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贵庄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沧海遗珠
天台人。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
子善名善,以字行,天台人。
洪武初以明经授应天府治中,迁沅州同知,改平乐府知事。
坐事谪云南,卒于谪所。
田按:子善殁于滇,张子宜为作圹志,备详宦迹始末,称子善由沅州同知改广西平乐府知事。
戚学标《三台诗录》谓任乐平知府,误矣。
子善以洪武丁卯谪滇,居六年,壬申卒,实洪武二十五年也。
钱牧斋《列朝诗录》入乙集,论世亦未详。
诗见《沧海遗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僧。江西乐平人,字用章,号懒庵。幼年出家。元末主持钱塘净慈寺。入明,移寓钟山卒。有《泊川文集》、《五会语录》。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用章,鄱阳人。
一云乐平人主西湖净慈寺有泊川集

人物简介

维基
李仁元(?
—1853年),字资斋,一字伯元,河南济源人。
李仁元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进士,与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同榜。
初任内阁中书。
咸丰元年(1851年),改授乐平(今乐平市)知县。
当地民风剽悍,仁元教之以礼让。
对熟习兵器者,仁元指出:“民不畏死,然后可以致死。
今天下多事,正此辈效顺之时也。
”于是招纳乡勇六百人,日加训练,周边土匪畏惧,气焰有所收敛。
乐平与鄱阳县相邻,仁元的政绩也与鄱阳县令沈衍庆齐名。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南昌,沈衍庆率兵助剿,由李仁元统摄鄱阳事务。
不久,衍庆为防御太平军来攻,返回鄱阳。
衍庆念及仁元的父母妻儿都在乐平,劝其离开。
仁元说:“贼旦夕且至,临敌易令,是谓我不丈夫也。
”于是二人商议,协同防守。
当时正值雨季,鄱阳湖水涨,城墙倾圮,无险可守。
二人审度地势,衍庆屯军南门,仁元守北门,为犄角之势。
部署方定,太平军乘船来攻,被守军以炮火击毁。
太平军于是绕道东门登岸,入城,衍庆迎击,敌军略微退却,又向北进攻,仁元率乐平兵勇与太平军巷战,阵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6—1856 【介绍】: 清安徽石埭人,字子符,号槐卿。道光十五年进士。任鄱阳知县时,两遇水灾,尽力赈济。咸丰间,御太平军,城破而死。有《槐卿遗稿》、《槐卿政绩》等。
人物简介
沈衍庆,字槐卿,安徽池州府石埭人,道光乙未进士,官江西鄱阳知县,咸丰癸丑寇陷饶州,殉难,年四十一,赠道衔,著《槐卿遗稿》。
维基
沈衍庆(1813年—1853年),字槐卿,安徽石埭人。
清朝进士、知县。
沈衍庆为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先后任江西兴国、泰和知县。
道光二十五年(1645年),调鄱阳县,期间尽力围剿盗贼,赈抚水灾。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占湖北武昌,衍庆请兵驻守康山,控制鄱阳门户。
三年(1853年),九江陷落,谣言四起,居民逃亡,无法禁止。
衍庆率兵勇巡视东门,人心始定。
因南昌被围,衍庆应江西巡抚张芾檄文前往救援,并会同各省清军与太平军交战获胜。
太平军残部转而向东,衍庆恐怕鄱阳有危,向巡抚申请返回。
当时鄱阳县事务暂时交与乐平令李仁元统摄,衍庆与其商议防守事宜。
最终太平军攻至鄱阳,衍庆与仁元共同力战,城破而死。
朝廷追赠道衔,并在鄱阳立祠纪念。
清史稿》将其列入《忠义传》。
共 14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