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文述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老子穷通听我吟,山中惟有我同心。
数茎白发惊年老,几度青灯恋夜深。
冰锁蛟龙盘大泽,云遮兰蕙托幽林。
道行亦自东浮海,海国清风引梵音。
天涯彼此一闲身,同看梅花几度春。
寒怕山川行色近,夜围灯火别情真。
君还西上当何日,我欲东归未有因。
乡社只今寥落甚,岂堪相送老成人。
天地萧萧万木乾,独摇金锡下长安。
从来作客今如此,始欲留君亦自难。
帆带北风潮信急,雪迷南国雁声寒。
分明一片相思意,湖上青山谁共看。
活虎生龙戏九冥,仙翁风烈陋彬青。
何人磨出湖州石,妙笔清文侈祖亭(郭忠翼文章。如生龙活虎。不可摸捉。其风烈彷佛张良,李泌。岂曹彬,狄青辈所比伦哉。昔颜太师真卿得湖州宝石。刘为碑。舟载上下到九江祖逖誓江处。见苍厓昂首江心。谓地与人人与石相称。为文述士雅事。立碑祖亭前。名区伟人。妙笔清文。与之相称。辛允夫敏为忘忧公。立碑苍岩江上。请文于讷翁。恐不可辞也。)
红岩古迹七首 其一 清末 · 姚华
七言律诗
古迹传闻诡夏殷,红岩一石几纷纭。
字青石赤疑天篆,藓蚀苔封学咒文。
墨拓盛时书屦缩,灰填劫后石如焚。
《奇觚》考释犹堪校,旧本珍宜嗣典坟。
注:邹汉勋叔子遗书《红崖释文》云:“右摩崖古刻,在贵州永宁州东六十里红崖后山诸葛营旁。字大者周尺三四尺,小者尺馀,深五六寸许,行列不整。”赵之谦撝叔《补寰宇访碑录》:是刻俗称诸葛誓苗碑,新化邹汉勋释为殷高宗伐鬼方刻石,独山莫友芝复辨为三危禹迹,之谦疑是苗民古书云云。诸说纷纭,讫未定也。吴臞翁《黔语》:字若大书深刻者,然迫视之,无斧凿痕也。好事者架木猱升,以毡蜡拓之。体若篆籀,又似符箓文,而卒不可识云云。天篆,吾乡语也;凡书迹之不可识者,着以天篆目之。红岩传拓,皆按书迹钩勒,得其周廓而后墨其廓外,常有以苔藓痕误为书迹者,故增减时有,间或讹误,至似道家符箓,诚如《黔语》所云。抚拓既艰,故安顺府署乃有别刻,大吏责供,则拓以应之。又故布政司署有缩刻,是咸丰壬子阳湖吕佺孙尧仙所为,凡二刻,一据张春潭太守本,一据吴寅邦拔贡本删,本文亦小异。光绪初,有好事者饬工刷洗苔藓,以灰填迹外,意便抚拓,遂失其旧,臃肿不堪,并增多草书“虎”字,盖苗乱甫平时武人为之也。忆其时有提督周达武者,湘人,好书“虎”字。红崖去安顺西百里,提督驻安顺,故疑周所为。余得光绪中拓本,嫌其不类,访之安顺人,所述如是。亦古迹一厄也。此迹旧拓难得,况是未填灰时本,更可珍矣。数函属乡人求之,不报。戊午岁暮,乃于厂肆得一整幅,云是潘文勤公家物,亟收而藏之。先是,得嘉鱼刘幼丹心源《奇觚室乐石文述》,有《红崖刻石考释》,会经屡校,文亦小异,而吕缩张本则相与符合,乃定潘本为初访得时拓矣。
红岩古迹七首 其三 清末 · 姚华
七言律诗
孙书赵补及潘藏,借校曾参数刻详。
万里岩疆传故迹,百年孤本过殊乡。
问奇有客来蓬岛,识字无人继楚狂。
我欲滋多镌北覆,孙吴神谶亦雕墙。
注:赵撝叔之谦《补寰宇访碑录》云:之谦借潘光禄祖荫所藏原拓本及黔中枣木本、阳湖吕氏缩刻本详校云云。光禄所藏原拓,疑即余所得本,惟无显证,不敢遽定耳。余求旧本于乡人,不得,而遇此于万里之殊乡,且百年名藏,宜享帚珍之。今年夏间,检出拓本摄影,门人熊子涤来候,言日本人某以红崖拓本访之,因复询余。喜其巧值,允赠一影本。邹叔绩汉勋,新化人,其遗书有《红崖碑释文》。嘉鱼刘幼丹心源《乐石文述》复详之,而以第二篆为“殷”字,云叔子未能审出,其它亦多虚造,讥为讲训故而不谙篆籀之汉学家。然刘据吴臞翁《黔语》摹本及吕尧仙缩刻吴寅邦本,亦不无讹误。而潘藏原拓与吕缩张春潭拓悉合,自是较审之本。惜刘搜罗不及,其所释仍多未确者以此。三国《吴天玺记功碑》,亦称《天发神谶碑》,亡火后,有覆本、日黄泥墙本。予拟援例以潘藏原拓覆于莲花盦墙壁,称为北本,此非奢愿,当不难偿也。
绀月射瑶岛,华扉辟云黼。
烂然天吴衣,灵葩挟之舞。
琐骨中琅玕,流神极媚妩。
还景吸内液,砂滓猛倾吐。
万宿络珠采,河绳自准矩。
水鶠志琪林,顾影怨弱羽。
诗堂卷秋幕,空色浮明熹。
风林绚晚叶,露草纷夕甤。
穆古泽须舄,威凤翩其仪。
微谭汰外氛,静想蟠众怡。
谢安渺典午,流韵今缅兹。
若蹑绝尘马,缒雪升峨嵋。
瑶峰照寒削,苍烟空九疑。
意气夙凌铄,才誉走无胫。
卮醽吸月魄,佩剑炯潭影。
青莲幻掌指,妙香发俄顷。
葩羽入镂刻,湖山助明靓。
中年隐薄宦,相治挈枢领。
导渠泄上源,量地辟芜町。
惜哉汗血骥,枥轭缚难逞。
西风横汉来,朱凤去高迥。
濯笛九湘上,振衣五峰顶。
商籁出西昴,万绿扫如雨。
至泬接明澥,流爽布层宇。
乃知刊其靡,淳闷始还古。
元龙根夙慧,入劫阅愁苦。
晚悔得坚定,守道绝龃龉。
词绮谢青兕,神超秉元麈。
太华悬明蝫,瑶琴倚松抚。
采芝有仙客,栖灵眇丹侣。
流声忽中感,凌飙想鸾举。
愿炙云和笙,相偕奏大吕。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