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知信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1194 【介绍】: 宋处州丽水人,字诚之。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权考功郎官,铨曹以清。累官中书舍人。尝使金,归言金人必衰,提出防备之策。后为给事中,论奏不避权贵,为人所妒,提举崇福宫。擢知绍兴府,创启斗门,导积涝入海,化𤠉{犭茶}湖四周土地为良田,被名为“王公湖”。官至焕章阁待制、知池州,以通议大夫致仕。有《是斋集》。
全宋文·卷六○六五
王信(一一三七——一一九四),字诚之,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
绍兴三十年进士及第,授建康府学教授。
进所著《唐太宗论赞》及《负薪论》,特循两资,为太学博士。
权考功郎官,指擿吏人奸欺,不避权要。
升左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兼权中书舍人,转给事中。
假礼部尚书使金,归言金人必衰之兆有四,备禦之策有二。
求奉祠,提举崇福宫。
知信州,擢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徙鄂、池州。
绍熙五年以疾卒,年五十八。
著有《是斋集》行于世。
见《王给事墓志铭》(载《括苍金石志》卷六),《宋史》卷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景思。
孝宗淳熙五年进士。
历官知同安县,为政号清严。
终池州通判。
尝从朱熹学,始见日以仁义礼知信五论及自著文集为贽,得熹敬爱。
全宋文·卷六二七二
余元一,字景思,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崇龟兄,朱熹门人。淳熙五年,以《》学魁南宫,登进士乙科,为全州教授。知同安县,号称清严。官终池州通判。著有《清湘志》三卷。见《宋元学案》卷六三,《宋史》卷二○四《艺文志》三,《莆阳文献传》卷三○,《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九。
梁季珌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208 【介绍】: 宋处州丽水人,字饰父。
梁汝嘉子。
以遗泽入仕。
历湖州通判,知信、光州,有政声。
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司公事,创慈幼院收育弃婴,且拨公田为经久计,多所全活。
累拜户、吏部侍郎,上疏言事多切要。
全宋文·卷六三五四
梁季珌(一一四三——一二○八),字饰父,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汝嘉子。以遗泽入仕,历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公事、提举江南西路常平、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入为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迁户部侍郎、吏部侍郎兼敕令所详定官。嘉定元年九月卒,年六十六。见刘宰《梁侍郎行状》(《漫塘集》卷三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简之。真宗景德间进士。初为县令,天禧初召对,擢监察御史。安抚京西,还除三司度支判官。青州麻士瑶杀侄温裕,并其财,遣往按治,士瑶伏诛。皇城使刘美依仗其妹刘皇后,接受贿赂,替罪犯买脱罪名,因请逮捕刘美而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使,寻迁侍御使。后历任知州及转运使,累官刑部郎中。
全宋文·卷三○五
章频,字简之,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景德间登进士第,天禧初为监察御史、三司度支判官。
因事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
后又知信、福、潭等州,改广西转运使。
在位建白政事,擿责贪暴,颇有政绩。
官至刑部郎中。
奉使契丹,至紫濛馆卒。
宋史》卷三○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应之。
真宗咸平三年进士。
知信丰、兰溪二县,号称神明。
知泉州,岁饥,大发廪贷民,奏蠲丁税。
仁宗立,为侍御史,时朝廷贬丁谓,受命籍没其家,得士大夫私请关通之书,悉焚之,不以闻,世称其长者。
康定元年,以朝请大夫知广州。
全宋诗
方慎言,字应之,莆田(今属福建)人。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历知潭、泉、广诸州。仁宗时为侍御史、两浙转运使,入为右谏议大夫。有诗五卷,文集十五卷,已佚。事见《莆阳比事》卷一、二、三、五、六。
全宋文·卷二七三
方慎言,字应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咸平三年进士,知信丰、兰溪二县。
祥符初,以殿中丞擢屯田员外郎。
仁宗即位,改侍御史。
后为两浙转运使,历知泉、潭、广等州。
卒,赠开府仪同三司。
有诗文集二十卷。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九、一○四,《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九,雍正《福建通志》卷四四、六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49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字元用,号胥山。
