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敞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吊七姬冢 元末明初 · 高启
七言律诗
叠玉连珠弃草根,仙游应逐坠楼魂。
孤坟掩夜香初冷,几帐留春被尚温。
佳丽总伤身薄命,艰危未负主多恩。
争妍无复呈歌舞,寂寂苍苔锁院门。
王鏊《姑苏志》:七姬墓在郡城东北隅潘氏后园,张羽作《权厝志》。七姬皆良家子,事浙江行省左丞荣阳潘公,皆为侧室。性皆柔慧,姿容皆端丽修洁,善女红,剪制衣绣,经手皆精巧绝伦。事其主及夫人,皆能以礼。其群居和而有序,皆不为怙宠忮美之行。公每闻闾阎间妇女能以节概自立者,归必为语其事。皆应曰:「彼亦人为耳。」公笑曰:「若果能耶?」及外难兴,敌抵城下,公日临战。一旦归,召七姬谓曰:「我受国重寄,义不顾家,脱有不宿诫,若等当自引决,毋为人耻也。」一姬跪而前曰:「主君遇妾厚,妾终无二心。请及君时,死以报,毋令君疑也。」遂趋入室,以其悦自经死于户。六人者亦皆相继经死。公闻之曰:「何若遽死耶!」实至正丁未七月五日也。以世难弗克葬,乃敛其尸焚之。复以其遗骸痉于后圃,合为一冢。公还,启其封曰:「是非若所安也。行营高敞地而迁焉。」时以日薄,故未暇为志。及逾月,始状其事属羽,将勒石追痉于冢侧。尝观古之史氏所载,贞妃烈妇,能识节义、决死生而不顾者,恒旷世而一见,今乃于一家一日而得七人焉。吁,不奇矣哉!乃列其姓氏于石,而系之以铭。程氏蜀郡人,年三十,生女一人生奴。翟氏广陵人,年二十三。徐氏黄冈人,年二十,生女一人不惜。罗氏濮州人,年二十三。卞氏海陵人,年与罗氏同。彭氏与卞氏同郡,其年与徐氏同。段氏大宁人,年十八,其先死者也。公名元绍,字仲昭,实宋魏王廷美之裔,其先以避祸易今姓,未复云。铭曰:生也同其天,死也同其时,而痉又同其封。壤树萧条,匪子之宫。尚卜高原,以永无穷。
田按:《七姬权厝志》,张羽文,宋克书,卢熊篆。嘉靖间石始出,文徵仲跋云:「伪周据吴日,开宾贤馆以致天下豪杰,故海内文章技能之士悉翠于吴。其陪臣潘元绍以国戚元勋,位重宰相,虽酗酒嗜杀,而特能礼下文士,故此石出于仓卒之际,而一时文章书字,皆极天下之选。」陈基《夷白斋集》有《群珠碎》诗云:「绣纹刺绮春纤长,兰膏鬌鬓琼肌香。芳年艳质媚花月,三三两两红鸳鸯。翠靴踏云云帖妥,海棠露湿胭脂朵。冶情纷作蝶恋花,新曲从翻玉连锁。画堂银烛天沈沈,扬眉一笑轻千金,明珠买得绿珠心。欲挥鱼肠扫妖彗,主君勿疑心似醉,一宵痛击群珠碎。门前铁骑嘶寒风,奇劲解使归元戎。」此诗亦为七姬作也。余又检《铁崖乐府》有《金盘美人歌》,序云:「刺伪驸马潘某也。潘娶美娼凡数十,内一为苏氏,才色兼美,醉后寻其罪,杀之,以金盘荐其首于客宴,绝类北齐主事。国亡伏诛台城,投其首于溷。」歌云:「昨夜金床喜,喜荐美人体。今日金盘愁,愁荐美人头。明朝使君在何处?溷中人溺血骷髅。君不见东上琵琶骨,夜夜鬼语啼箜篌。」潘暴戾如此,而七姬甘为之死,亦异矣哉!
