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成熊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释海福 朝代:清初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海福,字恒河。
姓吴氏,名山人也。
少依峨嵋万佛寺正阳祝发。
年二十二,始南游,参度门正诲,付以偈云:“老僧亦爱恒河水,洗尽凡尘即圣胎。
”复至荆,受一斋衣法。
惠藩将修护国寺,欲得人监之,以海福操持精严,不昧因果,强督其事。
功既成,辞返玉泉。
因明季兵火,化为榛莽,浸成虎穴,人迹罕至。
福归,即有兴筑,惠藩赠金三百,略助补葺。
乃斩茅理树,引流辟涂,栋楹梁桷,甍瓦砖石,塈垩赤白,一董新之,无愧前哲。
更请于朝,复除寺徭。
盖自元钟而后,有造于玉泉者,莫福若也。
以顺治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示寂,偈曰:“骑象牵牛西复东,明珠穿破两头空。
本来面目寻常处,付与来者好用功。
”寂年七十有四,塔于南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广公安人。明崇祯七年进士。以给事中降清,累官布政使。顺治间,劝李成栋起兵反清。明桂王朱由榔入广东,以彭年为左都御史。时号彭年等为“五虎”。
维基
袁彭年,字介眉,号特邱,湖广公安(今湖北)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袁彭年与堂兄弟袁祈年同时中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
崇祯七年(1635年)成进士,历仕崇祯、隆武、永历三朝。
永历时官左都御史,与礼部侍郎刘湘客、吏科给事中丁时魁、工科左给事中金堡、户科右给事中蒙正发称“五虎”。
袁彭年为“虎头”,“言非虎党不发,事非虎党不成,星岩道上,遂成虎市”。
降清后,随佟养甲、李成栋至广东。
任广东学政署布政使。
曾起草告示称「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
随李成栋反清,因功升任左都御史。
一次袁彭年同永历帝起争执,出言不逊,帝以“君臣之义”责之,袁顶撞说:“使去年此日惠国(李成栋)以五千铁骑鼓行而西,此日君臣之义安在?
”朱由榔气得变了脸色,群臣也为之咋舌,足见其气焰嚣张。
顺治七年(南明永历五年,1651年)清军再次攻占广州,袁彭年在广东向尚可喜等人投降,献上赃银八百两,得保残生。
清廷厌其反覆不定,不予录用。
不久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