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萧嶷

相关人物:共 30 位
共 3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刘祥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东莞莒人,字显徵。少好文学,性刚疏,轻言肆行,不避高下。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祥从侧过,曰:“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渊曰:“寒士不逊。”祥曰:“不能杀袁、刘,安得免寒士?”齐高帝建元中为正员郎。武帝永明初,撰《宋书》,讥斥禅代。又著《连珠》十五首寄怀。乃免官徙广州。不得意,终日纵酒。卒年三十九。
全齐文·卷十八
祥字显征,东莞莒人,宋吴郡太守式之孙。
仕宋为巴陵王征西参军,历骠骑、中军二府,高帝太尉东阁祭酒、骠骑主簿。
齐受禅,为冠军征虏功曹,除正员郎,永明初迁长沙王镇军、咨议参军,历鄱阳王征虏、豫章王大司马咨议、临川王骠骑从事中郎,以连珠忤旨徙广州,卒。
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2~494 【介绍】: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伯奋。
王裕孙。
仕宋为太子舍人。
吏部尚书褚渊欲与结婚姻,不肯。
迁桂阳王刘休范司空从事中郎,知休范将反,辞疾不就。
出为晋平太守。
入齐,初为豫章王骠骑长史。
齐武帝即位,官至辅国将军、吴兴太守。
到郡修治旧山,移置辎重,以为隐业所在。
秀之若其祖父敬弘、父瓒之皆不事权贵,时人称之。
卒谥简。
全齐文·卷十三
秀之字伯奋,琅邪临沂人。
宋仪同敬弘孙。
历著作佐郎、太子舍人,转洗马、司徒左西属。
出为晋平太守,还除安成王骠骑咨议。
转中郎,又为高帝骠骑咨议。
升明末,转左军、豫章王嶷长史、寻阳太守,随府转镇西长史、南郡太守。
齐受禅,迁司马,加宁朔将军。
迁长史,领儒林祭酒。
迁南郡王司马,复为黄门郎,领羽林监。
迁长沙王中军长史。
武帝即位,为太子中庶子、吏部郎,出为义兴太守,迁侍中祭酒,转都官尚书。
进侍中,领射声校尉。
出为辅国将军、随王镇西长史、南郡内史。
征侍中,领游击将军,未拜。
仍为辅国将军、吴兴太守。
隆昌元年卒,谥曰简子。
释法通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出褚氏。河南阳翟人。晋安东将军䂮之后也。龆龀中而器量英发。年十二为沙门。博观三藏。而尤深于方等大品法华。学徒千里毕集。游京师。初止庄严。后居定林上寺。学者亦向风而至。齐竟陵文宣王。宰辅文献王。皆慕德焉。谢举陆果张孝秀。躬造之而受戒法。黑白弟子千馀人。居钟山三十馀年。精修禅诵。天监中没。寿七十。
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法通。
本姓褚氏。
河南阳翟人。
晋安东将军扬州都督䂮之八世孙也。
家世衣冠礼义相袭通幼而岐颖聪悟绝伦。
年十一出家。
游学三藏专精方等。
大品法华尤所研审。
年未登立便为讲匠。
学徒云聚千里必萃。
后践迹京师。
初止庄严后憩定林上寺。
栖闲隐素履道唯勤。
希风影附者复盈山室。
齐竟陵文宣王丞相文献王
皆纡贵慕德亲承顶礼。
陈郡谢举吴国陆果浔阳张孝秀。
并策步山门禀其戒法。
白黑弟子七千馀人。
晦迹钟阜三十馀载。
坐禅诵念礼忏精苦。
至天监十一年六月十日。
便觉不悆语弟子云。
我正可至九月二十日间耳。
到九月十四日见两居士。
皆报白拂来向床前。
便次第出至十七日忽漫语云。
檀越不相识何处来耶。
弟子昙智问意故。
答曰。
有一人著朱衣戴帻擎木箱底在床前。
至二十日见佛像作两行来。
通合掌良久。
侍疾者但闻异香。
竟不测其意。
通乃密向同意慧弥说之。
至二十一日索香汤洗浴竟。
仍作礼还卧。
叉手当胸正中时卒。
春秋七十。
仍葬于寺南。
弟子静深等立碑墓侧。
陈郡谢举兰陵萧子云并为制文刻于两面。
时定林上寺复有沙弥圣进。
本阉人。
清信笃至遂出家苦节。
尝头陀至东山。
宿于树下。
有虎来摩其头。
见进端坐无扰。
跪之而去。
后每独行独坐。
常见青马一匹卫其。
左右。
王智深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云才。
从谢超宗学。
萧道成为镇军时,以丘巨源荐,为府行参军。
后除豫章王国常侍,迁太学博士。
齐武帝时,命撰《宋纪》。
郁林王隆昌元年,迁竟陵王司徒参军,坐事免。
家贫,曾五日不得食,掘苋根充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4—497 【介绍】: 南朝齐吴郡吴人,字思光。张畅子。弱冠知名。初为宋新安王行参军,出为封溪令。路经嶂崄,土人执而将杀食之,神色不动,土人异而释之。浮海至交州,于海中作《海赋》。入齐累官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善言谈,长草书,举止怪诞。有文集《玉海》,已佚。
全齐文·卷十五
融字思光,一名少子,吴郡吴人,宋会稽太守畅子。
孝建中为新安王北中郎参军,出为封溪令,举秀才对策中第,除仪曹郎,摄祠、仓二曹,兼掌正厨,解职为安成王抚军仓曹参军,转南阳王友,高帝辟为太傅掾,历骠骑豫章王司空咨议参军,迁中书郎,齐受禅,历长沙王镇军、竟陵王征北咨议,并领记室,迁司徒从事中郎。
