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惠光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西域人。
既习静虑。
且以观方利物为志。
而交友六人。
其五人者。
已證果矣。
其未證者。
独陀尔。
愤悱之至。
如不自容。
于是證果之友。
谓之曰。
道以无心得。
非可以力致也。
且子于震旦。
当有别缘。
度二弟子。
作世利益。
此其所得则亦大矣。
盍行乎。
因复游历。
至魏之北台恒安而止焉。
时孝文方隆尚吾教。
厚加礼遇。
凿石以龛其居。
给粮以饱其侣。
而徵应累著。
识者异之。
城内康氏饶资。
更为造院以遵常业。
一日小儿于门隙窥陀。
他无所见。
但见大火赫然而已。
走告其家使窥之。
无见也。
由是知其获證不诬。
及迁都伊洛。
诏于少室构寺以处之。
今之少林是也。
每谓众曰。
此精舍将来终无所乏。
吾固别召灵祇卫护之矣。
故兹逮二百载。
虽其间凶歉荐臻。
而寺赋充实。
则抑陀之愿力欤。
尤善声论。
后于洛。
慧光僧稠二弟子。
始皆引杖以击其头。
知为法器。
遂以度之。
异日果名天下。
事各有传。
陀以老不预众。
感一善神与俱饮食起居。
惟神是听。
亦时令设馔祀飨之。
已而手画其像于房壁间。
未几告终。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习禅初
佛陀禅师。
此云觉者。
本天竺人。
学务静摄志在观方。
结友六人相随业道。
五僧證果。
惟佛陀无获遂。
勤苦励节如救身衣。
进退惟谷莫知投厝。
时得道友曰修道藉机时来便剋。
非可斯须徒为虚死。
卿于震旦特是别缘。
度二弟子深有大益也。
因从之游历诸国。
遂至魏北台之恒安焉。
时值孝文敬隆诚至别设禅林。
凿石为龛结徒定念。
国家资供倍架馀部。
而徵应潜著。
皆异之非常人也。
恒安城内康家。
赀财百万。
崇重佛法。
为佛陀造别院。
常居室内自静遵业。
有小儿见门隙内炎火赫然。
惊告院主。
合家总萃。
都无所见。
其通徵玄。
观斯例众也。
识者验以为得道矣。
后隋帝南迁定都伊洛。
复设静院敕以处之。
而性爱幽栖林谷是托。
屡往嵩岳高谢人世。
有敕就少室山为之造寺。
今之少林是也。
帝用居处。
四海息心之俦。
闻风响会者。
众恒数百。
笃课出要成济极焉。
时或告众曰。
此少林精舍别有灵祇卫护。
一立已后终无事乏。
由使造者弥山而僧廪丰溢沿彼至今将二百载。
虽荒荐频繁而寺业充实。
远用比之佛陀无谬传矣。
时又入洛将度有缘。
沙门慧光年立十二。
在天门街井栏上。
反蹋蹀䤻。
一连五百。
众人諠竞异而观之。
佛陀因见惟曰。
此小儿世戏有工。
道业亦应无昧。
意欲引度。
权以杖打头。
声响清彻。
既善声论。
知堪法器。
乃问。
能出家不。
曰。
固其本怀耳。
遂度之。
解冠终古。
具如别传。
又令弟子道房度沙门僧稠。
教其定业。
自化行东夏。
惟此两贤得道记之。
谅有深疑。
年渐迟暮不预僧伦。
委诸学徒自相成业。
躬移寺外别处零房。
感一善神常随影护。
亦令设食而祠飨之。
后报欲终。
在房门之壁手画神像。
于今尚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5—580 【介绍】: 北齐僧。朝歌人。俗姓刘。十二岁投道药禅师出家。博通玄义,名闻伊洛。讲《法华》、《涅槃》诸经,无不叹伏。北齐文宣帝事之如佛,授为大统。有《大乘义章》等。
全后周文·卷二十二
法上俗姓刘,朝歌人,高齐时相州定国寺戒师,终于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姓刘氏。
朝歌人也。
五岁入乡塾。
通所习诵。
六岁。
尝随其季父入佛寺。
辄礼拜赞叹。
九岁。
偶阅涅槃。
即厌世求出家。
年十二。
投道药禅师薙落。
往来相土。
东都识者。
谓之圣沙弥
后潜林虑山。
诵法华维摩经。
甫浃旬。
二部俱习。
兼通其义。
俄又入洛。
名声藉甚。
年十五。
讲法华。
酬抗疑难。
莫不叹伏。
善诘问。
好徵覈。
而容貌黎瘠。
故时人为之语曰。
黑沙弥若来。
高座逢灾。
会岁歉。
茹蔬纫草。
以免饥冻。
而专意涅槃。
精神日进。
遂从光公。
禀具戒。
寻候父疾。
至则殂矣。
因手度母氏女兄。
携入邺都。
夏于少林。
秋还省觐。
荐荒之际。
未谐宁谧。
众请弘演。
于是以十地地持楞伽涅槃等部。
轮贯不已。
并著文疏。
且机算无挠。
纪纲有截。
故时人复为之语曰。
京师极望道场法上。
年垂四十。
游化怀卫。
顷之大将军高澄。
奏为昭玄统掌录僧事。
及齐革命。
职仍旧。
文宣御宇。
诏授菩萨戒。
帝躬布发于地。
使上践焉。
天保二年。
诏废鹰师曹地。
为报德寺。
且树宝塔。
为太皇太后。
祈冥福。
未几。
升大统。
初朝廷议置十统。
而病其称号不异。
以奏。
帝手注其状曰。
上法师可为大统。
馀为上统。
高句丽国丞相王高德。
致书问教门端绪。
具书答之。
不录。
诏住相州定国寺。
又以施利。
营脩定寺于邺之西山。
山本名合水。
于山之巅。
造弥勒堂。
供百五十僧。
齐亡。
周氏废教。
上自尔俗服隐居。
祈生弥勒内院。
不复至脩定寺矣。
大象初。
隋文相周。
渐隆大法。
上闻之。
喜形于色。
体虽羸弱。
遽以袈裟覆顶。
使弟子舁之。
至脩定寺。
合掌三礼。
右绕而出。
即合水山舍。
诵维摩胜鬘经等而卒。
二年七月十八日也。
寿八十六。
撰增一数法四十卷。
佛性论二卷。
大乘义章六卷。
众经录一卷。
行世。
弟子灵裕有传。
续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篇四
释法上。
姓刘氏。
朝歌人也。
五岁入学。
七日通章。
六岁随叔寺中观戏。
情无鼓舞。
但礼佛读经。
而声气爽拔。
众人奔绕倾渴观听。
年登八岁。
略览经诰薄尽其理。
九岁得涅槃经披而诵之。
即生厌世。
至于十二投禅师道药而出家焉。
因游相土寻还汲乡。
又往东都栖遑务道。
神气高爽照晓词论。
所在推之咸谓圣沙弥也。
后潜林虑上胡山寺诵维摩法花。
才浃二旬两部俱度。
因诵求解。
还入洛阳。
博洞清玄名闻伊滏。
年暨学岁创讲法花。
酬抗疑难无不叹伏。
善机问好徵覈。
决通非据昌言胜负。
而形色非美。
故时人谚曰。
黑沙弥若来。
高座逢灾也。
后值时俭衣食俱乏。
专意涅槃无心饥冻。
故一粒之米加之以菜。
一衣为服兼之以草。
练形将尽而精神日进。
乃投光师而受具焉。
性戒夙成不劳师导。
勤勤谛理无失寸阴。
忽闻父病寻往觐之。
既至即殂。
一宿同止明旦赴洛。
度母及姊将入邺都。
时属大荒投奇无指。
听法心猛委而南旋。
夏听少林秋还漳岸。
母子相见。
不觉潸然。
既慧业有闻众皆陈请。
乃讲十地地持楞伽涅槃等部。
轮次相续并著文疏。
又偏洞算数明了机调。
纲纪法化难继其尘。
故时人语曰。
京师极望。
道场法上。
斯言允矣。
年阶四十游化怀卫。
为魏大将军高澄奏入在邺。
微言一鼓众侣云屯。
但上戒山峻峙慧海澄深。
德可轨人。
威能肃物。
故魏齐二代历为统师。
昭玄一曹纯掌僧录。
令史员置五十许人。
