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陆之武

共 5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有宋受命,惟皇建国。
获九金之神鼎,应五精之火德。
将以定九庙之攸居,弥万世而不易。
陋洛阳之如掌,才可以备离宫;
谓函谷之扼关,不足以创宸极。
于是即房心之广野,据神明之华域。
得天帝布政之廷,命司空度士之职。
申画郊圻,缮营宫室。
建万雉之都城,顺五土之方色。
王畿千里,侔日径之傍开;
君门九重,法天关之上辟。
粤艺祖之创基,逮永熙之御历,战垒尚多,寅车未息。
方且法神禹之卑宫,循姬文之旰食,重长府之仍贯,惜露台之劳役。
惟此应门,阙乎盛饰。
属三叶之承祧,配九皇而比迹。
受万玉之会朝,览四海之图籍。
老上修欢,日际来格。
风德周乎四面,言语重乎九译。
天业晖昌,国财厚积,遹广先猷,乃吁众力。
谓皇居之偪下,亏万乘之尊严;
谓宝俭之过中,非四方之表则。
矧帝阍之峨峨,图天象之奕奕。
一开一阖,于以顺乎阴阳;
不壮不丽,何以威乎戎狄!
于是申严戒告,条具章程。
运松石于海岱,下杞梓于荆衡,瑰材毕至,美础森呈。
诏将作之利器,按堪舆之秘经。
天老推策,石师督绳。
昼则瞻乎阳景,夕则考之极星。
云汉昭回,正瑶光于神县;
山河表里,裁宝势于坤灵。
筑金椎兮坚重,置水槷兮端平。
子来输力,人谋献能。
千章兮俱度,万斧兮并兴。
赋东山之悦使,造灵台之乐成。
挺庶物而首出,恍缘云而上征。
覆压九轨,森倚万楹,冠广内以凝宇,标正阳而定名。
宝篆鸾飞,耀煌煌之金刻;
荣檐虬耸,壮翼翼之瑶京。
崒兮天党,屹若神行。
丽谯横互,磴道阶升。
云梁布藻,烟瓦摇青。
方疏洞开,璇题彪列,蔼若鲜云,蔽婵娟之素月;
镂槛周施,彤栏钩折,宛在半空,横连蜷之雌霓。
俯毕昴之中街,耸象魏之双阙。
觚棱上拂,隐日月之回环;
辇道相过,瞰烟云之明灭。
缀以昆金,饰之和璧。
涂雘澄鲜,荣光射激。
离朱夺其目精,计然丧其心画。
形半起而还正,势将翔而复抑。
跂而望之,若太阳御六龙,升扶桑而耀色;
迫而察之,若威凤将九雏,下丹山而接翼。
东虬兮西兽,交镇兮左右;
南箕兮北斗,夹照兮前后。
赫赪壤以周布,岌飞廊而却走。
刻雕辰象,按宣夜之浑仪;
图状神灵,选尚方之画手。
偓佺飞步,来曝于南荣;
曼倩凝睛,下窥于朱牖。
瑰谲万态,于何不有!
雄昈兮赫侈,磅礴兮穹崇。
弹压兮万县,冠映兮九宫。
如衣服之有冕,譬鳞介之宗龙。
配天之业兮,巍巍而荡荡;
郁郁而葱葱。
俯太行兮却倚,瞰洪河兮注东。
汉图五岳之形,俨存于宇下;
周制九丘之地,悉布于槛中。
是知帝者之有为也,阐元极,稽邃古,述作表圣明之功,拟议成变化之序。
宅中肯构,法太紫之圆方;
大壮取模,用高曾之规矩。
故能御六辩,总群纲,安天下于置器,尊人主以如堂。
鼓协气而中出,导灵风而远翔。
纳物于崇丘之富,跻民于寿域之康。
树阙中天,阐三正之教法;
建瓴高屋,制万国之侯王。
若乃分至御辰,清宁贶吉,考太史之宏议,酌观台之故实。
命保章之职,仰以占乎五云;
诏师摰之官,中以吹乎六律。
此所以察羲易之时变,助箕畴之阴骘。
又若礼罢神坛,诏回天跸,御百常之丰楼,端九章之华黻。
肆赭案兮横霞,植灵芝兮翳日。
俯轮奂之神构,耀颙卬之圣质。
树孑孑之鸡竿,降洋洋之龙綍。
法眚赦于帝妫,效祝飞于天乙。
感人之乐,恍发于钧霄;
呼岁之声,喧踰于少室。
兹又恢一代之典礼,俾百王而祖述。
大哉!
