱荣所礼遇,仕魏官兼尚书右仆射。
高欢入洛,以为大行台尚书,参知军国。
东魏孝静帝天平初,除左仆射,与高岳、孙腾等共知朝政。
高澄辅政,以赃贿削官。
未几起行冀州事。
北齐建,以功除司空,坐事免。
官至太尉。
全北齐文·卷三
子如字遵业,河内温人,晋司空南阳王模八世孙。魏孝昌中、尔朱荣以为中军。武泰末,历司马,持节假平南将军监前军,行建兴太守;永安初,封平遥县子,仍为大行台郎中,进爵为侯,行相州事,徵为金紫光禄大夫;建明初、兼尚书右仆射;普泰中、为侍中骠骑大将军,进爵阳平郡公,出为南岐州刺史;中兴初,献武以为大行台尚书,天平初,除左仆射;兴和中,为北道行台,转尚书令,武定中免,起行冀州事,别封野王县男。文宣授禅,别封须昌县公,除司空,免,寻拜太尉,卒赠太师太尉,怀州刺史,谥曰文明。
许遵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9 【介绍】: 北齐高阳人。
明《》善筮,兼晓天文、风角、占相、逆刺。
为高欢馆客。
又为清河王岳开府田曹记室。
张宴之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晏之。
北齐清河东武城人,字熙德。
初从尔朱荣平元颢。
高岳征颍川,以为都督中兵参军兼记室。
文武双全,深为所嗟赏。
北齐文宣帝天保初,帝为高阳王高湜纳其女为妃,擢北徐州刺史,有政绩,百姓作《清德颂》歌之。
迁兖州刺史,未拜,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人。初隐于江陵百里洲,通佛道术数。南朝梁时,侯景为乱,助湘东王击败景军于江陵。后元帝任为都督、郢州刺史。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举州降齐,为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在朝不称臣,不称官爵,但云荆山居士。无疾而终。
全北齐文·卷二
法和不知何许人,有道术,在梁以破任约武陵王纪功为都督郢州刺史,封江乘县公,加司徒。元帝败灭,举州入齐,为大都督、太尉,荆州刺史、安湘郡公,入朝再为太尉,无疾而死。文宣令开棺视之,空棺而已。
神僧传·卷第四
陆法和。
不知何许人也。
隐于江陵百里洲。
衣食居处一与戒行沙门同。
耆老自幼见之容色常定。
人莫能测也。
或谓出自嵩高。
遍游遐迩。
既入荆州汶阳郡。
居高要县之紫石山。
无故舍所居山。
俄有蛮贼文道期之乱。
时人以为预见萌兆。
及侯景始告降于梁。
法和谓南郡朱元英曰。
贫道共檀越击侯景去。
元英曰。
侯景为国立效。
师云击之何也。
法和曰。
正自如此。
及景渡江。
法和时在清溪山。
元英往问曰。
景今围城其事云何。
法和曰。
凡人取果宜待熟时。
固问之曰。
亦剋亦不剋。
景遣将任约击梁湘东王于江陵。
法和乃诣湘东乞征约。
召诸蛮弟子八百人在江津。
二日便发湘东。
遣胡僧祐领千馀人与同行。
法和登舰大笑曰。
无量兵马。
江陵多神祠。
人俗恒所祈祷。
自法和军出无复一验。
人以为神皆从行故也。
至赤沙湖与约相对。
法和乘轻舟不介冑。
沿流而下。
去约军一里。
乃还谓将士曰。
聊观彼龙睡不动。
吾军之龙甚自踊跃。
即攻之。
若得彼明日当不损客主一人而破贼。
然有恶处。
遂纵火船。
而逆风不便。
法和执白羽扇麾风。
风即返约。
众皆见梁兵步于水上。
于是大溃皆投水。
约逃窜不知所之。
法和曰。
明日午时当得。
及期而未得人问之。
法和曰。
吾前于此洲水乾时建一刹。
语檀越等。
此虽为刹实是贼标。
今何不向标下求贼也。
如其言果于水中见约抱刹仰头栽出鼻。
遂禽之。
约言。
求就师目前死。
法和曰。