所部僧尼二百馀万。
而上纲领将四十年。
道俗欢愉朝庭胥悦。
所以四方诸寺咸禀成风。
崇护之基罕有继釆。
既道光遐烛。
乃下诏为戒师。
文宣常布发于地令上践焉。
天保二年又下诏曰。
仰惟慈明缉宁四海。
欲报之德。
正觉是凭。
诸鸷鸟伤生之类。
宜放于山林。
即以此地为太皇太后经营宝塔。
废鹰师曹为报德寺。
斯即碎荡邪雾载清佛海。
当时昌盛自古推焉。
上总担荷并得缉谐。
内外阐扬皂白咸允。
非斯柱石。
孰此栋梁哉。
且而景行既宣。
逸向遐被。
致有高句丽国大丞相王高德。
乃深怀正法崇重大乘。
欲播此释风被于海曲。
然莫测法教始末缘由西徂东壤年世帝代。
故具录事条。
遣僧向邺。
启所未闻事。
叙略云。
释迦文佛入涅槃来。
至今几年。
又于天竺几年方到汉地。
初到何帝年号是何。
又齐陈佛法谁先传告。
从尔至今历几年帝。
远请具注。
并问十地智论等人法所传。
上答略云。
佛以姬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生。
十九出家。
三十成道。
当穆王二十四年癸未之岁。
穆王闻西方有化人出。
便即西入而竟不还。
以此为验。
四十九年在世。
灭度已来至今齐代武平七年丙申。
凡经一千四百六十五年。
后汉明帝永平十年。
经法初来。
魏晋相传至今流布。
上广答缘绪。
文极指订。
今略举梗槩。
以示所传。
末敕住相州定国寺。
而容德显著感供繁多。
所得世利造一山寺。
本名合水。
即邺之西山。
今所谓修定寺是也。
山之极顶造弥勒堂。
众所庄严备殚华丽。
四事供养百五十僧。
及齐破法湮。
僧不及山寺。
上私隐俗服习业如常。
愿若终后觐睹慈尊。
如有残年愿见隆法。
更一顶礼慈氏如来。
而业行精专幽明感遂。
属隋运将动佛日潜离。
深果宿心喜遍心府。
羸瘦微笃。
设舆坐之。
袈裟覆头。
弟子扛举往升山寺。
合掌三礼右绕三周。
便还山舍诵维摩胜鬘。
卷讫而卒于合水故戾。
春秋八十有六。
即周大象二年七月十八日也。
上形量过人苕然众表。
百千众中孤起颈现。
衣服率素纳补为宗。
五条祇支由来以布。
法衣瓶钵以外更无馀财。
生不屦乘步以毕命。
门人成匠。
任情所学。
不私己业。
偏用训人。
言常含笑罪不加杖。
自上未任已前仪服通混。
一知纲统制样别行。
使夫道俗两异。
上有功焉。
制寺立净亦始于此。
故释门东敞。
能扇清风。
莫与先矣。
初天保之中。
国置十统。
有司闻奏事须甄异。
文宣乃手注状云。
上法师可为大统。
馀为通统。
故帝之待遇事之如佛。
凡所吐言无不承用。
又遵重戒禁。
愿常宣说尽报行之。
每至布萨晨旦。
致厚供设礼请僧。
及年高声变恐烦于众。
岁暮之夕犹遵此法。
其奉信也如此。
撰增一数法四十卷。
并略诸经论所有名教。
始从一法十百千万有若数林。
寔传持之要术也。
又著佛性论二卷大乘义章六卷。
文理冲洽详略有闻。
又撰众经录一卷。
包举品类耳。
并行于世。
有弟子法存者。
本是李老。
监齐天保屏除归于释种。
明解时事分略有据。
上乃擢为合水寺都维那。
当有齐之盛。
每年三驾皆往山寺有所觐礼。
六军既至供出僧厨。
存随事指撝前后给济三宫并足。
后终于隋初。
灵裕法师资学有承。
为之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8—605 【介绍】: 隋僧。定州钜鹿人,俗姓赵。少聪颖过人。出家于赵郡应觉寺。博学多闻,人称裕善萨。入隋,文帝赐资助营山寺,号灵泉。后迁住演空寺。有《十地疏》、《地持疏》、《般若疏》、《华严疏》、《涅槃疏》、《四分律疏》、《圣迹记》、《佛法东行记》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姓赵。定州钜鹿曲阳人。幼知敬僧礼像。惧闻屠杀声。六岁即茹素。父母强破之。不可。七岁求出家。二亲以资质之妙。宜世其业。固莫之许。裕叹曰。吾一生坏矣。遂益习复以究家学。年十五念欲遁去。而适丁父忧。苦块之礼。罔敢弗至。既释服竟。往赵郡应觉寺。从明宝二禅师落发。其母初未尝闻也。年二十有二禀具。即诵四分僧祇。八日书诵俱了。刺史侯景。尤加器重。后南游漳淦。专学四分于隐公所五夏。能臻其奥。初道凭尝以地论之指授慧光。而裕依凭法席兹久。剖奇发新。莫不推揖。齐宣帝方宠进法上。诏为大统。以驾御英彦。而望风趋势者。比足立。惟裕操守无所变。上因加敬。然于华严涅槃地论律部。但寻旧解。若大集般若观经遗教等疏。则独出渊思。而壹扫宿说。安游荣等三师杂心。嵩林二师成实。皆口传心受。曾无遗误。其博赡可知矣。居邺都者十二白。内外号之。为裕菩萨云。 会宣帝疾。诏开华严。昭玄诸统。推裕为法主。有一雄鸡。常随众集。逮散席。乃飞鸣西南树上。一夕殪。帝遂有瘳。内出袈裟三百领。施裕而俾散之。又诏住官寺。固辞。知命之际。方事禅寂。未盈炎溽。而起赴檀越范阳卢氏之请。负笈者万指。未几还邺。所务如旧。一日安东王楼睿。于僧前遍加礼拜。次至裕。见其有异。忽股慄流汗。即从受戒。且为营治宝山寺。齐亡。周废二教。裕服斩缞绖带。率其徒二十辈。遁山谷间。夜释竺墙。昼攻鲁诰。益力其所缀述。皆部粹类聚。期以贻后。属岁荐饥。遂出卜书一卷。使坐市肆取米。占者丛闹。得米颇多。裕亟焚其书。隋兴。教亦昌盛。裕首被徵命。开皇三年。相州刺史樊叔略。创千法师会。而裕当元席。诏复僧职。而叔略因举为都统。裕固引去。游燕赵。两河稔其化十年。止洛之灵通寺。夜得牒于庭。若言报缘之终。在咸阳者。明年玺书下相之大慈寺。致裕入京。裕曰。咸阳之厄验矣。竟徒步至京。诏住大兴善寺。仍诏有司。议立国统。裕表辞再三。乃诏左仆射高颖。右仆射苏威。纳言虞庆则。总管贺若弼等。诣寺宣旨。代帝受戒忏罪。施绫锦帛三百匹。助宝山构建。帝躬署寺额曰灵泉。而又徙步以归。谓人曰。往来之劳非厄乎。俄徙演空寺。诏问起居。 仁寿中。帝分布所藏神尼舍利于诸州起塔。所在灵应尤多。世皆以为祥瑞。而裕独以每所见。无非白华白树白云。岂吉相哉。吾第恐国有丧祸也。初人弗之信。既而献后文帝崩。相州刺史囧阳公薛胄。堂础变玉。设斋庆贺。裕曰。流离也。宜戒慎之。胄心以为不然。后竟坐杨谅谋逆事。徙边。仁寿之季。寒陵山筑九级浮图。昉四级。督之急。曰事或有障。日夕并力。将八级而晋阳难作。其先见之明如此。时忽讹言裕化。而究其所从起不可得。裕曰。吾其亡矣。即诲厉门人。至七日早。作赋哀速终悲永殡二诗。夜语侍者曰。吾兹背殊痛。三更觉香气充室。口犹称佛名号。明相现时。奄尔示寂于演空寺。大业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也。寿八十八。树塔窆于宝山灵泉寺侧。 裕性直威重爽垲。服章觕弊。虽贵达厮下。礼貌无所间。往来曾莫望其将迎。身佩白光奕然。照映幽晦。姿禀孝爱。母疾将归养。中道闻讣而返曰。吾兹以严母冥福可也。志存远大。不局偏授。故单讲双时。雅为恒度。其赴他请。非颙仰之至。不屑就。然未尝苟简以邀檀施。有一寺请讲。暇隙见韭园。迫近法席。问知其故。裕恶之即辞去。主谢过。愿悉犁其韭四十亩。以种谷乃已。素无积蓄。好施予。宝山造石龛。名金刚胜力住持那罗延窟。镌法灭之相于岩石。凡坐必正面西向。所服御一准律。以范来学。或讥其邀名。裕笑曰。