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申徽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7—556 【介绍】: 西魏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黑獭。初随父肱从鲜于修礼起事,后降尔朱荣。转以别将,从贺拔岳讨北海王元颢。随岳入关,镇万俟丑奴起事。岳死,继统岳军,据有关中。高欢入洛,逼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泰拥帝拒高欢,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进位丞相。旋废杀孝武帝,立南阳王元宝炬,建立西魏。泰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专西魏朝政二十余年。用苏绰、卢辩等,颁布六条诏书,整顿吏治,改革官制,行均田制,创府兵制,定计帐与户籍制。死后,子觉代西魏称帝,国号周。追尊为文帝。
全后周文·卷一
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郡武川人。
初从葛荣,荣败,从荣朱荣为统军。
孝庄反正,封宁都子,迁镇远将军、步兵校尉。
从贺拔岳入关,迁征西将军,加直阁将军,行原州事;太昌中为大行台左丞,领司马,加散骑常侍,进武卫将军、夏州刺史;永熙中,进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封略阳县公兼尚书仆射关西大行台。
孝武西迁,加授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进封略阳郡公,拜驸马都尉。
文帝即位,进督中外诸军事,改封安定郡公,录尚书事,进柱国大将军,授太师。
废帝即位,以冢宰总百揆。
恭帝三年为太师大冢宰,薨,谥曰文公。
孝闵受禅,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追尊为文皇帝。
(案:《申徽传》云:文帝临夏州,以为记室参军兼主簿,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
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
然则《上魏孝武四表》《责侯莫陈悦书》《传檄方镇》皆宜编入申徽文。
其大统初书翰乃苏绰、卢柔、李昶、唐瑾作,未可分别,今编为文帝文。
案:《北史·李彪传》云:诏册文笔,皆昶所作。)
僧彦琮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7—610 【介绍】: 隋僧,赵郡柏人人,俗姓李。少聪敏,过目不忘。十岁出家,改名道江。年十二在乡寺讲《无量寿经》,赵郡佐王邵,听而慕之,乃相友善。北周武帝时毁佛,更名彦悰。宣帝时授以礼部职官,不就。与朝士王劭、辛德源、陆开明等相善,号为文外玄友。入隋,召入京师掌翻译。文帝仁寿中奉敕撰《众经目录》、《西域传》。自著有《沙门名义论》、别集等。
全隋文·卷三十三