复申辞以招之曰:黄鹤仙人兮早归来,吾楚胜迹兮渠楼为魁48。
中兴普淖兮䆉稏含胎,民生浸苏兮若吹寒灰49。
贞百度兮上有法台,神明太守兮吏畏民怀50。
政通人和兮议鼎建51。
云甍雾琐兮丹融碧溷,会计停审兮斟酌株寸52。
举废固存兮,良有关乎治论53。
文杏为楹兮桂为梁,祓以桃茢兮涂以椒芳54。
时一宴会兮俦滥觞,神交气求兮偕徜徉55。
仙税驾兮白云乡,鹤弄影兮明月光56。
汝当擅东南之美兮,永郑重于吾邦57。
按:【校注】 (1)疑题衍一“楼”字。 (2)岁:即太岁,古星名。舍:居。犹言位于。游兆:即柔兆,天干中丙的别称。《尔雅·释天》:“太岁在丙曰柔兆。”辰:指日月交会之所。即夏历一年十二个月的月朔时,太阳所在的位置。《左传》昭公七年:“日月之会,是谓辰。”大梁:十二星次之一。日月一年十二会,故有十二次,各有专名。《尔雅·释天》:“大梁,昴也。”《礼记·月令》郑玄注:“季春者,日月会于大梁而斗建辰之辰。即夏历三月。庚申:记日干支。未渠央:即未遽央,指未匆促完结。渠,通“遽”,促;央,尽,完结。《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郑玄笺:“夜未央,犹言夜未渠央也。” (3)梵宫:即梵宇。本指梵天的宫殿,此指佛寺。闾里:指平民所居。 (4)欻:忽然。《玉篇》:“欻,忽也。”烜:火。《周礼·秋官》有司烜氏,因以烜为火。旁周:旁、周,皆遍、广之义。划:裂物声。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匝耳:犹遍耳,充耳。 (5)岿:高耸独立之貌。喻黄鹤楼被焚之状。归墟:指大海最深处。《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唯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蓬壶:即蓬莱仙山。因形如壶器,故称。曜灵:《楚辞·天问》: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王逸注:“曜灵,日也。”浑函:即浑涵。广远无际,笼罩万物。殆:几乎。旸谷:传说中日出之处。《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孔安国传:“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称旸谷。”《淮南子·天文》:“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也作“汤谷”。 (6)邈:远。清微之都:清微,道家称三清之一,指天。《酉阳杂俎·玉格》: “四人天外曰三清:大赤、禹余、清微也。”此指天府。攸居:居住之所。通明:传说中天上玉帝宫殿名。苏轼《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诗》:“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玉佩音。”盱:张目。目不及盱,谓不能张目直视。郁罗:盖即大罗。道家称最高之天为大罗天。《酉阳杂俎·玉格》:“三清上曰大罗。”朱熹《读道书》:“郁罗耸空上,青冥风露凄。”《真诰》:“云阙竖空上,琼台耸郁罗。” 玉京:指天宫。《魏书·释老志》:“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云笈七签·天地部》:“《玉京山经》曰:‘玉京山冠于八方诸大罗天。其山自然生七宝之树,一株乃弥覆一天,八树弥覆八方大罗天矣。’” 红云:《翼圣记》:“玉帝所居,常有红云拥之。”奥区:深处。刘协《文心雕龙·宗经》:“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 (7)化人句:《列子·周穆王》:“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 居之几何,谒王同游。王执化人之祛,腾而上者,中天乃止。暨及化人之宫。化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据,望之若屯云焉。耳目所观听,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之有。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王自以居数十年不思其国也。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视;音响所来,王耳乱不能得听。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丧,请化人求还。”此即所谓“化人之游”。化人,张湛注:“化幻人也。”《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周穆王时,文殊、目连来化,穆王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者是也。”谓神佛变形为人,以化度众生者。妙,远。高朗,犹高明,高敞明亮,指天。块苏,即累块积苏,土块和草堆,此指大地。