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德美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3 首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并启)(816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排律
并启:启。今月十七日,公会儒于便庑。稹亦谬容末席,公出棠树之首章,且识其目曰:客有前进士韦张在宋来会学,由我而下,联为五言以美之。诸生怗怗竦竦,各尽词以献公。公则举其摧敌,推案析理,次至数联,应若前定,诸儒有不安者,随为刮削,变嫫为妍。不废暮而珠贯成就。瑕不可掩者,稹六联耳,退而自咎,且盛公之所为,因而次用所联翩贤等五十一字,合为一诗。止咏公之词业力翰,洎生徒学校之事而已也,其于勋位崇懿在国籍,族地清甲编世家,政事德美播讴谣,俭仁慈爱被亲戚,非小儒造次之所尽。大凡受褊狭者不可以语大,持杯棬而承澍雨,自满而止,又安能测其霶沛所至哉。惶恐无任,俯伏待罪,谨以启陈。不宣,谨启。
引用典故:骏骨 祖逖后施鞭 招徐稚 偷光 戴冯避席
郑驿骑翩翩,丘门子弟贤。
文翁开学日,正礼骋途年(张秀才正暮,荥阳公首荐登第也)
骏骨黄金买,英髦绛帐延。
趋风皆蹀足,侍坐各差肩。
解榻招徐稚,登楼引仲宣。
凤攒题字扇,鱼落讲经筵。
盛气河包济,贞姿岳柱天。
皋夔当五百,邹鲁重三千。
科斗翻腾取,关雎教授先(荥阳公寮吏生徒受诗有百数)
篆垂朝露滴,诗缀夜珠联。
逸礼多心匠,焚书旧口传。
陈遵修尺牍,阮瑀让飞笺。
中的颜初启,抽毫踵未旋。
森罗万木合,属对百花全。
词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悬。
戴冯遥避席,祖逖后施鞭
西蜀凌云赋,东阳咏月篇。
劲芟鳌足断,精贯虱心穿。
浩汗神弥王,鹞飏兴欲仙。
冰壶通皓雪,绮树眇晴烟。
驱驾雷霆走,铺陈锦绣鲜。
清机登穾奥,流韵溢山川。
墨客膺潜服,谈宾膝误前。
张鳞定摧败,折角反矜怜。
句句推琼玉,声声播管弦。
纤新撩造化,澒洞斡陶甄。
卫磬琤鍧极,齐竽僭滥偏。
空虚惭炙輠,点窜许怀铅。
惫色秋来草,哀吟雨后蝉。
自伤魂惨沮,何暇思幽玄
喜到樽罍侧,愁亲几案边。
菁华知竭矣,肺腑尚求旃。
抵滞浑成醉,徘徊转慕膻。
老叹才渐少,闲苦病相煎
瓦砾难追琢,刍荛分弃捐。
漫劳成恳恳,那得美娟娟。
拙劣仍非速,迂愚且异专。
移时停笔砚,挥景乏戈鋋。
仪舌忻犹在,舒帷誓不褰。
会将连献楚,深耻谬游燕。
蒲有临书叶,韦充读易编。
沙须披见宝,经拟带耕田。
入雾长期闰,持朱本望研。
轮辕呈曲直,凿枘取方圆。
呼吸宁徒尔,沾濡岂浪然
过箫资响亮,随水涨沦涟。
惜日看圭短,偷光恨壁坚。
勤勤彫朽木,细细导蒙泉。
传癖今应甚,头风昨已痊。
丹青公旧物,一为变蚩妍
⑴ 稹病疟二年,求医在此,荥阳公不忍,归之瘴乡