三光之所照,九赋之所均,有宫室以安体,有衣冠而正身。
穆穆中夏,眈眈紫宸。
功崇则业大,德盛则礼尊。
斯干咏于周家,落成百堵;
建章营于汉代,丽极千门。
况乃业包海岳,道格乾坤,踰苍姬之拓统,超金卯之集勋,抚和旷俗,惠养齐民,秋毫皆出帝力,率土莫非王臣。
灵台偃师,靡务先王之武
阖庐蔽雨,施及吾侪之人。
故得中外毕力,大小怀欣。
胥靡之工,驩趋乎版筑;
斲墁之匠,投衒其风斤。
役不愆素,事俱中伦。
彼土阶载乎往牒,茅殿标乎旧文。
或出墨家之琐琐,或主玉带之云云。
绳以大中之法度,彼又龌龊而奚足论?
若乃考乎默定之理,剽诸故老之闻,正者所以建万事之纪,阳者所以为众阴之君。
镇天安之路寝,壮帝宅之威神。
岂人谋之经始?
亦天意之冥存。
盖以恢久大之德业,崇燕谋于子孙。
利贞元亨,四德扶于君位;
讴歌狱讼,万年系于天阍。
下臣委质盛期,栖踪禁陌。
睇阊阖之华峻,于青冥而烜赫;
惕位貌之喧卑,怅威颜之疏隔。
禁门引籍,非如司马之朝臣;
行在献文,复愧甘泉之赋客。
乃作系曰:
煌煌特闱,明明哲后。
树华构兮无疆,建丰规兮可久。
拂倚杵之寥廓,镇方舆之博厚。
拓基巩固,将金狄以同坚;
卜世脩长,配神枢而不朽者也。
寄子京(1058年6月) 北宋 · 宋庠
七言律诗
① 为郡八年,荣愿已息,朝恩念旧,复假相印管内枢,然思归之心日以忉怛矣
八年三郡驾朱轮,更忝鸿枢对国均。
老去师丹多忘事,少来之武不如人。
车中顾马空能数,海上逢鸥想见亲。
惟有弟兄归隐志,共将耕凿报尧仁。
有翼 其七 元 · 李孝光
四言诗
岳守谓民,公实仁女。
官为亟作,于民无取。
有翼斯舰,唯国之武
金錞赋 南梁 · 萧纲
舍弟西中郎致金錞一枚,周礼云,鼓人掌六鼓四金,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金錞和鼓,金镯节鼓。注曰,錞,錞于也。圜如椎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与鼓相和,淮南云,两军相当,鼓錞相望。若古之礼器,饰军和乐者矣。吾奇而赋之,其词曰。
有錞于之丽器,实军乐之兼珍。
伊前古以为美,成名都之匠人。
采赤鋈于蜀垒,求铜精于灌滨。
若夫鼓以阳炉,营之阴炭。
是镌是刻,载辉载焕。
笑乌获之奋槌,逾嵇生之善锻。
实规形之可悦,以妙声之远闻。
譬洪钟之虎釰,学章鼎之龙文。
至于栒虡先列,金石俱谐。
八能效技,六变程才。
观云龙之郁郁,望威凤之徘徊。
沛县留三日之饮,平乐有十千之柸。
挥秦筝之慷慨,代晋鼓之啴哼。
皆能协宫和徵,节往通来。
宣奏有序,度曲可观。
鄙金铺之非德,嗤商鼗之易殚。
应南斗之鸣瑟,杂西汉之金丸。
若夫伏波出讨,贰师远征。
蒲昌对战,孤竹临兵。
映似月之遥羽,飞如凫之去旌。
军鱼丽而齐上,阵龙膝而俱行。
望乌云之临敌,闻条风之入营。
壮士被犀,良马络铁。
野旷尘昏,星流电击。
日侵山而欲隐,雾陵空而不灭。
望水色其如花,睹奔沙之似雪。
咸听响而先登,普闻鸣而为节。
当此时也。
画角耻吟,胡笳不思。
刁斗暂捐,金钲虚置。
何资和之不营,而吐声之雄异?
