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宣帝

相关人物:共 91 位
共 2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进读唐书终帙 北宋 · 宋庠
五言排律
隋室重氛极,唐家景命新。
地归裂残壤,天洗战馀尘
遂纳诸戎贡,争陪二月巡(自注:高宗、明皇帝举行封禅。)
瀛洲登俊老,烟阁尽名臣(自注:功臣并画像凌烟阁。)
轻重非关鼎,兴亡要在人
旧都纷秀麦,前事遍书筠
哲后疑图暇,西厢访古频(自注:顷年多御迩英阁中。)
终篇见成败,摘句屡咨询。
青史嘉遗直,元龟遗(自注:去声。)圣辰。
愿将稽古意,万一助尧仁。
⑴ 自注:自隋炀帝末,天下兵兴,割裂土壤,至贞观后始一统矣。
⑵ 自注:天册府延十八学士,时人谓之登瀛洲。
⑶ 自注:明皇帝天宝以后骄纵失道,遂致安史之乱。肃、代复兴,至僖、昭陵夷不振,然其治乱皆本于人。
⑷ 自注:朱梁移都于汴,长安皆丘墟矣。
《陈书》宣帝纪曰:太建十一年秋七月辛卯。初用大货六诛钱。隋书食货志曰:以一当五铢之十。与五铢并行。后还当一。人皆不便。乃相与讹言曰:六铢钱有不利县官之象。未几而宣帝崩。道废。徐氏曰:当时谣言云云。盖篆书六字类人之叉腰耳。
大货六铢钱,叉腰哭天子(○泉志二。)
良守别承明,枉道暂逢迎。
去帆收锦䋏,归骑指兰城
纷糺连山暗,潺湲派水清。
桂晚花方白,莲秋叶始轻。
背飞伤客念,临歧悯圣情。
分风不得远,何由送上征
⑴ ○本集。《类聚》二十九。《诗纪》九十九。
禅月西隐。戒灯东照。谈真利俗。稀代称贤。智炬增辉。法师一人矣。法师讳象。字净业。赵姓。族著天水。代家南阳。冠冕相辉。才名继美。因官徙属。今为京兆人也。父辿。天马监。沈默攸博。安适务。时英閒出。奕于儒门。从法化生。独钟于释子。法师即监之仲子也。器宇恢嶷。风仪宏伟。长河毓量。汪然括地之姿。秀岳标形。峻矣干天之气。髫年慕法。弱冠辞荣。高宗忌辰。方阶落彩。帔缁七日。旋登法座。观经疑论。剖析元微。念定生因。抑扬理要。法师夙棹元津。早开灵键。入如来之密藏。践菩萨之空门。凡所阐扬。无不悦可。叹未曾有。发菩提心。禀其归戒者。日逾千计。法师博济冥怀。冲用利物。尝以大雄既没。法僧为本。每至元正。创启周饰净场。广延高僧。转读真诰。荐兴胜会。法服精鲜。受用道资。出于百品。预兹位者。应其成数。所施之物。各发一愿。愿力宏博。量其志焉。风雨不已廿馀载。菩萨以定慧力而大舍法财。此之谓也。无适非可。住必营建。厥功居多。思力如竭。粤延和元年龙集壬子。而身见微疾。心清志凝。夫依风以兴。随烟而散。来既无所。去复何归。夏六月十五日。诫诲门贤。端坐瞪视。念佛告灭。呜呼。生历五十有八。即以其年十月廿五日。陪窆于神禾原大善导阇黎域内。崇灵塔也。道俗阗凑。号惋盈衢。不可制止者。亿百千矣。门人思等。乃追芳旧简。摭美遗编。永言风轨。思崇前迹。空留锁骨之形。敢勒铢衣之石。其铭曰。
佛日既隐,贤云乃生。
传持正法,必寄时英。
时英伊何,猗嗟上人。
捐躯利物,爱道忘身。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博济偫有,是真法师。
