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衡

相关人物:共 25 位
共 2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8—1551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贞夫,以先世洛阳籍,号洛原。嘉靖十一年进士。除户部主事。为人恢廓好义,有声名,以此为人所忌,居官二十年,仅至尚宝司丞。病重,始迁江西按察司佥事。未行,以司丞致仕,旋卒。工诗。有《洛原遗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贞夫,武进人。
嘉靖壬辰进士,自礼部郎中补左春坊司直谪判永平历户部主事改尚宝寺丞迁江西按察佥事有雒原集
维基
白悦(1500年—1552年),字贞夫,号洛原,锦衣卫官籍,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人,明朝官员。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二十名举人,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会试十八名,廷试二甲三十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户部主事,改礼部,历员外、仪制司郎中,十八年二月改左春坊左司直,谪通判,升经历,历南京吏部郎中、尚宝司丞,嘉靖三十年三月官至江西按察使司佥事,寻以考察拾遗致仕。卒年五十四。
傅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傅宠(1538年—?
年),字君锡,号名岩,四川重庆府巴县人,民籍。
四月十四日生,行二,治《书经》,由县学增广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四十五名举人,年二十八岁中式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会试第二百九十七名,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三名进士。
工部观政,本年八月授陕西盩厔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九月选南京广东道御史,四年十二月降临清州判官,五年十月升永丰县知县,万历元年(1573年)五月升户部主事,二年六月升永平管粮郎中,五年十月差满回部,六年正月改补兵部,七年八月升绍兴知府,十一年二月升云南金腾兵备副使,十二年九月以云南屡败莽酋斩获功,升本省按察使,照旧管事,丁忧归。
十三年十一月地方失事,降一级用,十八年二月革职为民。
卒后入祀乡贤。
白养粹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白养粹(?
—1630年),字尔正,号完白,直隶永平府东胜左卫官籍,山西翼城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
万历三十三年授户部主事,三十四年榷河西钞关,三十六年管德州仓,三十七年升湖广司员外,本年升郎中,四十一年升辽东副使,四十四年升山东参政,四十七年养病,天启元年(1621年)起辽海兵备参政,本年养病。
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底,皇太极率兵入关。
崇祯三年(1630年)元月,后金兵克永平府,白养粹及革职副将孟乔芳、知县张养初、罢职副将杨文魁、游击杨声远等十五人出降。
皇太极命以养粹为巡抚,养初为知府,乔芳、文魁仍为副将,率降兵随同诸贝勒守城。
五月,明军取滦州,贝勒阿敏放弃永平出塞。
临行,下令屠杀城民,诸降官养粹、养初等死者十一人。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养初(?
—1629年),山西平阳府曲沃县(张庄人)民籍陕西耀州人。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山西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卢龙县知县,崇祯二年(1629年),清军入关,克永平府,副将孟乔芳及知县张养初、家居兵备道白养粹、罢职副将杨文魁、游击杨声远等十五人出降,命以养粹为巡抚,养初为知府,乔芳、文魁仍为副将,率降兵从诸贝勒城守。
五月,明兵取滦州,贝勒阿敏弃永平出塞。
濒发,屠城民,诸降官养粹、养初等死者十一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0 【介绍】: 明四川宜宾人,字元诚,号与鸥。
家世务农,少从父兄力田。
崇祯元年进士,改庶吉士。
曾造单轮火车、偏厢车、兽车、西洋大小炮。
二年擢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
后金兵入塞,陷遵化、永平,援军皆观望,独之纶以所募兵万人迎战,驻娘娘山,中箭阵亡。
维基
