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泗孙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7 首
四海承平兵解甲,风尘不到吴门。
横塘一片水难浑。
芟荷留客袂,杨柳掩归云。

蜀彦宦游文字美,香严最播清芬。
蘧园人海省藏身。
鱼书通锦水,珠玉走峨岷。
庄思缄西泠感旧图卷(并叙) 清末民国初 · 裴景福
七言律诗
光绪壬午冬,先君官昭文,方柏堂先生自西泠来,携彭雪琴尚书画梅大幅见寄。先君招杨滨石、赵次侯、曾君表三君子,陪游拂水岩、红豆山庄诸胜,已三十馀年矣。乙卯五月入都,思老出示此图,为怀父执某某作也。枨触前尘,感而赋此。
退省庵中梅蕊春,一枝画寄尚湖滨。
柏堂道谊联三老,红豆风流继五人。
潘岳赋成怀父友(有《怀父友赋》。),贞元诗就感朝臣。
披图顿触孤儿恨,家国沧桑泪满巾。
按:乙卯五月入京后作
忆从春申浦,奉使闽中去。
一岁再往还,了识浮槎路。
文星践南斗,炎岭转秋暮。
独惭俗士驾,两接仙舟渡
维时海防急,鹭屿塞氛雾。
峥嵘日月迈,萧条鬓发素。
朝廷广登进,恩榜展秋赋。
君侍承明庐,论思有撰著。
名邦待衡鉴,古贤导趋步。
必求通经士,肯使儒术误。
锦乡泛归棹,欧剑得新铸。
遥想寿觞举,江云回北顾(北固山又名北顾。)
还见绮里翁,三山话昔遇
⑴ 庚子岁使闽,途次与星使往来相遇。
⑵ 君差旋,拟便道省觐,时季仙九自闽督告归,侨居虞山已数年矣,与尊甫研培先生时有觞咏。
司农顾我城南隅,与客同展消寒图(竹朋顷得彭文勤消寒诗画合卷。)
杯酒留连不能去,西台后约先招呼。
翩然乃放潞河棹,归来折简如追逋。
是日大寒过二日,登高眺远同云铺。
疏林残雪带城堞,小几明窗安地炉。
主宾翰墨气飞越,而我拄杖兼人扶。
汀州老守最后至,探袖忽得骊龙珠。
合坐耸观各惊叹,想见朝野时欢娱。
五君高咏已陈迹,何况远溯彭刘朱
司农慕古心更纡,览揆今日思髯苏(是日坡公生日,拜笠屐像。)
共爇瓣香奉笠屐,恍登杰阁瞻毗卢。
一醉僵卧逼除岁,诗来斗觉明双矑。
知公忧时念氛沴,愧我久病成凋枯。
报章已落春帖后,退食更望褰裳俱。
古松老槐似招客,且看万株红珊瑚(今春花时拟为后会。)
⑴ 余以丙申岁《城南雪集图卷》属朗亭题。
⑵ 消寒卷首文勤、文清、文正三公题咏外,一时老辈名作如林。
啼声小试菊花天,英物桓公称后先。
竹叶香分人淡雅,兰芽秀茁日暄妍。
含饴竞羡孙枝茂,绳武还将祖砚传。
待得筵开周晬日,相看剑印时边悬。
慈仁寺里五株松,酹酒松阴踏晓钟。
北宋风流犹在眼,西园冠盖已无踪(戊午岁,沈文忠公邀集慈仁寺,为东坡作生日。祁文端公、许仁山阁学、杨滨石编修皆已物故,存者潘伯寅尚书与仆耳)
镜中霁雪怜空影(慈仁寺楼悬巨镜,收西山雪景如画),湖外闲云记旧容。
玉局仙人知此意,直须一醉倒千钟。
杨泗孙 清末 · 翁同和
对联
风雨客归迟,我愧巨卿真死友;
江湖天遗老,谁知苏轼旧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