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法运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荣贵匆匆仅目前,静中光景日如年。
荆州运甓成何事,不博柴桑一醉眠。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五言律诗
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矧文字乎?惟是法运衰晚,真悟人少。聪明人多以聪明之资,久侍知识,从垂手处揆之一千七百则,若向上,若向下,若门庭施设,若入理深谭,识解依通,往往微中,而真悟之士,反见朴拙。故予谓六祖大师与雪峰、云门诸老,若值文胜之日,未有不当面错过者。真人之未易识,时习蔽之也。尝读近录,有杂糅联语如六朝体,又如七才子诗,八句中多用至十六事。诗文家且犹卑之,以之说法而欲人悟于言下,恐无此事。稍具正眼,亦复为之,外重则内必轻,吾以知其中之所存矣。年来痛诫门下,除旧习鲁论,以其所近应酬世谛,姑不在禁。若早年剃落,少一习气,便是多一便宜,犹耽耽不已,真可谓舍其田而耘人之田矣。吾道贵悟明心地耳,古云离文字相,离心缘相,使其获自本心,尽天下人目为不通文,不达理,亦复何愧。老僧固曾习鲁论者,设禁以来,不作诗文三年于兹矣。自归匡岳,乃有《山籁》,繇其天有所甚乐,故其籁有所自鸣也。天乐贫,故其籁以贫鸣;天乐拙,故其籁以拙鸣。贫与拙皆山性也,性既山,其籁亦山,是山籁所由发欤?世有爱予《山籁》,或不罪予先自犯禁,且即以此而与天下士守禁益笃,是为善读《山籁》者。若曰此老虑人弛禁,故终为是说,然则老僧之不欲人弛禁,究至何意?不欲人弛禁,而先自犯禁,又究至何意?是不可不细详谛审,而后语人曰:“此固自禁之而自犯之也。”老僧始合十以谢,使天下闻吾过。
滂沱昨夜雨,晴好忽今朝。
策杖归初地,登堂布旧条(予早岁依先师剃落于此。)
老成怀德在,小子习心销。
从此风规远,金轮瑞气昭。
再示兼中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七言律诗
天语新传法运回,寒梅依旧雪中开。
云閒僧卧青山稳,林外人寻白社来。
空寂欲同真梦泡,豪华休作幻楼台。
吾门大有酬恩句,举向高堂进一杯。
哭阿字无子二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七言律诗
珠江绝袂几伤神,千里归山尚早春。
离合分明今日事,行藏谁定刹尘身。
失群鸿雁高飞急,背水将军转战频。
力尽势穷还法运,一条直路出风尘。
秋杪送离言知客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七言绝句
年迈遭逢法运衰,暂时岐路亦凄其。
分淇渡口西风急,记取归帆雪浪吹。
初住归宗四首 其四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七言绝句
最是堪伤法运衰,门庭通显作生涯。
欲持一勺鸾溪水,洒向诸方热面皮。
忆昔年十八,矢志学浮图。
荏冉尘网中,坐令真人徂。
读书恨不见,犹及宗其徒。
博峤曾有言,吾道恶岐涂。
杨朱泣何从,哀彼南北殊。
始吾过吴越,亲遘良不诬。
倏忽三十载,法运当谁扶。
当时谓羊角,今日之所无。
汨汨若逝川,俛仰空长吁。
哭澹归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人生莫不死,既死安可伤。
形役一百年,终归无何乡。
况已六十七,讵足论短长。
所伤法运衰,死者皆贤良。
法眼在一时,岁月多荒唐。
波旬入人心,善观其向方。
狂者中以名,狷者与世忘。
忘世非佳士,徇名岂道望。
名反以利终,菽林杂兰芳。
斯人向予言,相对生悲凉。
已矣无真人,少壮犹茫茫。
掩户坐晨夕,泪血沾巾裳。
晚泊苍梧春雨晴,晓过七寺水云清。
门环空翠饶山色,社集群英不世情。
法运岂应长寂寞,真风原可远流行。
随缘隐显前贤事,珍重岩阿道易成
⑴ 清徐作霖、黄蠡《海云禅藻集》卷一
胜会圆成似日中,因缘研计已相通。
降魔伐恶肩期责,法运绵绵永不穷。
注:庆祝会在北京法源寺举行会议,数百名中外法师参加。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