刘之纶(?—1630年),字元诚,四川宜宾县(今四川宜宾市)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己巳之变时死于国难。家中世代务农,少年的时候跟从父亲兄弟致力耕种,有时砍柴在市场上卖。回来学习读书,在座位上铭刻“必为圣人”四字,里中由此称他为刘圣人。天启初年,考中乡试。奢崇明造反时,他进见地方监司提出扼守反贼归路的计策,监司没有采用。崇祯元年(1628年)考中进士,改庶吉士。刘之纶与同在史馆中读书的金声以及接纳为客人的申甫成为朋友,制造单轮火车、偏厢车、兽车,挖空木头做成西洋大炮小炮。崇祯二年(1629年)冬,后金入侵,京师戒严。金声上书得以被皇帝召见,即推荐两位朋友。皇帝立即召见刘之纶、申甫。刘之纶谈论军事,条理清楚、口齿伶俐。皇帝十分高兴,授予申甫为京营副总兵,资助他十七万金召募士兵;改任金声为御史,监察他的军队;授予刘之纶兵部右侍郎,作为尚书闵梦得的副手协助处理驻京部队的军务。他因以新进入仕的身份进升于少卿之列而更加恭谦。十一月三日,后金攻破遵化,十五日到达坝上,二十日逼近都城,从北向西而来。随后攻克良乡,回到卢沟桥,夜间杀死申甫的部队七千余人,黎明时偷袭杀死大帅满桂、孙祖寿,生擒黑云龙、麻登云而去。刘之纶在好友申甫战死后,他毅然自请抵御后金。请求率领京营,朝廷没有批准,又请求率领关外的四川兵,还是不准。于是他招募了一万人,分为八营,以八名副总兵为将。大臣们看到刘之纶骤然官升高位,受命视师,都非常嫉妒。有个叫文震孟的官员,指使人对他施加压力,说:“你应当辞去侍郎而换上科臣的头衔出征。”,刘之纶没有听从。刘之纶率万人在雨雪纷飞中誓师,激励将士。率军离京,到达通州时,守城的将官拒不接纳。他和将士们只好冒雨雪宿营于古庙中。这时言官趁此攻击他逗留。刘之纶很气愤,给崇祯上疏,说:“小人嫉妒,有事推卸责任,没事则挑拨是非,只因为臣任侍郎职而惹起事端。请削去臣官,赐我这骸骨还乡。”崇祯阅了奏疏,没有同意。上奏军机,没有答复。崇祯三年(1630年)正月,部队驻扎蓟州。当时,后金及蒙古诸部号称十余万,驻扎永平;勤王军队数万在蓟。刘之纶就与总兵马世龙、吴自勉约定,他们由蓟开往永平,牵制敌军不让他们行动,而自己率兵分八路进攻遵化。刘之纶出蓟州,率八营兵到达遵化,列兵城外八里的娘娘庙山,马世龙、吴自勉没有赴约。守遵化的后金兵出城,击破刘之纶二营兵,但其余营兵仍不退。二十二日,代善率三万后金精骑赶到,大炮与箭矢齐发,将刘之纶的部队击溃,俘获一员裨将,供说:刘之纶驻营在娘娘庙山。代善挥军包围,命刘之纶投降,遭到拒绝,便下令发起攻击。刘之纶发炮还击,杀伤百余骑兵,再发炮不料炮身爆炸,引起军营自乱。左右将领劝他整队徐徐撤退,为将来做打算。刘之纶斥责说:“不许多言!我受到国家重恩,以死报国!”严令击鼓再战,双方矢如飞蝗,激战不休。眼看支持不住,刘之纶从身上解下所佩印绶,交给家人,说“拿着这个回去报告天子”,就此死去。全军皆哭,拔起营寨在野外作战,前后共七营兵士全部战死,剩存一营趁夜晚撤退。刘之纶的尸体送回,箭没入头颅,拔不出来。金声用牙齿咬出来,把尸体交还到他家人。败报传到朝廷,崇祯嘉奖他的忠心,给予优恤。文震孟阻止说“刘之纶死于不肯退兵,这是分内的事情,侍郎的官职已够尊崇。”于是没有赠官职,赏赐全部祭祀和一半的殓葬礼仪,任命他的一个儿子为官。过了很久,朝廷才追赠尚书。

人物简介

维基
刘焘(1512年—1598年),字仁甫,号带川,直隶天津左卫军籍(沧州刘辛庄)人,祖籍河南项城县,明朝官员、军事家,抗倭将领。
顺天府乡试第四十七名,嘉靖十七年(1538年)会试第四十三名,廷试三甲进士。
历任济南府推官、兵部职方主事,出为陕西佥事,精骑射,通韬略,屡立战功。
二十九年九月,以提督侍郎孙禬举荐,升添注蓟州兵备副使。
丁忧,以边警从服中夺情起用为苏州兵备副使,三十一年十二月地方稍宁,奏乞终制。
三十三年二月,巡按御史蔡扬金追论其任蓟州道兵备副使时贪纵不法,诏俟刘焘服阕之日,降一级降调边方用。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七月,海盗汪直、徐海等勾结倭寇攻入浙江,朝廷起补刘焘为浙江杭嘉湖兵备副使,参与抗倭,明军射杀倭首迷里只麻、叶明,生擒汪直、降徐海。
三十五年十一月以功升一级,升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三十八年九月升本省按察使,十二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犯福建,刘焘被擢升为福建巡抚,并在长乐、莆田大破贼军,四十年十一月因剿贼不力被弹劾,降调外任,谪山东右参政。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五月,复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十月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四十三年正月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如故,四十五年十月,三年考满,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总督如故。
隆庆元年(1567年)十月,因北虏入寇山西、永平,刘焘报功不实,被给事中陈瓒等弹劾,被令回籍听勘。
调福建总兵戚继光入京协理戎政。
十二月刘焘被降二级听用。
二年三月,刘焘以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视陕西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处边务,不久被兵科都给事中张卤论奏,停止巡边。
七月刘焘被任命为添注兵部左侍郎,佐理部事,十二月升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又兼督福建军务,剿灭两广“巨寇”曾一本、林道乾,又杀惠州倭首乌七麻。
隆庆四年(1570年),因水土不服患病,上疏告归,五月以原职提督神枢营,不久被弹劾罢官,之后因诸虏酋大举入寇,又于家中起复,令驻守通州提督保定等处援兵。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卒,赠太子少保,赐祭葬。
其墓尚存,位于今刘辛庄村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 【介绍】: 明山西代州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广宁兵备副使。天启三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专主守关,与孙承宗议不合。以丁忧去官。崇祯时累官兵部尚书。九年七月,清兵自天寿山后入昌平,都城戒严。凤翼惧,自请督师,而与宣大总督梁廷栋皆退却不敢战。自知不免罪责日服大黄求死,八月末都城戒严,凤翼以九月朔卒。有《枢政录》。
维基
张凤翼(?
