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杯度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3或344—413 【介绍】: 即拘摩罗耆婆、鸠摩罗什婆。意为“童寿”。十六国时高僧,龟兹人,祖籍天竺。七岁随母出家。九岁以后,游学罽宾、月氏、疏勒等国,学小乘、大乘,精研《中论》、《十二门论》等,誉满西域。二十岁还龟兹。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吕光破龟兹,得罗什,遂滞留凉州十八年,得通汉文。后凉灭,入长安,为后秦姚兴国师。兴辟逍遥园译场,罗什为译主。前后八年,据《大唐内典录》载,共译佛经98部,425卷。著名弟子有僧肇、僧睿、道生、道融,世称“什门四圣”。大乘部之《妙法莲华经》、《大方等大集经》、《维摩诘经》、《中论》、《百论》、《大智度论》等,均出其手,译文典丽而不失原意。现存著作有《大乘大义章》。
全晋文
鸠摩罗什,一作句摩罗耆婆,天竺人。为吕光所获,历事吕纂吕隆,至后秦弘始中迎入关,卒于长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此云童寿。
天竺人也。
世为相国。
大父达多有重名。
父炎将嗣相位。
避之出家。
东度葱岭。
龟兹王闻其名。
郊迎之。
尊以为国师。
王有妹年二十。
才敏绝人。
诸国交聘不许。
及见炎逼以妻之。
生二子。
其一罗什。
其一则弗沙提婆。
始什之妊也。
其母慧解倍常。
闻雀黎大寺多名僧。
有得道者。
呼女伴往听法。
忽通天竺语。
难问锋出。
有达么瞿沙者。
见曰。
是必孕智子。
为说舍利弗在胎时事。
什生七岁。
母因野行。
见冢骨。
从炎乞出家。
炎不可。
因不食六日。
气如缕。
乃许之。
遂与什俱落发。
母以专精禅观。
获初果。
什诵经日千偈。
偈三十二字。
凡三万二千言。
义亦自通。
龟兹人方加礼事。
母辄携什避去。
游诸国。
什九岁。
渡新头河。
至罽宾。
师事异僧槃头达多。
受杂藏中长两阿含。
凡四百万言。
达多奇之。
什自是声称达王。
王集异道。
立论相攻难。
异道慢什年小。
不为备。
什乘隙折困之。
异道愧伏。
王设上供。
差大僧营视。
惟恐其去。
年十二。
母携还龟兹。
而诸国交聘以好爵。
悉不应。
已又携至月氏。
北山尊者见之。
谓其母曰。
此沙弥使三十五岁。
毗尼无玷者。
度人如优波鞠多。
不尔正一俊法师耳。
至沙勒。
顶戴佛钵。
私念钵大而轻如此耶。
即重不胜。
失声下之。
母问其故。
曰儿心分别。
故钵轻重耳。
遂留沙勒一年。
博览五明诸论。
及阴阳星算。
皆妙达其要。
沙门喜见劝王请什开法。
曰。
当有二益。
国中比丘。
耻不及之。
而加精进。
龟兹王必以为尊什。
是敬己也。
来脩旧好。
王然之。
于是会道俗如其劝。
什真率忽绳墨。
或者疑之。
时有莎车王子须利耶跋陀。
参军王子须耶利苏摩兄弟。
皆弃国位为沙门。
苏摩尤才辩。
尝为什说阿耨达经。
以阴界诸入。
皆空无相。
怪而问曰。
此经乃坏破诸法至是耶。
因共研覈大小乘。
移时。
而什悟。
叹曰。
吾昔于小乘。
如以鍮石为金。
遂受中百二论。
十二门观等。
温宿国龟兹之北境也。
有异道。
立义击鼓。
求论辩。
什适随母在焉。
卒挫衄之。
自是名重葱左。
居龟兹。
广说诸经。
学徒自诸国来者云委。
尼阿竭耶末帝。
王女也。
博观群经。
已證二果。
闻法欣跃。
更请开演。
什益分别诸法本空。
阴界假名非实等法义。
听者晓悟。
年二十。
即王宫。
从卑摩罗叉受戒。
学十诵律。
顷之母谓龟兹王白纯曰。
汝国寻衰柰何。
谓什曰。
方等深教不可思议。
传至东土。
惟尔之力。
但于汝无利。
惜哉。
什曰。
必使大化流传。
虽苦无所恨。
母以为然。
寻往天竺。
进登三果。
什独留止国之新寺。
后于寺侧。
得放光经。
而文字隐蔽。
不可读。
什心知其魔。
不为动。
既而可读耳。
闻空中语曰。
智人何用此书。
什曰小魔敢尔。
留二年。
益习大乘经论。
龟兹王为张金座锦耨。
使坐以说法。
什以其师盘头达多未悟大乘。
请往化导。
俄其师至。
什为先说德女问经。
盖以其多明因缘空假。
而昔与师俱所不信者。
师谓什曰。
汝于大乘见何异相。
而遽尚之。
什曰。
大乘深妙。
有法皆空。
非小乘滞相偏局可拟也。
师曰。
汝言一切皆空。
甚可畏也。
汝亦知舍有爱空之患乎。
昔有狂人。
使工绩缕。
工已极其细好矣。
狂人犹以为未。
工指空曰。
此缕也。
狂人曰。
我何不见。
工曰缕细。
我良工且不见。
况他人乎。
狂人喜厚饷之。
汝之空法正类此也。
什曰。
小乘执有。
大是颠倒。
如人病目。
见空中华。
以为实有。
坐以待果。
要人共尝。
其不为明目者所笑乎。
于是达多悟。
礼什为师。
西域诸国。
咸伏什神异。
其说法时。
诸王皆长跪坐侧。
令什践而升座焉。
苻坚闻之。
久有迎什意。
建元十二年。
丁丑正月。
太史奏云。
有星现外国分野。
当有大智人入辅中国。
坚曰。
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
将非此耶。
乃遣骁骑将军吕光等。
率兵七万。
西伐龟兹。
谓光曰。
若获罗什即驰驿送之。
光军未至。
什谓龟兹王曰。
当有勍敌。
从日下来。
宜恭承之。
勿抗其锋。
王不纳。
发兵拒光。
大为光所破。
遂获什。
光见其齿少易之。
强妻以龟兹王女。
什不可。
光曰。
道士岂复非气血生耶。
尚何辞。
乃饮以醇酒。
闭之密室。
光还中路屯师山下。
什曰。
宜从屯陇上。
光不纳。
夜果大雨潦起。
水深数丈。
死者数千人。
光异之。
光欲留王西国。
什曰。
推运揆数。
此不宜留。
前有福地可居。
还至凉州。
闻苻坚已为姚苌所害。
于是窃号河右。
属姑臧。
一日大风。
什曰。
不祥之风。
当有奸叛。
然不劳而自定。
俄有叛者。
寻皆殄灭。
沮渠蒙逊。
先推建康太守段业为主。
光遣子纂。
率众讨之。
时论以业乌合。