制六师之进旅,惊三军之武志。
嗟吾弟之博物,实爱奇之已深。
识且鉴于鸣石,贶有逾于兼金。
如陈器于柏寝,似出鼎于汾阴。
岂宝帢夬之为贵,非瑚琏之可钦。
昔武都之一扇,乃铭功以述心。
矧元常之五熟,又刻篆以书音。
况兹赠之为美,而古迹之可寻。
聊染翰而操笔,终有愧于璆琳(《文苑英华》七十一)
辛巳之秋,牙斯寇边。
既饮马于大江,欲断流而投鞭。
自江以北号百万以震扰,自江以南无一人而寂然。
牙斯抵掌而笑曰:「吾固知南风之不竞,今其幕有乌而信焉」?
指天而言:「吾其利涉大川乎」?
方将杖三尺以麾犬羊,下一行以令腥膻,掠木绵估客之艓,登长年三老之船。
并进半济,其气已无江壖矣。
南望牛渚之矶,屹峙七宝之山,一帜特立于彼山颠,牙斯大喜曰:「此降幡也」。
贼众呼万岁而贺曰:「我得天乎」?
言未既,蒙冲两艘,夹山之东西,突出于中流矣。
其始也,自行自流,乍纵乍收,下载大屋,上横城楼,缟于雪山,轻于云毬,翕忽往来,顷刻万周。
有双垒之舞波,无一人之操舟。
贼众指而笑曰:「此南人之喜幻,不木不竹,其诳我以楮先生之俦乎?
不然,神为之楫,鬼与之游乎」?
笑未既,海䲡万艘,相继突出而争雄矣。
其迅如风,其飞如龙。
俄有流星,如万石钟,霣自苍穹,坠于波中,复跃而起,直上半空。
震为迅雷之隐谹,散为重雾之冥濛。
人物咫尺而不相辨,贼众大骇而莫知其所从。
于是海䲡交驰,搅西蹂东,江水皆沸,天色改容。
冲飙为之扬沙,秋月为之退红。
贼之舟楫皆躏藉于海䲡之腹底,吾之戈鋋矢石乱发如雨而横纵。
马不必射,人不必攻,隐显出没,争入于阳侯之珠宫。
牙斯匹马而宵遁,未几自毙于瓜步之棘丛。
予尝行部而过其地,闻之渔叟与樵童。
欲求牙斯败衄之处,杳不见其遗踪,但见倚天之绝壁,下临月外之千峰。
草露为霜,荻花脱茸,纷棹讴之悲壮,杂之以新鬼旧鬼之哀恫。
因观蒙冲海䲡于山趾之河汭,再拜劳苦其战功。
惜其未封以下濑之壮侯,册以伏波之武公
抑闻之曰:「在德不在险,善始必善终」。
吾国其勿恃此险,而以仁政为甲兵,以人材为河山,以民心为垣墉也乎!