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人。初名道江,齐武平中为都讲。入周,更今名。隋开皇中,召住大兴善寺,又住日严寺。大业六年,卒。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五 护教科
赵郡柏人。李氏子。世衣冠。性姿强记。十岁礼信都边法师出家。名道江听十地论。十二岁诵法华经于巏嵍山。顷之游邺都历诸讲席。仍反乡寺。开无量寿经。时郡佐太原王邵尤敬仰焉。齐武平初。入晋阳。会文宣西幸。承其誉。诏讲仁王经于宣德殿。帝及太后六宫。文武寮穼咸会。侍中高元海掖江升座。国统僧都接侍。徒众二百皆英髦。江神气谈吐坚朗。剖析无底滞。帝惊异以为希有。时年才十四。年十六丁父忧。且进具戒。戒本万言。次日晡皆暗诵。周武黜释尚老。江始更前名。纵发变服。以大易老庄。陪奉廷论。而帝之所著道书。无上秘要者。亦与力焉。宣帝尤嘉。赏。屡授官弗就。朝士王邵辛德源陆开明唐怡等。交善。号文外玄友。大像二年。稍为诸贤谈般若。大定九年。同沙门昙延等。得请依旧薙染。于是隋文帝方位冢宰。而琮年二十又五矣。二月十三日。帝受周禅。建元开皇。诏讲筵四时。相继勿怠。沐道者万计。著内典文会集。𨤲正沙门唱导法。三年帝幸道坛。见老子化胡昼像怪之。诏沙门道士对诰。且诏苏威杨素何妥张宾等详定。时琮亦与焉。道士伏其妄。作辨教论二十五条。援据切实。诏赞译新至梵夹。驾东巡。诏扈从。时炀帝在晋邸。出总河北。旋途并部上谒。讲金光明胜鬘般若等经。秦王俊镇太原。居其宅。一夕梦。人身金色三丈。授玻瓈酒碗曰。可饮尔。辞以律所遮不敢。至是见王所事像如之。 十二年。诏住大兴善寺。掌翻译。每设大斋。琮为宣导。曲尽衷诚。帝顾之感动。住晋王日严寺。日阅大品法华楞伽维摩摄论十地等。仁寿初。送舍利葬并州开义寺。末年又葬复州龙盖寺。瑞应莫殚纪。作舍利瑞图经。国家祥瑞录。大业二年。东都新治。沙门诣阙贺。诏特留叙旧。诏处洛阳上林翻经馆林邑平。获经五百六十四甲。一千三百五十馀部。多梨树叶昆崙书者。诏送馆。琮披揽。而编录之为五卷。又分七例。所谓经律赞论方字杂书也。必用隋言译。则当成二千二百馀卷云。共裴矩脩天竺记。前后译经。凡二十三部。一百许卷。素患虚。冷六年七月二十四日发痢卒于馆。年五十四。丧归柏人葬。
续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二
释彦琮。
俗缘李氏。
赵郡柏人人也。
世号衣冠。
门称甲族。
少而聪敏才藻清新。
识洞幽微情符水镜。
遇物斯览事罕再详。
初投信都僧边法师。
因试令诵须大拿经。
减七千言。
一日便了。
更诵大方等经。
数日亦度。
边异之也。
至于十岁方许出家。
改名道江。
以慧声洋溢如江河之望也。
听十地论。
荣誉流振。
州邑所推。
十二在巏嵍山诵法华经。
不久寻究。
便游邺下因循讲席。
乃返乡寺讲无量寿经。
时太原王邵任赵郡佐。
寓居寺宇。
听而仰之。
友敬弥至。
齐武平之初。
年十有四。
西入晋阳。
且讲且听。
当尔道张汾朔。
名布道儒。
尚书敬长瑜及朝秀卢思道元行恭邢恕等。
并高齐荣望。
钦揖风猷。
同为建斋讲大智论。
亲受披导叹所未闻。
及齐后西幸晋阳。
延入宣德殿讲仁王经。
国统僧都用为承奉。
听徒二百。
并是英髦。
帝亲临御筵。
文武咸侍。
皇太后及以六宫。
同升法会。
敕侍中高元海。
扶琮升坐。
接侍上下。
而神气坚朗。
希世惊嗟。
析理开神。
咸遵景仰。
十六遭父忧。
厌辞名闻游历篇章。
爰逮子史颇存通阅。
右仆射阳休之。
与立林馆诸贤。
交共款狎。
性爱恬静。
延而方造。
及初进具。
日次晡时。
戒本万言诵试兼了。
自尔专习律检。
进讨行科。
及周武平齐。
寻蒙延入。