纂有威声。
势必全克。
光以访什。
答曰。
此行未见其利。
纂果败于合黎。
会郭黁起兵。
纂军轻骑还。
又为黁败。
仅以身免。
中书监张资病。
光博营救疗。
外国道人罗叉云。
能瘥资病。
光喜络赐不赀。
什知叉诳诈。
告资曰。
叉不能为。
徒烦费耳。
冥运虽隐。
可以术试之。
乃以五色丝作绳。
结之烧为灰末。
投水中。
灰若出水还成绳者。
病不可愈。
灰浮为绳自若。
未几资亡。
光亦寻卒。
子绍袭位。
纂杀之自立。
有猪生子三首。
黑龙升井中。
蟠卧殿前。
比旦失之。
纂以为瑞。
号殿为龙翔。
俄又升于当阳宫门。
又改为龙兴门。
什曰。
比日潜龙出游。
豕妖呈异。
龙者阴类。
出入以时。
今屡见灾也。
是必下人有谋者。
宜克己脩德。
以答天戒。
纂不纳。
竟为从弟超所杀。
什在凉州积年。
吕光父子。
既不弘道。
故蕴其深解。
无所宣化。
姚兴遣姚硕德。
西破吕隆。
迎至为国师。
初延入西明阁逍遥园。
译出众经。
多所暗诵。
又览旧经纰缪。
与沙门僧睿僧肇等八百馀人。
传受其旨。
更出经论。
凡三百馀卷。
僧睿才识高明。
常随什传写。
什每为睿言。
西方辞体。
特重文制。
其宫商体韵。
以入管弦为善。
凡觐王见佛。
必有赞德。
经中偈颂。
皆其式也。
但翻梵为秦。
失其蔚藻。
虽得大意。
殊乖文体。
正如嚼饭饲人。
非徒无味。
乃令人呕哕也。
什尝以颂赠法和云。
心山育明德。
流薰万由延。
哀鸾孤桐上。
清音彻九天。
凡十偈。
词喻皆尔。
雅好大乘。
志在敷演。
常叹曰。
吾著笔大乘阿毗昙。
非迦旃延比也。
无深识者。
因悽然而止。
著实相论二卷。
注维摩经。
皆肆笔成文。
无所窜定。
兴奉之若神。
尝讲经于草堂寺。
兴及朝臣大德沙门千馀人。
肃容观听。
兴曰。
法师才明超悟。
海内无双。
何可使法少种嗣哉。
遂以妓女十辈。
逼令受之。
什亦曰。
定中常见小儿登吾肩。
欲障也。
自是不住僧坊。
别立廨舍。
诸僧或欲效之。
什乃聚针于钵谓曰。
若能食此乃可耳。
因举匕进针如常食。
卑摩罗叉律师。
什受律师也。
至则欣迎尽礼。
卑摩未知被逼事。
问曰。
汝于汉地有大缘。
受法者几何人。
什曰。
经律未备。
新经皆什所传。
三千馀人。
相从授法。
但什以业重障深。
于律有缺。
不能深弘耳。
杯渡比丘在彭城。
闻什在长安。
叹曰。
吾与此子。
戏别三百馀年。
相见杳然未期。
迟有遇于来世耳。
什未终夕。
日觉四大不愈。
乃口出三番神咒。
令外国弟子诵之。
以自救。
未及致力。
转觉危殆。
于是力疾。
别众曰。
因法相遇。
殊未尽心。
方复后世。
自以暗昧。
谬充传译。
所出经论。
唯十诵律。
未及删烦。
若义契佛心。
焚身之日。
舌不焦坏。
遂终于逍遥园。
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十二日。
晋义熙五年也。
阇维果舌存焉。
晋书有传。
神僧传·卷第二
鸠摩罗什。
此云童寿。
天竺人也。
善经律论化行于西域。
及东游龟兹(音丘慈)龟兹王为造金师子座以处之。
时符坚僣号关中。
有外国前部王及龟兹王弟。
并来朝坚。
坚引见。
二王说坚云。
西域多产珍奇。
请兵往定以求内附。
至竖建元十三年正月。
太史奏云。
有星见外国分野。
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
坚曰。
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
将非此耶。
即遣使求之。
至十八年九月。
坚遣骁将吕光。
率兵七万西伐龟兹。
临发坚饯光于建章。
谓曰。
夫帝王应天而治。
以子爱苍生为本。
岂贪其地而伐之。
正以怀道之人故也。
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
深解法相善闲阴阳。
为后学之宗。
朕甚思之。
贤哲者国之大宝。
若剋龟兹即驰驿送什。
光军未至。
什谓龟兹王白纯曰。
国运衰矣。
当有勍敌从东方来。
宜恭承之勿抗其锋。
纯不从而战。
光遂破龟兹杀纯。
立纯弟震为主。
光既获什载与俱还。
中路置军于山下。
将士已休。
什曰不可。
在此必见狼狈。
宜徙军陇上。
光不纳。
是夜果大雨洪潦暴起水深数丈。
死者数千。
光始密而异之。
什谓光曰。
此凶亡之地不宜淹留。
推迁揆数应速言归。
中路必有福土可居。
光从之。
至凉州闻符坚已为姚苌所害。
光三军缟素大临城南。
于是窃号关外年称大安。
大安二年正月姑臧大风。
什曰。
不祥之风当有奸叛。
然不劳自定也。
俄而梁谦彭晃相继而反。
寻亦殄灭。
至光龙飞二年。
张掖临松卢水胡沮渠男成及弟蒙逊反。
推建康太守叚业为主。
遣庶子秦州刺史太原公纂。
率众五万讨之。
时论谓业等乌合。
纂有威声势必全剋。
光以访什。
什曰。
观察此行未见其利。
既而纂败绩于合黎。
俄又郭黁(奴昆切)作乱。
纂委大军轻还。
为黁所败仅以身免。
光中书监张资文翰温雅。
光甚器之。
资病光广求救疗。
有外国道人罗叉云。
能差资疾。
光喜给赐甚重。
什知叉诳诈。
告资曰。
叉不能为徒烦费耳。
冥运虽隐可以事试也。
乃以五色丝作绳。
结之烧为灰末投水中。
灰若出水还成绳者。
病不可愈。
须臾灰聚浮出复绳本形。
既叉治无效。
少日资亡。
顷之光又卒。
子绍袭位。
数日光庶子纂杀绍自立。
称元咸宁。
咸宁二年有猪生子。
一身三头。
龙出东厢井中到殿前蟠卧。
比旦失之纂。
以为美瑞。
号大殿为龙翔殿。
俄而有黑龙升于当阳九宫门。
号为龙兴门。
仔奏曰。
比日潜龙出游豕妖表异。
龙者阴类。
出入有时。
而今屡见则为灾生。
必有下人谋上之变。
宜剋己修德以答天戒。
纂不纳。
与什博戏。
杀棋曰。
斮胡奴头。
什曰。
不能斮胡奴头。
胡奴将斮人头。
此言有旨。
而纂终不悟。
光弟保有子名超。
超小字胡奴。
后果杀纂斩首。
立其兄隆为主。
时人方验什之言也。
什停凉积年。
吕光父子既不弘道教。
故蕴其深解无所宣化。
符坚已亡竟不相见。
及姚苌僣有关中。
亦挹其高名虚心要请。