右采石战舰,曰「蒙冲」,大而雄;
曰「海䲡」,小而驶。
其上为城堞、屋壁,皆垩之。
绍兴辛巳,逆亮至江北,掠民船,指麾其众欲济。
我舟伏于七宝山后,令曰:「旗举则出江」。
先使一骑偃旗于山之顶,伺其半济,忽山上卓立一旗,舟师自山下河中两旁突出大江,人在舟中踏车以行船,但见船行如飞,而不见有人,虏以为纸船也。
舟中忽发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而实之以石灰硫黄。
炮自空而下落水中,硫黄得水而火作,自水跳出,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
吾舟驰之压贼舟,人马皆溺,遂大败之云。
四海罗夫子,乾坤识此心。
貌真南似北,人是古居今。
老大胸怀苦,优游岁月深。
诸公用之武,莫待二毛侵。
浑天赋(679年6月) 初唐 · 杨炯
显庆五年。炯时年十一。待制宏文馆。上元三年。始以应制举补校书郎。朝夕灵台之下。备见铜浑之象。寻返初服。卧病丘园。二十年而一徙官。斯亦拙之效也。代之言天体者。未知浑盖孰是。代之言天命者。以为祸福由人。故作浑天赋以辩之。其辞曰。
客有为宣夜之学者。
喟然而言曰。
旁望万里之横山。
而皆青翠。
俯察千仞之深谷。
而皆黝黑。
苍苍在上。
非其正色。
远而望之。
无所至极。
日月载于元气。
所以或中而或昃。
星辰浮于太空。
所以有行而有息。
故知天常安而不动。
地极深而不测。
可以为观象之准绳。
可以作谈天之楷式。
有称周髀之术者。
冁然而笑曰。
阳动而阴静。
天回而地游。
天如倚盖。
地若浮舟。
出于卯入于酉而生昼夜。
交于奎合于角而有春秋。
天则西北既倾。
而三光北转。
地则东南不足。
而万水东流。
比于圆首。
前临胸者。
后不能覆背。
方于执炬。
南称明者。
北可以言幽。
此天与而不取。
恶遑遑而更求。
太史公有睟其容。
乃盱衡而告曰。
楚既失之。
齐亦未为得也。
言宣夜者。
星辰不可以阔狭有常。
言盖天者。
漏刻不可以春秋各半。
周三径一
远近乖于辰极。
东井南箕。
曲直殊于河汉。
明入于地。
葛稚川所以有辞。
日应于天。
桓君山由其发难。
假苏秦之不死。
既莫知其为说。
傥隶首之重生。
亦不能成其算也。
二客尝亦知浑天之事与。
请为左右扬搉而陈之。
原夫杳杳冥冥。
天地之精。
混混沌沌。
阴阳之本。
何太虚之无碍。
俾造化之多端。
南溟玉室之宫。
爰皇是宅。
西极金台之镇。
上帝攸安。
地则方如棋局。
天则圆如弹丸。
天之运也。
一北而物生。
一南而物死。
地之平也。
景短而多暑。
景长而多寒。
太阴当日之冲也。
成其薄蚀。
众星傅月之光也。
因其波澜。
乾坤阖辟
天地成矣。
动静有常。
阴阳行矣。
方以类聚。
物以偫分。
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变化见矣。
部之以三门。
张之以八纪。
其周天也。
三百六十五度。
其去地也。
九万一千馀里。
日居而月诸。
天行而地止。
载之以气。
浮之以水。
生之育之。
长之畜之。
亭之毒之。
盖之覆之。
天聪明也。
圣人得之。
天垂象也。
圣人则之。
其道也。
不言而信。
其神也。
不怒而威。
验之以衡轴。
考之以枢机。
三十五官为偫生之系命。
一十二次当下土之封畿。
中衡外衡。
每不召而自至。
黄道赤道。