檀越有相必不兵死。
且于王有缘决无他虑。
王于后当得檀越力耳。
湘东果释用为郡守。
及魏围江陵约以兵赴救力战焉。
法和既平约。
往进见王僧辨于巴陵。
谓曰。
贫道已却侯景一臂。
其更何能为。
檀越宜即逐取。
乃请还。
谓湘东王曰。
侯景自然平矣。
无足可虑。
蜀贼将至。
法和请守巫峡待之。
乃总诸军而往运石以填江。
三日水遂不流。
横之以铁锁。
武陵王纪果遣蜀兵来度峡口。
势蹙进退不可。
王綝与法和经略一战而殄之。
军次白帝谓人曰。
诸葛孔明可谓为名将。
吾自见之。
此城旁有其埋弩箭镞一斛许。
因插表令掘之如其言。
又尝至襄阳城北大树下。
画地方二尺。
令弟子掘之得一龟长尺半。
以杖叩之曰。
汝欲出不能得已数百岁。
不逢我者岂见天日乎。
为授三归龟乃入草。
初八叠山多恶疾人。
法和为采药疗之。
不过三服皆差。
即求为弟子。
山中多毒虫猛兽。
法和授其禁戒不复噬螫(音栻)所泊江湖必于峰侧结表云。
此处放生。
渔者皆无所得。
才或少获。
辄有大风雷。
船人惧而放之。
风雨乃定。
晚虽将兵犹禁诸军渔捕。
有窃违者中夜猛兽必来欲噬之。
或亡其船缆。
有小弟子戏截蛇头。
来诣法和。
法和曰汝何意杀因指以示之。
弟子乃见蛇头齰裤裆而不落。
法和使忏悔为蛇作功德。
又有人以牛试刀一下而头断。
来诣法和。
法和曰。
有一断头牛就卿徵命殊急。
若不为作功德。
一月内报至。
其人弗信少日果死。
法和又为人置宅相墓以避祸求福。
尝谓人曰。
勿系马于碓。
其人行过乡曲。
门侧有碓因系马于其柱。
入门中忆法和戒。
走出将解之。
马已毙矣。
梁元帝以法和为都督。
郢州刺史封江乘县公。
法和不称臣。
其启文朱印名上自称居士。
后称司徒。
梁元帝谓其仆射王褒曰。
我未尝有意用陆为三公。
而自称何也。
褒曰。
彼既以道术自命容是先知。
梁元帝以法和功业稍重。
遂就加司徒都督刺史如故。
部曲数千人通呼为弟子。
唯以道术为化。
不以法狱加人。
又列肆之所不立市丞。
牧佐之法无人领受。
但以空槛籥在道间。
上开一孔以受钱。
贾客店人随货多少。
计其估限自委槛中。
所受所掌之司夕方开取。
条其孔目输之于库。
又法和平常言若不出口。
时有所论则雄辨无敌。
然犹带蛮音。
善为攻战。
具在江夏。
大聚兵舰。
欲袭襄阳。
而入武关。
梁元帝使止之。
法和曰。
法和是求佛之人。
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
岂规主位。
但于空王佛所。
与主上有香火因缘。
见王上应有报至。
故救援耳。
今既被疑。
是业定不可解也。
于是设供食具大䭔薄饼。
及魏举兵。
法和自郢入汉口。
将赴江陵。
梁元帝使人逆之曰。
此自能破贼。
师但镇郢州不须动也。
法和乃还州。
垩其城门。
著粗白布衫裤邪巾。
大绳束腰坐苇席。
终日乃脱之。
及闻梁元败灭。
复取前凶服著之。
哭泣受吊。
梁人入魏果见䭔饼焉。
法和始于百里洲造寿王寺。
既架佛殿更截梁柱曰。
后四十许年佛法当遭雷雹。
此寺幽僻可以免难。
及魏平荆州宫室焚烬。
总管欲发取寿王佛殿。
嫌其材短乃停。
后周氏灭佛法。
此寺隔此陈境故不及难。
天保六年春清河王岳进军临江。
法和举州入齐。
文宣以法和为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太尉公。
西南大都督五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安湘郡公宋莅为郢州刺史。
官爵如故。
莅弟遣为散骑常侍仪同三司湘州刺史义兴县公。
梁将侯瑱来逼江夏。
齐军弃城而退。
法和与宋莅兄弟入朝。
文宣闻其有奇术。
虚心想见之。
备三公卤簿。
于城南十二里供帐以待之。
法和遥见邺城下马禹步。