沈遘孙。
徽宗宣和六年进士第一。
除校书郎,迁著作佐郎。
知信、明、处、婺、宣州,移知建康府,以论罢。
高宗绍兴四年,起知镇江府、两浙西路安抚使,颇有建言,不果用。
后为广西经略兼知静江府,招诱诸酋,喻以威信,皆诣府乞降。
进徽猷阁直学士,除知衢州,改潭州,提举太平兴国宫。
生平胆气过人,不能尽循法度,累致人言,然当官才具,亦不可掩。
有《三沈集》。
全宋诗
沈晦(一○八四“《独醒杂志》卷一○”~一一四九),字元用,号胥山,初名杰(《至元嘉禾志》卷一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遘孙。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宋状元录》卷四),除校书郎,迁著作佐郎。
金人攻汴京,从萧王枢出质金军。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归,拜给事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
知信、明、处、婺、宣州,移知建康府,寻以事罢,绍兴四年(一一三四)起知镇江府,移知静江府、衢州、潭州。
十九年卒(同上书卷一五九)。
两宋名贤小集》收有《环碧亭诗集》一卷。
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今录诗十二首。
其中见于《两宋名贤小集》者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全宋文·卷三七九六
沈晦(一○八四——一一四九),字元用,号胥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翰林学士沈遘孙。宣和六年状元,除校书郎,迁著作佐郎。金人攻汴京,从肃王枢出质斡离不军。高宗即位,除集英殿修撰、知信州、明州,移处州,累迁知建康府,被劾罢官。绍兴四年,起知镇江府,两浙西路安抚使,进徽猷阁直学士,知潭州,提举太平兴国宫,绍兴十九年卒,年六十六。编《三沈集》六十一卷,著有《环碧亭诗集》(存)。《宋史》卷三七八有传,又见《南宋书》卷二八,《宋元学案》卷二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1143 【介绍】: 宋安州应山人,字鹏举。徽宗政和二年上舍释褐。历校书郎、起居舍人。高宗建炎初,知饶州,改守濠州,御敌有方,城赖以全,民为绘像立祠。官至宝文阁学士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坐事夺职,隐居连州龙溪。为人气正言直,抗金甚力。有文集。
全宋诗
连南夫(一○八六~一一四三),字鹏举,德安(今湖北安陆)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授颍州司理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假太常少卿为金接伴使,未几使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四)。使归,乞斩刘延庆、童贯,出知濠州。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知建康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改知饶州。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知泉州。三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六年,起知广州,因擅释杜充子杜严,落职。十三年,卒于福州,年五十八。有奏议三十篇,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子稿》卷一九《连公墓碑》。
全宋文·卷三八四九
连南夫(一○八六——一一四三),字鹏举,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
登政和二年上舍第,授颍州司理参军,移鼎州教授。
为徽宗所知,擢至侍从,历秘书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
为大臣所忌,除右文殿修撰、知庆源府,改濠州。
靖康二年,除徽猷阁待制。
建炎中,历知江宁府及桂、饶二州。
绍兴初,知信、泉、广州,为广东经略安抚使,进宝文阁学士。
平生以和议为非,力主战守,然时宰主和,指南夫为异论之人,故累起累废,后落职隐连州。
绍兴十三年卒,年五十八。
有奏议三十篇、文集二十卷。
见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一九《连公墓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6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初名一龙,字君锡。宁宗庆元五年进士第一。历给事中,兼直学士院。嘉定六年进对,上言修德政,蓄人材,饬边备。为湖南安抚使,抚安峒民,威惠并行,兴学养士,湘人立石纪之。理宗时,累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以枢密使督视江淮、荆襄军马。
全宋诗