亦殊涂而同归。
表里见伏。
圣人于是乎发挥。
分至启闭。
圣人于是乎范围。
可以穷理而尽性。
可以极深而研几。
天有北斗。
杓携龙角。
魁枕参首。
天有北辰。
众星环拱。
天帝威神。
尊之以耀魄。
配之以勾陈。
有四辅之上相。
有三公之近臣。
华盖岩岩。
俯临于帝座。
离宫奕奕。
旁绝于天津。
列长垣之百堵。
启阊阖之重闉。
文昌拜于大将。
大理囚于贵人。
泰阶平而君臣穆。
招摇指而天下春。
东宫则析木之津。
寿星之野。
箕为傲客。
房为驷马。
天王对于摄提。
皇极临于宦者。
左角右角。
两曜之所巡行。
阴间阳间。
五星之所次舍。
后宫掌于燕息。
太子承于冢社。
宗人宗正。
内外惇叙于邦家。
市楼韨垣。
货殖毕陈于天下。
北宫则灵龟潜匿。
螣蛇伏藏。
瓠瓜宛然而独处。
织女终朝而七襄。
登渐台而顾步。
御辇道而徜徉。
闻雷霆之隐隐。
听枹鼓之硠硠。
南斗主爵禄。
东壁主文章。
须女主布帛。
牵牛主关梁。
羽林之军所以除暴乱。
垒壁之阵所以备非常。
西宫则天潢咸池。
五车三柱。
奎为封豕。
参为白虎
胃为天仓
娄为众聚。
旄头之北。
宰制其边陲。
天毕之阴。
蓄泄其云雨。
大陵积尸之肃杀。
参旗九斿之部伍。
樵苏之地。
出入于园苑。
万亿之赀。
填积于仓庾。
南宫则黄龙赋象。
朱鸟成形。
五帝之座。
三光之庭。
伤成于钺。
诛成于锧。
福成于井。
德成于衡。
执法者。
廷尉之曹。
大夫之象。
少微者。
储君之位。
处士之星。
天弧直而狼顾。
军韨晓而鸡鸣。
三川之交。
鹑火通其耀。
七泽之国。
翼轸宇其精。
南河北河。
象阙于是乎增峻。
左辖右辖。
边荒于是乎自宁。
乃有金之散气。
水之精液。
法渭水之横桥。
像昆池之刻石。
岁时占其水旱。
沧溟应其潮汐。
织女之室。
汉家之使可寻。
饮牛之津。
海上之人易觌。
日也者。
众阳之长。
人君之尊。
天鸡晓唱。
灵乌昼踆。
扶桑临于大海。
若木照于昆崙。
太平太蒙。
所以司其出入。
南至北至。
所以节其寒温。
龙山衔烛。
不能议其光景。
夸父弃策。
无以方其骏奔。
月也者。
偫阴之纪。
上天之使。
异姓之王。
后之事。
方诸对而明水洽。
重晕匝而边风驶。
裁盈蚌蛤。
则虏骑先侵。
适斗麒麟。
则暗虎潜值
五星者。
木为重华。
火为荧惑。
镇居戊巳。
斯为土德。
太白土西。
辰星主北。
俯察人事。
仰观天则。
比参右肩之黄。
如奎大星之黑。
五材所以致用。
七政于焉不忒。
同舍而有四方。
分天而利中国。
赤角犯我城。
黄角地之争。
五星同色。
天下偃兵。
趋前舍为盈。
退后舍为缩。
盈则侯王不宁。
缩则军旅不复。
或向而或背。
或迟而或速。
金火犯之而甚忧。
岁镇居之而有福。
观众星之部署。
历七耀而驱驰。
定天下之文。
所以通其变。
见天下之赜。
所以象其宜。
然后播之以风雨。
威之以霜霰。
或吐雾而蒸云。
或击雷而鞭电。
一旬而太平感。
肤寸而天下遍。
白日为之昼昏。
恒星为之不见。
尔乃重明合璧。
五纬连珠。
青气夜朗。
黄云昼扶。
握天镜。
授河图。
若曰赐之以福。
此明王圣帝之休符。
至如怪云祅氛。
冬雷夏雪。
日晕长虹。
星流伏鳖。
阴有馀而地动。
阳不足而天裂。
若曰惧之以灾。
此昏主乱君之妖孽。
昔者颛顼之命重黎。
司天而司地。
陶唐之分仲叔。
宅西而宅东。
其后宋有子韦。
郑有裨灶。
魏有石氏。
齐有甘公。
唐都之推星。
王朔之候气。
