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秀之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毛协恭(?
年—1647年),字力怀,一字端甫,号亶鞠。
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今属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
明末政治人物。
自幼家贫力学。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乡试举人。
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七名同进士出身,大理寺观政。
十五年(1642年),授福建福宁州宁德县知县。
随即以才能调任福州府侯官县知县,宁德县人为毛协恭立祠、碑于学前街。
于侯官县拒绝馈赠、革除耗羡、多有惠政。
十六年(1643年)春季,清兵入塞攻略畿辅,福建巡抚张肯堂勤王,毛协恭募兵二千人前往隶属张肯堂。
十七年(1644年),勤王军退兵后获举荐入授监察御史,尚未赴任,流寇张献忠部已攻破江西袁州、吉州,转攻赣州以窥探福建;毛协恭对张肯堂进言:「杉关,入闽门户,关固,贼不能越邵武而南。
请厚集兵守之。
」两个月后,张献忠军转往四川使福建危机暂解,而李自成攻陷京师畿辅西侧地带,崇祯帝下诏勤王,毛协恭与张肯堂再度募集义勇军,刚集结便获悉京师沦陷皇帝殉国。
南明福王监国,授为陕西道监察御史。
隆武元年(1645年,顺治二年)闰六月隆武帝称帝后,以御史提督福建学政。
隆武二年(1646年,顺治三年)正月,毛协恭进呈常州同乡各臣书疏,隆武帝读完感到悲痛,说:「江南士绅,无人不洒涕思明,枕戈待举。
朕必亲提黄钺,张皇六师,以慰臣民之望。
大小文武,当时时刻励尔志,毋狃偏安!
」八月,清军入福建,取福州。
毛协恭正办理考试完毕,由兴化府行至洪塘,获悉事变大哭,投水自杀,获救,避难流转于泉州府、建宁府境之间,打算前往广东。
遇到土寇发起,避难前往崇安县。
隆武三年(1647年,顺治四年)七月,毛协恭南下途中于建宁府西北吉阳溪万石滩遭遇清军,女婿刘元赵前行被杀;毛协恭命令两个儿子从小路逃走,自己向清军大喊:「速杀我!
」被捕,清军主帅以高官厚禄劝降,毛协恭厉声说:「若亦知毛提督乎?
尚奚道!
」于是被杀,尸体被投入溪水急流中。
毛协恭两个儿子寻找其尸身未寻得。
毛协恭之妻周氏抱著幼子,与长女、次女都投水而死,家仆邹良玉、王大郎殉死,受毛协恭命率二千人前往京师的王秀之妻也携幼子投水死。
清乾隆朝赐谥节悯,入祀宁德县、侯官县名宦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