曾从龙(一一七五~?),初名一龙,字君锡,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奉国军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除秘书省正字。开禧初,出知信州。嘉定二年(一二○九),除起居郎。三年,为中书舍人兼国子祭酒。四年,擢给事中,寻权刑部尚书。七年,签书枢密院事,改参知政事,寻提举洞霄宫。起知建宁府。理宗宝庆初,为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改知隆兴府。端平元年(一二三四),除沿江制置使兼知建康府。二年,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督视江淮荆襄军马,寻卒。事见《宋历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九一五
曾从龙(一一七五——一二三五),初名一龙,字君锡,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公亮四世从孙。
庆元五年,擢进士第一,赐今名。
授签书奉国军节度判官听公事。
迁兵部员外郎、左司郎中、起居舍人兼太子右谕德。
开禧间知信州。
召为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累迁权刑部尚书。
嘉定八年,自礼部尚书除签书枢密院事。
端平元年,授资政殿大学士、沿江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拜参知政事。
次年三月,兼同知枢密院事。
十一月,除枢密使,督视江淮军马。
十二月卒。
见《宋史》卷四一九本传、卷四二《理宗纪》二及《宰辅表》,《宋历科状元录》卷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和州历阳人,徙居苏州吴县,字稚山,号砚山居士。徐师回孙。徽宗宣和三年进士。时其姨夫王黼柄国用事,不肯附丽。高宗绍兴初上书言事,召对改官。累迁太府少卿。为江西转运副使,因劾秦桧亲党,贬兴化军。后复入,历任刑部、户部侍郎,孝宗隆兴初改吏部侍郎。官至龙图阁学士。工书,以篆名家。生平慕郑樵,每闻其言论,必手录之。卒年八十余。
全宋文·卷三九八一
徐林,字稚山,自号砚山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徙居吴县(今属江苏苏州)。
少有特操,登宣和三年进士。
历官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太府少卿、户部侍郎。
绍兴末知信、温州,时年七十馀。
隆兴初为吏部侍郎,论符离之役为非计,出知平江府,旋乞致仕。
再以给事中召,累官龙图阁学士。
卒年八十馀。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八,《吴郡志》卷二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宏甫。
神宗熙宁六年进士。
倜傥有大志,文章谨严。
哲宗元祐初被荐入朝,历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知信、洪、衢三州。
累迁枢密直学士知太原府,时宰相张商英置政典局,以镗为参详官。
官至龙图阁学士。
全宋诗
范镗,字宏甫,浦城(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调太原府兵曹参军。八年,充馆阁校勘、中书刑房习学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二、二六四)。元丰元年(一○七八)为利州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卷二九二)。二年,拜监察御史里行(同上书卷三○一)。四年,提点淮南东路刑狱(同上书卷三一九)。哲宗元祐间历知倍州,洪州。绍圣四年(一○九七)权礼部侍郎为使辽国信使(同上书卷四九一)。元符元年(一○九八)由中书舍人试给事中(同上书卷四九六)。二年,出知蕲州、青州(同上书卷五一一、五一七)。三年,由瀛州徙滁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三一)。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知澶州(同上书选举三三之二二)。入为工部尚书。崇宁元年(一一○二)出知太原(《周文忠公集》卷二九《孙昭远行状》)。召除龙图阁学士,卒。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卷二一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二二一六
范镗,字宏甫,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熙宁六年进士及第,历太原府兵曹参军、崇文院校书、检正中书刑房公事,迁太子中允、馆阁校勘。
元丰初,出为利州路转运判官。
后为监察御史里行、提点淮南东路刑狱、权扬州,迁集贤校理。
绍圣中知信、洪、衢等州,广东转运使,历权礼、刑、吏部侍郎,除中书舍人。
元符初,试给事中。
以奉使辽国拜不如仪,落职知蕲州;寻复龙图阁待制,知青、瀛州。
坐章惇、蔡汴党,再落职知滁州。
俄加集贤殿修撰、知澶州。
徽宗立,迁枢密直学士、知太原府。
大观元年复知扬州。
终龙图阁学士。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二六二至五一七有关卷,《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三一、选举三三之一七、又三三之二二,《北宋经抚年表》卷三、四,《宋诗纪事补遗》卷六八,同治《福建通志》卷一四七。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