吕以什智计多解。
恐为姚谋不许东入。
及苌卒子兴袭位。
复遣敦请。
弘始三年三月。
有树连理生于庙庭。
逍遥园葱变为茞。
以为美瑞。
谓智人应入至五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伐吕隆。
隆军大破。
至九月隆上表归降。
方得迎什入关。
以其年十二月二十日至长安。
兴待以国师之礼。
甚见优宠。
杯度比丘在彭城。
闻什在长安乃叹曰。
吾与此子戏别三百馀年。
杳然未期。
迟有遇于来生耳。
什未终少日。
觉四大不宁。
乃口出三番神咒。
令外国弟子诵之以自救。
未及致力转觉危殆。
于是力疾与众僧告别曰。
因法相遇殊未尽心。
方复后世恻怆何言。
自以闇昧谬充传译。
凡所出经。
论三百馀卷。
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繁。
存其本旨必无差失。
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
今于众前发诚实誓。
若所传无谬者。
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以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长安。
是岁晋义熙五年也。
即于逍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尸。
薪灭形碎惟舌不灰尔。
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中
鸠摩罗什。
此云童寿。
天竺人也。
家世国相。
什祖父达多。
倜傥不群名重于国。
父鸠摩炎。
聪明有懿节。
将嗣相位。
乃辞避出家。
东度葱岭。
龟兹王闻其弃荣甚敬慕之。
自出郊迎请为国师。
王有妹年始二十识悟明敏过目必能。
一闻则诵。
且体有赤黡法生智子。
诸国娉之并不肯行。
及见摩炎心欲当之。
乃逼以妻焉。
既而怀什。
什在胎时。
其母自觉。
神悟超解有倍常日。
闻雀梨大寺名德既多。
又有得道之僧。
即与王族贵女德行诸尼。
弥日设供请斋听法。
什母忽自通天竺语。
难问之辞必穷渊致。
众咸叹之。
有罗汉达摩瞿沙曰。
此必怀智子。
为说舍利弗在胎之證。
及什生之后还忘前言。
顷之什母乐欲出家。
夫未之许。
遂更产一男名弗沙提婆。
后因出城游观见冢间枯骨异处纵横。
于是深惟苦本定誓出家。
若不落发不咽饮食。
至六日夜气力绵乏疑不达旦。
夫乃惧而许焉。
以未剃发故犹不尝进。
即敕人除发。
乃下饮食。
次旦受戒仍乐禅法。
专精匪懈学得初果。
什年七岁亦俱出家。
从师受经日诵千偈。
偈有三十二字。
凡三万二千言。
诵毗昙既过。
师授其义。
即自通达。
无幽不畅。
时龟兹国人以其母王妹利养甚多。
乃携什避之。
什年九岁。
随母渡辛头河至罽宾。
遇名德法师槃头达多。
即罽宾王之从弟也。
渊粹有大量。
才明博识独步当时。
三藏九部莫不该练。
从旦至中手写千偈。
从中至暮亦诵千偈。
名播诸国远近师之。
什至即崇以师礼。
从受杂藏中长二含凡四百万言。
达多每称什神俊。
遂声彻于王。
王即请入宫。
集外道论师共相攻难。
言气始交。
外道轻其年幼言颇不逊。
什乘隙而挫之。
外道折伏愧惋无言。
王益敬异。
日给鹅腊一双粳米面各三斗酥六升。
此外国之上供也。
所住寺僧乃差大僧五人沙弥十人营视扫洒。
有若弟子。
其见尊崇如此。
至年十二。
其母携还龟兹。
诸国皆聘以重爵。
什并不顾。
时什母将什至月氏北山。
有一罗汉见而异之。
谓其母曰。
常当守护。
此沙弥若至三十五不破戒者。
当大兴佛法度无数人。
与优波掘多无异。
若戒不全无能为也。
正可才明携诣法师而已。
什进到沙勒国顶戴佛钵。
心自念言。
钵形甚大何其轻耶。
即重不可胜。
失声下之。
母问其故。
答云。
儿心有分别故钵有轻重耳。
遂停沙勒一年。
其冬诵阿毗昙。
于十门修智诸品无所咨受。
而备达其妙。
又于六足诸问无所滞碍。
沙勒国有三藏沙门名喜见。
谓其王曰此沙弥不可轻。
王宜请令初开法门。
凡有二益。
一国内沙门耻其不逮必见勉强。
二龟兹王必谓什出我国。
而彼尊之是尊我也。
必来交好。
王许焉。
即设大会请什升座说转法轮经。
龟兹王果遣重使酬其亲好。
什以说法之暇。
乃寻访外道经书。
善学围陀含多论。
多明文辞制作问答等事。
又博览四围陀典及五明诸论。
阴阳星算莫不必尽。
妙达吉凶言若符契。
为性率达不厉小检。
修行者颇共疑之。
然什自得于心未尝介意。
时有莎车王子参军王子兄弟二人。
委国请从而为沙门。
兄字须利耶跋陀。
弟字须利耶苏摩。
苏摩才伎绝伦专以大乘为化。
其兄及诸学者皆共师焉。
什亦宗而奉之。
亲好弥至。
苏摩后为什说阿耨达经。
什闻阴界诸入皆空无相。
怪而问曰。
此经更有何义而皆破坏诸法。
答曰。
眼等诸法非真实有。
什既执有眼根。
彼据因成无实。
于是研覈大小往复移时。
什方知理有所归。
遂专务方等。
乃叹曰。
吾昔学小乘如人不识金以鍮石为妙。
因广求义要受诵中百二论及十二门等。
顷之随母进到温宿国。
即龟兹之北界。
时温宿有一道士。
神辩英秀振名诸国。
手击王鼓而自誓言。
论胜我者斩首谢之。
什既至以二义相检。
即迷闷自失稽首归依。
于是声满葱左誉宣河外。
龟兹王躬往温宿。
迎什还国。
广说诸经。
四远宗仰莫之能抗。
时王子为尼。
字阿竭耶末帝。
博览群经特深禅要。
云已證二果闻法喜踊。
乃更设大集请开方等经奥。
什为推辩诸法皆空无我分别阴界假名非实。
时会听者莫不悲感追悼恨悟之晚矣。
至年二十受戒于王宫。
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
有顷什母辞往天竺。
谓龟兹王白纯曰。
汝国寻衰吾其去矣。
行至天竺进登三果。
什母临去谓什曰。
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
传之东土唯尔之力。