周文之视日。
吴范之占风。
有以见天地之情状。
识阴阳之变通。
诗云谓天盖高。
语云惟天为大。
至高而无上。
至大而无外。
四时行焉。
万物生焉。
偫神莫尊于上帝。
法象莫大于皇天。
灵心不测。
神理难诠。
日何为兮右转。
天何为兮左旋。
盘古何神兮立天地。
巨灵何圣兮造山川。
螟何细兮师旷清耳而不闻。
离娄拭目而无见。
鹏何壮兮搏扶摇而翔九万。
运海水而击三千。
龟与蛇兮异其短长之质。
椿与菌兮殊其大小之年。
钟何鸣兮应霜气。
剑何伏兮动星躔。
列子何方兮御风而有待。
师门何术兮验火而登仙。
鲁阳挥戈兮转于西日。
陶侃折翼兮登乎上元。
女何冤兮化精卫。
帝何耻兮为杜鹃。
争疆理者有零陵之石。
闻弦歌者有盖山之泉。
若怪神之不语。
夫何述于此篇。
以天乙之武也。
焦土而烂石
以唐尧之德也。
襄陵而怀山。
以颜回之仁也。
贫居于陋巷。
以孔子之圣也。
情希乎执鞭。
冯唐入于郎署也。
两君而未识。
扬雄在于天禄也。
三代而不迁。
桓谭思周于图谶也。
忽焉不乐。
张衡术穷于天地也。
退而归田。
我无为而人自化。
吾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寄沈时仲 其一 南宋 · 李洪
七言律诗
故人为别又经年,几度临风思黯然。
赤县暂陪珠履客,青衫空负小山篇。
壮时之武无能用,老矣扬雄只守玄。
何日西湖追旧约,淡烟疏雨泛湖船。
壮哉太华兮为金方之镇。
削成四面。
壁立千仞。
势阨河关兮横地以杰出。
气雄宇宙兮极天而增峻。
疏凿则禹。
封崇则舜。
历选列辟。
咸五载而一巡。
于昭有唐。
曷不登以肆觐。
我圣君之开元一十八载。
威灵限乎无外。
至德与日月齐明。
宝位与乾坤比大。
鸿泽洋溢。
湛恩滂沛。
万国同于文轨。
百蛮袭于冠带。
河海清夷。
风云昭泰。
鬼神奔走而奉职。
玉帛梯航而入会。
荡荡乎巍巍乎。
诚圣人之神用也。
美不可得而称载。
至若祖武宗文之业。
观风问俗之勤。
举由礼兮动为仁。
禔百福兮延偫神。
无文之典咸秩。
中和之政惟醇。
邦国之鸿徽克播。
帝王之盛事毕陈。
若乃诗书礼义之府。
礼乐典章之则。
设金马石渠之署。
修成均崇文之职。
坐公卿以论道。
养更老而崇德。
询善而当宁委裘。
礼贤而日旰忘食。
振木铎而施令。
正铜仪而御极。
歌舞尽盛德之容。
声明彰具物之饰。
此圣人之文教也。
先王剡木为矢。
弦木为弧。
所以修戎器。
戒不虞。
于是简车徒。
誓将帅。
百官象物而动。
军政不戒而备。
重之以三令五申。
示之以戎昭果毅。
正卒伍。
部位
鹅鹳鱼丽兮雁行鳞次。
鸣笳謺鼓兮隐天动地。
自朝及野兮千乘万骑。
谷转山移兮天旋云被。
赫赫震震。
耀武中原兮。
将除害以兴利。
因农隙而讲武事。
羌夷睹之以夺魄。
蛮狄閒之以挫气。
虽商汤有景亳之命。
方此以知惭。
周成有岐阳之蒐。
比兹而多愧。
然后班师旅。
行庆赐。
穆穆煌煌焉。
舍爵策勋而饮至。
此圣人之武功也。
太原启圣。
诞受骏命。
传万代兮本枝盛。
上党兴王。
休有烈光。
应大横兮天业昌。
汉高不忘于丰沛。
光武本起于南阳。
故踰孟门。
越太行。
铲危磴。
夷高冈。
马无泛驾兮銮佩锵锵。
车靡摧轮兮和铃鉠鉠。
纷曶霍以电迈。
震隐辚以军装。
坌入乎旧宫之皇皇。
思祖宗之艰难。
咏潜龙于沂康。
出德教兮修国章。
问老病兮劝农桑。
岂徒率子弟以佐酒。
歌大风而还乡。