此二句意谓,黄鹤楼大火景象,如随化人远游于天之高朗处,下视所见,令人目眩耳乱,意迷精丧。 (8)蜃气:滨海地区,常出现由折光所形成的城廓楼宇等幻象,古人常误以为蜃所吐之气而成,俗称海市蜃楼。《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光景:景象,指由折光所形成的幻象。 (9)七泽:泛指楚地诸湖泊。司马相如《子虚赋》:“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胜概:美景,佳景。 (10)绵邈:长远,久远。顾:岂,难道。 (11)占角:犹占星,观星象以占吉凶。角,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感孚:盖谓感天命之信。《尔雅·释诂》:“孚,信也。”太史:官名。掌天文历法。明则专以天文占候之事归钦天监。 (12)啸梁:韩愈《原鬼》:“有啸于梁,从而烛之,无见也,斯鬼乎?”呻呓:《列子·周穆王》:“眠中啽呓呻呼。”殷敬顺释文:“啽呓呻吟,并寐语也。”诘曲:谓声音难以听懂。嗔恚:愤怒,怨恨。 (13)癸亥:记年干支。指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据本集《黄鹤楼杂记》,黄鹤楼于嘉靖丙寅(1566)焚于火,“先是,癸亥秋,大雷火入楼中,残其脊,云有妖,故击之,人亦讹言楼中夜闻人声,或为楼当毁祥云”。“往者” 以下云云,谓此。 (14)鬼有二句:见《左传》昭公七年。厉,害,灾。 (15)石不二句:《左传》昭公八年:“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晋侯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凭焉。’”杜预注:“谓有精神凭依石而言。” (16)周釐王:周之第十六代王,名胡齐,在位五年。 (17)翘:启发。 (18) 龋然:笑貌。《后汉书·梁冀传》:“(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龋齿笑。”李贤注:“《风俗通》曰:……龋齿笑者,若齿痛不忻忻。” (19)粤:助词,与“曰”通。《尔雅·释诂》:“粤,曰也。”《史记·周本记》:“奥詹洛伊,毋远天室。”文伟:即仙人费文伟。 (20)弭节而容与:《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分,望崦嵫而勿迫。” 王逸注:“弭,按。按节,徐步也。”《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于是楚王乃弭节徘徊,翱翔容与。”容与,安逸自得貌。 灵岩:指黄鹄山。 (21)繄:助词,表语气。《广韵·齐韵》:“繄,辞也。”《左传》隐公元年:“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杜预注:“繁,语助。”吕岩:即吕洞宾。优游:悠闲自得。 (22)榴皮:石榴之皮,其汁如墨,可作书画之用。《志雅堂杂抄》:“凡碾工描玉,用石榴皮汁,则见水不脱。”《群芳谱》:“凡使榴皮,根叶无犯铁器,不计乾湿,皆以水浆浸一夜,取出用之,水如墨汁。”苏轼诗序云:“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回先生,吕洞宾别号。写真:画像。《颜氏家训·杂艺》:“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按《江夏县志》云:“洞宾仙迹有二,一在县西南黄鹄矶,石壁上有遗像;一在县东北二里紫荆山西,石壁上有卧迹,今山北石刻洞宾仙迹四字尚存。”依然崖壁:指黄鹄矶石壁上之洞宾遗像。 (23)林樾:林阴。《玉篇·木部》:“楚谓两树交阴之下曰樾。”黄鹄山黄鹤楼东有仙枣亭,相传亭前有枣数株,忽结实如瓜,太守令小吏往视,小吏窃啖之,遂仙去。后人因建仙枣亭。“种枣如瓜”即指此。后相传吕岩尝过此,遂改名吕仙亭。 (24)灵巫:犹言神灵。律格:即格律。相传吕洞宾尝夜半吹笛黄鹤楼,并题诗于壁云:“黄鹤楼中吹笛时,白萍红蓼满江湄。衷情欲诉无人会,只有清风明月知。”诗即指此。 (25)谅:的确,确实。《诗·小雅·何人斯》:“谅不我知。”郑玄笺:“谅,信也。” (26)地灵人杰: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灵,灵秀。物外:世外。“超物外”,超脱于世事之外。
山庄频避暑,静默少喧哗。
北控远烟息,南临近壑嘉。
春归鱼出浪,秋敛雁横沙。
触目皆仙草,迎窗遍药花。
炎风昼致爽,绵雨夜方赊。
土厚登双谷,泉甘剖翠瓜。
古人戍武备,今卒断鸣笳。
生理农商事,聚民至万家。
① 漓山东北如石梁跨江门出水上阳江合漓水南去分贯洞中
昔人谓桂林山水甲天下非以岩洞胜乎岁甲午余度岭日与桂人士游宴江山其峭壁削成锐峰攒列固云奇矣然有山俱石有石俱空一山之间至函数洞或辟山巅或次水际或突窍幽回或高敞朗彻瑶浆葩石竖立倒县罔不骇目悚神恍惚若幻凡此数十计咸又汇列郭以内外不数里间盖桂若岩洞之薮信宇内不复更有也窃以游宴有咏仅举其概而岩洞诡异岂遑备陈乃取诸洞夙被名称者各作小引缀以短章至有被名称而足迹未至足迹既至而蔑有名称与夫被名称而非娴雅及别有专咏者咸不及已