但于自身无利。
其可如何。
什曰。
大士之道利彼忘躯。
若必使大化流传。
能洗悟矇俗。
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
于是留住龟兹止于新寺。
后于寺侧故宫中。
初得放光经。
始就披读。
魔来蔽文唯见空牒。
什知魔所为。
誓心踰固。
魔去字显。
仍习诵之。
复闻空中声曰。
汝是智人何用读此。
什曰。
汝是小魔宜时速去。
我心如地不可转也。
停住二年。
广诵大乘经论洞其秘奥。
龟兹王为造金师子座。
以大秦锦褥铺之。
令什升而说法。
什曰。
家师犹未悟大乘欲躬往仰化。
不得停此。
俄而大师盘头达多不远而至。
王曰。
大师何能远顾。
达多曰。
一闻弟子所悟非常。
二闻大王弘赞佛道。
故冒涉艰危远奔神国。
什得师至欣遂本怀。
为说德女问经。
多明因缘空假。
昔与师俱所不信。
故先说也。
师谓什曰。
汝于大乘见何异相而欲尚之。
什曰。
大乘深净明有法皆空。
小乘偏局多诸漏失。
师曰汝说一切皆空甚可畏也。
安舍有法而爱空乎。
如昔狂人令绩师绩线极令细好。
绩师加意细若微尘。
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
此是细缕。
狂人曰。
何以不见。
师曰。
此缕极细。
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
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织师。
师亦效焉皆蒙上赏而实无物。
汝之空法亦由此也。
什乃连类而陈之。
往复苦至经一月馀日。
方乃信服。
师叹曰。
师不能达反启其志。
验于今矣。
于是礼什为师。
言和上是我大乘师。
我是和上小乘师矣。
西域诸国咸伏什神俊。
每年讲说诸王皆长跪座侧。
令什践而登焉。
其见重如此。
什既道流西域名被东川。
时符坚僣号关中。
有外国前部王及龟兹王弟。
并来朝坚。
坚引见二王说坚云。
西域多产珍奇。
请兵往定以求内附。
至符坚建元十三年岁次丁丑正月。
太史奏云。
有星见于外国分野。
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
坚曰。
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
襄阳有沙门释道安。
将非此耶。
即遣使求之。
至十七年二月。
善善王前部王等。
又说坚请兵西伐。
十八年九月坚遣骁骑将军吕光陵江将军姜飞。
将前部王及车师王等。
率兵七万。
西伐龟兹及乌耆诸国。
临发坚饯光于建章宫。
谓光曰。
夫帝王应天而治。
以子爱苍生为本。
岂贪其地而伐之乎。
正以怀道之人故也。
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
为后学之宗。
朕甚思之。
贤哲者国之大宝。
若剋龟兹即驰驿送什。
光军未至。
什谓龟兹王白纯曰。
国运衰矣。
当有勍敌。
日下人从东方来。
宜恭承之勿抗其锋。
纯不从而战。
光遂破龟兹杀纯。
立纯弟震为主。
光既获什未测其智量。
见年齿尚少。
乃凡人戏之。
强妻以龟兹王女。
什距而不受辞甚苦到。
光曰。
道士之操不踰先父。
何可固辞。
乃饮以醇酒。
同闭密室。
什被逼既至遂𮓪其节。
或令骑牛及乘恶马欲使堕落。
什常怀忍辱曾无异色。
光惭愧而止光还中路置军于山下。
将士已休。
什曰。
不可在此。
必见狼狈。
宜徙军陇上。
光不纳。
至夜果大雨洪潦暴起。
水深数丈。
死者数千。
光始密而异之。
什谓光曰。
此凶亡之地不宜淹留。
推运揆数应速言归。
中路必有福地可居。
光从之。
至凉州闻符坚已为姚苌所害。
光三军缟素大临城南。
于是窃号关外称年太安。
太安元年正月姑臧大风。
什曰。
不祥之风当有奸叛。
然不劳自定也。
俄而梁谦彭晃相系而叛。
寻皆殄灭。
至光龙飞二年。
张掖临松卢水胡沮渠男成及从弟蒙逊反。
推建康太守段业为主。
光遣庶子秦州刺史太原公纂。
率众五万讨之。
时论谓业等乌合。
纂有威声势必全剋。
光以访什。
什曰。
观察此行未见其利。
既而纂败绩于合梨。
俄又郭馨作乱。
纂委大军轻还。
复为馨所败仅以身免。
光中书监张资文翰温雅。
光甚器之。
资病。
光博营救疗。
有外国道人罗叉。
云能差资疾。
光喜给赐甚重。
什知叉诳诈。
告资曰。
叉不能为益徒烦费耳。
冥运虽隐可以事试也。
乃以五色系作绳。
结之烧为灰末投水中。
灰若出水还成绳者。
病不可愈。
须臾灰聚浮出复绳本形。
既而又治无效。
少日资亡。
顷之光又卒。
子绍袭位。
数日光庶子纂杀绍自立。
称元咸宁。
咸宁二年有猪生子。
一身三头。
龙出东厢井中到殿前蟠卧。
比旦失之。
纂以为美瑞。
号大殿为龙翔殿。
俄而有黑龙升于当阳九宫门。
纂改九宫门为龙兴门。
什奏曰。
皆潜龙出游豕妖表异。
龙者阴类出入有时。
而今屡见则为灾眚。
必有下人谋上之变。
宜剋棋修德以答天戒。
纂不纳。
与什博戏。
杀棋曰。
斫胡奴头。
什曰。
不能斫胡奴头。
胡奴将斫人头。
此言有旨。
而纂终不悟。
光弟保有子名超。
超小字胡奴。
后果杀纂斩首。
立其兄隆为主。
时人方验什之言也。
什停凉积年。
吕光父子既不弘道。
故蕴其深解无所宣化。
符坚已亡竟不相见。
及姚苌僣有关中。
亦挹其高名虚心要请。
诸吕以什智计多解。
恐为姚谋不许东入。
及苌卒子兴袭位。
复遣敦请。
兴弘始三年三月。
有树连理生于广庭。
逍遥园葱变为茝。
以为美瑞。
谓智人应入。
至五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伐吕隆。
隆军大破。
至九月隆上表归降。
方得迎什入关。
以其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于长安。
兴待以国师之礼。
甚见优宠。
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