岁丁巳开成纪年之明年。有具寿沙门曰令检。自上京抵洛师。以缥囊盛三藏遗文传记。访余柴门于行修里。且曰。闻夫子斧藻偫言旧矣。讵直专声于班马。能不为释氏董狐耶。抑岂不闻贞观初慈恩三藏之事乎。敢矢厥来旨云。三藏事迹载国史及慈恩传。今塔在长安城南三十里。初高宗塔于白鹿原。后徙于此。中宗制影赞。谥大遍觉。肃宗赐塔额曰兴教。因为兴教寺。寺在少陵原之阳。年岁寖远。塔无主。寺无僧。荒凉残委。游者伤目。长庆初。有衲衣僧昙景始葺之。大和二年。安国寺三教谈论大德内供奉赐紫义林。修三藏忌斋于寺。斋众方食。见塔上有光。圆如覆镜。道俗异之。林乃上闻。乃与两街三学人共修身塔。兼砻一石于塔。至三年修毕。林乃化遗言于门人令检曰。尔必求文士铭之。检泣奉遗教。直以铭为请。非法允之冢嫡。谁何至此乎。轲三让不可。乃略而铭之。三藏讳元奘。俗陈姓。河南缑氏人。曾父钦。后魏上党太守。祖康。北齐国子博士。父惠英。长八尺。美须眉。魁岸沈厚。号通儒。时人方汉郭林宗。有子四人。奘其季也。年十三。依兄捷出家于洛。属隋季失御。乃从高祖神尧于晋阳。俄又入蜀。学摄论毗昙于基暹二法师。武德五年。受具于成都。精究篇聚。又学成实于赵州深。学俱舍于长安岳。于是西经前来者。无不贯综矣。初中国学者。多以实相性空。通贯偫说。俾彖象蹄笱。往往失鱼兔于得意之路。至于星罗棋布。五法三性。析秋毫以矢名相。界地生汇。各有攸处。曾未暇也。大遍觉乃兴言曰。佛理圆极。片言支说。未足师决。固是经来未尽。吾当求所未闻。俾跛眇儿视履。必使解行如函盖。始可为具人矣。且法显智严何人也。犹能孤游天竺。而我安能坐致耶。初三藏之生。母氏梦法师白衣西去。母曰何去。曰求法。贞观三年。忽梦海中苏迷卢山遽凌波而入。乃见石莲波外承足山。险不可上。试踊身腾踔。飒然飙举。升中四望。廓澈无际。觉而自占曰。我西行决矣。至凉州。都督李大亮防禁特切。逼法师还京。法师乃宵遁。渡瓠芦河。出玉门。经莫贺延碛。艰难险阻。仆而复起者。何止百十耶。自尔涉流沙。次伊吾。高昌王曲文泰遣贵臣以驼马迓法师于白力城。王与太妃及统师大臣等尊以师礼。王亲跪于座侧。俾法师蹑肩而上。资赠甚厚。送至叶护可汗衙。又以廿四封书。通屈支等廿四国。献花缯五百疋于可汗。称法师是奴弟。欲求大法于婆罗门国。愿可汗怜师如怜奴。其所历诸国。为其王礼重。多此类也。自尔支提梵刹神奇灵迹。往往而有。法师皆沥诚尽敬。耳目所得。孕成多闻。与夫世称博物者。何相万耶。详载如传。惟至中印度𨚗烂陁寺。寺遣下座廿人明详仪注者引参正法藏。即戒贤法师也。既入谒。肘膝著地。舐足已。然后起。法藏讯所从来。曰自支𨚗。欲依师学瑜伽论。法藏闻则涕泗曰。解我三年前梦金人之说。伫尔久矣。遂馆于幼日王院觉贤房第四重阁。日供担步罗果一百廿枚。大人米等称是。其尊敬如此。法师既名流五印。三学之士。仰之如天。故大乘师号法师为摩诃天。小乘师号解脱天。乃白大法藏请留之。法师曰。师等岂不欲支𨚗之人开佛慧眼耶。不数日。东印度王拘摩迎法师。戒日王闻法师在拘摩处。遣使谓拘摩曰。急送支𨚗僧来。拘摩曰。我头可得。僧不可得。戒日神武雄勇。名震诸国。乃怒曰。尔言头可得。可将头来。拘摩惧。乃严象军二万。船三万。与法师同溯殑伽河。筑行宫于河北。拘摩自迎戒日于河南。戒日曰。支𨚗僧何不来。拘摩曰。大王可屈就。王既见法师。接足尽敬。且曰。弟子闻支𨚗国有秦王破阵乐。乃问秦王是何人。法师盛谈太宗应天顺人事。王曰。不如此。何以为支𨚗主。因令法师出制恶见论。然小乘外道。未即推伏。请于曲女城集五印沙门婆罗门等。兼十八国王。观支𨚗法师之论。凡十八日。无敢当其锋者。戒日知法师无留意。厚以象马橐装饯法师。又以素謺印书使达官送法师。所经诸国。令兵卫达汉境。