共谈玄藉深会帝心。
敕预通道观学士。
时年二十有一。
与宇文恺等周代朝贤。
以大易老庄陪侍讲论。
江便外假俗衣。
内持法服。
更名彦琮。
武帝自缵道书号无上秘要。
于时预沾纶综。
特蒙收采至宣帝在位。
每醮必累日通宵。
谈论之际因润以正法。
时渐融泰颇怀嘉赏授礼部等官并不就。
与朝士王邵辛德源陆开明唐怡等。
情同琴瑟。
号为文外玄友。
大象二年。
隋文作相。
佛法稍兴。
便为诸贤讲释般若。
大定元年正月。
沙门昙延等。
同举奏度方蒙落发。
时年二十有五。
至其年二月十三日。
高祖受禅改号开皇。
即位讲筵四时相续。
长安道俗咸拜其尘。
因即通会佛理。
邪正沾濡。
沐道者万计。
又与陆彦师薛道衡刘善经孙万寿等一代文宗。
著内典文会集。
又为诸沙门撰唱导法。
皆改正旧体。
繁简相半。
即现传习祖而行之。
开皇三年。
隋高祖幸道坛。
见画老子化胡象。
大生怪异。
敕集诸沙门道士。
共论其本。
又敕朝秀苏威杨素何妥张宾等。
有参玄理者。
详计奏闻。
时琮预在此筵当掌言务。
试举大纲未及指覈。
道士自伏陈其矫诈。
因作辩教论。
明道教妖妄者。
有二十五条。
词理援据宰辅褒赏。
其年西域经至。
即敕翻译。
既副生愿欣至泰然。
从驾东巡旋途并部。
时炀帝在蕃任总河北。
承风请谒延入高第。
亲论往还允惬悬伫。
即令住内堂。
讲金光明胜鬘般若等经。
又奉别教撰修文疏。
契旨卓陈足为称首。
又教住大兴国寺。
尔后王之新咏旧叙恒令和之。
又遣箫懿诸葛颖等群贤。
迭往参问。
谈对名理宗师有归。
隋秦王后作镇太原。
又蒙延入安居内第。
叙问殷笃。
琮别夜寐梦见黄色大人身长三丈。
手执颇梨碗授云。
碗内是酒。
琮于梦中跪受之曰。
蒙赐宝器。
非常荷恩。
但以酒本律禁。
未敢辄饮。
寤已莫知其由。
及后王躬造观音画像张设内第。
身量所执宛同前梦。
于是私慰素抱。
悲庆交并。
至十二年。
敕召入京。
复掌翻译。
住大兴善。
厚供频仍。
时文帝御寓盛弘三宝。
每设大斋皆陈忏悔。
帝亲执香炉。
琮为宣导。
畅引国情恢张皇览。
御必动容竦顾。
欣其曲尽深衷。
其言诚感达如此类也。
炀帝时为晋王。
于京师曲池营第林。
造日严寺。
降礼延请永使住之。
由是朝贵明哲数增临谒。
披会玄旨屡发信心。
然而东夏所贵。
文颂为先。
中天师表。
梵音为本。
琮乃专寻教典。
日诵万言。
故大品法华维摩楞伽摄论十地等。
皆亲传梵书受持诵读。
每日闇阅要周乃止。
仁寿初年。
敕令送舍利于荆州。
时汉王谅。
于所治城。
隔内造寺。
仍置宝塔。
今所谓开义寺是也。
琮初至塔所。
累日云雾晦合。
及至下晨。
时正当午。
云开日耀天地清朗。
便下舍利痤而藏之。
又感瑞云夹日五色相间。
仁寿末岁。
又敕送舍利于复州方乐寺。
今名龙盖寺也。
本基荒毁南齐初立。
周废颓灭才有馀址。
而处所显敞堪置灵塔。
令人治剪。
忽觉头上痒闷。
因检发中。
获舍利一粒。
形如黍米光色鲜发。
两斧试之。
上下俱陷而舍利不损。
频更椎打。
光色逾盛。
掘深七尺又获塼藏。
铜银诸合香泥宛然。
但见清水满合。
其底踪迹似有舍利。
寻觅不见。
方知发中所获。
乃是银合所盛。
又觅石造函。
遍求不获乃于竟陵县界感得一石。
磨治既了忽变为玉。
五色光润内彻照见旁人。
又于石中现众色象。
引石向塔。
又感一鹅飞至函所。
自然驯狎。
随石去住初无相离。
虽见同群了无顾眄。
逐去还来。
首尾十日恒在舆所。
有人将至馀处。
便即鸣叫飞翔踰院而入。
及至埋讫便独守塔绕旋而已。
又感塔所前池有诸鱼鳖并举头出水北望舍利。
琮便为说法。
竟日方隐。