研微造尽则穷年忘勌。
自大法东被始于汉明。
涉历魏晋经论渐多。
而支竺所出多滞文格义。
兴少达崇三宝锐志讲集。
什既至止。
仍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出众经。
什既率多谙诵无不究尽。
转能汉言音译流便。
既览旧经义多纰僻。
皆由先度失旨不与梵本相应。
于是兴使沙门增䂮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睿僧肇等八百馀人咨受什旨。
更令出大品。
什持梵本兴执旧经以相雠校。
其新文异旧者义皆圆通。
众心悏伏莫不欣赞。
兴以佛道冲邃其行唯善。
信为出苦之良津御世之洪则。
故托意九经游心十二。
乃著通三世论以勖示因果。
王公已下并钦赞厥风。
大将军常山公显左军将军安城侯嵩并笃信缘业。
屡请什于长安大寺讲说新经。
续出小品金刚波若十住法华维摩思益首楞严持世佛藏菩萨藏遗教菩提无行呵欲自在王因缘观小无量寿新贤劫禅经禅法要禅要解弥勒成佛弥勒下生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释论成实十住中百十二门论凡三百馀卷。
并畅显神源挥发幽致。
于时四方义士万里必集。
盛业久大于今咸仰。
龙光释道生。
慧解入微玄搆文外。
每恐言舛入关请决。
庐山释慧远学贯群经栋梁遗化。
而时去圣久远疑义莫决。
乃封以咨什语见远传。
初沙门僧睿才识高明。
常随什传写。
什每为睿论西方辞体商略同异云。
天竺国俗甚重文制。
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
凡觐国王必有赞德。
见佛之仪。
以歌叹为贵。
经中偈颂皆其式也。
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
虽得大意殊隔文体。
有似嚼饭与人。
非徒失味。
乃令呕哕也。
什尝作颂赠沙门法和云。
心山育明德。
流薰万由延。
哀鸾孤桐上。
清音彻九天。
凡为十偈辞喻皆尔。
什雅好大乘志存敷广。
常叹曰。
吾若著笔作大乘阿毗昙。
非迦旃延子比也。
今在秦地深识者寡。
折翮于此将何所论。
乃悽然而止。
唯为姚兴著实相论二卷。
并注维摩。
出言成章无所删改。
辞喻婉约莫非玄奥。
什为人神情朗彻傲岸出群。
应机领会鲜有伦匹者笃。
性仁厚汎爱为心。
虚己善诱终日无勌。
姚主常谓什曰。
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
若一旦后世。
何可使法种无嗣。
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
自尔以来不住僧坊。
别立廨舍供给丰盈。
每至讲说常先自说。
譬喻如臭泥中生莲花。
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也。
初什在龟兹从卑摩罗叉律师受律。
卑摩后入关中。
什闻至欣然师敬尽礼。
卑摩未知被逼之事。
因问什曰。
汝于汉地大有重缘。
受法弟子可有几人。
什答云。
汉境经律未备。
新经及诸论等。
多是什所传出。
三千徒众皆从什受法。
但什累业障深。
故不受师教耳。
杯渡比丘在彭城。
闻什在长安。
乃叹曰。
吾与此子戏别三百馀年。
杳然未期。
迟有遇于来生耳。
什未终日。
少觉四大不愈。
乃口出三番神咒令外国弟子诵之以自救。
未及致力转觉危殆。
于是力疾与众僧告别曰。
因法相遇殊未尽伊心。
方复后世恻怆何言。
自以闇昧谬充传译。
凡所出经论三百馀卷。
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
存其本旨必无差失。
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
今于众前发诚实誓。
若所传无谬者。
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
以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
卒于长安。
是岁晋义熙。
五年也。
即于逍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尸。
薪灭形碎唯舌不灰。
后外国沙门来云。
罗什所谙十不出一。
初什一名鸠摩罗耆婆。
外国制名多以父母为本。
什父鸠摩炎。
母字耆婆。
故兼取为名。
然什死年月诸记不同。
或云弘始七年。
或云八年。
或云十一年。
寻七与十一字或讹误。
而译经录传中犹有一年者。
恐雷同三家无以正焉。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此云童寿。天竺人也。家世国相。什既道流西域。名被东国。时苻坚僭号关中。有外国前部王。及龟兹王弟。并来朝坚。坚于正殿引见二王。因说坚云。西域多产珍奇。乃请兵往定。以求内附。至苻坚建元十三年正月。太史奏云。有星见外国分野。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曰。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沙门道安。将非此耶。即遣使求之。十八年九月。坚遣骁骑将军吕光。陵江将军姜飞等。将前部王。及车师王等。率兵七万。西伐龟兹。及乌耆诸国。临发。坚饯光于建章宫。谓光曰。夫帝王应天而治。以子爱苍生为本。岂贪其地而伐之。正以怀道之人故也。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大宝。若尅龟兹。即驰驿送什。光军未到。什对龟兹王白纯曰。国运衰矣。当有勍敌日下。宜恭承之。勿抗其锋。钝不从而战。光遂破龟兹。杀纯立纯弟震为主。光既获什。未测其智量。见年齿尚少。