使诚邀名而为善。不犹愈于邀利而为不善者乎。 有沙门亡其名。燕人也。丐一言之益以别。裕付以高僧传曰。经诰禅律。恐杂圣心。未若景行于此之为得也。其人欣戴而去。 裕说戒羯磨。无传欲法。尝入净影寺。正值布萨。裕坐堂上见远公传欲。抗声曰。慧远以为有法事因缘故尔说欲。然而众僧听戒。岂是魔事耶。或以告远。远诣堂。裕曰。仁者当以身摄物。说欲之制。岂法主可为哉。远顶礼受其语。其述著。有十地疏四卷。地持维摩般若各二卷。华严疏及指归合九卷。涅槃疏六卷。大集疏八卷。四分律疏五卷。大乘义章四卷。胜鬘央掘寿观仁王毗尼母往生论弥勒上下生遗教等诸经。各为疏记。成实毗昙智论各钞五卷。圣迹记二卷。佛法东行记。众经宗要。译经体式。受菩萨戒法。并戒本首尾。注华严等经论序。大小乘同异论。舍利目连传。御众法等外。制安民论。陶神论。各十卷。㲉卵成杀论。字本七卷。庄纪老纲式经。兆纬相录。医决符禁法文。断水虫序。齐世三宝记。灭法记。光师弟子十德记。僧制寺诰。十怨十志颂。齐亡消日颂。触事伸情颂。寺破报应记。孝经义记。三行四去颂。诗评杂集等五十卷。行于世。
续高僧传·卷第九 义解篇五
释灵裕。
俗姓赵。
定州钜鹿曲阳人也。
年居童幼异行感人。
每见仪像沙门必形心随敬。
闻屠杀声相亦切怆胸怀。
致使乡党传芳亲缘为之止杀。
年登六岁便知受戒。
父母强之誓心无毁。
寻授章本及以千文。
不盈晦朔。
书诵俱了。
至于孝经论语。
才读文词兼明注解。
由是二亲偏爱望嗣门风。
年七岁启父出家。
父以慧解夙成。
意宗继世决誓不许。
唯令俗学专寻世务碍之道法。
裕叹曰。
不得七岁出家。
一生坏矣。
遂通览群籍资于父兄。
并包括异同深契幽赜。
唯老庄及易。
未预承传。
年十五潜欲逃世。
会丁父艰。
便从世疾苫块萦转。
杖而能起服毕厌俗。
心猛不敢辞母。
默往赵郡应觉寺。
投明宝二禅师而出家焉。
其人亦东川之摽领也。
既初染大法敕令诵经。
裕执卷而誓曰。
我今将学必先要心。
三藏微言定当穷旨。
终无处中下之流。
暨于儒释两教。
遍须通晓也。
年始弱冠。
慧光律师英猷邺下。
即往归禀。
会已殁世才经七日。
独嗟无遇。
戒约何依。
乃回投凭师听于地论。
荏苒法席终于三年。
二十有二方进具戒。
还从明宝二德求为本师。
乃皆辞曰。
吾为汝缘吾非汝师。
可往胜上所也。
遂赴定州而受大戒。
即诵四分僧祇二戒。
自写其文。
八日之中书诵俱了。
有定州刺史侯景。
访裕道行奏请度之。
隶入公名甚相器重。
后南游漳滏。
于隐公所偏学四分。
随闻寻记五卷行之。
又以地论初兴。
惠光开悟之元匠。
流衍弘导。
道凭即师之所亲承。
并有别传。
裕依凭法席。
晨夜幽通发奇剖新者。
皆共推揖。
有齐宣帝盛弘释典。
大统法上势覆群英。
学者望风。
向附用津侥倖。
唯裕仗节专贞。
卓然不偶伦类。
但虑未闻所闻。
用为翘结耳。
后上统深委高亮钦而敬之。
自此专业华严涅槃地论律部。
皆博寻旧解穿凿新异。
唯大集般若观经遗教等疏。
拔思胸襟非师讲授。
又从安游荣等三师听杂心义。
嵩林二师学成实论。
功将一纪解贯二乘。
纲领有存皆备科举。
而精爽弘赡理相兼通。
曾与诸僧共谈儒教。
旁有讲席。
参涉间闻两听同散。
竟以相闻覆述句义并无一遗。
由此邺下擅名遐迩驰誉。
且而刚梗严毅守节自专。
至于都讲覆述励怀非任。
世供道望销声避隐。
有事不获已者。
让而受之。
夏居十二。
邺京创讲名节既著。
言令若新。
预听归依遂号为裕菩萨也。
皆从受戒三聚。
大法自此广焉。
因以导物为恒务矣。
意存纲领不在章句。
致有前后重解言义不同。
亡筌者会其宗归。
循文者失其宏趣。
会齐后染患愿讲华严。
昭玄诸统举裕以当法主。
四方一会雅为称先。
时有雄鸡一头常随众听。
逮于讲散乃大鸣高飞。
西南树上经夜而终。
俄尔疾遂有瘳。
斯亦通感之明应也。
内宫由是施袈裟三百领。
裕受而散之。
文宣之世立寺非一。
敕召德望并处其中。
国俸所资隆重相架。
裕时郁为称首。
令住官寺。
乃固让曰。
国意深重德非其人。
幸以此利授堪受者。
其高谢荣时为类若此。
有善生法供则受而无惮。
其摄引陶化又若此也。
故其所行藏。
不为世情之所同测矣。
年四十有七。
将邻知命。
便即澄一心想禅虑岩阿。
未盈炎溽。
范阳卢氏闻风远请。
裕乘时弘济不滞行理。
便往赴焉。
至止讲供。
常溢千人。
听徒嘉庆前后重叠。
后还邺下。
与诸法师连座谈说。
齐安东王娄睿。
致敬诸僧次至裕前。
不觉怖而流汗。
退问知其异度。
即奉为戒师。
宝山一寺裕之经始。
睿为施主倾撒金贝。
其潜德感人又此类也。
周氏灭齐。
二教沦没。
乃潜形世壤。
衣以斩缞三升之布。
头绖麻带如丧考妣。
誓得佛法更始方袭旧仪。
引同侣二十馀人居于聚落。
夜谈正理书读俗书。
学既探幽随览缀述。
各有部类。
名如后列。
时属俭岁粮粒无路。
造卜书一卷。
令占之取价。
日米二升以为恒调。
既而言若知来。
疑者丛闹。
得米遂多。
裕曰。
先民有言。
舐蜜刃伤。
验于今矣。
索取卜书对众焚之。
日别自往。
须臾获价。
卷席而归。
所得食调及时将返。
用供同厄遂达有年。
大隋运兴。
载昌释教。
裕德光先彦即预搜扬。
开皇三年相州刺史樊叔略。
创弘讲会延请诸僧。
并立节前标遗法明寄。
一期影向千计盈门。
裕当元帝允副玄望。
有敕令立僧官。
略乃举为都统。
因语略曰。
统都之德。
裕德非其德。
统都之用。
裕用非其用。
既其德用非器。
事理难从。
佥谓。
舍于此人则荐失纲要。
后更伸请。
乃潜游燕赵。
五年行化道振两河。
开皇十年在洺州灵通寺。
夜于庭中得书一牒。
言述命报厄在咸阳。
初莫测其然也。
至于明年。
文帝崇仰释门远讯髦彦。
皆云。
裕德覆时望矣。
因下诏曰。
敬问相州大慈寺灵裕法师。
朕遵崇三宝归向情深。
恒愿阐扬大乘护持正法。
法师梵行精淳理义渊远。
弘通玄教开导聋瞽。
道俗钦仰思作福田。
京师天下具瞻四方辐凑。
故远召法师共营功业。
宜知朕意早入京也。
裕得书惟曰。
咸阳之厄验于斯矣。
然命有随遭。
可辞以疾。
又曰业缘至矣。
圣亦难违。
乃步入长安不乘官乘。
时年七十有四。
敕遣劳待令住兴善。
仍诏所司咸集僧望评立国统。
众议咸属莫有异词。
裕笑曰。
当相通委何用云云。
遂表辞请还。
置言详覈。
帝览表究情。
依即听返。
仆射高颖等。
意存统重。
又表请留。
帝即下敕。
令且住此。
裕曰。
一国之主义无二言。
今复重留情所未可。
告门人曰。
王臣亲附久有誓言。
近则侮人轻法。
退则不无遥敬。
故吾斟酌向背耳。
寻复三敕固邀。
裕较执如上。
帝语苏威曰。
朕知裕师纲正。
是自在人。
诚不可屈节。
乃敕左仆射高颖右仆射苏威纳言虞庆则总管贺若弼等诸公诣寺宣旨。
代帝受戒忏罪。
并送绫锦衣服绢三百段。
助营山寺。
御自注额可号灵泉。
资送优给有逾常准。
力步而归达于本邑。
顾而言曰。
往返之弊厄不亡乎。
由是敕问屡驰。
䞋锡重沓。
稽疑请决者不远而至餐风沐道者复结于前矣。
裕末又住演空寺。
相州治西。
秉操弥坚履行逾肃。
帝闻之又下诏曰。
敬问演空寺大德灵裕法师。
朕遵仰圣教重兴三宝。
欲使生灵咸蒙福力。
法师舍离尘俗投旨法门。
精诚若此。
深副朕怀。
其为国主思问如此类也。
及仁寿中年。
分布舍利诸州起塔。
