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范云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7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盈盈一水边,夜夜空自怜。
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
寸情百重结,一心万处悬。
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
⑴ ○《类聚》四。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及文苑英华百五十八作梁武帝。梁武帝集。《诗纪》七十七。
南史曰:孝绰。绘之子。年十四。父党沈约、任昉、范云等闻其名。命驾造焉。昉尤相赏爱。梁天监初。孝绰起家著作左郎。为归沐诗赠任昉。昉报曰:
阅水既成澜,藏舟遂移壑。
彼美洛阳子,投我怀秋作。
久敬类诚言,吹嘘似嘲谑。
兼称夏云尽,复陈秋树索。
讵慰耋嗟人,徒深老夫托。
直史兼褒贬,辖司专疾恶。
九折多美疹,匪报庶良药。
子其崇锋颖,春耕励秋获
⑴ ○南史刘勔传附孝绰传引作、托、恶、药、获五韵。又《类聚》三十一、文苑英华二百四十引壑、作、谑、索、托五韵。又梁书谢举传作秘书监任昉出为新安郡别举诗。引托一韵。《诗纪》七十八。
如何有所思,而无相见时。
宿昔梦颜色,阶庭寻履綦
高张更何已,引满终自持。
欲知忧能老,为视镜中丝
⑴ ○谢宣城诗集二。《类聚》四十一。《乐府诗集》十七。《文选》补遗三十四。广《文选》十四。《诗纪》五十八。又海录碎事九作王融诗。引丝一韵。
隋书乐志曰:梁三朝乐第四十四。设寺子导、安、息孔雀、凤凰、文鹿、胡舞、登连、上云乐、歌舞伎。《乐府诗集》曰:上云乐有老胡文康辞。周舍作。或云范云
西方老胡。
厥名文康。
遨游六合。
傲诞三皇。
西观濛泛。
东戏扶桑。
南泛大蒙之海。
北至无通之乡。
昔与若士为友。
共弄彭祖扶床。
往年暂到昆仑。
复值瑶池举觞。
周帝迎以上席。
王母赠以玉浆。
故乃寿如南山。
志若金刚。
青眼眢眢。
白发长长。
蛾眉临髭。
高鼻垂口。
非直能俳。
又善饮酒。
箫管鸣前。
门徒从后。
济济翼翼。
各有分部。
凤皇是老胡家鸡。
狮子是老胡家狗。
陛下拨乱反正。
再朗三光。
泽与雨施。
化与风翔。
觇云候吕。
志游大梁。
重驷修路。
始届帝乡。
伏拜金阙。
仰瞻玉堂。
从者小子。
罗列成行。
悉知廉节。
皆识义方。
歌管愔愔。
铿鼓锵锵。
响振钧天。
声若鹓皇。
前却中规矩。
进退得宫商。
举技无不佳。
胡舞最所长。
老胡寄箧中。
复有奇乐章。
赍持数万里。
愿以奉圣皇。
乃欲次第说。
老耄多所忘。
但愿明陛下。
寿千万岁。
欢乐未渠央
⑴ ○《乐府诗集》五十一。《诗纪》八十九。
林密户稍阴,草滋阶欲暗。
风光蕊上轻,日色花中乱。
相思不独欢,伫立空为叹。
清谈莫共理,繁文徒可玩。
高唱子自轻,继音予可惮(○本集一。《诗纪》八十三。)