乃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什拒而不受。辞甚苦到。乃饮以醇酒。不亏其节。或令骑牛。及乘恶马。欲使堕落。什曾无异色。光惭愧而止。光还中路。置军于山下。将士已休。什曰。不可在此。必见狼狈。宜徙军陇上。光不纳。至夜果大雨。洪潦暴起。水深数丈。死者数千。光始异之。什谓光曰。此凶亡之地。不宜淹留。归中路。必有福地可居。光从之。至凉州。闻苻坚已为姚苌所害。光三军缟素。大临城南。于是窃号关外。称年太安。顷之。光卒。子绍袭位。光庶子纂杀绍自立。光弟保有子名超。杀纂斩首。立其兄隆为主。什停凉积年。苌闻高名。虚心要请。诸吕以什智计多解。恐为姚谋。不许东入。及苌卒。子兴袭位。复遣敦请。兴弘始三年三月有树连理。生于庙庭。逍遥园。葱变为𦶜。以为美瑞。谓智人应入。至五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伐吕隆。隆军大破。至九月。隆上表归降。方得迎什入关。以其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于长安。兴待以国师之礼。甚见优宠。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研微造尽。则穷年忘勌。自大法东被。始于汉明。涉历魏晋。经论渐多。兴少崇三宝。锐志讲集。什既至止。仍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出众经。尽转汉言。音译流便。渐览旧经。义多纰缪皆由先译失旨。不与梵本相应。于是兴使沙门僧䂮。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睿。僧肇等。八百馀人。咨受什旨。更令出大品。什持梵本。兴执旧经以相雠校。文义圆通。众心惬伏。兴以佛道冲𨗉。乃著通三世论。以勖示因果。王公已下。并钦赞厥风。续出小品。金刚般若。十住。法华。维摩。思益。首楞严。持世。佛藏。菩萨藏。遗教。菩提。无行。呵欲。自在王。因缘观。小无量寿。新贤劫。禅经。禅法要。禅要解。弥勒成佛。弥勒下生。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成寔。十住。中百十二门。诸论。凡三百卷。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江左人。
营精舍。
至五十三所。
晋义熙中。
祭酒朱应子。
先谪居钟山。
分山以施意。
建寺号延贤。
杯渡道人曰。
此当有变。
然终亦佳地。
正上对天宫。
易营福耳。
俄为野火焚之。
齐谐张寅。
杯渡之语。
欲复建之。
恨山中无水。
意竭诚礼忏。
愿乞西天池水。
已三日弥加勤敬。
闻空中有声堕地。
意疑必宝现也。
视之无有。
即其处掘之。
有泉泫然而出。
今号八功德水。
意后不知所终。
高僧传·卷第十三 兴福
释法意。
江左人。
好营福业起五十三寺。
晋义熙中钟山祭酒朱应子。
先是孙恩建义之党窜居此山。
分其外地少许。
与意为寺号曰延贤寺。
杯度去来此寺云。
此处寻有诸变。
后时当好地对天堂易为福业。
俄为野火所烧。
后齐谐及张寅等。
杯度之旨。
语在传。
乃与意共行山地更欲修立。
而无水不可住。
意惟杯度之言。
乃竭诚礼忏。
乞西方池水。
经于三日恳恻弥至。
忽闻空中有声扑然著地。
意恐是金帛。
试令人掘。
入二尺许泫然清流遂成涧不绝。
于是立寺。
意后不知所终。
释法安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姓彭氏。安定鹑孤人。少出家。居太白山之九陇精舍。疏衣粝食。治禅业。将终其身。开皇中。至江都炀帝以晋王在。镇安。上谒。阍者。以其形貌矬陋。不为通。安日造门。虽喻遣。莫肯去。王闻而召见之。宛如旧识。即俾居慧日寺。凡所游往必与俱。尝至泰山。遇渴乏。四顾惟石岩。势不可得水。安引刀刺石。水崩注。王大嗟赏。因问安此谁力耶。安曰。殿下福德力也。遂入碛。达于泥海。所遭变。故皆赖安得无所损。将过神通寺始入谷。先见一僧乘白驴至。王问何人。安曰。朗公也。以殿下有意营造故。来奉迎耳。顷之一僧持缄请檀越。安为达之。抵寺见一神人。手凭讲堂鸱吻坐俯视群众来往。王又问。安答曰。太白山神从殿下者也。他异不复具录。大业初。帝尤务侈靡。益重安。于是使安悉招诸隐逸。如郭智辨释志公澄公杯渡之流于慧日。且辟宝扬道场于东都。集道艺二千馀人。于内。以行道。十一年春。四方多难。安竟无疾而终。春秋九十八矣。将终。密以后来祸败事。预告上。故上临难能无所惧 当陈之季。有法济者。方著名南国。逮隋宠遇无比。然精进寡欲。侪类莫与抗。屡宿禁中。未尝或见堕容媚态。文帝造香台寺于长安。炀帝造龙天道场于东都。一以为济设也。济于宫中。尝乘所赐白马。或以病告。祝水饮之辄愈。又能治鬼物。言事之未然。大业四年。忽诣上辞曰。天命不常。复须后世。唯愿弘护荷负含生。遂坐逝。剃发将殓。须臾发生。顿长可半寸许。上曰。禅师入灭尽定耳。何可葬也。当为出之击大钟一月馀。然后废朝。素服葬之蒋州。随所至设斋。费出所在官府。东都王公以下。为造大幡四十万。日斋百僧。僧衬帛二十五疋。通以七七之日计。则所废十馀万。呜呼盛哉。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法安。
姓彭。
安定鹑孤人。
少出家。
在太白山九陇精舍。
慕禅为业。
粗食弊衣卒于终老。
开皇中。
来至江都令通晋王。
时以其形质矬陋言笑轻举。
并不为通。
日别门首。
喻遣不去。
试为通之。
王闻召入相见如旧。
便住慧日。
王所游履必赍随从。
及驾幸泰山。
时遇渴乏。
四顾惟岩无由致水。
安以刀刺石。
引水崩注。
用给帝王。
时大嗟之。
问何力耶。
答王力也。
及从王入碛。
达于泥海。
中应遭变皆预避之得无损败。
后往泰山。
神通寺僧来请檀越。
安为达之。
王乃手书寺壁为弘护也。
初与王入谷。
安见一僧著弊衣乘白驴而来。
王问何人。
安曰。
斯朗公也。
即创造神通。
故来迎引。