又感塔所井水十五日间自然涌溢。
埋后乃止。
四月八日云满上空。
正午将下收云并尽。
惟馀塔上团圆如盖。
五色间错映发日轮。
至藏舍利其云乃散。
琮欣感嘉瑞。
以状奏闻。
帝大悦录以为记。
藏诸秘阁。
仁寿二年下敕更令撰众经目录。
乃分为五例。
谓单译重翻别生疑伪。
随卷有位。
帝世盛行。
寻又下敕。
令撰西域传。
素所暗练周镜目前。
分异讹错深有徵举。
故京壤名达。
多寻正焉。
有王舍城沙门。
远来谒帝。
事如后传将还本国请舍利瑞图经及国家祥瑞录。
敕又令琮翻隋为梵。
合成十卷。
赐诸西域。
琮以洽闻博达素所关心。
文章腾翥京辇推尚。
凡所新译诸经。
及见讲解大智释论等。
并为之序引。
又著沙门名义论别集五卷。
并词理清简。
后学师钦。
大业二年。
东都新治。
与诸沙门诣阙朝贺。
特被召入内禁。
叙故累宵谈述治体呈示文颂。
其为时主见知如此。
因即下敕。
于洛阳上林园。
立翻经馆以处之。
供给事隆倍逾关辅。
新平林邑所获佛经。
合五百六十四夹。
一千三百五十馀部。
并昆崙书。
多梨树叶。
有敕送馆。
付琮披览。
并使编叙目录。
以次渐翻。
乃撰为五卷。
分为七例。
所谓经律赞论方字杂书七也。
必用隋言以译之。
则成二千二百馀卷。
敕又令裴矩共琮修缵天竺记。
文义详洽条贯有仪。
凡前后译经。
合二十三部。
一百许卷。
制序述事备于经首。
素患虚冷发痢无时。
因卒于馆。
春秋五十有四。
即大业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也。
俗缘哀悼归葬柏人。
初大渐之晨。
形羸神爽。
问弟子曰。
斋时至未。
对曰未也。
还瞑目而卧。
如此再三。
乃回身引颈向门视日曰。
斋时已至。
吾其去矣。
索水盥手焚香。
迎弥勒画像。
合掌谛观。
开目闭目乃经三四。
如入禅定奄尔而终。
持纩属之方知已绝。
且琮神慧夙成。
彰于孩稚。
奉信贞恪松梓其心。
本师五台山沙门道最。
最亦风采标映。
故琮不坠其门。
凡所游习澹然独静。
虽经物忤曾无言及。
抑道从俗。
敕附文馆。
屡逢光价能无会情。
斯乃立操虚宗。
游情靡测。
讲诵相沿初未休舍。
会梦入地狱。
颇见苦缘。
由念经佛等名。
蒙得解脱。
送往山楼之上。
寻又历观诸狱。
备睹同讲名僧。
五苦加之。
具言其状。
为说十善。
良久方觉。
至后数年更梦前事。
由称佛菩萨名。
又蒙放免。
高祖具闻。
敕琮录出赐诸道俗永为警诫。
自尔专思罪累。
屏绝人事。
息意言筌行方等忏。
供给贫病。
晚以所诵梵经四千馀偈十三万言。
七日一遍用为常业。
然琮久参传译。
妙体梵文。
此土群师皆宗鸟迹。
至于音字诂训。
罕得相符。
乃著辩正论。
以垂翻译之式。
其词曰。
弥天释道安每称。
译胡为秦。
有五失本三不易也。
一者胡言尽倒而使从秦。
一失本也。
二者胡经尚质。
秦人好文。
传可众心非文不合。
二失本也。
三者胡经委悉。
至于叹咏丁宁反覆。
或三或四不嫌其繁。
而今裁斥。
三失本也。
四者胡有义说。
正似乱词。
寻检向语文无以异。
或一千或五百。
今并刈而不存。
四失本也。
五者事以合成将更旁及。
反腾前词已乃后说而悉除此。
五失本也。
然智经三达之心。
覆面所演。
圣必因时时俗有易。
而删雅古以适今时。
一不易也。
愚智天隔圣人叵阶。
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
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
二不易也。
