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缅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3 首
赠副都御史金君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五言排律
北阙推司宪,中台肃准人。
两京传旧族,三坐见亲臣。
上殿呼张缅,诸曹拜郤诜。
朱衣长拂面,苍佩俨垂身。
抽简如凝雪,驱车总避尘。
五花堂上列,六事御前陈。
道可孚中极,清能敕外巡(时君有以清廉敕外台疏)
文缘章奏重,治验纪纲新。
在昔瞻云切,于今披露亲。
埽门徼典客,观国利来宾。
启署通南省,依垣近北辰。
槐厅惭后起,还展旧丝纶。
挽陈顾问仲经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逸躅寄鹓行,最难大隐兼中隐;
哀音传雁阵,不道元方哭季方。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陈仲经,见【寿联58.寿陈先生迟庄琴楼两昆仲】。
逸躅:yìzhú。
1.犹捷足。宋王禹偁《送朱九龄》诗:“还得便高堂,无辞縻逸躅。”:
2.逸迹;遗踪。唐温庭筠《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遗址仅有存者偶成四十韵》:“沉机发雷电,逸躅陵尧汤。”:
鹓行:指朝官的行列。出自《梁书·张缅传》:“殿中郎缺。高祖谓徐勉曰:‘此曹旧用文学,且居鹓行之首,宜详择其人。’”
大隐: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远的人,或指真正的隐士。出自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中隐:隐于闲官。白居易《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元方...季方:东汉陈寔有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此处指陈仲经和陈天锡,另切姓。
笺:李渔赠颜澹园太史修来仪部二昆仲:
大陆小陆结驷而行,并为天下无双士;
元方季方易一不可,始信人间有二难。
周侯为政知者鲜,地小袖长自不展。
早岁读书如老馋,堆案遍尝尽百脔。
词源一泻不得休,往往巉岩杂婉娈。
频年大海泣遗珠,卅载湖南绾铜篆。
本因名父求萧威,始见分符来张缅
深藏干邪匿铦铓,尽坏屏障通关键。
閒官那暇自料理,时逢顺风亦迁转。
由来赤令须老成,早有仁声先流衍。
东穷二酉缘砯崖,南入九嶷踏秋藓。
马援旧愁恶氛恶,文翁新化善俗善。
忍教蛮犵叹无襦,坐看獞猺来解辫。
芦笙铜鼓喧咢歌,苗妇僰童通绻缱。
我亦自是湘中人,有贤不知嗟何浅。
长安一见两无猜,讵比寻常徒睇眄。
大开户牖吐真气,倒决江河放清辩。
拘守咫闻苦自绳,我固儒酸君未免。
方今要路争腾驰,几辈兼程猎华显。
高车大马尘埃香,翠羽长缨腰脚软。
看君敝襮犹絅缯,长是败茵策驽蹇。
行橐剩有书满箱,公厨会恐尘生甗。
此去清风入濮曹,定知甘露洒青兖。
谁云廉吏不可为,须信夷途百无舛。
阳城岂畏书殿考,卓茂终当膺首选。
迩闻海国还喧咋,此邦幸未近兵燹。
可怜疲民困科条,有如聚蚁遭蹂践。
岂无积弊含疮痍,聊欲爬梳愈疥癣。
枯鱼在辙谁能久,恶草当门要须剪。
知君不薄刍荛陈,世俗但解笋蒲饯。
明朝一别各东西,愁绪多于瓮大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