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英辩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德富。
保定易县谢氏子也。
年七岁力求出家。
父母感异梦遂舍入兴圣寺。
依真空和尚薙发受具戒。
力究大法。
一日经行次忽大悟。
自是名播丛林。
宋皇庆初万山寿和尚奉旨大兴水陆斋会请师开堂说法。
七众咸集。
师方升座说偈。
忽于座上放大光明。
遍照空际现诸瑞相。
良久方隐闻于朝廷赐通辩大师之号并金僧伽黎衣。
及后示灭有白光顶出照耀四达。
荼毗得舍利数十颗。
建塔。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德富,姓谢氏,易人也。年七岁力求出家,父母感异梦,遂舍入兴圣寺依真空薙发,受具戒,力究大法。一日经行次忽大悟,自是名播丛林。宋皇庆初,万山寿方大兴水陆斋会,请富开堂说法,七众咸集。富方升座说偈,忽于座上放大光明遍照空际,现诸瑞相,良久方隐。事闻于朝,赐“通辩大师”之号,并金僧伽黎衣。及后示灭,有白光从顶出,照耀四达,茶毗得舍利数十颗,建塔焉。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崇裕。字约之。毗陵陈氏子。其母。感庞眉僧入梦而生。生而体弱。十日而九疾。父母以梦故。冀徼灵释氏愈之。命为沙弥。寻受具为大僧。鞠明究曛。唯以观心为务。见元叟端公。又见佛慧义公。淬砺益力。虽金墙铁壁。必欲拓开乃已。二公。亦期师有立。所以警发者甚至。师急于求證。复走中天竺山。参广智䜣公。留侍十馀年。尽得其道。御史中丞张公起岩。问广智云。选佛场僧伽。如此之多。其有弗悖般若者乎。广智云。戒律精严。言行不相背驰。唯崇裕一人。自受度以来。胁不沾席三十年矣。张公深加奖叹。师之声光。自是日起丛林中。始出世太平南禅。黑白翕然宗之。一日令圬人塓壁。壁中隆然如有物。抉之获悉达太子像。乃佛牙所刻成。师召工傅以黄金。金迸裂。舍利从中涌出。雕小香殿奉之。亦师道法精诚。所感而致也。寻迁九江圆通。宋之初。有神僧道济德公。将示寂。累青石为塔。语其徒曰。此塔若红。即吾再来。暨圆机旻公来镇法席。塔果红色。人异之。公人号为古佛。其临终复尔。悬记。有三百年之后大兴佛事之谶。师入院之夕。众僧梦公至。而其塔烨然有光者弥月。人尤异之。谓自旻公至师。正踰三百之数。其能动物。盖不徒然也。寺当菑毁之后。师大兴土木。幻出天宫。荣国公火你赤。以朝之重臣。总戎江西。申弟子之礼。暨我太祖兴隆释教。开善世院。命大浮屠统之。诸方以师名上闻。移主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寻被旨。与钟山法会。而师居其首。召至便殿。问佛法大意。师以偈献。上览之大悦。因命师书天界寺额。赐食上前。师或假寐。鼻息微有声。邻坐引裾觉之。上叹曰。此老人无机心。诚善知识也。师容貌魁梧。日用之间。服粗食粝。一出于天性。无所勉强。每欲挝鼓而退。为众所拥留而止。生于大德甲辰。未详所终。三会语。各有录。行世。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二
释崇裕,字约之。
姓陈氏,毗陵人也。
母梦庞眉异僧乘舆而入,直叩寝门,觉而生子。
四岁 始能学步,七岁入小学。
资识明敏,迥超群童。
年十六,解通儒家言。
然体素尪羸,十日九疾。
父母以其兆应,冀邀灵释氏,命从寿昌院东林晓为沙弥。
院有大梨,三十年不花,及裕来,花开满枝,结实大如斝。
东林知为祥徵,度为大僧,受具足戒。
俄而出,登双径山谒寂照端,鞠明究曛,唯以观心为务。
越二年,未有證入。
偶游东坡池,操觚成偈。
寂照见之,喜云:“此龙象器也。
”命为侍者,使便于咨叩。
乃未几,复走天目山见佛慧义,佛慧授以万法归一语,裕淬砺益力,佛慧亦期其有立,所以警发者甚至。
又二年,急于求證,复步中天竺山参广智䜣。
一造户庭,如胶投漆合,即决以超脱死生。
广智为举临济无位真人之言,且诘之云:“尔还知否?
”裕不觉下拜。
广智云:“尔何所见而作礼。
”裕曰:“拜者非是他人。
”广智云:“从门入者,岂家珍耶?
”裕曰:“慎毋欺人。
”广智首肯者久之。
越五年,元文宗诏建大龙翔集庆于金陵,召广智开山,裕复往依焉。
选主藏室,留左右者十馀年,尽传其法。
张御史中丞起岩,尝问广智曰:“选佛场中,僧伽如此众多,其有弗悖般若者乎?
”广智云:“戒律精严,言行不相背,唯崇裕一人。
自受度以来,胁不沾席者,三十载矣。
”张公深加赞叹,自是声施烂然,日起丛林中。
朵儿只国王,时以浙江行省右丞相领行宣政院事,遴选诸方住持,命裕出主太平南禅报恩光孝禅寺,瓣香之祝,盖嗣广智。
云裕既履主席,接物以诚,缁素翕然。
一日令圬人涂壁,壁中隆然如有物,抉之,获悉达多太子像,为佛骨刻成。
因召工傅以黄金,金忽迸裂,舍 利从中涌出,以小香殿奉之。
风声所播,檀施云集,日新月异,数载之间,百废具举。
帝师大宝法王闻之,钖以“扶宗弘辩禅师”之号。
寻迁九江圆通崇胜禅寺,寺在宋初有神僧道济德公将示寂,汇青石为塔,语其徒曰:“此塔若红,即吾再来。
”塈圆机旻公来镇法席,塔色果红,人多异之。
旻公号为“古佛”,及其临终,复尔悬记,有“三百年后大兴佛事”之谶。
裕入院之夕,众僧梦旻公至,而其塔烨然有光者弥月,人尤异之。
先是,寺之师子岩大树皆枯,涧泉亦渴,至是树则重荣,泉则再涌。
识者谓“自旻公至是,正符三百年之数。
”其能感物盖非偶然。
寺当灾毁后,唯佛殿法堂尚存,馀皆瓦砾。
裕会岁入,节其浮资,庀材鸠工,创僧寮旃坛林以居学子。
新梵音阁,造大士像,他若黥音楼经藏宝阁及塔院,莫不竭力经营,轮奂并美。
时荣国公火尔赤以重臣总戎江西,慕其慈行,荐请敷演大法,申弟子礼,受持五戒而退。
有明初兴,崇筒佛旨。
洪武元年,开善世院统摄释教,选大浮屠,主诸名蓝。
移裕住四明阿育王山寺,居五山之一。
继席颇难其人,闻裕至,香华接踵,天乐远闻,万口称颂。
及其接引未悟,单提向上之功,棒唱纵横,逢者胆落。
两序之众自庆获所凭依,相与戮力,振废起衰,备臻完美。
五年春,太祖饬仪曹建广荐法会于钟山,遣使者徵。
裕已年七十馀矣,至则召见便殿,咨以佛法。
裕以偈献,览之大悦,命书天界寺额,赐赍有加。
后数年,弟子师秀乞宋文宪濂铭其塔,文具《芝园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