及至寺中又见一神状甚伟大。
在讲堂上。
手凭鸱吻下观入众。
王又问之。
答曰。
此太白山神。
从王者也。
尔后诸奇不可广录。
大业之始。
帝弥重之。
威轹王公见皆屈膝。
常侍三卫奉之若神。
又往名山召诸隐逸。
郭智辩释志公證公杯度
一时总萃慧日。
道艺二千馀人。
四事供给资安而立。
又于东都为立宝杨道场。
惟安一众居中树业。
至十一年奏。
四方多难。
无疾而终所住。
春秋九十八矣。
初将终前。
告帝后事。
安其亡后百日火起出于内宫。
弥须慎之。
及至寒食油沸上焚。
夜中门闭。
三院宫人一时火死。
帝时不以为怪。
送柩太白。
资俸官给。
然安德潜于内。
外同诸侣。
惟眠不施枕颈无委曲。
延颈床边口流涎溜。
每至升许为异。
时有释法济者。
通微知异僧也。
发迹陈世。
及隋二主皆宿禁中。
妃后杂住精进寡欲。
人罕登者。
文帝。
长安为造香台寺。
后至东都造龙天道场。
帝给白马。
常乘在宫。
如有疹患。
咒水饮之。
无不必愈。
又能见鬼物。
预睹未然。
大业四年。
忽辞上曰。
天命不常复须后世。
惟愿弘护荷负含生。
便尔坐卒。
剃发将殓。
须臾发生长半寸许。
帝曰。
禅师灭定何得理之。
索大钟打之一月馀日。
既不出定身相如生。
天子废朝百官素服。
敕送于蒋州。
吏力官给行到设斋。
物出所在。
东都王公以下。
为造大幡四十万口。
日斋百僧。
至于七七。
人别日䞋二十五段。
通计十馀万匹。
斯并荷其福力故。
各倾散家珍云。
神僧传·卷第五
释法安姓彭氏。安定鹑孤人。少出家在太白山九陇精舍慕禅为业。粗食弊衣卒于终老。开皇中来至江都令通晋王。时以其形质矬陋言笑轻举并不为通。日到门首喻遣不去。试为通之。王闻召入相见如旧。便住慧日寺。王所游履必赍随从及驾幸泰山时遇渴乏四顾唯岩无由致水安以刀刺石引水崩注用给帝王时大嗟之问何力耶。答王力也。及从王入沙碛达于泥海中应遭变。皆预避之得无损败。后往泰山神通寺。僧来请檀越安为达之。王乃手书寺壁为弘护也。初与王入谷。安见一僧着弊衣乘白驴而来。王问何人。安曰。斯朗公也。即创造神通故来迎引。及至寺中。又见一神状甚伟大。在讲堂上手凭鸱吻下观人众。王又问之。答曰。此太白山神从王者也。尔后诸奇不可广录。至十一年春。四方多难。无疾而终所住。春秋九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8—946 【介绍】: 五代后晋禅僧。长安金城人,俗姓王。初掌书奏于神策军。年二十七,诣终南丰德寺出家。昭宗天复间南游,参乐普元安,得契心要。北还,居终南云居山。复游峨眉,过兴元,连帅王公礼重留之。终归长安,住永安禅院。卒谥净悟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长安金城王氏子。
父朗唐威州刺史。
母李氏梦。
佛像金色晃耀。
因而有娠。
及生岐嶷。
稍长读书。
能文辞。
为神策军掌书奏。
中尉器重之。
年才二十又七。
诣终南山丰德寺。
礼广度禅师
去饰受具。
而家人莫之知也。
天复中。
南谒乐普。
器之。
容入室。
仍典园务。
有僧辞乐普。
普问云。
四面是山。
阇梨向什么处去。
其僧不能答。
苦求静代答。
静云竹密不妨流水过。
山高那碍野云飞。
且嘱其僧曰。
如和尚问。
慎不可道是某甲语也。
后僧既以此语答乐普。
普诘之曰。
此非汝语。
果谁语邪。
僧具以静对。
至晚乐普上堂云。
园中有五百人善知识。
汝等勿轻视也。
寻辞乐普北还故山。
结庐而止。
复游峨眉。
兴元连师王公礼重。
旋归乡里。
住永安禅院。
僧问云。
知有底人。
道不得时如何。
答知者个什么。
云不可无也。
答恁么只合道得。
云道即不无。
争柰语偏。
答水冻鱼难跃。
山寒花发迟。
问云牛头未见四祖。
时如何。
答异境灵松。
睹者皆羡。
云见后如何。
答叶落已枝摧。
风来不得韵。
开运丙午。
冬鸣虔稚。
集僧嘱累。
归方丈。
东向右胁而化。
寿八十九。
僧腊六十。
明年正月八日。
茶毗于城南。
得舍利数千粒。
汉乾祐三年庚戌八月八日。
塔于长安义阳乡。
静平居多异。
洗沐往往舍利殒坠。
必自收閟。
不以示人。
且戒弟子。
勿外传。
尝禅寂。
群鹤驯狎庭际。
若听法状。
静恐有见者。
每使人驱去之。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善静。
俗姓王氏。
长安金城人也。
父朗唐威州刺史。
母李氏。
因梦圣容照烂金色。
遂尔娠焉。
及生岐嶷殆乎知学博通群言。
因掌书奏于神策军。
中尉器重之。
忽厌浮幻。
潜诣终南丰德寺礼广度禅师
时年二十七也。
洎乎削染受具。
天复中南游乐普。
见元安禅裔乃融心要。
北还化徒于故里。
结庐于终南云居山。
道俗归之如市。
又起游峨嵋。
礼普贤银色世界回兴元。
连帅王公礼重留之。
后还故乡已黍离矣。
留守王公营永安禅院以居之。
以开运丙午岁冬。
鸣椎集僧嘱累还方丈。
东向右胁而化。
俗寿八十九。
僧腊六十。
黑白之众若丧严亲。
明年正月八日。
茶毗于城南。
获舍利数千粒。
汉乾祐三年庚戌八月八日。
迁塔于长安义阳乡。
石塔岿然。
初静率多先觉往游𤏡道。
避昭宗之蒙尘。
又生平洗沐舍利陨落皆收秘不许弟子示人。
又尝禅寂次。
窗外无何有白鹤驯狎于庭。
若有听法之意。
静令人驱斥之。
凡此殊徵有而不有。
晋昌军府主郭公归信焉。
营构禅院命以居之。
翰林学士鱼崇谅为塔铭述德焉。
次杭州龙华寺释灵照。
本高丽国人也。
重译而来学其祖法。
入乎闽越得心于雪峰。
苦志参陪以节俭勤于众务。
号照布纳焉。
千众畏服。
而言语似涉岛夷。
性介特以恬淡自持。
初住齐云山。
次居越州鉴清院。
尝秖对副使皮光业。
语不相投。
被举摈徙龙兴焉。
及湖州太守钱公造报慈院请住。
禅徒翕然。
吴会间僧舍三衣披五纳者不可胜计。
忠献王钱氏造龙华寺。
迎取金华梁傅翕大士灵骨道具寘于此寺。
树塔命照住持焉。
终于此寺。
迁塔大慈山之峰。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俨和尚(?
