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志诚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简介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
古梅禅师者。
名正友。
姓于氏。
广信人也。
住闽之高仰山。
为绝学诚禅师入室之真子。
诚得道于灵云定。
定嗣雪岩钦。
钦为友四世之祖也。
友为人。
文而烈。
不依违两可。
好立言行。
以洁白著声。
初依末山本得度。
本示以禅关节要。
不领。
因循住江淮两浙之间。
归省本。
本揭其所得。
友罔措。
本曰。
你参病鹤禅耳。
翥翼九天。
未有日在。
友愧无所容。
乃遍历宗庭。
因小便触地。
恍有所发。
又参绝学诚公于洪州之般若寺。
诚曰。
谛当甚谛当。
敢保老兄未彻在。
且道是许它语。
未肯语。
对曰。
言下委然。
诚大笑而起。
次早友得上方丈。
诚曰。
夜来事作么生。
友以坐具便摵曰。
灵云捉得贼。
玄沙不放赃。
即今赃贼一时断还和尚了也。
曰。
黄檗打临济意作么生。
友喝。
诚曰。
筑大愚三拳则且置。
因甚又来掌黄檗。
友拟对。
诚摇手曰。
不是。
友曰。
毕竟那个是。
诚击之曰。
不是不是。
次早友又上方丈。
诚厉声曰。
抽袈裟。
友拟议。
诚痛打三十。
友连喝。
复打六十。
次早哀求挂塔。
诚公不许。
且叱之。
于是友浮沉。
岁月自爱也。
度夏雪岩。
因读法昌语。
豁然有新證。
乃书颂古数则。
寄呈般若诚公。
诚曰。
此人得我第三番竹篦。
气力犹欠脱壳在。
今兄弟家。
三年五载做工夫。
无个入处。
将从前话头抛却。
不知行到中途而废。
可惜前来许多心机。
有志之士。
看众中柴乾水便僧堂温煖。
发愿三年不出门。
决定有个受用。
有等才做工夫。
但见境物现前。
便成四句。
将谓是大了当人。
口快舌便。
误了一生。
三寸气消。
将何保任。
若欲出离。
参须真参。
悟须实悟。
友遥闻之。
闺阁中物。
一时放下。
又三年赴斋。
打动钵盂。
乃彻法源。
披伽黎焚香。
向般若大展曰。
非吾师大机大用。
正友几成木强人耳。
住后上堂曰。
慧剑单持。
明行正令。
拟议不来。
丧身失命。
还有当锋底么。
良久云。
正好一帆风过海。
个中不遇驾涛人。
喝一喝。
又曰。
月落山头惨。
云横谷口阴。
欲明生死事。
直指本来心。
且道如何是本来心。
夜静不劳重借月。
玉蟾常挂太虚中。
至正壬辰深春高。
仰山树不颖。
泉忽涸。
众惧。
友曰。
老僧向后自有嘉徵。
五月初三。
集众跏趺。
垂训谆谆。
奄然敛目而寂。
仰山泉始涌。
树始花。
友初住天心。
掘地见藏金。
友掩之。
或曰。
无主之物。
方便纳之。
以兴佛事。
曷不可乎。
友曰。
吾教以檀施为佛事。
发藏得物。
未之载也。
冒而容之。
宁不惭乎。
其夜风雨暴作。
巨石崩压其处。
人名其山。
曰却金山。
赞曰。
蒿枝之令。
数百年来。
丛林畏而不闻矣。
是以驴乳十斛。
杂滥人间。
而端人正士。
故有流涕长太息之感也。
诚公滴桃源真乳于严霜巨冻之秋。
而古梅之器琉璃也。
自无迸裂之患。
则雪岩横出一枝。
灼可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