多有变瑞。
时人咸嘉为吉徵也。
裕闻而叹曰。
此相祸福兼表矣。
由杂白花白树白塔白云。
相现吉缘。
所为凶兆。
众初不信之也。
俄而献后文帝相次升遐。
一国素衣。
斯言有据。
相州刺史内阳公薛胄所住堂础忽变为玉。
胄谓为善徵也。
设斋庆之。
裕曰。
斯琉璃耳。
宜慎之戒之。
可禳之以福。
胄不从其言。
后杨谅起逆。
事有相缘。
乃流之边裔。
追悔昔言不慎之晚矣。
又于寒陵山所造九级浮图。
仁寿末岁止营四层。
裕一旦急催曰。
一切无常事有障绝。
通夜累构将结八重。
命令断作。
仅得施座安橙。
值晋阳事故。
生民无措其手足。
裕命复悬于后载。
其先见之明皆若此也。
于时邺下昌言。
裕师将过世矣。
道俗云合同禀归戒。
访传音之无从。
裕亦信福命之云尽。
乃示诲善恶励诸门人。
从觉不愈。
至第七日援笔制诗二首。
初篇哀速终曰。
今日坐高堂。
明朝卧长棘。
一生聊已竟。
来报将何息。
其二悲永殒曰命断辞人路。
骸送鬼门前。
从今一别后。
更会几何年。
至夜告侍者曰。
痛今在背。
吾将去矣。
至于三更忽觉异香满室。
内外惊之。
裕静虑口缘念佛。
相继达于明相。
奄终于演空寺焉。
春秋八十有八。
即大业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也。
哀动山世。
即殡于宝山灵泉寺侧。
起塔崇焉。
初裕清贞洁己正气云霄。
器识坚明抗迹尘表。
师资传授斯寄得人。
身佩白光映照幽晦。
眄睐高视瞻见远近。
而奉禁自守杜绝世烦。
虔虔附道克念齐圣。
母病绵笃追赴已终。
中路闻之竟不亲对。
嗟曰。
我来看母今何所看。
宜归邺寺为生来福耳。
割略亲爱如此之类。
至于弘法轨模。
万代宗辖。
志存远大不𢩁偏授。
故有单讲双时。
雅为恒度。
略文对讲生常不经必有传讲。
要须延请供承颙仰方登法座。
尝有一处敷演将半。
因行游观乃近韭园问其本缘云。
是讲主所有。
裕曰。
弘法之始为遣过原。
恶业未倾清通焉在。
此讲不可再也。
宜即散之。
便执锡持衣径辞而出。
讲主曰。
法师但讲。
此业易除耳。
复未足忧之。
便借倩村民犁具。
一时耕杀四十亩韭。
拟种谷田。
斯道俗相依。
言行无越。
一人而已。
其讲悟也始微终著。
声气雄远辩对无滞言罕重宣。
或一字盘桓动移数日。
或一上之中便销数卷。
及至后讲更改前科。
增减出没乘机显晦致学者疑焉。
裕曰。
此大士之宏规也。
岂可以恒情而断之。
故十夏初登。
而为领袖倾敬。
或大德同集间以谑情。
及裕之临席。
无不肃然自持諠闹攸静。
所以下座尼众莫敢面参。
而性刚威爽服章粗弊。
贵达之与厮下。
承对一焉。
去来自彼曾无迎送。
故通儒开士积疑请决。
艺术异能抱策呈解。
皆顶受绝叹。
言不写情。
可谓坐镇雅俗于斯人矣。
故邺下谚曰衍法师伏道不伏俗。
裕法师道俗俱伏。
诚其应对无思发言成论故也。
又营诸福业。
寺宇灵仪。
后于宝山造石龛一所。
名为金刚。
性力住持。
那罗延窟面别鑴法灭之相。
山幽林竦言切事彰。
每春游山之僧。
皆往寻其文理。
读者莫不歔欷而持操矣。
其遗迹感人如此。
自前后行施悲敬兼之。
袈裟为惠出过千领。
疾苦所及医疗繁多。
但得厚味先必奉僧。
身预伦伍片无贮纳。
讲授之隙正面西方。
凡所涕涶返而咽之。
一报无弃。
形不妄涉口不净词。
人畜训诲绝于呵捶。
乃至责问童稚诫约门人。
自述己名彼号仁者。
苦言切断闻者泪流。
自有师资希附斯轨年登耳顺养众两堂。
简以未具异室将抚。
言行有滥即令出众。
非律所许。
寺法不停女人尼众。
誓不授戒。
及所住房由来禁约不令登践斯励俗后代之弘略也。
沙弥受具和上德难。
故尽报不行。
自馀师證至时临众。
若授以三聚则七众备传。
故使弘法之时方听女众入寺。
并后入先出直往无留。
致有法席清严向传宇内。
侍者供给不预沙弥。
僧制澄正无论主客。
内惟护法外肃愆过。
身服清修不御绫绮。
垂裙踝上四指。
衫袖仅与肘齐。
祇支极长至胫而已。
设见衣制过度则处众割之。
故方裙正背大毡被褥。
皮革上色钱宝等物。
并不入房。
何况身履而为资具。
斯又处俭之后教矣。
常服五条由来以布。
纵有缯帛成施。
终以惠人。
祇支亦尔。
馀则弊纳而已。
世有激刺。
颇用以为邀名者。
时或达之。
裕曰。
吾闻君子争名小人争利。
复何辞乎。
或曰。
名本利缘耳。
裕曰。
吾得利便失名矣。
又曰。
此乃诈为善相。
答曰。
犹胜真心为罪也。
时人以为佳言。
其志行之仪可垂世范。
故传者不漏其节焉。
自年三十即存著述。
初造十地疏四卷。
地持维摩波若疏各两卷。
华严疏及旨归合九卷。
涅槃疏六卷。
大集疏八卷。
四分律疏五卷。
大乘义章四卷。
胜鬘央掘寿观仁王毗尼母往生论上下生遗教等诸经各为疏记。
成实毗昙智论各抄五卷。
圣迹记两卷佛法东行记众经宗要译经体式受菩萨戒法并戒本首尾注华严等经论序大小乘同异论舍利目连传御众法等。
各有聚类。
宗要可传。
又制安民论陶神论各十卷。
劝信释宗论㲉卵成杀论字本七卷。
庄记老纲式经兆纬相录医决符禁法文断水虫序齐世三宝记灭法记师弟子十德记僧制寺诰十怨十志颂齐亡消日颂触事申情颂寺破报应记孝经义记三行四去颂诗评并杂集等五十馀卷。
久行于世。
言无华侈。
微涉古制。
略情取理者久而味之。
又凡授法意专行用。
有返斯趣者。
告曰。
原圣人垂教教被行人。
人既不行还同不学。
有违者驱出。
斯又重法成人者也。
观裕安民陶神二论。
意在传灯惠流民品。
笃识高行此焉攸属。
有黄龙沙门。
邺中同听经论。
禅律罔不吞委行解相贯。
学者传之将返燕郡。
故来别裕。
乃致请曰。
愿垂示一言要法所谓即解即行而能长益沙门道行者。
裕曰。
必如来言临别相告。
后将首路。
裕曰。
经诰禅律恐杂圣心。
高僧一传即凡景行。
辄以相酬可为神用耳。
其人欣戴赍传还乡。
斯寔殷鉴物表机悟有宗也。
又生常处众必先端首。
说戒羯磨无传欲法。
讽谏之术闻者如流。
当于京辇入净影寺。
正值布萨径坐堂中。
见远公说欲。
裕抗声曰。
慧远读疏而云。
法事因缘众僧听戒。
可是魔说。
合座惊起怪斥其言。
识者告远。
远趋而诣堂。
裕曰。
闻仁弘法身令易传。
凡习尚欣。
圣禁宁准。
远顶礼自诫衔泣受之。
由是至终远常赴集。
其生物信顺皆若此焉。
自东夏法流。
化仪异等。
至于立教施行取信千载者。