~一一○二),太平州繁昌(今安徽繁昌西北)人,相传为刘宋时杯渡禅师之裔。
徽宗崇宁元年卒。
事见清康熙《繁昌县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字如庵。
云间华亭姚氏子也。
母朱氏。
梦月自海升。
堕于怀。
觉而有娠。
及诞时。
瑞光满室。
有异僧过。
指谓其母曰。
此儿海月法师再来也。
九岁依化城寺明净志法师。
授法华经。
历耳成诵。
十六得度。
博究诸乘。
夙慧顿发乃以性学自许。
首谒杭之广福云梦泽公。
闻无极度法师
化声大振。
遂造其室。
尽得其学。
元大德住海盐德藏。
其寺方圮。
净竭力扶树。
众散复聚。
田为豪门所夺。
复归。
不数年翕然成旧式也。
至治迁松江超果。
泰定乙丑。
元相晚驩。
举住下竺。
居七䆊。
讲席不倦。
辟寺前之径。
高大其门。
书佛国山以揭之。
至顺辛未。
上竺湛堂澄公。
以老告休。
举净自代。
先是净因疾昼𥨊。
梦白衣大士。
持金瓶水。
灌其口曰。
汝勿忧。
非久自愈矣。
叩以未来休咎。
示云汝却后二年。
当避喧大树之下。
觉疾果差。
切疑避喧树下。
非入灭之谶耶。
及乎澄举住上竺至见𥨊堂西有大树。
堂匾曰静处。
始悟梦之所示。
由是殚心弘法。
学者常数千指。
元主慕其道。
赐佛心弘辩之号。
及金纹紫伽黎衣。
未几示疾。
书偈而逝。
阅世七十有二。
坐五十有六夏。
阇维。
得舌根顶骨不坏。
舍利五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华亭人。俗姓姚,字如庵。九岁授《法华经》,十六岁得度。博究诸乘,以性学自许。泰定间主杭之上竺。书偈而逝,年七十二。(《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一八七)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 解义篇第二之一
释真净字如庵。
云间华亭姚氏子也。
母朱氏梦月自海升堕于怀。
觉而有娠。
及诞时瑞光满室。
有异僧过指谓其母曰。
此儿海月法师之再来也。
九岁依化城寺明静志法师。
授法华经历耳成诵。
十六得度。
博究诸乘夙慧顿发。
乃以性学自许。
首谒杭之广福云梦泽公。
闻无极度法师化声大振。
遂造其室尽得其学。
元大德间出住海盐德藏。
法嗣无极。
其寺方圮。
净竭力扶树。
众散复聚。
田为豪门所夺复归。
不数年翕然成旧式也。
至治迁松江超果。
泰定乙丑元相脱驩举住下竺。
居七䆊。
讲席不倦。
辟寺前之径高大其门。
书佛国山以揭之。
至顺辛未上竺湛堂澄公以老告休。
举净自代。
先是净因疾昼寝。
梦白衣大士持金瓶水灌其口曰。
汝勿忧非久自愈矣。
叩以未来休咎。
示云。
汝却后二年当避喧大树之下。
觉疾果差。
窃疑避喧树下非入灭之谶耶。
及乎澄举住上竺。
至见寝堂西有大树堂匾曰静处。
始悟梦之所示。
由是殚心弘法。
学者常数千指。
元主慕其道。
赐佛心弘辩之号及金纹紫伽黎衣。
净素简重有古人风。
举止不妄言笑。
夙兴默课法华经。
寒暑不辍。
癸酉冬预告终期。
乃命舟亟归于受业。
未几示疾书偈而逝。
阅世七十有二。
坐五十有六夏。
阇维得舌根顶骨不坏舍利五色。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真净,字如庵。云间华亭姚氏子也。母朱氏,梦月自海升坠于怀,觉而有娠。及诞时,瑞光满室,有异僧过,指谓其母曰:“此儿海月法师之再来也。”九岁依化城寺明净志,授《法华经》,历耳成诵。十六得度,博究诸乘,夙慧顿发,乃以性学自许。首谒杭之广福云梦泽公,闻无极度化声大振,遂造其室,尽传所学。元大德閒,出住海盐德藏,法嗣无极。其寺方圯,净竭力扶树,众散复聚。田为豪门所夺复归,不数年翕然称盛,式廓旧模。至治迁松江超果。泰定乙丑,元相脱驩举住下竺,居七祀,讲席不倦,辟寺前之径,高大其门,书佛国山以揭之。至顺辛未,上竺湛堂澄以老告休,举净自代。先是,净因疾昼夜寝,梦白衣大士持金瓶水灌其口曰:“汝勿忧,非久自愈矣。”叩以未来休咎,示云:“郤后二年,当避喧大树之下。”觉疾果差,窃疑避喧树下,非入灭之谶耶?及澄举住上竺,至见寝堂西有大树,堂匾曰“净处”,始悟梦之所示。由是殚心宏法,学者常数千指。元主慕其道,赐“佛心宏辩”之号,及金纹紫伽黎衣。净素简重,有古人风,举止不妄言笑,夙兴默课《法华经》,寒暑不辍。癸酉冬,预告终期,乃命舟亟归。未几,示疾,书偈而逝。阅世七十有二,坐五十有六夏。阇维,得舌根顶骨不坏,舍利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