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伯陶

相关人物:共 52 位
共 52 首上一页 第 5 页 下一页
黄公辅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全粤诗·卷五六五
黄公辅(一五七六—一六五九),字振玺,新会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
知福州浦城县。
晋南京山西道御史。
劾权珰魏忠贤、李实,旋削夺回籍。
珰败,起湖广参议,分巡湖北。
转江西副使。
复为参议,分守宝庆。
越二年,兼备兵镇长沙。
未几复回宝庆,临乱兵万馀逼城,督兵逆击捣其巢,擒贼首斩之,馀党悉平。
上功,加俸二级,荫一子。
寻,会推都御史,抚治偏沅。
以病辞归。
明思宗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起太仆卿,转南左通政,刑部侍郎,晋兵部尚书,皆不拜。
鼎革后,避地新宁。
卒年八十有四。
有《北燕岩集》四卷。
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三有传,又事见道光《新会县志》卷六。
维基
黄公辅(1576年—1659年1月28日),字廷玺,广东新会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成进士,担任浦城知县,挽留辞官的叶向高、谴责卸职的钱象坤。转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后,他为误读帝诗的府属辩白,发还馈金责备对方,又上疏弹劾韩敬、魏忠贤、李实不法,乞求治罪,言辞激切,被霍维华反劾而削籍。魏忠贤败亡后,黄公辅得起用为湖广湖北道参议,改任江西副使。其时湖广有数百人到北京的杨嗣昌衙门,责骂杨嗣昌不为当地著想,对方因此上疏让他留在湖广,其后再进任宝庆参政,入贺朝廷期间上疏「流寇燎原,征讨宜急」,获崇祯帝嘉奖。崇祯十三年(1640年)黄公辅兼任长沙副使,正值张献忠攻打长沙城,他设置埋伏,斩杀三千多名流贼平定事件;很快他回到宝庆,监督军队反击攻城的临蓝营军队,斩杀对方首领。他清廉谨慎,长沙、宝庆人民感恩其德政,获举荐任佥都御史抚治偏沅,与巡按不和而称病归乡。隆武二年(1646年)广州失陷,张家玉、陈子壮、陈邦彦起兵;黄公辅则在永历元年(1647年)正月获南明朝廷起用为太仆少卿,到七月时他也在新会起兵。陈邦彦攻打顺德,和他约定屯兵充当犄角,他和连城璧接连收复新会及新宁,不久三人战死,他的军队也散去。永历帝临幸肇庆,转任左通政侍经筵;永历三年(1649年)擢官刑部左侍郎,署任兵部尚书,其时他已年老,无心仕进,只是想见皇帝抒发怀抱。次年(1650年)永历帝西奔,他留在肇庆,率领李元胤、马吉翔守卫三水,兵败后退入深山。永历八年(1654年)李定国出师,黄公辅和孙子黄确依附王兴;至十一年(1657年)他写信给郑成功,商议以福建、广东军队收复南京,适逢勤王兵前来,他命黄确自龙门经越南前往永历帝行在。十二年(1658年),南明朝廷晋任他为兵部尚书、总督水陆义旅,赐尚方剑方便行事;他和王兴议事被泄密,拒绝尚可喜前来招降,孙儿黄确、黄硕兄弟被擒后也坚持不屈。十三年(1659年)正月七日,黄公辅在文村忧愤而死,年八十四岁。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六八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
番禺人。
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
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
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
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
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
再依雷峰,一旦豁然。
住海幢十二年。
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
十四年回海幢。
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
著有《光宣台全集》。
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一二
张在瑗,字蘧度。
顺德人。
希载玄孙。
鼎革后,杜门不出。
著有《绿树山房集》。
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六九
赵焞夫(一五七八—一六六八?
),字裕子。
番禺人,一作从化人。
明思宗崇祯间诸生。
著有《草亭稿》。
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0—1454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全粤诗·卷七一
陈琏(一三七〇 — 一四五四),字廷器,号琴轩。
东莞人。
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一三九〇)举人,选授广西桂林府学教授。
惠帝建文三年(一四〇一),秩满迁国子监助教。
成祖永乐元年(一四〇三),廷臣荐琏有治才,召试列优等,擢知许州。
三年,改知滁州。
七年,擢扬州知府,仍掌滁州事。
复擢四川按察使。
宣宗宣德元年(一四二六),召还,改任南京通政使,掌国子监事。
英宗正统元年(一四三六),调升南京礼部左侍郎。
六年,致仕。
历仕五朝,卒年八十五。
琏官滁州时,均徭役,时征敛,禁奸戢暴,滁人感其德,并欧阳修、王禹偁而祀之,称三贤祠。
有《琴轩集》三十卷、《归田稿》若干卷等。
事见明罗亨信撰行状,明戴璟修嘉靖十四年刻本《广东通志初稿》卷一二、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一四有传。
陈琏诗,《归田稿》已佚,《琴轩集》明刻本二种(正统六年初刊本、万历四十五年重刊本)亦已佚;今以香港学海书楼所藏(孤本)清康熙六十年万卷堂陈氏后人重刊本为底本(简称康熙本),该刊本前十二卷为诗。
参校民国十八年东莞陈伯陶聚德堂刊本《琴轩集》十卷本(简称民国本,为康熙本之简编本,前三卷为诗)、清温汝能嘉庆十八年刊本《粤东诗海》、民国张其淦民国十三年刊本《东莞诗录》等选本。
所辑佚诗,参考《莞水丛书·琴轩集》附杨宝霖辑佚部分,校以原版,并他本辑得者,另作一卷附后。
明诗纪事·乙签·卷五
琏字廷器,东莞人。洪武丁卯举人,除桂林教授,迁国子助教。永乐初,知许州,改滁州。寻以扬州知府摄州事,擢四川按察使,入为南通政使,掌国子监事,终礼部侍郎。有琴轩稿》三十卷。 《抑庵集》:陈公文词典重,人爱之如拱璧。 梁崇善《广东诗粹》:黄才伯云:「琴轩当永乐初,铺张朝廷盛德,为《平安南》、《巡狩》、《平羌》三颂,及《铙歌鼓吹曲》十二首以献,文皇览之,大加称异,以滁州守超擢西蜀宪使。文人遇主之隆,论者以比相如奏赋,殆有过之云。」 屈大均《广东新语》:明兴,东莞有凤台、南园二诗社,其诗颇得源流之正。琴轩陈公尝录自宋、元以至国初,为《保安诗录》。 田按:侍郎诗,词格俱精,天然秀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孺子,字全德,东莞(今属广东)人。衡(淳祐间进士)子。事见《东莞诗录》卷二。
全粤诗·卷四九
张孺子,字全德。
东莞人。
张迓衡长子。
宋遗民,逃元不仕,时称高士。
事见东莞《张氏族谱》,清陈伯陶《宋东莞遗民录》附于张迓衡传后。
诗一首。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八六
黎邦瑊(?
