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忠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顺天府文安人,字克敬,号肃庵。嘉靖二年进士。授灵璧知县,以能,调知嘉定。擢御史,巡按陕西、河南。劾奏辅国将军朱祐椋招亡命杀人等事,夺爵禁锢。旋任苏州知府,祐椋潜入都城诬陷,世宗喜其“建醮祈皇嗣”语,除仪名。后以荐起知抚州。苏州士民乞还,诏许返任。在苏清丈田亩,核定赋役,治绩号称第一。后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守边有功。旋以故贬秩。久之,除肃州兵备副使,复拜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未行,诏驰援通州,御俺答,以笞仇鸾部卒,斥为民。有《吴中田赋录》。
维基
王仪(1481年—1558年),字克敬,号肃庵,直隶顺天府文安县(今河北省文安县)人,嘉靖初年进士。
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正德二年(1507年)顺天府乡试第九十八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十八名,三甲二十三名进士,授直隶灵璧县知县,调任嘉定县知县。
嘉靖七年(1528年),升贵州道监察御史、巡按陕西。
期间悉数夺回秦府豪占民产并归还百姓,之后弹劾陕西布政使胡忠
久之,巡按河南,其与巡抚吴山上奏弹劾赵府辅国将军朱祐招亡命杀人,朱祐被夺爵禁锢。
升任苏州府知府。
朱祐上奏诬陷攻击都御史毛伯温因私诋毁,并称“为臣曾建议设醮祈皇嗣,被知府王天民嘲笑”,世宗相信此言,免王仪、毛伯温职位,并下王天民入狱。
朱祐不久竟然恢复爵位,王仪被除名,毛伯温、吴山、王天民均得罪。
王仪离开苏州府时,百姓走在阙下乞留,世宗不许。
不久因举荐,升任抚州府知府。
苏州府百姓数次请求王仪还任,经巡抚侯位上报,终于获批。
王仪在苏州进行土地调整、改变赋税设置,不久因治理排名知府第一,嘉靖十九年(1540年)进山东副使,治饬苏、松、常、镇兵备。
当时巡抚欧阳铎进行均田赋税,王仪于是辅佐并推广其方法。
后因操江王学夔讨贼失败,王仪连坐被停俸戴罪。
不久,升为山西右参政,寇军抵达清源城时,王仪大开城门,敌军怀疑而逃去。
此后王仪筑城郭,积糗粮。
嘉靖二十一年(1540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率总兵官郤永等击退蒙古入侵龙门,晋升右副都御史。
因寇乱入万全右卫,而被夺俸二级,二十四年三月考察拾遗,降一级听调。
二十七年六月降授陕西肃州兵备副使,协巡抚杨博送哈密遗种于境外。
稍迁陕西右参政,二十九年六月复拜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
未行时,俺答汗入犯京师,诏王仪驰援镇守通州。
仇鸾部卒掠夺民财,王仪逮捕笞打,枷于市门外。
仇鸾诉于世宗,王仪被逮讯斥为民,家居九年去世,享年七十八。
隆庆初年,子王缄讼冤,复官赐恤。
著有《吴中田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