阿难出经去佛未久。
尊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
今虽千年而以近意量截。
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
此生死人平平若是。
岂将不以知法者猛乎。
斯三不易也。
涉兹五失经三不易。
译胡为秦。
讵可不慎乎。
正当以不关异言传令知会通耳。
何复嫌于得失乎。
是乃未所敢知也。
余观道安法师。
独禀神慧高振天才。
领袖先贤开通后学。
修经录则法藏逾阐。
理众仪则僧宝弥盛。
称印手菩萨岂虚也哉。
详梵典难易。
诠译人之得失。
可谓洞入幽微能究深隐。
至于天竺字体悉昙声例。
寻其雅论亦似闲明。
旧唤彼方总名胡国。
安虽远识未变常语。
胡本杂戎之胤。
梵惟真圣之苗。
根既悬殊。
理无相滥。
不善谙悉多致雷同。
见有胡貌即云梵种。
实是梵人漫云胡族。
莫分真伪良可哀哉。
语梵虽讹比胡犹别。
改为梵学知非胡者。
窃以佛典之兴。
本来西域。
译经之起。
原自东京。
历代转昌迄兹无坠。
久云流变稍疑亏。
动竞逐浇波。
鲜能回觉。
讨其故事。
失在昔人。
至如五欲顺情。
信是难弃。
三衣苦节定非易忍。
割遗体之爱入道要门。
舍天性之亲出家恒务。
俗有可反之致忽然已反。
梵有可学之理何因不学。
又且。
发蒙草创。
伏膺章简。
同鹦鹉之言。
仿邯郸之步。
经营一字为力至多。
历览数年其道方博。
乃能包括今古网罗天地。
业似山丘文类渊海。
彼之梵法大圣规摹。
略得章本通知体式。
研若有功解便无滞。
匹于此域固不为难。
难尚须求。
况其易也。
或以内执人我外惭咨问。
枉令秘术旷隔神州。
静言思之悯而流涕。
向使法兰归汉僧会适吴。
士行佛念之俦。
智严宝云之末。
才去俗衣寻教梵字。
亦沾僧数先披叶典。
则应五天正语充布阎浮。
三转妙音并流震旦。
人人共解。
省翻译之劳。
代代咸明。
除疑网之失。
于是舌根恒净。
心镜弥朗。
藉此闻思永为种性。
安之所述大启玄门。
其间曲细犹或未尽。
更凭正文助光遗迹。
粗开要例。
则有十条字声。
一句韵。
二问答。
三名义。
五经论。
五歌颂。
六咒功。
七品题。
八专业。
九异本。
十各疏其相。
广文如论。
安公又云。
前人出经。
支谶世高。
审得胡本。
难继者也。
罗叉支越。
斲凿之巧者也。
窃以得本开质斲巧由文。
旧以为凿今固非审。
握管之暇试复论之。
先觉诸贤高名参圣。
慧解深发功业弘启。
创发玄路早入空门。
辩不虚起义应雅合。
但佛教初流方音鲜会。
以斯译彼仍恐难明。
无废后生已承前哲。
梵书渐播真宗稍演。
其所宣出穷谓分明。
聊因此言辄铨古译。
汉纵守本犹敢遥议。
魏虽在昔终欲悬讨。
或繁或简理容未适。
时野时华例颇不定。
晋宋尚于谈说。
争坏其淳。
秦梁重于文才。
尤从其质。
非无四五高德缉之以道。
八九大经录之以正。
自兹以后迭相祖述。
旧典成法且可宪章。
展转同见因循共写。
莫问是非谁穷始末。
僧鬘惟对面之物。
乃作华鬘。
安禅本合掌之名。
例为禅定。
如斯等类固亦众矣。
留支洛邑义少加新。
真谛陈时语多饰异。
若令梵师独断。
则微言罕革。
笔人参制。
则馀辞必混。
意者宁贵扑而近理。
不用巧而背源。
傥见淳质请勿嫌怪。
昔日仰对尊颜瞻尚不等。
亲承妙吼听之犹别。
诤论起迷。
豫𠰳涅槃之记。
部党兴执。
悬著文殊之典。
虽二边之义佛亦许可。
而两间之道。
比丘未允其致。
双林早潜一味初损。
千圣同志九旬共集。
杂碎之条。
寻讹本诫水鹄之颂。
俄舛昔经。