永明中为司徒右长史,迁黄门郎、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建武四年卒。
有集二十七卷,又《玉海集》十卷,《大泽集》十卷,《金波集》六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491 【介绍】: 南齐琅邪临沂人,字伯宝。王僧虔子。少与从弟王俭共学书。历任吴郡太守、大司马长史、侍中、司徒左长史。子王观尚武帝长女,女为江夏王萧锋妃。慈患脚疾,武帝特许乘车在仗后。
全齐文·卷八
慈字伯宝,僧虔子。
仕宋为秘书郎、太子舍人,入齐为安成王抚军主簿,转记室。
迁秘书丞、司徒左西属、右长史,试守新安太守、黄门郎、太子中庶子,领射声校尉、安成王冠军、豫章王司空长史、司徒左长史、兼侍中。
出为辅国将军、豫章内史,以父忧去。
起为建武将军、吴郡太守。
迁宁朔将军、大司马长史,重除侍中,领步兵校尉。
转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出为东海太守,行徐州事。
还为庐陵王中军长史,未拜。
永明九年卒,赠太常,谥曰懿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513 【介绍】: 南朝梁吴郡吴人,字公乔。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
南齐时起家著作佐郎,不拜。
齐武帝永明中,为豫章王萧嶷主簿。
历给事中黄门侍郎,新兴、永宁二郡太守。
东昏侯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
萧衍(梁武帝)率军至建康,卫尉江淹出奔,遂兼卫尉卿。
与北徐州刺史王珍国谋,使直阁刺杀东昏侯。
梁朝建,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封江安县子,累迁尚书左仆射。
后出为青冀二州刺史。
武帝天监十二年,北魏来攻,州人徐道角等为魏内应,城破被害。
张欣泰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6—501 【介绍】: 南朝齐竟陵人,字义亨。张兴世子。不以武业自居,好隶书,读子史。宋时,辟州主簿,历仕诸王府佐。入齐,官尚书都官郎。武帝与之早经款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后以不乐武职,帝怒,屏居家巷。东昏侯时,为雍州刺史。因密谋废立,事败被杀。
全齐文·卷二十二
欣泰字义亨,竟陵竟陵人,宋左卫将军兴世子。
辟州主簿,历诸王府佐,入齐历官宁朔将军,除尚书都官郎。
武帝即位,以为直阁将军,历豫章王太尉参军、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复为直阁、步兵校尉,除正员郎,徙随王子隆镇西中兵,改领河东内史,免。
明帝即位,为领军长史,迁咨议参军,出为永阳太守。
东昏侯即位,除辅国将军、庐陵王安东司马,进雍州刺史,以谋废立伏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南阳清阳人,字蔚远。晋代乐广六世孙。幼能略读史传,具举所记。齐时,为州主簿,后为大司马记室。齐武帝永明八年,荆州刺史巴东王反,官府文书焚烧荡尽。武帝引见蔼,咨以西事,蔼对答详敏,用为荆州中从事。梁武帝天监初,累迁御史中丞,性公强,居官称职,时称其博物弘恕。官终广州刺史,卒官。
全梁文·卷四十
蔼字蔚远,南阳淯阳人,晋尚书令广六世孙。
宋泰始中,建平王景素辟为荆州主簿,随府转征北刑狱参军,迁龙阳相。
齐初为豫章王嶷骠骑行参军,领荆州主簿,参知州事。
永明初,随府入为太尉刑狱参军。
迁枝江令,又随府为大司马中兵参军,出为荆州治中,累迁车骑平西录事参军、步兵校尉、康王西中郎咨议参军,梁台建,迁镇军司马、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给事黄门侍郎、卫尉卿。
天监初,迁骁骑将军,领少府卿,进御史中丞,领本州大中正,出为持节、冠军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进号征虏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8—502 【介绍】: 南朝齐彭城人,字士章。刘悛弟。起家著作郎,后为齐高帝行参军。历中书郎。郁林王隆昌中,悛坐法将被诛,绘请代兄死。萧鸾辅政,救之。及萧鸾即位,拜太子中庶子。官终大司马从事中郎。
全齐文·卷十七
绘字士章,悛弟。
仕宋为著作郎,行高帝太尉参军、豫章王嶷左军主簿、镇西外兵曹参军。
齐受禅,随府转骠骑主簿、司空记室录事。
转太子洗马,永明中复为豫章王嶷大司马咨议,领录事,出为南康相,征还,为安陆王护军司马,转中书郎,隆昌中为明帝镇军长史,转黄门郎,复为明帝骠骑咨议,领录事,及即位,迁太子中庶子,出为宁朔将军、抚军长史,迁安陆王宝晊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又为晋安王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永元末转建安车骑长史,中兴初转大司马从事中郎,有集十卷。
共 3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