法师却次于阗。因高昌商胡入朝。附表奏自西域还。太宗特降天使迎劳。仍制于阗等道送法师。令燉煌迎于流沙。鄯部迎于沮沫。时帝在洛阳。敕西京留守梁国公元龄备有司迎待。是日宿于漕上。十九年春正月景子。留守自漕奉迎于都亭。有司颁诸寺帐舆花幡。送经于宏福。翌日。大会于朱雀街之南。陈列法师于西域所得经像舍利等。其梵文凡五百廿夹。六百五十七部。以廿马负而至。自朱雀至宏福十馀里。倾都士女。夹道鳞次。若人非人。曾不知几俱𦙁矣。壬辰。法师谒文武圣皇帝于洛阳宫。二月己亥。对于仪鸾殿。因广问雪岭已西诸国风俗。法师皆备陈所历。若指诸掌。太宗大悦。谓赵公无忌曰。昔符坚称道安为神器。今法师出之更远。时帝将征辽。法师请于嵩之少林翻译。太宗曰。师西去后。朕为穆太后于西京造宏福寺。寺有禅院。可就翻译。三月己巳。徙宏福。夏五月丁卯。法师方开贝叶。廿年秋七月。法师进新译经论。仍请制经序。并进奉敕撰西域记十二卷。太宗美法师风仪。又有公辅才。俾法师裼缁褐袭金紫。法师因以五义褒扬圣德。乞不夺其志。遂问瑜伽十七地义。太宗谓侍臣曰。朕观佛经。犹噡天望海。法师能于异域得是深法。非惟法师愿力。亦朕与公等宿殖所会。及三藏圣教序成。神笔自写。太宗居庆福殿。百寮陪位。坐法师。命宏文馆学士上官仪对偫寮读之。廿二年夏六月。天皇大帝居春宫。又制述圣记及菩萨藏经后序。太宗因问功德何最。法师对以度人。自隋季天下祠宇残毁。缁伍殆绝。太宗自此敕天下诸州寺。宜各度五人。宏福寺度五十人。戊申。皇太子宣令。请法师为慈恩上座。仍造翻经院。备仪礼自宏福迎法师。太宗与皇太子后宫等。于安福门执香炉。目而送之。至寺门。敕赵公英中书令褚引入。于殿内奏九部乐破阵舞。及百戏于庭而还。廿三年夏四月。法师随驾于翠微宫。谈赏终日。太宗前席攘袂曰。恨相逢已晚。翌日。太宗崩于含风殿。高宗即位。法师还慈恩。专务翻译。永徽三年春三月。法师于寺端门之阳造石浮图。高宗恐功大难成。令改用砖塔。有七级。凡一百八十尺。层层中心。皆有舍利。冬十月。中宫方妊。请法师加祐。既诞。神光满院。则中宗孝和皇帝也。请号为佛光王。受三归。服袈裟。度七人。请法师为王剃发。及满月。法师进金字般若心经及道具等。显庆二年春二月。驾幸洛阳。法师与佛光王发于驾前。既到馆。于积翠宫终译发智婆沙。法师早丧所天。因扈从还访故里。得张氏姊。问茔垄已平矣。乃捧遗柩改葬于西原。高宗敕所司公给。备丧礼。尽饰终之道。洛下道俗赴者万馀人。释氏荣之。三年正月。驾还西京。敕法师徙居西明寺。高宗以法师先朝所重。礼敬弥厚。中使旁午。朝臣慰问及锡赉无虚日。法师随得随散。中国重于般若。前代虽翻译犹未备。众请译焉。法师以功大恐难就。乃请于玉华宫翻译。四年十月。法师如玉华。馆于肃成院。五年春正月一日。始翻梵本。总廿万偈。法师汲汲然常恐不得卒业。每厉译徒。必当人百其心。至龙朔三年方绝笔。法师翻般若后。精力刓耗。谓门人曰。吾所事毕矣。吾瞑目后。可以蘧蒢为亲身物。门人雨泣。且曰。和上何遽发此言。法师曰。吾知之矣。麟德元年春正月八日。门人元觉梦一大浮图倒。法师曰。此吾灭度之兆。遂命嘉尚法师具录所翻经纶。合七十四部。总一千三百卅八卷。又造俱𦙁画像弥勒像各一千帧。又造素像十俱𦙁供养悲敬上油各万人。烧百千灯。赎数万生。乃与寺众辞。三称慈尊。愿生内眷。至二月五日夜。弟子光等问云。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否。