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吼天灿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风动袈裟角,洪涛四溟吼。
如何不动摇,片石土囊口。
为赏正定心,添种菱三亩放翁词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云拂帘旌香浮阁,蕉屋秋霖湿枯蒻。
清閟便似写倪迂,心与篆烟无系著。
绕檐琴筑不闻声放翁夜雨诗绕檐点滴如琴筑),逗漏新晴日光薄。
从容谈宴披清风,读画却许生徒同。
精能神逸有妙理,无上證入禅机锋。
刹那尘眼豁天外,琅霄宫阙仙山崇。
卧游何处意惝恍,阶前落日馀半弓。
汉军延煦堂(延暄,许姓。)郎中,余曾题其北山居室壁,振奇士也。少随其父长赓山东按察使任时,盗贼充斥,煦堂百战却之。及还京师,跌宕棋酒,不任官事。偶作诗,皆有新意。使其子受业于余。病重时,谓其子曰:「尔告文师,国家事如吾病,已不复可治,无徒迂直为也。」将病且死,既属纩,忽张目诵放翁诗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乃笑而瞑。其从容来去,有足多者。
君自渭南玩花柳,我凭楚老惜膏兰。
嬴颠刘蹶参差变,鹄白乌玄一例看。
莫笑郑广文,寒无坐客毡。
莫嗤玉川子,破屋团团天。
我贫亦好事,有琴常无弦。
君家绿玉玦,半破九府圜。
复有桃竹杖,登山可梯缘。
二美必有合,玉润竹节坚。
仍作灵寿扶,儿童笑应颠。
画叉仿古制,六幅挂巨然放翁诗分明六幅巨然山)
故事举东坡,临皋日百钱。
诗来语绝妙,价抵黄金千。
揆公洵彊对,吟废食与眠。
一篇特乞此,句法钟律悬。
定心苟不起,尤物诚可捐。
我笑转一语,郑璧易许田。
几副卿谋泪,悬河决溜时。
百身难命赎,一老不天遗。
竹垞弘通学,桐江瘦淡诗。
重因风雅惜,匪特痛吾私。
注:先生续诗话,评余二十岁时诗,以汤卿谋、黄仲则为戒。卿谋《湘中草》卷六《闲馀笔话》云:人生不可不储三副痛泪。先生甚赏放翁祭朱子文倾长河注东海之泪云云。余按此说本《世说》顾长康自道哭桓公语。一作悬河决溜。先生尝语余,其生平似竹垞者若干事,集中有诗言之;论清初学人亦最推朱,盖其博综略类。垞即宅字,古读入声。翁叔平《瓶庐诗稿》卷四《重九前一日用壁间韵》:通识岂无朱竹垞,微言况有顾亭林。自注道此。先生诗学诗格皆近方虚谷,时人不知有《桐江集》,徒以其撰诗话,遂拟之随园耳。
杨陆前游迹未孤,凭偿宿债与江湖。
他年滇蜀归来日,骑象骑驴索两图。
按:谓放翁升庵
水声兮激激,云容兮茸茸。
千松拱绿,万荷奏红。
爰宅兹岩,以逸放翁。
屹万仞与世隔,峻一极而天通。
予乃控野鹤,追冥鸿,往来乎蓬莱之宫。
披海氛而一笑,以观九州之同(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九 《齐东野语》:丙戌之夏,(观国)寓越,梦访余于杭。一翁曳杖坐巨石上,仰瞻飞鹤翔舞。烟云空濛中髣髴有字数行,体杂章草,其词云云。旁一人指云:此放翁诗也。用宾惊悟,亟书以见寄。诗语清古,非思想之所及。)
六旬花甲庆初周,山寺琴樽乐未休(是日,招集生徒,畅饮山寺。)
生比放翁先一日放翁生十月十七日。),诗同初白占千秋。
何须得位名才显,便不逢年学自优。
此后寿将文悫例(谓归愚尚书),伫看家世继风流。
乍看一顷豆为萁,正值三眠蚕吐丝
好共采桑载筐筥,却如分茧满槃匜。
佐餐午醉邀邻叟,守箔宵忙饷女儿。
西域得来皆豌豆,此名肇锡又何时
⑴ 蚕豆之名,历代无考。元王桢《农书》云:以蚕时熟,故名。李时珍《本草》谓以荚如老蚕得名。说皆合理,而总莫考命名之始。尝疑齐桓伐山戎,得戎菽。相传以戎菽为大豆,豆无大于蚕豆者,蚕戎或音近而讹易。然桓公得戎菽语,载其颁之列国,则何周秦以来绝不之见?若如张骞得之西域之说,又何历汉晋唐无称,至宋元明始有好之品题者耶?
⑵ 吴瑞《本草》以蚕豆即豌豆,而李时珍非之。二豆大小、形状迥殊,岂得为一?然豌字字书本无,疑二豆俱从大宛来,始时并称宛豆,其别名大者为蚕,而以加豆旁为豌名其小者,盖在后代而不知何时。
点易山窗不觉暝,炉熏小歇药栏东。
依依事集孤灯里,黯黯春生薄蔼中。
前梦大都蕉叶鹿,旧游强半雪泥鸿。
周公忧畏宣尼乐,借问谁通孰是穷。
共 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