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寿朋

共 4 首
如此风波客竟行,浮云落日送孤征。
残书十二摩燕阙,游子三春别凤城。
戎马在郊愁气象,蹇驴温卷拜公卿。
北胡南越人多少,且为中朝告太平。
榑桑持节旧词臣,事去空怀曲突薪。
五夜楹书供涕泪,九边烽火迫星辰。
得时尽作金门客,保岭谁安火种民。
欲向乡关数人物,英雄毕竟属何真。
徵书郑重逮岩阿,伊吕欣闻有特科(时方有诏求经济之士。)
走马笑看人应诏,奔鲸愁说海扬波。
梁鸿伏处观时切,黄琬登朝荐士多
长我不才闲抚剑,十年燕市负悲歌。
⑴ 谓黄公度廉访两君均于闱后将访黄于长沙。
挽刘厅长寿朋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投老效北宋司马公,史局随身,洛下汗青余断简;
漫游作东海钓鳌客,书堂历劫,匡山头白负归期。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刘寿朋(1891——1961),原名刘道涵,字仲生,江西省九江县城门乡人。早岁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九江光复、讨袁、护法之役。癸丑二次革命时,亡命海外,曾与张群等赴南洋教书。曾任张学良总司令部行政处长。1935年,张群主鄂,简任湖北省建设厅长,1937年春去职。1946年任重庆市行辕秘书长,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秘书长。1947年9月,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并任国史馆纂修。1961年逝世。终年70岁。
成氏有诗《寄刘寿朋先生》。
投老:垂老;临老,告老。
北宋司马公:指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史局:即史馆。出自《新唐书·刘子玄传》:“史局深籍禁门,所以杜颜面,防请谒也。”
史局随身: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先在汴梁,后调任“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资治通鉴》的编写团队也迁到洛阳。
洛下:指洛阳城。
匡山头白负归期:杜甫《不见》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匡山:江西省的庐山。刘寿朋,江西九江人。故此处一将刘比作李白,二指他未能还乡。
笺:
1.寄刘寿朋先生:
见说刘都讲,朝来饮上池,得闲缘卧病,拨闷试裁诗,偪仄城如瓮, 清勤鬓早丝,定知占勿药,天眷岁寒姿。
2.下结亦见于【挽联34.挽彭立法委员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