颔云得生。俄而去。春秋六十九矣。初高宗闻法师疾作。御医相望于道。及坊州奏至。帝哀恸。为之罢朝三日。敕坊州刺史窦师伦令官给葬事。又敕宜听京城僧尼送至塔所。门人奉柩于慈恩翻经堂。道俗奔赴者日盈千万。以四月十四日葬于浐东。京畿五百里内。送者百馀万人。至总章二年四月八日。有敕徙于樊川北原。伤圣情也。法师长七尺。眉目若画。直视不顾。端严若神。自大教东流。翻译之盛。未有如法师者。虽滕兰澄什康会竺护之流。无等级以寄言。其彬彬郁郁。已布唐梵新经矣。自示疾至于升神。奇应不可殚纪。盖莫详位次。非上地其孰能如此乎。又曰。
三藏之生,本乘愿来。
入自圣胎,出于凤堆。
大业之季,龙潜于并。
孺子谒帝,与兄偕行。
神尧奇之,善果度之。
不为人臣,必为人师。
师法未足,自洛徂蜀。
学无常师,鸟必择木。
迹穷夷夏,更讨身毒。
寺入烂陁,师遇尸罗。
王逢戒日,论得瑜伽。
瑜伽师地,藏教泉府。
猬●98A7名数,玺抽圣绪。
我握其枢,赤幡仍竖。
名高曲女,归我真主。
主当文皇,臣当蔡梁。
天下贞观,佛氏以光。
光光三藏,是护是付。
付得其人,经纶彬彬。
梵语华言,胡汉相宣。
台臣笔受,御膝前席。
积翠飞花,恩光奕奕。
太宗序教,天皇述圣。
扬于王庭,百辟流咏。
三藏慰喜,灵祇介祉。
蔑彼滕什,曾无此事。
我功成矣,我名遂矣。
脱屣玉华,升神睹史。
发棺开殓,天香馥馥。
地位殊分,神人是卜。
中南地高,樊川气清。
修塔者谁,林公是营。
门人令捡,实尸其事。
铭勒塔旁,捡真法子。
① 美朝鲜受命也。王有盛德大功。而天命人心集焉。代高丽氏而有国也。
成均博士臣等。伏值主上殿下神武应期。受命启统。以揖让而有国。乃定都于汉水之阳。其明年秋。寝庙既成。冬十月乙未。躬服衮冕。蒸荐大室。神人阖悦。祥庆毕至。希世之典。一举备悉。猗欤休哉。自昔圣帝明王之作。必有文臣歌咏颂赞。以发扬其盛德神功之懿。被诸管弦。勒诸金石。铿鍧炫晃。振耀千古。有若周诗大明,绵瓜,生民,清庙之类。或美其受命定都。或称其立庙奉祀。宣昭德烈。因以劝戒。载诸简册。为万世经。降自汉唐。亦莫不有词赋之作以美其君。故其一时功业之盛。亦足托以垂于不朽。况我殿下巍荡之德。超轶汉唐而追尧舜。诚宜有诗以扬德美。以传罔极。而臣等俱以非才。幸际熙运。获忝弦歌教化之职。亲睹盛美。岂敢喑无歌诗以泯其声。不揆鄙拙。辄依古作四言诗三篇。篇各有序。冠于篇端。乐与诸生歌咏抃跃。谨再拜稽首献于道左。虽其词语粗浅。不足以宣畅其美。倘命大师一采而陈之。不胜幸甚。
天监于下,眷厥有德。
俾长以君,式求民莫。
维彼有丽,其政不淑。
命我代之,万民悦服。(一章)

民悦维何,会朝清明。
市肆不易,民靡见兵。
揖让于室,归戴以诚。
大宝克正,其永维宁。(二章)

烝哉我后,翼翼其敬。
德以仁隆,而繇武定。
昭事不回,受天之命。
诞兴作君,有朝鲜境。(三章)

维朝鲜境,殿海之东。
檀兴箕乂,阐以醇风。
三方割据,王氏统同。
我后之作,基绪益隆。(四章)

曰罗曰济,暨高丽氏。
私立号称,散无其纪。
我受帝命,克正于始。
履箕之封,传亿万祀。(五章)

于皇天命,赫赫靡常。
覆彼昏德,兴我哲王。
嗟嗟来嗣,鉴此不忘。
克敬尔德,亿载无彊。(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