裕其一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姓姜氏。鄜之内部人。性质朴。有操守。然于竺坟鲁诰。无所治习。而人知向慕。抵坊州。一日偶见光发西南山谷间。从得石趺一于涧底。且远望其旁。有卧石如像者。土掩其半。就掘之则固像也。虽相好完美。而色正黑。自踵至顶。高馀三丈。明即率众扶举。莫能胜。时武帝已崩。天元嗣历。明因秉炉祝曰。若佛法重兴。苍生有赖。希现威灵。得遂其愿。俄像起行。径趋石趺。卓然而立。见者骇叹。有司以其事闻。上大喜为复教。仍改年为大象。以纪其瑞。诏复以其地构寺。额大像。而明获居之。 又若徐州吴寺之太子思惟像。京师崇义寺之石影像。襄阳金像寺之丈六无量寿像。荆州长沙寺像。高齐定州之观音像。及高王经。襄阳弥天释所铸之金像。扬都长干寺之育王像。梁祖所事等身金银二像。僧护石像。皆灵验莫测。兹因略述。以晓流俗 太子思惟像者。盖以其状言也。昔沙门法显于东晋时。游历西。域。会有微疾。心思乡里粳稻饭。投一伽蓝。主人款遇殊勤至。为敕沙弥。取粳饭以进。顾沙弥。踵血犹湿。云顷往彭城吴苍鹰家分卫。而犬啮之。显始寤其瞬息数万里。岂亦常僧可能哉。后东还。访苍鹰于彭城。入门见血涂阖上。问之则曰。某年月日尝有僧。乞食至此。而犬啮之尔。计其年月。不小误。显谓苍鹰曰。此罗汉圣僧血。谨护之勿去也。于是苍鹰。即其宅创寺。以忏咎。求像于扬都。方济江。舟倾侧欲覆。忽有二骨长丈许。随流腾入舟中。遂济无挠。及岸视之。则龙齿也。卒输之官府。未几。苍鹰获像于婆罗门僧。初苍鹰偶憩林树间。僧持像至云。欲施徐州吴苍鹰供养也。苍鹰曰。我身是也。僧忻然付之。今在相州邺县大慈寺 石影像者。其石崇一尺。径六寸。紫色八觚。内外映彻。而如来菩萨。浮图伽蓝。天人山海。帐盖床座。三涂苦趣。变现不一。或前后相类。或每楞不同。隐显靡恒。岂得而槩论哉。梁大清中。天竺沙门。奉以入贡。会侯景之乱。置之庐山西林寺像顶而去。隋开皇十年。炀帝以晋王镇淮海。遣使王延寿。取之。王宝玩特甚。遇有他役。则函之以自随。入登储贰。藏于曲池日严寺。非外人所得瞻睹也。武德七年。归崇义寺。贞观六年。诏入内。 无量寿像者。东晋沙门道安。于宁康三年。八月八日造。明年季冬。严饰既就。刺史郗恢创莅此蕃。而像独步趋万山。恢率众迎还其寺。而夕复出。住寺外。梁普通三年。诏于建兴苑。铸金铜趺。以承之。高六尺。广一丈。刘孝仪制赞立碑 长沙寺像者。晋太元间。现于城北。高七尺。光相奇特。人有遇其夜行者。谓非类。以刀击之。且视则像有刀痕。梁祖命使。迎以供养讫。三日送同泰寺。后寺被火。堂塔并尽。唯像居殿中岿然 定州像者。元魏孙敬德。防州人也。居家事观音像谨。天平中。应募定州。为劫盗所妄指。逮系京狱。困拷掠诬伏。且即刑。敬德夜坐狱中。泣誓曰。被枉如此。当是曩宿枉他所致尔。今幸偿毕。则愿代受一切众生。枉屈祸也。既而假寐。一沙门见梦曰。观音救生经。皆诸佛名。卿能诵满千过者。可免死厄。复教诵数过。敬德既寤。无所遗忘。竟诵不辍口。比明满百过。顷焉牵赴市。且行且诵。仅千过。而刑者三折其刀。至三易刀。肤体无小损。丞相欢闻而异之。遽奏免其罪。诏传其经于世。敬德既归防。徐视其像。则项上三刀痕故在也。敬德大感恸 襄阳金像者。晋太元十九年。岁次甲午比丘道安。于襄阳西郭。造丈八金像。此像更三周甲子。越百八十年。而后灭。此记书之像腋下。倒垂衣褶中。周武建德三年。甲午之岁。开府长孙哲。镇荆州。太原王乘副之。哲性凶暴。甫视事。先令毁像。众进谏则愈益怒。胥卒奔走从命。谩以绳系像颈。率百馀人挽之。像屹立不动。哲谓其弗力。杖监者百。复挽如故。犹不动。乃益人至五百。始踣。声震地撼。人物骇慄。哲独喜跃不自胜。亟命镕冶。唱快。遽驰马。往报太原公。忽堕马。伤败肢骨。失音直视。至夜而卒。验其所记年月。若合符节。则世相定业之说当矣 长干寺育王像者。光趺身相。祥瑞通感。具如前传。亢阳之岁。必驾御辇。迎像入宫。上加油帔前导罗盖。僧众从后。初虽炎赫。像至中途。则每霶𩃰霢霂。生物濡洽矣。国家所赖。以有年也。陈祯明中。像忽西向。直月监堂。屡移向南。晨起视之。复西向。事闻。诏迎入太极殿。设斋行道。先是像戴七宝冠。珠玉饰之。重约百斤。复以锦冒加其上。翌旦则冠挂像手。而冒犹覆顶也。上使为戴冠覆冒。如常时。因膜拜以祷之曰。苟国家有不祥者。宜再脱冠。明起视之复然。隋开皇九年陈亡。诏致像大内供养。上对之。每不敢坐。盖以像立故也。久之诏曰。朕年老。不堪久立侍像。其今有司造坐佛。如育王像者。可送本像于兴善寺供养。像伟特。所在莫能容。移置北面以图迁奉。明日像则南面。或疑人所为者。乃刹之北面。而扄鐍其户。且视之。像面南如昨。众惧皆礼谢 梁祖等身金银二像者。奉之重云殿。晨夕礼敬者五十年。侯景之篡。太尉王僧辨既诛景。谋迎贞阳侯渊明于齐而立之。犹豫未定。僧辨使女婿杜龛。宿卫宫阙。龛性贪悍。欲毁二像。铸金银铤。初殿周匝为阁道。号三休阁。而像顶正出阁上。龛遣数十人。登阁镵像顶。像并回顾。众惊悚。皆默瘖昏醉。龛随遍身青肿。如见击状。号呼数日。创烂而死。陈有江南武帝昉徂落。临川王茜。入承大统。方治葬具。造辒辌车。时以国用窘乏。诏取像殿宝帐。珩佩珠玉。以充给之有司部集人力将事屏撤。而云气滃郁。拥殿内外交暗。其馀方所。霁景明朗。观者四合。竞骇其异。而雨注电射。烟焰歘涨。众见殿像腾举。高薄霄汉。渐远渐微。焂然而没。顷之云敛雨过。就视其地则惟柱础存焉。后或见之海上 僧护石像者。高齐时造长丈八。始护发愿为之。然未得石。会于寺北谷中。见石仆地。约如其数。顾工营治。涉期而仅了面腹。以背著地。势未易。具众力翻之。卒莫之动。明日石忽自转。以就磨琢。及成。移置殿中。周师之破齐也。像先流汗。晋州陷。尽火诸寺。像独完美。虽饶人牛力。终不仆。寻有僧周。垒瓦木土堑。以营护之。须臾失僧所在。或以木折像二指。见梦于人曰。吾指痛。且而续其指。开皇十年。盗归像殿幡盖云。夜每梦。丈八人责让之。已上并戴旌异记。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兴福篇第九
释僧明。
俗姓姜。
鄜州内部人。
住既山栖。
立性淳素。
言令质朴叙悟非任。
而能守禁自修。
不随鄙俗。
虽不闲明经诰。
然履操贞梗。
有声时俗。
因游邑落往还山谷。
见一陭岸屡有异光。
怪而寻讨上下循扰。
乃见涧底石跌一枚。
其状高大。
远望岸侧卧石如像。
半现于外。
遂加功发掘。
乃全像也。
形同佛相。
纯如铁磺。
不加錾琢宛然圆具。
举高三丈馀。
时周武已崩。
天元嗣历。
明情发增勇不惧严诛。
顾问古老无知来者。
其地久荒榛梗。
素非寺所。
明自惟曰。
当是育王遗像散在人间。
应现之来故在斯矣。
即召四远同时拖举。
事力既竭全无胜致。
明乃执炉誓曰。
若佛法重兴。
苍生有赖者。
希现威灵得遂情愿。
适发言已。
像乃忽然轻举。
从山直下径趣趺孔。
不假扶持卓然峙立。
大众惊嗟得未曾有。
因以奏闻。
帝用为嘉瑞也。
乃改元为大像焉。
自尔佛教渐弘。
明之力也。
又寻下敕。
以其所住为大像寺。
今所谓显际寺是也。
在坊州西南六十馀里。
时值阴暗更放神光。
明重出家。
即依此寺尽报修奉。
大感物心。
以开皇中年卒于彼寺。
余以为兴福之来。
事有机会。
感见奇迹。
其相弥隆。
略引五三用开神理。
至如徐州吴寺太子思惟瑞像者。
昔东晋沙门法显。
厉节西天历观圣迹。
往投一寺。
小大承迎。
显时遇疾心希乡饭。
主人上坐亲事经理。
敕沙弥为取本乡斋食。
倏忽往还。
脚有疮血。
云往彭城吴苍鹰家求食。
为犬所齧。
显怪其旋转之顷而游万里之外。
方悟寺僧并非常也。
及随船还。
故往彭城访吴苍鹰。
具知由委。
其犬齧馀血涂门之处犹在。
显曰。
此罗汉圣僧血也。
当时见为取食。
何期犬遂损耶。
鹰闻忏咎。
即舍宅为寺。
自至扬都。
广求经像。
正济大江船遂倾侧。
忽有双骨各长一丈。
随波腾漾奄入船中。
即得安流升岸以事奏闻。
有司观检。
乃龙齿也。
鹰求像未获。
溯江西上。
暂息林间。
遇见婆罗门僧持像而行。
云往徐州与吴苍鹰供养。
鹰曰。
必如来言。
弟子是也。
便以像付之。
鹰将像还至京。
诏令模之。
合造十躯。
皆足下置字。
