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相了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5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昔年惭不识,今日羡仍频。
造疏传他域,谈空聚远人。
龛灯孤敌暗,庭柏瘦无春。
渐老思山甚,相逢会有因(《四明尊者教行录》卷六)
方当月白风清夜(徽宗),正是霜高木落时(郓王楷)
落花满地春光晚(徽宗),芳草连云暮色深(莘王植)
按:以上宋蔡鞗《北狩行录》。《北狩行录》:太上皇虽在蒙尘,不忘教子以义方之训,每下程后,诸王问安,必留之坐而赐食,或赋诗属对。有两联,今附于左。太上曰:“方当月白风清夜”。故郓王楷对曰“正是霜高木落时”。太上曰:“落花满地春光晚。”莘王植对曰:“芳草连云暮色深。”馀皆类此。
受命辞中禁,开程向塞州。
只知王事急,曾信此生浮。
松岳晴云暖,金郊去路脩。
行行催马过,渐远却回头。
呼一切人,皆是乡人。
冷云扫电,枯木生春。
决定愿力,再来归命,天台后身。
按:《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七。又见《宝云振古集》(续藏经第二编第五套第五册)。
珠宫贝阕眼中收,缥缈方壶认十洲。
为问桑田真一瞬,人间海屋几添筹。
三千里外鹏程阔,嬴得平生逸兴酣。
造物小儿真戏剧,乾端一壁坼东南。
潮回港口夜鸣桹,酒席银丝满箸香。
没导吴中风味隽,盘中公子亦无肠。
借问卧龙山上月,人间十有一回圆。
分明去岁清游处,吟断楼西供杜鹃
⑴ 扬熙止为泗川诗。同游卧龙。故自叙云。
三人同行录。金驲孙所著也。略云。弘治戊申仲春。牧伯庆公纴有公事。将由泗川县。邀我与俱。泗于晋。属也。时沔川苪君忠年为县监。闻其至。迓城外。喜甚。因共入。当筵鼎坐。开怀剧谈。庭中梅枝黏白。墙角柳条弄黄。而斜月挂在树梢。下有半亩方塘。一境清涟。花岛钓矶。萧然作境。直南而望。平野茫茫。眼界十里。足以供座中之胜。兴阑。就馆一枕。而觉窗外之日已高矣。牧伯是行。盖缘有倭警。经略海堧也。某与苪君尾行。至一古砦云。是四佳相公所建置三千镇也。由镇而南。海岸穹窿。于是。相与地坐。沧波万顷。渺渺接天。此日观览。为一生之富。俄而厨人渔夫盘进海错。泼泼几案前。刁其腥。鼎其鲜。酌酒相属罢。举鞭信马。并海而还。是日。予与牧伯作意还晋。将及泗川治。而夜已暗矣。苪君恳要道左。遂共入城。相对剧谈。有顷。堂中烛影明灭。帘外风声奔腾。相视一笑。皆以辍行为幸。乃曰。三人同行。俱无恶客。而数日之期。似不偶然。天教好雨。又添一兴。其如寂寥。如之何。问左右。有一人能琵琶。令取弹之。应手而作。声韵和壮。足以娱一座矣。夜静神清。竦然无寐。苪君因自言曰。曾随先君朝京师。有一措大能说中朝事。上自高皇。以及景泰,天顺年间中原变故。成化临朝。朝廷文物风俗。都市男女之事。历历有绪。皆前日所未闻者。谈□差差。便不可当云云。
青云羽翮早腾骞,日侍光陵荷圣恩。
百里当年蔼弦诵,南人争道侍中孙(庆纴为晋牧故云)
鳌山苍翠为钟英,家世从来出紫缨。
八斗才华函丈地,天教式谷几螟蛉
⑴ 金驲孙为教授故云。大抵金海土姓称金者。皆是首露王之□。
共 5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