—一六四四),字君选,号洞石。
从化人。
贯孙,民表子。
明光宗泰昌元年(一六二〇)贡生,官兴业知县。
陈子壮发起修复南园,邦瑊曾参预其事。
明亡,以忧愤卒。
有《洞石稿》。
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广州东莞人,字子先,赐号梅外处士。理宗宝祐间授惠州司户,有贤能声。景定间荐除肇庆府司理。元兵欲攻东莞,春叟乘舟往谒其帅,以死争,遂止。卒年八十。
全宋诗
李春叟,字子先,东莞(今属广东)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省试中选,以误写谨对黜。后因荐授惠州司户。景定间除肇庆府司理,迁德庆教授,秩满归。后复除军器大监,辞不就。赐号梅外处士。宋亡不仕。有《咏归集》,已佚。事见《广州人物传》卷九,《宋东莞遗民录》卷下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全粤诗·卷四八
李春叟,字子先,号梅外。
东莞人。
李用长子。
春叟承家学而覃思经术,尝从学于李昴英等。
宋理宗嘉熙、宝祐间,以《春秋》乡贡,凡三中举。
开庆元年(一二五九)以荐授惠州司户,景定间调肇庆府司理,皆有政誉。
擢德庆教授。
秩满而归。
广州百姓受害于银场盐局,春叟上书察院,奏罢。
家居著书授徒,岭海名士多出其门。
朝廷授军器大监,辞而不赴,特赐“梅外处士”号以旌之。
宋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其姻兄弟熊飞起兵勤王赴文天祥麾下,春叟乃作诗送行。
宋端宗景炎二年(一二七七),元兵欲剿东莞,春叟往谒其帅,以死争得止。
因命春叟任邑令,力辞不就。
自是绝意仕进,横经讲学,以道自任。
年八十而卒。
有《咏归集》,已佚。
明初陈琏为撰《梅外先生墓表》,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八、明张二果崇祯十二年《东莞县志》卷五有传。
今从明吴中、高橙修成化九年刊《广州志》卷二五及清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辑得其诗共十三首,参校清陈伯陶《宋东莞遗民录》卷下《李春叟传》附录其诗。
全宋文·卷八二五三
李春叟,字子先,号梅外处士,广州东莞(今广东东莞)人。景定二年举特奏名,再以经明行修荐,授肇庆府司理,迁德庆府教授。除军器大监。元兵入侵,欲剿东莞,春叟往谒其帅,以死争之,遂已。所著有《论语传说》、《咏归集》。见《东莞遗民录》下《李春叟传》、《广东文徵》作者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华章庆,字叔延,号守斋,无锡人。
诸生,官训导。
有《九龙山人集》附词。
(国朝常州词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德基,原名天泽。隆庆五年进士。历知蒲圻、休宁、崇德知县,官至广西按察副使,兵备苍梧。致仕后日以吟咏为事。有《悬榻斋稿》。
全粤诗·卷四○三
陈履,本名天泽,字德基,号定庵。
东莞人。
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
初任蒲圻令,调休宁,丁父忧,起补崇德。
迁苏州同知、户部郎中,浙江大祲,上疏言事,擢广西副使。
乞归,结社浮邱。
有《悬榻斋稿》。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七有传。
陈履诗,以民国九年东莞陈伯陶刊《悬榻斋稿》为底本,校以选本清温汝能《粤东诗海》、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德基,东莞人。隆庆时崇德令。
维基
陈履(1530年—?),本名天泽,字德基,号定庵,广东东莞县(今属东莞市)北栅人。广东乡试第三十六名。隆庆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进士。任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蒲圻县(今属湖北省赤壁市)知县。调直隶休宁县,有政声。迁户部郎中。官至广西副使。工诗,致仕乡居,结浮邱诗社,以吟咏为事。有《悬榻斋集》,有万历刻本传世。
共 52 首上一页 第 5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