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宗合

共 5 首
兰宫凡几上,直待晚成身。
臣对三千字,君恩第一人。
谈经居未久,岸帻请何频。
风月分能几,空山骨已尘。
以赋鸣虽早,襟怀实似虚。
出弹齐士铗,归读乐轩书。
丹桂攀殊苦,黄粱梦不如。
在时同手足,入念每沾衣。
沁园春 金末元初 · 丘处机
智慧男儿,速悟尘劳,勿将性疲。
但此身彼物,皆名幼化,多虚少实,不可追随。
万种缠绵,千般汨没,荏苒光阴老却伊。
争如向,太玄真教法,讨论希夷。

乾坤荡荡无依。
似一片、闲云出世奇。
悟性宗合道,恩山易挫,神舟得岸,苦海难迷。
行满功成,仙游羽化,物外何如土底归。
无佗事,要升天入地,俱在心为。
苏公轼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轼,字子瞻。四川眉州人。自直史馆议贡举,与神宗合,即日召见,问方今政令得失,进三言曰“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上疏极论新法不便,忤安石意,通判杭州。后自徐徙湖,上表以谢事。不便民者,以诗托讽。李定、舒亶言其怨谤,逮赴台狱。太皇太后闻之,谓帝曰:“尝忆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以作诗系狱,得非雠伤乎?捃至于诗,其过微矣。”繇是得轻,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及元祐初,以轼知登州,召为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召见便殿。太皇太后曰:“先帝每诵卿文章,必叹曰:‘奇才,奇才!’但未及进用卿耳。”轼不觉哭失声。太皇太后与哲宗亦泣,命坐,赐茶。撤御前金莲烛,送归院。后与雒党不和,出知杭州。未几,召还,为翰林学士承旨。复为忌者所论,出知颍州,寻改知扬州,起为门下侍郎、兵部尚书兼侍读。转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绍圣初,乞罢。既以党籍连贬惠州,徙昌化军。繇雷之儋,寓乐民所。后人为建文明书院。徽宗靖国初,更三赦,移廉,徙永,提举玉局观,卒于常。谥文忠。史称其文如行云流水,虽嬉笑怒骂之词,可书而诵。出入侍从,忠规谠论,挺挺大节。小人忌恶,所繇来也。
金莲那许烛珠瀛,春梦还须失夜声。
痛哭谁收妻子泪,悲歌未了弟兄情。
文明祇为天涯出,魑魅相应海上迎。
五百年来公不死,当时何必厌馀生。
观史知治乱,匪诩文藻彬。
常称金世宗,不愧贤君真。
熙宗废旧制,海陵荒乐频。
大定奋法祖,勤求治理臻。
衣服及语言,一惟旧制遵。
虽垂训如此,后世忘其谆。
乃知耽酒色,无不致亡沦。
又如达海辈,屡劝易衣冠(叶)
不从谓拒谏,比喻晓诸臣。
宽衣大袖坐,劳萨忽挺身。
其孰能禦之,何异尚左人。
在朕岂变更,所以示子孙(叶)
煌煌祖训昭,世守应无悛(叶)
卧碑勒箭亭,乾隆壬申春(崇德元年十一月内弘太宗御翔凤楼集诸王贝勒八旗大臣等命文院大臣读大金世宗本纪谕众曰尔等审听之世宗者蒙古汉人诸国声明显著之贤君也故当时后世咸称为小尧舜朕披览此书悉其梗概殊觉心往神驰耳目倍加明快不胜叹赏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详明可垂久远至熙宗合喇及完颜亮之世尽废之耽于酒色盘乐无度效汉人之陋习世宗即位奋国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孙仍效汉俗预为禁约屡以无忘祖宗为训衣服语言悉遵旧制时时练习骑射以备武功虽垂训如此后世之君渐至懈废忘其骑射至于哀宗社稷倾危国遂灭亡乃知凡为君者耽于酒色未有不亡者也先时儒臣巴克什达海库尔禅屡劝朕改满洲衣冠效汉人服饰制度朕不从辄以为朕不纳谏朕试设为比喻如我等于此聚集宽衣大袖左佩矢右挟弓忽遇硕翁科罗巴图鲁劳萨挺身突入我等能禦之乎若废骑射宽衣大袖待人割肉而后食与尚左手之人何以异耶朕发此言实为子孙万世之计也在朕身岂有变更之理恐日后子孙忘旧制废骑射以效汉俗故常切此虑耳我国士卒初有几何因娴于骑射所以野战则克攻城则取天下人称我兵曰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威名震慑莫与争锋此番往征燕京出边我之军威竟为尔八大臣所累矣故谕尔等其谨识朕言乾隆十七年春因恭读孙臣太宗实录敬述此谕立卧碑于箭亭镌示子庶使皆遵听毋忘以绵我国家亿载丕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