一圣才亡法门即减。
千年已远人心转伪。
既乏写水之闻。
复寡悬河之说。
欲求冥会讵可得乎。
且儒学古文变犹纰缪。
世人今语传尚参差。
况凡圣殊伦东西隔域。
难之又难论莫能尽。
必慇勤于三覆。
靡造次于一言。
岁校则利有馀。
日计则功不足。
开大明而布范。
烛长夜而成务。
宣译之业未可加也。
经不容易理藉名贤。
常思品藻终惭水镜。
兼而取之。
所备者八。
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
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
其备二也。
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闇滞。
其备三也。
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
其备四也。
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
其备五也。
沈于道术澹于名利不欲高衒。
其备六也。
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
其备七也。
薄阅苍雅。
粗谙篆隶。
不昧此文。
其备八也。
八者备矣。
方是得人三业必长其风靡绝。
若复精搜十步应见香草。
微收一用时遇良材。
虽往者而难俦。
庶来者而能继。
法桥未断夫复何言。
则延铠之徒。
不回隆于魏室。
护显之辈。
岂偏盛于晋朝。
或曰。
一音遥说四生各解。
普被大慈咸蒙远悟。
至若开源白马。
则语逐洛阳。
发序赤乌。
则言随建业。
未应强移此韵始符极旨。
要工披读乃究玄宗。
遇本即依真为笃信。
案常无改世称仰述。
诚在一心非关四辩。
必令存梵讵是通方。
对曰。
谈而不经旁惭博识。
学而无友退愧寡闻。
独执管锥未该穹壤。
理绝名想弥难穿凿。
在昔圆音之下神力冥加。
满字之间利根回契。
然今地殊王舍人异金口。
即令悬解定知难会。
经音若圆雅怀应合。
直餐梵响何待译言。
本尚亏圆译岂纯实。
等非圆实不无疏近。
本固守音译疑变意。
一向能守十例可明。
缘情判义诚所未敢。
若夫孝始孝终治家治国。
足宣至德堪弘要道。
况复净名之劝发心。
善生之归妙觉。
奚假落发剪须苦违俗训持衣捧钵顿改世仪
坐受僧号详谓是理。
遥学梵章宁容非法。
崇佛为主。
羞讨佛字之源。
绍释为宗。
耻寻释语之趣。
空睹经叶弗兴敬仰总见梵僧例生侮慢。
退本追末吁可笑乎。
象运将穷斯法见续。
用兹绍继诚可悲夫。
文多不载。
琮师尚宗据深究教源。
故章抄疏记诸无所及。
述制书论不叙丘坟。
著福田论僧官论慈悲论默语论鬼神录。
通极论辩圣论通学论善知识录等。
并赋词弘瞻精理通显。
初所著通极者。
破世术诸儒不信因果。
执于教迹好生异端。
此论所宗。
佛理为极。
言辩圣者。
明释教宣真孔教弘俗。
论老子教不异俗儒。
灵宝等经则非儒摄。
言通学者。
劝引儒流遍师孔释。
令知内外备识俗真。
言善知识者。
是大因缘登圣越凡。
不因善友无人达也。
门人行矩者。
即琮兄之子。
为立行记流之于世。
矩少随琮学。
咨训叶经。
东西两馆并参翻译。
为性颇属文翰。
通览坟素。
夙为左仆射房玄龄所知。
深见礼厚。
贞观初。
奏敕追入。
既达京室将事翻传。
遂疾而终。
不果开演。
乡族流恸接柩。
赵州所译众经。
具在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