春水望桃花,春洲藉芳杜。
琴从绿珠借,酒就文君取。
牵马向渭桥,日曝山头脯。
山简接䍦倒,王戎如意舞。
筝鸣金谷园,笛韵平阳坞。
人生一百年,欢笑惟三五。
何处觅钱刀,求为洛阳贾
⑴ ○本集二。文苑英华百九十五作范荣。《乐府诗集》二十七。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四。
再到国子监感昔有怀 北宋 · 宋祁
五言排律
十载虞庠路,依然目所存。
高槐记经市,秋水识桥门。
迥阁珍图秘,长廊审像昏。
旧徒皆突弁,故友即尘根。
昔在衣成缁,今还禄有轩。
范云身寖老,何术谢君恩。
夫浚井冽泉,物之利也,甘至而先竭;
芳膏煎兰,用之美也,明极而自销。
信哉是言,吾见于太原王生矣。
生名贺,字赞尧,其先太原人也。
襟度冲粹,风规凝简。
左右就养,慕婴戏以为娱;
卓荦观书,耻章雕而习巧。
学殖滋大,声誉驶驰。
由是四充赋于宾贤,一奏御于宸览。
引商之曲,始寡和而攸称;
跃冶之金,终不祥而见弃。
而君曾靡屑虑,啧无尤言。
仁不中而反求,气至刚而无害。
怡处宫亩,坐进道腴。
既闲且驰,水曲之銮有节;
不怨胜己,嵇山之箭乃深。
天禧元祀,予以父怙缠悲,穷阎削迹。
企入室而孔迩,卜亲邻而有初。
而君不我遐遗,惠然肯顾。
切偲之义弥笃,簪盍之情在兹。
乃至劘切艺文,推明友契。
分山雾之馀润,袭皋兰之一薰。
恩斯勤斯,或推或挽。
俾憃烦之有赖,非哲乂而畴依。
而君姿素质羸,少小多病。
过郑吟之三岁,甚漳卧之十旬。
越明年春,食剂愆和,竖膏遘疢。
重茧下冰而已甚,邪风造热而迭攻。
六气之沴交臻,九折之医靡效。
革带移眼,怅仙骨之愔愔;
葆发悲秋,愒馀阴之奄奄。
一日,予往候其疾,生举手而言曰:「吾殆将死矣。
胸臆结轖,气血周偾,楚魂外散,蜀肺中焦,自兹恐不得复见」。
因泣下数行。
夏四月卒,年三十有七。
行路兴叹,朋游陨泣。
赍志没地,冯生之恨何穷;
积忧伤人,盛宪之年不永。
直念古者,异世同悲。
谨按君雅行素隆,华胄相继。
高节应世,暴秋阳而不渝;
奥思际天,耻鞶帨而增饰。
雅善谈理,素乐名教。
执雕虎之疏贱,未尝动心;
视龙断之富贵,介然不屈。
加以累世清白,四壁徒立。
北堂垂喜惧之岁,东陂乏膏腴之产。
而君夷险一致,欣然忘贫。
范云之室无姬姜,令伯之晚有儿息。
逮夫议围失利,绵痼相乘。
霞朝雾夕之沈欢,苑雪台风之怅别。
醒忧荐委,彊寿弗延。
恍兮鬼伯之来催,偃然石室而长寝。
美志弗遂,永怀李广之数奇;
遗文颇多,当类伟长之不朽。
人之云谢,今也其亡。
先是,君娶范氏,末年生子,未百日而君没。
范既早寡,拥树而归。
庚申岁,予南涉大江,戾止斯郡。
访君之孙,已三岁矣。
天骨特异,童游不杂。
谅夫善庆之所积,宜其孝谨之不衰。
藐是若人,庶乎必复。
墓木将拱,州来之叹曷胜;
青简尚新,秣陵之言永已。
追为此赋,式用寄怀。
敢同刘峻之《广交》,聊代山阳之《感旧》。
收纸长想,属思不文。
其词曰:
惟天地之肖貌,钟象数之最灵。
斡五行而宅秀,揽万物以储精。
粤亨会之吻合,倬思皇而挺生。
联秀骥以服轭,簉仪凰而舞庭。
蔼媚天之吉士,焕入彀之群英。
嗟若人之间杰,何遘时之熙盛。