此圣人之巡狩也。
古者为高必因邱陵。
为下必因川泽。
去舂陵之天邸。
望台骀之星陌。
黄轩访道。
乃逍遥于广成。
丹陵出游。
还怅望于姑射。
践唐人之旧壤。
遵汉家之馀迹。
祠后土于汾阴。
盛礼容于瑶席。
既而泰折启。
方坛辟。
有洁在盛。
有牲在涤。
奏咸池兮罗金石。
钦瘗缯兮埋玉璧。
幽髣髴兮地祇格。
电辉辉兮神光赫。
时展豫兮偫瑞臻。
纷景福兮随吾君。
黄龙降兮应景运。
宝鼎见兮写龙文。
整楼船兮济横汾。
纵欢乐兮歌白云。
此圣人之报地也。
礼行于郊。
百神受职焉。
礼行于社。
百货可极焉。
既即阴以报地。
遂就阳而礼天。
因吉土。
历广廛。
跨周服。
掩秦田。
万乘星陈。
出直城之郊外。
八方云会。
就京兆之天边。
骑杂沓。
车骈阗。
赫赫奕奕而烛川。
以届乎圜丘之前。
于是牲用特。
酒尚元。
乐以云门是重。
礼以苍玉为先。
推高祖以作配。
五精率而来旋。
达上下。
合腥膻。
设柴燎。
致高烟。
上帝降监兮享明德。
子子孙孙兮万亿年。
此圣人之礼天也。
王者受命。
必升中以因名山。
告成功而纪厥美。
四时以春方首事。
五岳以岱宗为始。
无怀以降。
七十有馀。
管仲所详。
十二而已。
我皇承先王正统。
继列圣遐轨。
幽明协同。
灵物蕃祉。
故天不爱其宝。
地不爱其珍。
卿云烂漫而动色。
醴泉涌溢而流津。
莫赤匪狐。
九尾而自扰。
莫黑匪乌。
三趾而来驯。
况复西鹣比翼。
东鲽呈鳞。
秬黍生于鄗沚。
苞茅出于江滨。
一茎九穗之禾。
备粢盛而竞发。
双骼共抵之兽。
供牺牲而自臻。
可不谓然乎。
我皇虽以地平天清。
时和岁贞。
欲行封禅之事。
犹执谦撝之情。
则有冠冕列辟。
搢绅诸生。
互陈嘉颂。
争献恳诚。
候属车之尘者。
率土皆是。
请阙庭之下者。
靡日不盈。
于是备法驾。
顺卜征。
袭时服。
肃天行。
河洛之人。
尚观于后乘。
邹鲁之地。
已识其前旌。
水湛千年之色。
山呼万岁之声。
常龙之峰。
帝乡之白云遥接。
金鸡之岫。
长安之晓日再明。
所以登封降禅。
所以腾鸿飞英。
既刻石以颂美。
亦泥金而告成。
信四三皇而六五帝。
曾何周汉之足名。
然后审度量。
正权衡。
咨岳牧。
问黎氓。
人荷复除之惠。
家蒙牛酒之荣。
此圣人之东封也。
宗庙所以本仁。
祭祀所以尊祖。
馨香宁止于黍稷。
备物必该于水土。
故醴盏在堂。
粢醍在户。
歌采茨肆夏之节。
奏文始五行之舞。
有来斯雍。
助我明主。
祝嘏祠说。
岂云虚取。
宜其时和人丰。
而神降之祐也。
故所以灵芝秀。
祥飙兴。
月毳下。
膏露凝。
奉先帝而追孝。
遂加敬于园陵。
此圣人之致孝也。
倬彼灵岳。
杰出秦畿。
豁为巨防
壮我皇威。
虽国家盛德之无限。
固先王设险而可依。
雄天府以岌岌。
符圣寿而巍巍。
万物生华。
禀少阴之精粹。
五星分纬。
融太白之光辉。
俯压黄壤。
上干翠微。
况灵异之所蓄。
乃神仙之所归。
实五镇之为首。
谅偫山之所稀。
且夫西岳之为镇也大焉。
西方之为义也多矣。
其色也白。
白为五色之质。
其音也商。
商为五音之纪。
其味也辛。
辛为五味之和。
其行也金。
金为五行之始。
帝则少皞居神。
位则蓐收在祀。
岁时有揫敛之功。
瑰宝多金石之美。
然所以能协我大君之明命。
永作固而配天高峙也。
徒观其交错纠纷之势。
盘礡峻秀之形。
岩㟧巘嶬。
停停荧荧。
纷刻峭其若削。
洞峆岈以杳冥。
树色凝黛。
天光结青。
暗谷𡷸嵺而藏胚浑之气。