辛术谓曰。
公既万里归诚主上虚心相待。
何作此术。
法和手持香炉步从路车至于馆。
明日引见。
给通幰油络网车。
诣阙通名不称官爵。
不称臣。
但云荆山居士。
文宣宴法和及其徒属于昭阳殿。
赐法和钱百万物万段甲第一区田一百顷奴婢二百人生资什物称是。
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
各随缘去。
钱帛散施一日便尽。
以官所赐宅营佛寺。
自居一房与凡人无异。
三年间再为太尉。
世犹谓之居士。
无疾而告弟子死期。
至时烧香礼拜佛。
坐绳床而终。
浴讫将殓。
尸小缩止三尺许。
文宣令开棺视之。
空棺而已。
法和书其所居屋壁而涂之。
及剥落有文曰。
十年天子为尚可。
百日天子急如火。
周年天子递代坐。
又曰。
一母生三天。
两天共五年。
说者以娄太后生三天子。
自孝昭即位至武成传位。
后主共五年焉。
高季式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6—553 【介绍】: 北齐渤海蓨人,字子通。
北魏末,与兄高乾、高昂从葛荣起事,旋降魏。
北魏孝武帝太昌初,累迁尚食典御,加骠骑大将军。
后从高欢起兵,随欢攻战。
东魏孝静帝天平中,为济州刺史,累迁冀州大中正。
武定五年,从高岳、慕容绍宗大破梁军于寒山,俘梁将萧渊明等,败侯景于涡阳。
次年,又从攻西魏王思政于颍川,拔之。
以功加仪同三司。
北齐文宣帝天保初,封乘氏县子。
卢潜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7—573 【介绍】: 北齐范阳涿人,卢玄曾孙。善言谈。高澄引为大将军西阁祭酒,转中外府中兵参军,累迁江州刺史,治有善政。梁将王琳归齐,与潜为南讨经略。后以潜为扬州刺史,领行台尚书。在淮南十三年,南朝陈人惮之。后为陈人所俘,死于建业。
全北齐文·卷二
潜,范阳涿人,魏散骑常侍元明从子,魏末为贺拔胜开府行参军,补侍御史,文襄引为大将军西合祭酒,转中外府中兵参军,天保初除中书舍人左民部郎中,出为清河王岳行台郎,还迁中书侍郎,历黄门侍郎、魏郡丞、司州别驾,江州刺史,扬州道行台左丞,加散骑常侍,除行台尚书仪同三司,河清中除扬州刺史,武平中徵为五兵尚书,寻复为扬州道行台尚书,为陈将吴明彻所擒,寻死,赠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兖州刺史。
高劢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渤海蓨人,字敬德。
高岳子。
北齐宗室后裔。
性刚直有干才。
袭爵,累迁至尚书右仆射。
北齐后主为北周所败,劢被俘,归北周。
杨坚为相,器重之。
入隋,上取陈五策。
授行军总管。
伐陈下江州,以功拜上开府,洮州刺史。
所在有惠政,民人悦附,号称治理。
后坐事免官,卒于家。
全隋文·卷二十
劢字敬德,渤海蓨人。齐天保中,袭父岳爵清河王,除青州刺史,历右武卫将军、领军大将军、祠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改封乐安王,转侍中、尚书右仆射。出为朔州行台仆射。齐亡入周,授开府仪同三司。大象中,检校扬州事。隋受禅,拜楚州刺史,转光州刺史,加上开府,迁洮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 【介绍】: 唐人。李昌言弟。僖宗中和四年,昌言病,表昌符为凤翔节度使留后。昌言卒,制以为凤翔节度使。光启三年,反,犯大安门,不克,奔陇州。旋被诛。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晚唐有两李昌符:一为膳部郎中,有诗集行世;一昭宗时任凤翔节度使,以叛伏诛。