洞户引江流,南下清瀰瀰。
月过影孤沉,潜虬抱珠起。
登黄鹤楼 明 · 龚弘
五言律诗
天近地逾远,霞飞拂睫红①。
高明谁继武②,虚旷自生风。
世路烟尘底,江山指顾中③。
八窗通鸟道④,飞翼任西东。
【校注】 (1)霞飞句:意谓天边红霞拂过眼前。 (2)高明句:言黄鹤楼高敞的楼台建筑,后世无法媲美。继武,继续。 (3)指顾:手指目视,即指点顾盼之意。 (4)八窗:古制明堂有八窗。《白虎通·辟雍》:“明堂,上圆下方,八窗四闼。” 这首诗当为正德中作者任湖广布政使时所作。作者运用烘托和对比的手法,极写黄鹤楼的高敞无匹。霞飞眼底,窗通鸟道,与世路烟尘,江山指顾两相对比,更显得天近地远,虽未直写黄鹤楼之高旷,读者自可从想象中得之。
高阁凌虚拂紫霄,四檐轩敞接连鳌。
千岩对起龙蛇窟,两足亲登凤鸟巢。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其一 (884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王室今如燬,仍闻丧我师。
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大师行高德广,必生弥勒内院)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
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夫青云楼者,今广德州判官前侍御史丰城涂君梦卜之所建,以登学士诸生于广德者也。楼成,涂君介、邓司训廷凤与黄方二生以告甘泉子,甘泉子笑曰:“夫涂君之为斯楼也,岂徒以供尔师生登眺而已哉。夫青云以言青紫也,楼以言其高也,期诸生以高取青紫也。期诸生以高取青紫者,期诸生以崇德也。夫崇德则德广而日高,德日高则于取青紫也夫何有?故堂以言其基也,阶以言其升也,梯以言其升之级也。今夫为楼居者,有堂基然后有栋宇,有栋宇然后有阶升,有阶然后有梯级。学也者,觉也。先觉者所以觉后觉也,故忠信以为堂基;多识前言往行,蓄德以为栋宇;学问思辨笃行,知行并进以为阶升;梯级广大高明以为登览,中庸精微以为归宿独到之地。此涂君觉诸生之意也。若夫区区舍本而求末,舍内而求诸外,声音笑貌儿戏以取青紫者,岂涂君所望于诸生、以待来学者哉。”甘泉子既以扩涂君之意,系之以雅诗。凡后之登斯楼者,盍亦咏歌其上,庶有感于斯文。
高楼何嶙峋,淩空抉青云。
云间摘明月,海底见朝昕。
试问谁栋宇,广德涂使君。
嗟尔青云子,洒落来凭栏。
见云不见空,变态倏如神。
何以倏如神,是神无长存。
无存还大空,如我心清真。
肤寸起天末,神尧亦放勋。
放勋与清真,可以有无言。
人看云眼青,我见云漠然。
白衣与苍狗,一体相化迁。
立谈取卿相,如平步云烟。
楼外不属楼,天上还有天。
舜禹有天下,所以不与焉。
立己如己高,何以齐泰巅。
以无常观常,常莫为之先。
履危若平地,悠然见参前。
寄语青云子,登楼如是观。
镇宁州 清 · 吴其浚
七言绝句
① 唐、宋俱罗甸国地,元置州,明初属四川,寻改属贵州。
九十九陇镇宁州,罗鬼遗营据上头。
通判有官还有蟹,东坡偶为雪堂留(九十九陇在城北百馀里高峰山,相传罗鬼弄兵于此。国朝汰康佐土司,以地隶威远通判。州西三里有清泉,中产异蟹。东坡山在州东,高三十里。余馆于县衙,官舍甚高敞,适雪花覆屋,围炉一宿而去。)
挽王资政云五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盘材为粤秀所钟,有猷有守,无党无偏,谋国矢公忠,曾预岩廊三独坐;
耆齿与伏生相埒,既博既文,亦玄亦史,等身饶述作,合称旷代一奇人。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 时间:1979年8月22日。
王云五,见【寿联50.寿王资政云五】。
盘材:有大才干的人。
有猷有守:《尚书·洪范》:“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
无党无偏:形容处事公正,没有偏向。宋·范仲淹《王者无外赋》:“令出惟行,宁分乎远者近者;德广所及,但见乎无党无偏。”
矢:同“誓”。立誓到死不改变意志。
岩廊:高峻的廊。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垂拱无为,而天下太平。”注引晋灼:“堂边庑。岩郎,谓严峻之郎也。”廊,古作“郎”。后以喻庙堂和朝廷。
三独坐:汉臣僚朝会,一般接席而坐。只有最高级的官僚,或皇帝特许的人才得独坐一席。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尚书令是诸官的首长,京师号为三独坐。见《后汉书·宣秉传》。
埒:等同:“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天子。”
既文既博,亦玄亦史:出自南朝齐骈文家孔稚圭《北山移文》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既能为文,学问也渊博,既通玄学,亦长于史学。
笺:两腰复字神奇。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