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贵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庄大中(1714年7月10日—1777年10月31日,康熙五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初一日),字正子,号镜堂。
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今属苏州市)人,祖籍常州府武进县(后分设阳湖县,今属常州市),诗人、词人。
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式乙卯科江南乡试举人。
乾隆二年(1737年)中式丁巳恩科第二甲第七名进士出身。
授以知县即用。
三年(1738年),补广东罗定直隶州东安县知县。
五年(1740年)十月,因疏防县内抢劫案,被两广总督马尔泰揭参弹劾。
六年(1741年),以东安知县充辛酉科广东乡试同考官。
任内续修《东安县志》。
八年(1743年)六月,调补广东肇庆府阳江县知县。
九年(1744年),以阳江知县充甲子科广东乡试同考官。
为官洒脱不拘,留意文教,原本阳江濂溪书院后堂绘奉有佛像,庄大中与士绅讨论后将佛像撤去并维修之,以整肃文教场所,裁拨院租为聘请教师的经费,文风振兴,任内又勘定海界、续修《阳江县志》。
十一年(1746年)离任。
十二年(1747年)四月,因东安县任内无法有效整顿治安,且隐逸不报乾隆四年韦秀贞伤毙县差一案,遭广东巡抚准泰弹劾。
十九年(1754年)四月,因「汪华氏聚赌奸宿诡名徐天爵」案,被都察院奏参弹劾。
二十年(1755年),「汪华氏聚赌奸宿诡名徐天爵」案审结定谳,遭遣戍陕西,将有疾之妻徐氏与年老之父庄楷人托付与长子庄承篯照料。
四十一年(1776年),因时任右春坊右赞善的长子庄承篯借贷捐纳呈请赎罪,得到恩旨允许赦归,前往京师。
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以子庄承篯敕封儒林郎、右春坊右赞善。
十月,卒于返乡途中,年六十四岁。
五十年(1785年)正月,以子庄承篯诰赠奉直大夫。

人物简介

维基
庄承篯(1739年7月17日—1788年1月27日,乾隆四年六月十二日-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字少彭,号羹堂,又号古香。
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今属苏州市)人,祖籍常州府阳湖县(今属常州市),曾寄籍陕西省西安府咸宁县(今属西安市)。
清朝官员。
自幼天赋异禀,资质颖异。
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七岁时,父庄大中因「与汪华氏聚赌奸宿诡名徐天爵一案」遣戍陕西,母徐氏有疾且祖父庄楷人年老,奉命照料祖、母,未跟随前往陕西。
不久,母徐氏去世,承篯居丧携带二个幼弟前往陕西父亲戍地,旅费不足,仅以手推车载弟、自己步行前往陕西,后遂寄籍陕西咸宁。
三十年(1765年)由陕西咸宁县籍拔贡生中式乙酉科陕西乡试举人。
三十一年(1766年)中式丙戌科第二甲第四十二名进士出身。
选翰林院庶吉士。
三十四年(1769年)五月初一日,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三十六年(1771年),以编修差充辛卯科顺天乡试同考官。
三十八年(1773年),以编修充四库全书馆纂修兼分校官分校《永乐大典》。
进献家藏南宋萧常《续后汉书》四十七卷。
签提《永乐大典》卷七七五六、七七五七。
三十九年(1774年),充咸安宫官学总裁。
四十一年(1776年),迁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
兼充文渊阁校理。
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初二日,敕授儒林郎。
后迁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
充三通馆纂修兼校对官、文渊阁校理。
四十七年(1782年)二月,乾隆帝赐宴,获赐墨刻如意、彩缎、砚笺、笔墨。
四库全书馆进呈永乐大典内指出错误与记过次数清单,庄承篯共记过二十六次。
迁翰林院侍讲。
四月,记过三次,交吏部察议,销去纪录一次,免罚俸。
七月,《四库全书》告成。
四十八年(1783年)迁翰林院侍读。
七月,差任癸卯科山东乡试正考官。
五十年(1785年)正月初一日,诰授奉直大夫。
二月,于乾清宫考试列第三等,降授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
九月,改授六部主事候补,选补吏部考功司。
五十二年(1787年)十二月二十日,卒,年四十九岁。
葬于吴县俶字圩周行阡。
早年家遭变故,备尝艰辛,生性孝友,独力抚养多位弟、妹至成人,并给予教育,诸弟也依次出仕。
庄承篯仕官之后,与族兄庄通敏同官翰林,值宿时则一起承舆进出,维持关照联系;亲族子弟数十人聚集到京师,也延揽不倦,过年时则开筵席招待,以慷慨为乐,并不使人知悉其经济拮据。
喜欢赒济急困的友人,曾帮助流徙到京的松江人陆德粲、常州胡实斋学士,因此胡实斋的诗有「深恩直比怜儿女」句。
因祖父在家乡、父大中在陕西,不能省亲,曾慨叹:「天伦聚顺之乐,乃真乐也。
吾但得祖孙父子萃一堂,平生志愿足矣。
」于是千方百计办理借贷,呈请捐纳赎父罪,花费钜万,生活清贫,四十一年(1776年)得到恩旨允许赦归,庄大中到达京师郊外时,承篯出郊迎接,但随后突然得疾,死于旅途中,承篯哭踊哀慕,几不欲生。
终生时常受讨债者困扰。
曾经在乾隆帝召见对答时,乾隆帝询问庄承篯说话口音不似陕西人,庄承篯回答本籍江苏、父遣戍陕西等事,乾隆帝说:「此所谓塞翁马矣。
」同僚认为是得到知遇的开始,但生前始终仅是词臣。
生子早殇,之后又不育,继嗣困难,承篯往往暗自悯悼忧伤。
姜晟为之作赞:惜丁未冬,刘退谷给事之丧,君往吊焉,翌日而卒。
先是,梦至一所,如浮屠老子之宫,中设几案,三见退谷及同官某并坐,虚其左案;君至皆起,指其左曰:『待君久矣。
』觉而述之,辄咄咄不乐,初不意妖梦之遽践也。
夫鬼神之说,儒者弗道,然以君之内行兼开敏之才,未究厥施,郁伊以殁,所谓生而为英、殁而为神者,以古律今,亦容或有之者欤。

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总督直隶等处提督军营粮饷兼管河道巡抚事年姻愚弟姜晟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