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萧衍

相关人物:共 273 位
共 28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朱光灼烁照佳人,含情送意遥相亲。
嫣然一转乱心神,非子之故欲谁因(○《乐府诗集》五十六。《诗纪》七十二。又《类聚》四十三引人、亲、神、因四韵。文苑英华百九十三作梁武帝白纻歌。引人、亲、神、因四韵。)
台城(丙子)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七言绝句
健儿缚虎一军惊,閒煞江南百万兵。
萧衍平生宠侯景,可知人世有台城。
野马不任骑。兔丝不任织。
既非中野花。无堪麇麚食(○《类聚》八十一。《尔雅》翼三。《诗纪》七十四。○灌畦暇语曰:沈约以佐命勋位冠梁朝。晚年诸进用事者。忌其固位。取约所为鹿葱诗。乘间以白武帝。帝意已不能堪。未几得道士赤章事。遂大发怒。约以忧死。其《诗》曰:野马不可骑。兔丝讵宜织。尔非苹与蒿。岂供麚鹿食。逯按。文字略有不同。)
① (三曲)。(隋书乐志曰:众官出入。宋元徽三年仪注奏肃咸乐。齐及梁初亦同。至是改为俊雅。取礼记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也。二郊、太庙、明堂。三朝同用焉)
隋书光志曰:梁初。郊禋宗庙及三朝之乐。并用宋齐元徽、永明仪注。唯改嘉祚为永祚。又去永至之乐。及武帝定国。并以雅为称。取诗序云。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止于十二。则天数也。乃去阶步之乐。增撤食之雅焉。其词并沈约所制。○《诗纪》云。按雅乐歌有郊庙、燕射通用者。不独用于三朝而已。详见后注。
设官分职,髦俊攸俟。
髦俊伊何,贵德尚齿。
唐乂咸事,周宁多士。
区区卫国,犹赖君子。
汉之得人,帝猷乃理。
① 隋书乐志曰:汉第一曲朱鹭。改为木纪谢。言齐谢梁升也。
隋书乐志曰:鼓吹宋、齐并用汉曲。又充庭用十六曲。梁高祖乃去四曲。留其十二。合日时也。更制新歌。以述功德。
木纪谢,火运昌。
炳南陆,耀炎光。
民去癸,鼎归梁。
鲛鱼出,庆云翔。
韊五帝,轶三王。
德无外,化溥将。
仁荡荡,义汤汤
浸金石,达昊苍。
横四海,被八荒。
舞干戚,垂衣裳。
对天眷,坐岩廊。
胤有锡,祚无疆。
风教远,礼容盛。
感人神,宣舞咏。
降繁祉,延嘉庆
⑴ ○《乐府诗集》二十。《诗纪》九十五。又《类聚》四十二引昌、梁、王、荒四韵。广《文选》十二引昌、梁、翔、将、汤、苍、荒、裳、廊、疆、盛、咏、庆十三韵。
① 隋书乐志曰:大壮舞取易彖云大壮。大壮者。壮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古今乐录曰:大壮、大观二舞。以大为名。《老子》云。域中有四大。《论语》云。惟天为大。今制大壮、大观之名。亦因斯而立义焉。
隋书乐志曰:梁初犹用凯容宣烈之舞。武帝定乐。以武舞为大壮舞。文舞为大观舞。又曰:大壮舞奏夷则。大观舞奏姑洗。取其月望也。二郊、明堂、太庙。三朝同用。古今乐录曰:梁改宣烈为大壮。即周武舞也。改凯容为大观。即舜韶舞也。陈以凯容乐舞用之郊庙。而大壮、大观犹同梁舞。所谓祠用宋曲。宴准梁乐。盖取人神不杂也。
高高在上,实爱斯人。
眷求圣德,大拯彝伦。
率土方燎,如火在薪。
惵惵黔首,暮不及晨。
朱光启耀,兆发穹旻
我皇郁起,龙跃汉津。
言届牧野,电激雷震。
阙巩之甲,彭濮之人。
或貔或武,漂杵浮轮。
我邦虽旧,其命维新。
六伐乃止,七德必陈。
君临万国,遂抚八寅
⑴ ○隋书音乐志。《乐府诗集》五十二。《诗纪》九十七。
昏主恣淫慝,皆曰自昌盛。
上仁矜亿兆,誓师为请命。
既齐丹浦战,又符甲子辰。
龛难伐有罪,伐罪吊斯民。
悠悠亿万姓,于此睹阳春
⑴ ○《乐府诗集》二十。《诗纪》九十五。又《类聚》四十二引盛、命、辰、春四韵。
贤首山
险而峻。
乘岘凭临胡阵。
骋奇谋。
奋卒徒。
断白马。
塞飞狐。
殪日逐。
歼骨都。
刃谷蠡。
馘林胡。
草既润。
原亦涂。
轮无反。
幕有乌。
扫残孽。
震戎逋。
凯奏
展欢酺。
咏杕杜。
旋京吴
⑴ ○《乐府诗集》二十。广《文选》十二作岘首山。《诗纪》九十六。又《类聚》四十二引峻、阵、徒、狐四韵。
桐柏山。淮之首。
肇基帝迹。遂光区有。
大震边关。殪獯丑。
农既劝。民惟阜。
穗充庭。稼盈亩。
迨嘉辰。𧲛芳糗。
纳寒场。为春酒。
昭景福。介眉寿
天斯长。地斯久。
化无极。功无朽
⑴ ○《乐府诗集》二十。广《文选》十二。《诗纪》九十五。又《类聚》四十二引首、有、丑、阜四韵。
铜爵妓 南梁 · 江淹
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
雄剑顿无光,杂佩亦销烁。
秋至明月圆,风伤白露落。
清夜何湛湛,孤烛映兰幕。
抚影怆无从,惟怀忧不薄。
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
徒登歌舞台,终成蝼蚁郭
⑴ ○本集三。《乐府诗集》三十一。《诗纪》七十五。
共 28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