幽岩晱旸而化神仙之灵。
中融寒暑。
下闻雷霆。
南涧载阳而北涧停雪。
西峰见日而东峰见星。
伟哉灵造。
上峨穹昊。
凭之者永安。
陟之者难老。
謺嶂重峦互稠沓。
千岩万壑相萦抱。
其虚谷也。
数行发地缘茂松。
其峻壁也。
百仞悬崖不生草。
夫昆阆峙于方外。
蓬瀛杰于海岛。
皆元圣之所游。
非化人之可保。
岂若兹岳。
俯临京镐。
上有明星玉女峰。
下有长安洛阳道。
作镇并崇于雍豫。
灵祠化传于洒扫。
虽则祀典远更于百王。
都未若祚我唐之寿考矣。
然则神其聪明。
正直而一。
既德则斯辅。
知信不可失。
往岁垂天文。
运宸笔。
勒苕琬。
崇望秩。
云待余安民治国。
然后徐思其事。
懿夫俗阜时康。
今也正惟其日。
故可扬鸿徽而腾茂实。
奚不指河潼而严警跸也。
又欲大康兆人兮岳翼。
化淳四海兮岳布。
有冲和无疵疠兮岳奖。
定礼乐谐神人兮岳听。
今万邦胥悦。
四海肃清。
礼交乐举。
人和政平。
岂犹兹岳之所致。
实维我后之明明。
又曰斯岳降神。
生此多士。
则庶绩咸若。
百工允釐。
河东地近。
领袖既得乎裴公。
上神人。
帷幄复归于张氏。
况业固磐石。
城维宗子。
以为肺腑之亲。
更任股肱之理。
惟邦是翰。
谅在乎此。
生甫及申。
岂惟于彼。
况乎圣德幽运。
通天至精。
山灵附化而开石。
溪路非人而自成。
旧日隘途。
将帝道而俱泰。
从来绝险。
与太阶而共平。
非我后至圣之所感。
岂能使造化之力再呈。
至乃紫阙东临。
黄河北注。
嘉气通于郊野。
休光被于草树。
桃林之野。
伫天马而来游。
莲花之峰。
翼华盖而高度。
昔禹禅吴会。
穆幸昆邱。
既江山劳止。
徒辙迹空留。
岂如是岳。
不远皇州。
何云岁时展狩。
信亦朝夕可游。
今左冯郡县。
万方黎献。
佥曰吾王不游。
吾何以休。
吾王不豫。
吾何以助。
咸倾想于班瑞之辰。
属望幸于肆朝之处。
国家频成大礼。
天下大和。
丰穰岁积。
符瑞日多。
圣人虽欲行谦光逊让之礼。
其如天意人欲何。
其如鬼神符命何。
诚可备西封之盛仪。
采东巡之旧制。
顺三秋之仲月。
升二华而展祭。
巨灵赑屃。
愿高掌以扶轮。
仙庙虚伫。
欲睟容而警卫。
寻可封十状之美。
尽遥陟七梯之势。
命兹毛女。
执左纛而先驱。
策彼茅龙。
随六马而高逝。
坐金机于云表。
题玉册于岩际。
象榻与瑶坛共华。
石鼓将天声俱厉。
如是则鸿猷振于万古。
盛烈光于千帝。
然后临大河而沈璧。
更秩于百灵。
眷东洛以回銮。
永延于亿岁。
已而归格艺祖。
道洽华胥。
更崇太室之事。
复率东岱之初。
遂就恒山而展礼。
望衡峤而移车。
圣主功成。
永穆羲皇之化。
小臣多幸。
敢献登封之书。
汉庭用少馀,无策销外侮。
充国七十翁,胜算定樽俎。
夫君谭西北,万里真目睹。
诸将失投机,遽岂一二数。
形势可聚米,君王未借箸。
江湖五十年,帝阍严九虎。
后生不更事,儿戏议边圉。
圆方殊枘凿,寂默忍羁旅。
平生干霄气,百吞不一吐。
白眼阅流俗,闭口避尔汝。
山阳文武资,干国今吉甫。
清啸临筹边,志已无骄虏。
经年虚代舍,须君作谋主。
心嗤区区郑,缓不省之武
盍思度外意,径略纸上语。
山阳吾未识,彷佛梦眉宇。
断知磊落人,众弃能独取。
一卮劝临分,三叹欲轻举。
抒君胸中奇,定作商应羽。
还应访隐沦,道我听鸡舞。
共 5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