二人了不相涉,兹指前者。昌符(生卒年不详),字岩梦(一作若梦,误)。或云出大郑王房,敬宗时宰相李程曾孙(《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上》)。懿宗咸通四年(863)登进士第(见《唐诗纪事》卷七〇、《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八)。而据《唐摭言》卷一〇,咸通十一年李频主京兆府试时,昌符与郑谷、许棠等10人与府试,人谓之“十哲”(又称“咸通十哲”),则其登第之年似已迟至咸通十一年后。僖宗朝曾任膳部郎中。曾作《婢仆诗》50首,皆中婢仆之讳,盛传京师,亦因而为御史弹劾其为文轻薄,遂谪官。明王世贞谓其《婢仆诗》“曲尽形容,颇见才致。”(《艺苑卮言》卷八)。事迹见《北梦琐言》卷一〇、《唐才子传》卷八。《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1句。
唐诗汇评
李昌符,生卒年不详,字岩梦,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淮南王李神通裔孙。应进士举,久不第,因出一奇,作《婢仆诗》五十首,行卷公卿间,遂于咸通四年(863)登进士第。累官至膳部员外郎、郎中。与郑谷、李洞友善。工诗,与张乔、许裳等合称“咸通十哲”。有《李昌符诗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北梦琐言
唐咸通中,前进士李昌符有诗名,久不登第,常岁卷轴,怠于装修。因出一奇,乃作《婢仆诗》五十首,于公卿间行之。其间有诗云:“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推道那家娘子卧,且留教住待梳头。”又云:“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噇空肚茶。无事莫教频入库,一名闲物要些些。”诸篇皆中婢仆之讳。浃旬京城盛传,为妳妪辈怪骂腾沸,尽要掴其面。是年登第。与夫桃杖、虎靴,事虽不同,用奇即无异也。
唐才子传
(晶符)工诗,在长安与郑谷酬赠……尝作《奴婢》诗五十首,有云“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噇空肚茶。无事莫教频入库,每般闲望要些些”等句。后为御史劾奏、以为轻薄为文,多妨政务,亏严重之德,唱诽戏之风;谪去,匏系终身。
《唐诗品》
开成以后,作者内无含意,外无宗声。当时元气既漓,人才削薄,其致使然耳。昌符既仕中朝,殆欲矫迹词林,以图拙构,而才非宗匠,意靡所骋,传之后世,只见狼疾。
《艺苑卮言》
李昌符《婢仆诗》五十韵,路敬延《稚子诗》一百韵,皆可鄙可笑者,然曲尽形容,颇见才致。
《载酒园诗话又编》
李昌符写景最为刻划,而无蹇涩之态,胜诸苦吟者多矣……《晓行》“破月衔高岳,流星拂晓空”,《题友人屋》“数家分小径,一水截平芜”,皆若目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字彦高。博洽有才华。工草书,兼治丹药卜筮之术。洪武间,以荐知云南县。后免官,寓家郡城。
槜李诗系·卷七
字彦高,本辉和尔氏,高昌裔也。
其祖仕元为御史中丞。
博洽有才,仪容秀整,工草书,凡丹药卜筮之术,咸究识焉。
洪武间,荐知云阳县,免官,寓嘉兴,复寓魏塘。
嘉善志又作
彦高,号雪樵。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