新旧莫辩。
任鹰探取。
像又降梦示其本末。
恰至鹰取还得本像。
乃还徐州。
每有神瑞。
元魏孝文请入北台。
高齐后主遣使者常彪之迎还邺下。
齐灭周废。
为僧藏弆。
大隋开教还重兴世。
今在相州邺县大慈寺也。
又京师崇义寺石影像者。
形高一尺径六寸许。
八楞紫色内外映彻。
其源梁武太清中。
有天竺僧赍来谒帝。
会侯景作乱。
便置江州庐山西林寺大像顶上。
至开皇十年。
炀帝作镇江海。
广搜英异。
文艺书记并委雠括。
乃于杂传得影像记。
即遣中使王延寿往山推得。
王自虔奉在内供养。
在蕃历任。
每有行往函盛导前。
初无宁舍。
及登储贰乃送于曲池日严寺。
不令外人瞻睹。
武德七年。
废入崇义。
像随僧来。
京邑道俗备得观仰。
其中变现斯量难准。
或佛塔形像。
或贤圣天人。
或山林帐盖。
或三途苦趣。
或前后见同。
或俄顷转异。
斯并目瞩而叙之。
信业镜而非谬矣。
贞观六年。
下敕入内。
外遂绝也。
又梁襄阳金像寺丈六无量寿瑞像者。
东晋孝武宁康三年二月八日。
沙门释道安之所造也。
明年季冬严饰成就。
刺史郗恢创莅此蕃。
像乃行至万山。
恢率道俗迎还本寺。
复以其夕出住寺门。
合境同嗟。
具以闻奏。
梁普通三年。
敕于建兴苑铸金铜花趺高六尺广一丈。
上送承足。
立碑赞之。
刘孝仪为文又荆州长沙寺瑞像者。
晋太元年。
此像现于城北。
光相奇特具如前传。
形甚瑰异高于七尺。
昔经夜行。
人谓非类以刀击之。
及旦往视乃金像也。
刀所击处文现于外。
梁高奉法情欲亲谒。
虽加事力终无以致。
后遣侍中广赍香供丹款。
既达。
夜忽放光似随使往。
旦加延接还复留碍。
重竭请祈方许从就。
去都十八里。
帝躬出迎。
竟路放光相续不绝。
白黑欣庆。
在殿供养。
三日已后从大通门送同泰寺。
末被火烧堂塔并尽。
惟像居殿岿然独存。
又高齐定州观音瑞像。
及高王经者。
昔元魏天平定州募士孙敬德。
于防所造观音像。
及年满还。
常加礼事。
后为劫贼所引。
禁在京狱。
不胜拷掠。
遂妄承罪。
并处极刑。
明旦将决。
心既切至。
泪如雨下。
便自誓曰。
今被枉酷。
当是过去曾枉他来。
愿偿债毕了。
又愿一切众生所有祸横。
弟子代受言已少时依俙如睡。
梦一沙门教诵观世音救生经。
经有佛名。
令诵千遍。
得免死厄。
德既觉已。
缘梦中经。
了无谬误。
比至平明已满百遍。
有司执缚向市。
且行且诵。
临欲加刑诵满千遍。
执刀下斫。
折为三段。
三换其刀。
皮肉不损。
怪以奏闻。
承相高欢。
表请免刑。
仍敕传写被之于世。
今所谓高王观世音是也。
德既放还。
观在防时所造像项。
有三刀迹。
悲感之深恸发乡邑。
又昔弥天襄阳金像。
更历晋宋迄于齐梁。
屡感灵相。
闻之前纪。
周武灭法。
建德三年甲午之岁。
太原公主秉。
为荆州副镇将。
上开府长孙哲。
志性凶顽不信佛法。
闻有此像先欲毁之。
邑中士女被废僧尼。
掩泪痛心无由救止。
哲见钦崇弥至。
瞋怒弥盛。
逼逐侍从。
速令摧殄。
令百馀人以绳系项。
牵挽不动。
哲谓不用加力。
便杖监事。
人各一百牵之如故。
铿然逾固。
进三百人牵犹不动。
哲怒弥盛。
又加五百牵引方倒。
声振地动。
人皆悚慄。
哲独喜勇。
即遣镕毁之。
都无惭惧。
自又驰马欲报刺史。
裁可百步堛然落地。
失瘖直视。
四支不胜。
至夜而卒。
道俗唱快。
当毁像时。
于腋下倒垂衣内铭云。
晋太元十九年。
岁次甲午。
比丘道安于襄阳西郭造丈八金像此像更三周甲午百八十年当灭。
计勘年月。
兴废悉符同焉。
信知印手圣人崇建容范。
动发物心。
生灭之期世相难改。
业理之致复何虚矣。
又扬都长干寺育王瑞像者。
光趺身相祥瑞通感。
五代侯王所共遵敬。
具如前传。
每有亢阳之岁。
请像入宫。
必乘御辇上加油帔。
僧众从像以盖自遮。
初虽炎赫洞天。
像出中途无不雨流滂注。
家国所幸。
有年斯赖所以道俗恒加雨候。
至陈氏祯明年中。
像面转西。
直月监堂屡回正南。
及至晨起还西如故。
具以奏闻。
敕延太极殿。
设斋行道。
先有七宝冠在于像顶。
饰以珠玉可重百斤。
其上复加锦帽。
经夜至晓。
宝冠挂于像手。
锦帽犹加头上。
帝闻之乃烧香祝曰。
若必国有不祥。
还脱冠也。
仍以冠在顶。
及至明晨脱挂如故。
上下同惧莫恻其徵。
及隋灭陈降。
举朝露首面缚京室。
方知其致。
文帝后知乃遣迎接大内供养。
以像立故帝恒侍奉不敢对坐。
乃下敕曰。
朕年老不堪久立侍佛。
可令有司造坐像。
其相还如育王本像。
送兴善寺。
既达此寺。
形相伟壮不会即机。
遂置于北面。
及明见像乃在南面中门。
众咸异焉。
还送北面坚封门钥。
明旦更看像还在南。
佥皆愧悔谢其轻侮。
即见在寺。
图写殷矣。
又梁高祖崇重释侣。
欣尚灵仪。
造等身金银像二躯。
于重云殿晨夕礼敬。
五十许年初无替废。
及侯景纂夺。
犹在供养。
太尉王僧辩。
诛景江南。
元帝渚宫复没。
辩乃通款于齐。
迎贞阳侯为帝。
时江左未定。
利害相雄。
辩女婿杜龛。
典卫宫阙。
为性凶捍。
不见后世。
欲毁二像为金银挺。
先遣数十人上三休阁。
令镵佛项。
二像忽然一时回顾。
所遣众人失瘖如醉。
不能自胜。
杜龛即被打筑。
遍身青肿惟见金刚力士怖畏之像。
竞来打击略无休息。
呻号数日洪烂而死。
及梁运在陈。
武帝崩背。
兄子陈茜嗣膺大业。
将修葬具造辒辌车国创新定未遑经始。
敕取重云殿中佛像宝帐珩佩珠玉蓥饰之具。
将用送终。
人力既丰四面齐至。
但见云气拥结围绕佛殿。
自馀方左白日开朗。
百工闻怪同本看睹。
须臾大雨横注。
雷电震吼。
烟张鸱吻火烈云中。
流光布焰高下相涉。
并见重云殿影二像峙然四部神王并及帐座一时腾上。
烟火相扶歘然远逝。
观者倾都咸生深信。
雨晴之后覆看故所。
惟见柱础存焉。
至后月馀有从东州来者。
是日同见殿影东飞于海。
今有望海者时往见之。
近高齐日。
沙门僧护。
守道直心不求慧业。
愿造丈八石像。
咸怪其言。
后于寺北谷中见一卧石可长丈八。
乃雇匠营造。
向经一周面腹粗了。
而背者地。
以六具拗举之。
如初不动。
经夜至旦忽然自翻。
即就营讫移置佛堂。
晋州陷日像汗流地。
周兵入齐烧诸佛寺。
此像独不变色。
又欲倒之。
人牛六十馀头挽不可动。
忽有异僧。
以瓦木土墼垒而围之。
须臾便了。
失僧所在。
像后降梦信心者曰。
吾患指痛。
其人寤而视焉。
乃木伤其二指也。
遂即补之。
开皇十年。
有盗像幡盖者。
梦丈八人入室责之。
贼遂惭怖悔而谢焉。
其像现存。
并见旌异记及诸僧录。
然斯通感佛教备彰。
但是福门无非灵应。
窃以像避延烧狩惊邪道。
影覆异术经焚不灰。
灵骨之放神光。
密迹之兴弘护。
其相大矣。
具在前闻。
至如贞观五年梁州安养寺慧光师弟子母氏。
贫窭内无袒衣。
来入子房取故袈裟。
作之而著。
与诸邻母同聚言笑。
忽觉脚热。
渐上至腰。
须臾雷震掷邻母百步之外。
土泥两耳闷绝经日方得醒悟。
所用衣者遂被震死。
火烧焦蜷题其背曰。
由用法衣不如法也。
其子收殡又再震出。
乃露骸林下方终销散。
是知受持法服。
惠及三归之龙。
信不虚矣。
近有山居僧。
在深岩宿。
以衣障前。
感异神来形极可畏。
伸臂内探欲取宿者。
畏触袈裟碍不得入。
遂得免脱。
如是众相不可具纪。
如上下诸例中。