袭淮水以启胄,追汾阳而薄景。
统三变之至道,凝四端之粹性。
貌峨峨而突弁,衣襜襜而方领,驰妙誉于丘稷,掩多奇于汝颍。
出乎类以拔萃,砥其言而砺行。
轶士林以横步,邈霄涂而高骋。
直协华之启旦,颁深诏而求治。
鬻公车以千数,集桥门而万计。
莪菁菁而载育,薪翘翘而咸刈。
苹呦呦而鹿食,场皎皎而驹至。
彼君子之修业,奉裒举而论艺。
驰一封之汉车,冠百朋之周士。
纷采采之雪裳,蔼譊譊之帷被。
家抱玉以相矜,言盈庭而可畏。
独夫子之卓尔,愤愚儒之翕訾。
决辩涛以四出,轩意霞而中起。
盘百钩而不踠,投千牛而弥锐。
群心惕以解体,众口呿而瞠视。
将一鼓以作气,以十手之所指。
蹇登荐于王府,群万有而来洎。
混如泾渭之合,杂若蜩螳之沸。
或腊弹以勤请,或金膏而将意。
惟夫子之介然,谓众谋之非韪。
含清唱而靡应,据中道而不倚。
恶登墙而栖处,耻画墁而食志。
茍尔功之可图,非吾人之所履。
企造天之华阙,爰奏技于严宸。
皇不察予之中诚,汩旅退于下陈。
无左右以为助,虽随和而孰珍?
虎当关而逐逐,犬迎吠而狺狺。
敛高足于要津,反初服于私门。
宫一亩以却扫,案三杯而食贫。
虽埋照于流俗,愈抗情于曩真。
庶桑榆之可收,奚嗜欲之足驯?
咨余生之蕞尔,昧贤达之高致。
属钜创以集蓼,委颓龄而归里。
声不高于乡品,志方谋于遁尾。
何夫君之渊识,外当世之流议。
续伐木之高矩,缔忘言之密契。
始告导于忠善,终博约于文礼。
义盖高而薄云,言志美而成市。
霜雪零而靡凋,风雨晦而不已。
寻越盟于戴笠,泛牙弦于流水。
我有实而子采,尔有规而吾佩。
期左提以右挈,俾尽善而又美。
优圣域以襼裳,宾帝门而结轨。
悯人生之多故,抚物化之靡常。
何夫子之禀质,郁中乾而外彊。
广十旬而寝疾,偃四支而在床。
饵恶石以无徵,指馀阴而激扬。
鸟发谶以入室,竖兴妖而在肓。
眷寿母之垂老,抚孤孩而增伤。
心念后而惴惴,泪垂睫而浪浪。
启手足以自顾,何命促而意长。
慨朝露之溘至,入脩夜之不旸。
嗟天理之繟然,云祸盈而佑吉。
监至高而在下,网虽疏而实密。
何夫君之重道,遭六极而生疾。
收华藻于中春,顿遐踪于逐日。
昔二人之同心,今一臂而相失。
望森森之美槚,叹萧萧之遥阡。
岂死者之可作,徒兴叹于九原。
脱亭皋之珍木,淡陇首之长烟。
日西匿以风戾,雁南翔而露圆。
仰泰素之收神,哀拱木而敛魂。
沥酒绵之薄奠,抚坟草之陈根。
旧馆阒以无睹,遗书散而罕存。
投空文以长想,尽万代其何言。
稻香亭观穫十韵(乾隆庚辰)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每岁秋蒐举,恒过熟稻时。
兹方迟启跸,恰值促常期。
遍陇黄云蔚,迎亭紫玉蕤。
肯教鹦鹉啄,宁数蕙兰披。
何必范云论,因怀杜甫诗。
腰镰农父入,凭槛近臣知。
乍见空云水,惟忻如栉茨。
关心真惬望,可口欲流脂。
三字瞻宸翰,五言纪昊慈。
更希八纮遍,永祝万仓斯。
罗浮循吏有名儒,岁阅惊闻赐玺书。
甑似范云惟茹檗,室如言偃有悬鱼。
频年灾沴劳煦沬,阖境凋残苦拮据。
何日双旌复炎海,二天长庇老樵渔。
共 7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