定慧通悟,檀那上施。
愿力宏广,成无住义。
应真而来,代谢而往。
哀哀门人,抚膺何仰。
灵德若在,休风可想。
敢勒遗尘,铭徽泉坏。
父兄留得旧毡青,子弟终能守一经。
博士随班承宠渥,诸生开馆候仪型。
到时俎豆陈宣庙,去路河山拥汉亭。
想共令君谈政教,化行歌颂几时听。
注:马邑王君钺其先子巍尝教于河间历官大名郡守兄镛尝教于新安近为国子学正君得诸家学者有素而屡弗利于秋闱遂援例出教丰县予故家新安而宦居河间于君父子相知最久于其行不能忘言丰之尹田君良故尝教于三氏学亦于予有一面之雅因诗及之
留滞羊城久,过从鹢舫遥。
离心惊浃岁,情话剧连朝。
见取吾何有,相看意自消。
溪亭同倚槛,山寺数联镳。
问路风波阔,忧时豺虎骄。
世途甘蹇劣,吾道忍萧条。
地忆螺川胜,朋来鹭渚饶。
微言昭日月,高会逼烟霄。
讲席今仍在,诸生谁见招。
沙寒云满树,江涨雨兼潮。
神物终当合,青松倘后凋。
因声寄同志,索处未飘摇。
皇帝亲庶政颂(803年) 中唐 · 吕温
四言诗
臣闻光宅大宝。茂育偫生。神而明之。必在上圣。然则所同者道。所异者时。或以垂拱仰成。或以励精自致。及乎俗跻仁寿。理洽时邕。弛张之政不殊。劳逸之功则倍。我皇帝体至化。含元精。苞乾刚。履坤顺。诞膺骏命。恢纂鸿休。宣八圣之重光。集百灵之奥祉。如天之焘。如地之容。鼓义为雷霆。奋仁为风雨。干璇衡而转七曜。悬金镜而纳九围。廓氛沴而川澄。沓祯祥而山委。昔轩辕氏斩蚩尤。灭火帝。功至大矣。若非仗风后之助。受元女之符。未能尅也。陶唐氏诛四罪。定水灾。德至厚矣。若非大舜之登庸。伯禹之尽力。未能成也。汤以伊尹为相。始定殷功。武以太公为师。乃康周道。高宗绍复。资傅说启沃之言。宣王中兴。赖山甫将明之政。今陛下太康四海。雄轶二纪。百姓不知其日用。偫臣无望于清光。而乃业迈乎前王。功高乎古烈。圣作物睹。孰知其源。窃以管窥天倪。蠡挹溟量。庶乎大略。可得而言焉。陛下自代天统物之初。则以屈已济人为意。虔临庶政。穷总万枢。四册贤良。六亲郊祀。勤恤于理本。尽瘁于生灵。详旷代之所未详。虑列辟之所未虑。夏景赅而方食。寒星在而求衣。寸阴不舍于论思。子夜犹观乎启事。除一物之患而品类以安。伸匹夫之冤而庶狱自直。弃瑕而录用。含垢而宥过。小善可纪。必拔于宸衷。片言有孚。不忘于睿听。至如天时之丰约。地利之险夷。邦赋之盈虚。师律之贞暴。闾阎之疾苦。稼穑之艰难。人风之情伪。吏理之得失。莫不密归神算。潜纳皇明。虽阴阳不能以气欺。虽神鬼不能以形遁。何细而不及。何大而不苞。何秘而不彰。何难而不就。犹复登台念在险之惨。闻乐思向隅之情。御裘感裋褐之寒。临膳忧箪食之馁。日慎一日。既泰而不自泰。既安而不自安。兢兢乎。业业乎。此其所以广运而有成。全功之克举者也。然而感覆焘之恩者。欲天之弥高。荷容载之德者。欲地之弥厚。仰照临之明者。欲日月之弥光。微臣被淳风。饮元泽。亲挹行事。亲睹升平。忧劳诚难。愿陛下勉之而已。美善诚尽。愿陛下保之而已。若夫虽休勿休。元默优柔。君上之体也。遹观厥成。蹈舞颂声。臣下之职也。为而不有。德莫至焉。知而不称。罪莫大焉。臣某敢昧死再拜稽首。献皇帝亲庶政颂一首。其词曰。
士师迈德,元元储庆。
幽而复曜,高祖受命。