冯衮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全北齐文·卷八
衮,冀人,依邺下大觉寺释惠光,终于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京兆蓝田人,俗姓张。十岁依景云,寻究经论,访问师承,旁及儒墨,兼擅诗歌。代宗大历十三年,以《四分律》有法砺旧疏及怀素新疏,每致异议,奉诏至安国寺,与名僧大德十四人签定之。德宗建中初奏进。累官内供奉、鸿胪少卿。有《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张氏。京兆蓝田人。十岁依西明寺景云律师。受近圆。乃究维摩法华因明唯识涅槃中观华严新经。频敷座席。屡主坛场。开元中。诏参译务。大历十三年。诏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至安国寺。定夺新旧两疏是非。照材学优赡。其所编稡制作。多不具述。于教门颇有功绪。在代肃二朝。尤用事。职至应奉。赐紫充临坛两街。十望大德。内供奉捡校。鸿胪少卿。食封一百户。终于别院。寿八十二。腊五十八。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圆照。
姓张氏。
京兆蓝田人也。
年方十岁笃愿依西明寺景云律师。
云亦一方匠手四部归心。
照当应法乃受近圆。
谨愿执持如怀宝器寻究经论访问师承。
维摩法华因明唯识涅槃中观华严新经。
或深入堂皇或略从染指。
仍旁求于儒墨。
兼擅美于风骚。
律藏珠珍专探日用。
后则霜坛秉法雁序度人。
洎乎开元年中。
敕选名德僧参其译务。
照始预焉至代宗大历十三年。
承诏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
齐至安国寺定夺新旧两疏是非。
盖以二宗俱盛。
两壮必争被擒翻利于渔人。
互击定伤于师足。
既频言竞。
多达帝聪。
有敕令将二本律疏定行一家者。
时照等序奏云。
按四分律部主。
梵云昙无德。
秦言法藏。
自姚秦弘始五年壬寅岁。
罽宾三藏佛陀耶舍。
秦言觉明。
讽出梵文。
沙门竺佛念听而笔受。
成四十五卷。
至十一年岁次戊申。
支法领又从西国将梵本来。
于长安中寺重雠校。
殆十四年辛亥译毕。
沙门慧辩等笔受。
成六十二卷。
后有魏朝道覆律师。
于法聪讲下纂成疏六卷。
北齐慧光律师造疏二本。
次道云律师修疏九卷。
次道晖撰疏七卷。
隋朝法愿裁疏十卷。
自唐平一天下也。
四方昌阜三宝增明。
有智首律师述疏二十一卷。
次慧满律师造疏二十卷。
事各一时流通绝矣。
当武德元年戊寅岁。
有相州日光寺法砺律师制疏。
至九年丙戌岁成十卷。
宗依成实论。
今称旧疏是也。
洎高宗天皇大帝咸亨元年岁在庚午。
有西太原寺怀素律师。
撰开四分律宗记十卷。
宗依根本一切有部大毗婆沙俱舍等论。
称新章疏是也。
至我皇帝受佛付嘱钦尚释门。
信重大乘遵承密教。
见两疏传授各擅颛门学者如林。
执见殊异数兴诤论。
圣慈悯念务息其源。
使水乳无乖一味和合。
时遣内给事李宪诚。
宣敕勾当京城诸寺观功德使镇军大将军刘崇训。
宣敕云。
四分律旧疏新疏。
宜令临坛大德如净等于安国寺律院佥定一本流行。
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俱集安国寺。
遣中官赵凤诠敕尚食局索一千二百六十人斋食并果实解斋粥一事。
已上应副。
即于安国寺供僧慧彻如净等十四人。
并一供送充九十日斋食。
用茶二十五丳藤纸笔墨。
充大德如净等佥定律疏用。
兼问诸大德各得好在否。
又敕安国寺三纲。
佥定律疏院一切僧俗辄不得入。
违者录名奏来云。
其时天长寺昙邃。
净住寺崇睿。
西明寺道邃兴泚。
本寺宝意神朗智钊超侪。
崇福寺超證。
荐福寺如净。
青龙寺惟干。
章信寺希照。
保寿寺慧彻圆照。
共奉表谢。
答诏云。
师等道著依经功超自觉。
承雪宫之旨奥。
为火宅之凉飔。
四分律仪三乘扃键。
须归总会永息多门。
一国三公谁执其咎。
初机眩曜迷复孔多。
爰命有司婢供资费。
所烦笔削伫见裁成。
所谢知悉。
其日品官杨崇一。
宣敕荐福温国两寺三纲与净土院检校僧等。
严饰道场命僧行道。
用五十四人。
起今月一日转经礼佛六时行道至来年二月一日散。
其设斋食料一事已上。
令所司祇供。
宜各精诚。
问师等好在。
及解道场。
中官李宪诚宣敕语温国寺转念道场四分律临坛大德等。
释门三学以心印相传。
无上菩提以戒法为根本。
道场毕日即宜赴大安国寺楷定律疏十道流行。
至二月八日敕检校道场大德昙邃飞锡等。
道场定取十日散。
设斋外各赐绢帛。
其十四人律师并令赴安国寺修疏。
程才品用各得其宜。
众推如净慧彻同笔削润色。
圆照笔受。
正字宝意纂文佥定。
超侪笔受。
其崇睿已下九人證义。
共议篇题云。
敕佥定四分律疏卷第一。
京城临坛大德。
某等奉诏定。
以此为题也。
照为首唱诸公和之。
其间厥义非长若农夫之去草。
其义合理犹海客之采珠。
可谓名解毗尼不看他面。
俄属德宗即位。
改元建中。
其年五月疏草毕。
六月望敕圆照。
依国子学大历新定字样抄写进本。
至十二月十二日。
送祠部进新佥定疏十卷。
仍乞新旧两疏许以并行从学者所好。
敕宜依。
照务其搜集专彼研寻。
著大唐安国寺利涉法师传十卷。
集景云先天开元天宝诰制三卷。
肃宗代宗制旨碑表集共二卷。
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
隋传法高僧信行禅师碑表集三卷。
两寺上座乘如集三卷。
佥定律疏一行制表集三卷。
般若三藏续古今翻译图纪三卷。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音义二卷。
三教法王存没年代本记三卷。
上卷明佛。
中道。
下儒也。
翻经大德翰林待诏光宅寺利言集二卷。
再修释迦佛法王。
本记一卷。
佛现八相身利益人天成正觉记一卷。
判方等道场欲受近圆沙弥忏悔灭罪辩瑞相记一卷。
五部律翻译年代传授人记一卷。
庄严寺佛牙宝塔记三卷。
无忧王寺佛骨塔记三卷传法三学大德碑记集十五卷。
建中兴元贞元制旨释门表奏记二卷。
御题章信寺诗太子百寮奉和集三卷。
贞元续开元释教录三卷。
照自序云。
伏以开元十八年岁在庚午沙门智升修撰释教录。
洎乎甲戌经六十五年中间三藏翻经藏内并无收管。
恐年代𡩻远人。
疑伪经又先圣大历七年许编入。
制文犹在。
时帝敕宜依。
至今江表多集此集中经而施用焉。
照于律道颇有功多。
肃代二朝尤为杰立。
累朝应奉赐紫充临坛两街十望大德内供奉检校鸿胪少卿。
食封一百户。
后终于别院。
春秋八十二。
法腊五十八云。
系曰。
刊正二宗会归一见。
庶几知有定分不横驰求。
何以诸师却请双行。
不其感欤。
通曰。
是此举也。
则元载所请。
帝乃曰俞。
究其始因乃新章也。
挟力轮摧相部。
独存于我专利于人。
亦犹纪昌俄遇飞卫并其箭术成我材官御大辂而废其椎轮得火生而焚其木母。
窃量诸德微愤不平。
故奏双行。
同不佥定则何异乎眼头生目。
匪成三点之伊。
必须声后知音方验一夔之足。
因排法砺三本生焉。
