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林东郊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赵东阶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维基
赵东阶(1853年—1931年),清朝文人,书法家。
字跻堂,号金犊,河南汜水县方顶村(现属郑州市上街区)人。
清朝通议大夫翰林院编修侍讲。
父亲赵璧是清道光年间的举人,曾任商水县教谕6年,被升迁为知县但未及赴任。
赵东阶7岁时父亲病故,母亲禹氏教导有方,赵东阶刻苦读书,20多岁考上了秀才,光绪十四年(1888年)考中举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考中了进士二甲四十一名,选翰林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编纂国史。。
光绪二十九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外逃,当时赵东阶史馆值班,别人劝其逃亡,赵东阶说“做史官就应该守在馆,与史馆共存亡”,没有离去,八国联军撤出北京后才请假回家探亲。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清朝灭亡,赵东阶遂回原籍。
民国元年(1912年)应邀到登封嵩阳书院和大金店王家讲学,后归隐五云山北麓核桃冲。
与前清法部左丞魏联奎等人结九老学社,为了方便汜水县的人士到河南开封办事,赵东阶与魏联奎等倡议募捐修建开封汜水会馆,建房60多间,亲自书写碑文讲述始末,1928年汜水县重修县志,共同推举赵东阶为总编,此时赵东阶已经76岁高龄,经过1年的努力县志修成,亲自作序,而在县志上却没有一条记录自己的功劳和事迹。
1931年,赵东阶逝世,享年79岁。
赵东阶一生淡泊名利,对理学很有研究,对慎独修善特别下功夫,楷书大家,当时荥、巩、汜诸县有许多书法及碑刻留传。
与当时的开封翰林院编修牛东藩,洛阳的翰林院编修检校林东郊被称为戊戌进士科河南省的“一案三东”,一生有文集三卷。
纂有《汜水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