贞观致理,开元殷盛。
艰而复康,皇帝亲政。
受命维何,邈万斯年。
亲政维何,夕惕朝乾。
天道福谦,我则奉天。
生人在勤,我则率先。
忧尧之心,劳禹之形。
求人之瘼,思国之经。
年亦丰止,御膳不馨。
夜如何其,皇寝未宁。
修文偃武,太和氤氲。
海不扬波,天无纤氛。
鸟章之长,椎吉之君。
会朝明庭,其从如云。
巍巍崇崇,于穆昭融。
宜播大乐,以宣皇风。
铿锵盛德,蹈厉神功。
下臣作颂,永示无穷。
曈昽晓日艳阳天,此时秦家蚕正眠。
春深桑叶嫩芊绵,罗敷采摘出城边。
东条西条相纠缠,满目淑景丽且妍。
繁红芳紫万仍千,煇煌宫锦绚晴川。
照见罗敷貌婵娟,鬓云倭堕鸦色玄。
步摇斜插钗凤偏,素姿何曾屑丹铅。
香龈皓齿疑贝编,眉横青山黛绿填。
杏脸细腻霞晕鲜,项如蝤蛴搓玉圆。
额角斜贴翠花钿,宝珰耀耳玛瑙悬。
裙拖秋水笼步莲,月钩窄小进难前。
盘囊锦带缀珠璇,同心绾结一双联。
暖风披拂飘兰荃,从傍过者惊复怜。
尽道罗敷是神仙,使君骏马来翩翩。
下马揖赠黄金钱,欲同携手共周旋。
罗敷低头久默然,逡巡微听细声传。
自陈未笄窥简篇,颇知礼训守贞坚。
闺房节操雪霜蠲,莹比明蟾照清渊。
夫君豪侠称英贤,才兼文武寔两全。
骅骝丝辔象牙鞭,麒麟锁甲剑龙泉。
扬麾分符领兵权,雕戈画戟拥旌旃。
流苏复帐驼绒毡,博山乱喷沈水烟。
侍儿浓妆森后先,霞绡长裾舞褊褼。
左回右转何轻便,舞罢巧按鹍鸡弦。
烹羔刺豹开琼筵,蒲萄名酒满觥船。
犀箸不下饫腥膻,夫君欢娱无与肩。
罗敷嘉言皆陈宣,陈竟敛衽携筐还。
人生妃匹本定缘,使君有妻谅盛年。
丁宁疾驱归去遄,结发义重勿弃捐。
西邸恢前绪,东吴绍世修。
标名同燕颔,觐面在螭头。
爵过平原秩,人如康乐侯。
田犹颁鄠杜,文已驾曹刘。
家自传卢矢,门无咏蒯缑。
张钱长却会,祢刺竟先投。
突室琴樽静,閒园竹树幽。
高谈惊远听,散帙恣冥搜。
醴向晴轩设,车从眢井留。
鼎唇沾雀蛤,褥缝对犀牛。
凭袂先王几,观铭舅氏卣。
当阳褰武库,弘正醉书楼。
宴比东堂胜,诗方南面优(公诗名拥书堂集见示)
天才倾八斗,国士感千秋。
金券文难纪,银泥缄未酬。
柳城相望隔,思煞潞河舟。
武宗癸亥三年夏,予与张君希复善继同官秘书,郑君符梦复连职仙局。会假日,游大兴善寺。因问《两京新记》及《游目记》,多所遗略。及约一旬寻两街寺,以街东兴善为首,二记所不具,则别录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将并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迹,游于此遂绝。后三年,予职于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归京。在外六甲子,所留书籍,揃坏居半。于故简中睹与二亡友游寺,沥血泪交。当时造适乐事,邈不可追。复方刊整,才足续穿蠹,然十亡五六矣。
天心惟助善,圣迹此开阳(成式)
载恐雷轮重,絙疑电索(希复)
上冲挟螮蝀,不动束锒铛(成式)
饥鸟未曾啄,乖龙宁敢藏(希复)
共 2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