旧有南山四家出矣。
又如东汉季也。
灭一跋扈生四强臣。
初止政出一门。
末云赂归四贵。
若然者骈拇悬瘤虽多无用。
然则吾善用多矣。
大集经云。
如是诸见不妨诸佛法界及大涅槃。
依之修行皆得解脱。
此通方之大解也哉。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张。京兆蓝田人。年十岁。依西明寺。景云律师。寻究经论。访问师承。维摩法华。因明唯识。涅槃中观。华严新经。代宗大历十三年。承诏至齐安国寺定夺。新旧两疏是非。敕令将二本律疏。定行一家。时照等序奏云。按四分律部。自姚秦弘始。五年壬寅岁。罽宾三藏佛陀耶舍。讽出梵文。沙门竺佛笔受。成四十五卷。至十一年戊申。支法领又从西国将梵本来。于长安中寺。重雠校。殆十四年辛亥。译毕。沙门慧辩等。笔受成六十二卷。武德元年戊寅。有相州日光寺法砺律师制疏。至九年丙戌。成十卷。宗依成寔论。今称旧疏。是也。洎高宗咸亨元年庚午。有西太原寺怀素律师。撰开四分律宗记十卷。宗依根本。一切有部。大毗婆沙。俱舍等论。称新章疏。是也。两疏传授。各坛颛门。学者如林。执见殊异。数兴诤论。圣慈悯念。务息其源。使水乳无乖。时遣内给事李宪诚。镇军大将军刘崇训。宣敕云。四分律旧疏新疏。宜令临坛大德如净等。于安国寺律院。佥定一本流行。遣中官赵凤。敕尚食局。索一千二百六十人斋。又敕安国寺三纲佥定律疏。一切俗僧。辄不得入。其时天长寺昙𨗉。净住寺崇睿。西明寺道𨗉兴此。本寺宝意。神朗。彼钊。超侪。崇福寺超證。荐福寺如净。青龙寺惟干。章信寺希照。保寿寺慧彻。圆照。共奉表谢。俄属德宗即位。改元建中。敕照。依大历新定字样。杪写进本。至十二月。送祠部新进佥定疏十卷。仍乞新旧两疏并行。敕依照搜集。专彼研寻。著大唐安国寺利涉法师传十卷。集景云先天开元天宝。诰制三卷。肃宗代宗制旨碑表集共二卷。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隋传法高僧。信行禅师碑表集三卷。两寺上座乘如集三卷。佥定律疏。一行制表集三卷。般若三藏续古今翻译图记三卷。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音义二卷。三教法王本记三卷。利言集二卷。释迦佛法王本记一卷。佛现八相成正觉记一卷。忏悔罪辩瑞相记一卷。五部律翻译传授记一卷。庄严寺佛牙宝塔记三卷。无忧王寺佛骨塔记三卷。传法三学碑记集十五卷。建中兴元贞元制旨释门表奏记二卷。御题章信寺诗。太子百寮奉和集三卷。续开元释教录三卷。照自序。照于律道颇有功多。肃代二朝。尤为杰立。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三
释性美,字恒明。
姓王氏,顺天人也。
生而敦厚,资禀聪颖,而气力雄健,刻厉有为。
髫龄丧母,美泣曰:“慈亲长逝,我愿入山。
”其父允之,送入广济寺剃度。
时主席洗元,道风藉甚。
美执弟子礼,不少怠,周旋进退,悉中机宜,洗元大奇之。
及长,有志焚修,京市辐凑,颇厌諠杂,乃退隐玉泉山二圣庵。
闭户禁足,草衣木食,并日而餐。
时明崇祯元年也,清室方兴,用兵攻取,进逼燕京,掠玉泉山而过,所获男女,少者衣以彩绘。
美亦在虏中,因使之监守兵行,与诸妇处。
日夜诵经不绝,人皆敬服。
兵退,悉全节归。
崇祯十五年,清兵复从墙岭下,守将逆战半日,擒杀数千人,陈尸遍野。
及清人还师,战场外,血肉糜烂,腥秽薰蒸,过客触之辄病。
美恻然悯之,荷长锹率弟子掘土,深五尺,举尸埋焉。
或见颡有泚,掩其鼻,及托故不行者,美因说法,感以至诚,发其善念,用是不复憎恶。
辛劬月馀,乃毕其事。
然天阴夜黑,时闻哭声,往往白昼见形,人有逢之,无不死者。
美复建水陆大会四十九日,自兹以后,灾戾消灭,人庆安居。
初,美之被虏也,军士以手指之曰“瓦迷瓦迷者”,华言杀主者,以其方外头陀,令勿杀。
美因于万众奔窜中,仍还故居,低徊不忍去。
明使来略地,亦不之疑。
盖真实无欺,取信远人,人亦望而知为长者。
美住二圣庵时,地甚逼隘,四方禅客,归之达六千聚。
乃迎满月讲《华严疏钞》,众闻之,皆有省悟。
美以一人饭六千众,人皆果腹而已。
独半餐饭而不菜,咸以“白斋”称之。
尝刺血书《华严经》,足不履城市,而名啧啧禁庭。
时兵吏两曹,以至御史内院,访谒不绝,马蹄车辙,时交于门。
司礼监太监王永祚尤加敬礼,为置蔬圃十亩,附益寺基。
流贼李自成犯阙,荼毒生灵。
清兵入关,扫除寇乱,定鼎燕都。
而八旗所处,皆故明宅第。
戎马从横,多散处寺院。
有乐山僧为广济耆宿,恐力不支,因马化龙舍柳林地十二顷,迎美于二圣庵,乃复入广济寺。
初乐山之来请也,众以京邑荒残之后,车骑蹂躏,旦夕数惊,皆不欲行。
满月亦拘守二圣庵中,峙䠧不前。
美独毅然以护法自任,飞锡而至。
于是从百馀人,相随入院。
诸藩府闻之,皆仰其清德,追述旧事。
言及保全妇节,掩埋战骨,尤津津不置。
檀那慕之,来者阗塞,其门如市。
更请满月,敷讲席于广济,演《护国仁王经》。
八王随喜,见美有加礼。
方中原鼎革,京国汹汹,草创未定,而法会不衰。
象教复起者,美之力也。
五年春,王师南下,用兵淮江。
京卫物价腾涌,谷食尤甚。
寺无恒产,仰食檀施,而僧侣日众,相依不去,时有在陈之叹。
一日忍饥键户,瞑目禅床。
忽有叩户声,启扉视之,则米车五两,粲粲盈门。
问所从来,则冯居士显功,夜梦中有人告曰:“广济绝粮,胡不将去。
”如是者三,故相馈耳。
其灵感如此。
玉光律师者,寺中老宿也。
因朝五台,回翔京阙。
美即迎居方丈,执弟子礼甚恭,事详本传。
广济为都门律席,实美倡之。
尝南渡江,览雨花、牛首诸胜。
东至灵隐,考槃三月。
后过金陵,印藏经五千四十八卷。
十六年秋,自江南归,玉光把手甚欢。
康熙二年,始建藏经阁庋之。
沈宫詹荃为题额焉。
寂于康熙六年正月十三日。
将示疾时,呼弟子德光复初天孚,告曰:“吾大愿已足,从此逝矣,汝辈好为之。
”众愕然。
乃起,沭浴更衣,趺坐叠掌而逝,塔于玉泉山。

人物简介

闺秀词钞
字素丝,西安人,新安张伯岩室。有《月来吟》。
众香词
白,先世关中,随父侨寓广陵,幼喜吟咏,工绘事,皆得唐宋笔法。
奉二亲至孝,寝食起居,无不念之。
长适新安张子伯岩,唱和相得,素有欲徵名媛诗之举,见余所刻,遂阁笔矣。
因录其启,以存素心。
启曰:柳絮因风,名传道韫;锦心成字,人是若兰。
聆贞女之词,独悲乌鹊;奏宫人之乐,首唱关雎。
或者因物赋怀,夫亦未能免此;若因无才既德,我窃以为不然。
则有巾帼丈夫,香闺学士。
冰心玉骨,既解柔嘉;蕙性兰心,更多敏蕙。
春花秋月坐息处,一架琴书;锦瑟牙签悄吟时,半龛灯火。
炉烟绕篆,花阴独上纱窗;玉露研朱,燕子刚来绣户。
斯时也,鸟衔锦字,徘徊珠幕之间;蛩和秋吟,出没玉阶之畔。
倘终珍秘,岂必尘淹。
伏冀不吝琼瑶,付之梨枣,惠光词赋,得悉生平。
收经尺之珊瑚,合美观于金石。
集一庭之翡翠,惊异艳于隋朝。
如桑间濮上之音,则非所取;或鬼女乱乩之作,亦必兼收。
庶于浪花渔浦之间,流来红瓣;敢谓弄月吟风之句,必附青云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