—1636年),号象风,山西代州人,明末政治人物,官至兵部尚书。
张凤翼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授户部主事。
后历任至山东按察司副使辽海道。
天启二年五月,起复任河南副使管河北道。
三年三月,加升为本省布政使司右参政仍管遵化道。
五月会推关抚,六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山海关等处地方。
不久告归。
六年八月起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紫荆等关兼理海防军务。
七年五月与总督辽饷户部尚书黄运泰、御史李蕃、倪文焕合疏请求在河间、天津二处为魏忠贤建生祠。
八月叙宁锦功,加衔。
崇祯继位,天启七年十一月加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军务。
崇祯元年(1628年)二月,贵州道御史宁光先上疏弹劾张凤翼在之前担任保定巡抚时,建魏忠贤生祠。
凤翼于是引罪乞求罢官,但皇帝不批准。
不久,就称病去职。
当时很多建祠者都被定入逆案,凤翼以边臣的原故获得豁免。
崇祯三年起复故官,代刘策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以恢复遵化、永平四城的功劳,进太子少保,并荫封一子为锦衣卫指挥佥事。
崇祯五年九月,升任兵部尚书。
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清兵由间道逾越天寿山,攻克昌平,进逼北京。
张凤翼、梁廷栋自请督师,二人皆怯不敢战。
凤翼屯迁往五重安,听从邓林奇的计谋,固垒自守。
经旬不出。
八月十九日,清兵返回。
时张凤翼病愈重,日服大黄,九月初一,凤翼病卒于行营。
丁汝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吉州人,字子益,号受斋。
万历二年进士。
授太常寺博士,擢礼科给事中。
嘉靖初年,议“大礼”忤旨,谪曲周县丞。
永平推官、礼部主事、四川安绵道,廉能有声。
维基
丁汝谦,字子益,山西平阳府吉州人,军籍,进士出身。山西乡试第三十四名,会试第二百三十二名,万历二年(1574年)登甲戌科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七名。曾祖父丁胜;祖父丁威,曾任局大使;父丁良佐,曾任恩例冠带。母张氏;继母郅氏;继母张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0 【介绍】: 元明间凤阳霍丘人,字子才。
元末为元帅,归明后历营州中护卫指挥佥事。
建文元年,在大宁降燕王朱棣。
从战有功,封广恩伯,世袭指挥同知。
永乐八年从北征,失律议罪,寻宥之。
二十一年偕张信理永平、山海边防。
明年复从北征,以疾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潍县人,字子和,号白川。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隆庆中以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曾奏罢永平、密云、霸州采矿,又建议通漕密云及清理军籍补兵之策。
万历间,累擢刑部尚书。
后因故为给事中周良寅劾罢。
维基
刘应节(1517年—1590年),字子和,号白川,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莱州府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人,明朝军事将领、政治人物。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乡试中举。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进士,任户部广东司主事。明年庚戌秋,鞑虏入古北口,直犯京师,奉命饷军密云,明年榷税清江浦,壬子宣大发生饥荒,奉命赈济。癸丑转员外郎,迁郎中。三十四年乙卯出知怀庆府,以外艰归,服除赴阙,逾岁补顺德府,四十一年擢升陕西按察司副使、井陉兵备,兼辖三关。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升陕西左参政,不久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丁内艰归。隆庆元年(1567年),诏起担任河南巡抚,抵禦俺答汗进攻。隆庆四年七月,进右副都御史,十月升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谭纶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万历元年(1573年)七月升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仍然担任蓟辽总督。二年秋改南京工部尚书,万历三年(1575年),召为南京兵部尚书。万历五年,担任刑部尚书;之后被冯保等阉党诬陷弹劾,致仕归乡。致仕十五年,两台荐章凡十二上,再徵为南京工部尚书,皆不就,万历十八年六月在家卒,赠太子少保。
共 2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