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孝嗣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7 首
徐孝嗣 南齐 · 王俭
四言诗
婉婉游龙,载游载东。
靡靡行云,并跃齐踪。
无类不感,有来斯雍。
之子云迈,嗟我莫从。
岁云暮止,述职戒行。
崇兰罢秀,孤松独贞。
悲风宵远,乘雁晨征。
抚物遐想,念别书情
方轨叔茂,追清彦辅。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南《齐书》徐孝嗣传。南史徐孝嗣传。)
⑴ ○《类聚》三十一。《诗纪》五十六。
槐序候方调(○南史王晏传。)
南《齐书》曰:永元元年童谣云云。千里流者。江佑也。东城。遥光也。遥光夜举事。垣历生者乌皮裤褶往奔之。跛脚。亦遥光。老姥子。孝字之象。徐孝嗣也。
洋洋千里流,流翣东城头。
乌马乌皮裤,三更相告诉。
脚跛不得起,误杀老姥子
⑴ ○南《齐书》五行志。《诗纪》六十三。
咏谥法(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桀纣匪恶名,桓灵讵丑谥。
郑樵论之详,吾亦韪其议。
四君自恶君,不因名谥被。
如唐德宋光,明之肃显辈。
岂弗耀佳称,宁无愧字义。
臣子议君父,亏名亦非事。
此语既不刊,吾谓谥可废(叶)
三代直道行,斯民公论备。
惟视所行哉,虚誉诚无济。
按:郑樵作通志其序谥略云后世伪作周公谥法欲以生前之善恶为死后之劝惩且周公之意既不忍称其名岂忍称其恶如是则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不可行乎周公矣此不道之言也因论云恶谥莫如桀纣其次莫如桓灵此古今之所闻也桀纣是名耳非谥也当夏之季未有谥殷之季虽有谥法然以得谥为荣且桀之所名取于木犹高柴公孙枝之类纣之所名取于丝犹臧纥南宫绦之类是名非己之所更即父兄之所命安得有贱人多杀残义损善之义乎桓于经典无恶义如公执桓圭乃圭璋之首称桓桓武王乃果毅之盛德齐桓公用能霸业周桓王亦无累行安得桓为恶谥乎灵者神圣之异名周之东也王纲不振迨乎灵王周道始昌诸侯服从以其生有神圣之德死则谥之以灵是为名实允当安得灵为恶谥乎又如幽王罹祸为臣子所不忍言故以幽寓痛恻而非拥遏不通之义厉王虽过然语云子温而厉其与安并言德又岂暴虐无亲之义盖成周初无恶谥谥之有恶者后人之所立也云云其论甚正因捡阅史记后附谥法解一篇乃唐张守节作正义时录入逸周书全文而非司马迁手笔且逸周书至晋孔晁始注而行之其名虽列于班史艺文志或言七略亦有其名然刘歆班固皆在史迁以后其书自系迁所未见况解内各字义曲为比附必非周公所作其为后儒诡托无疑兹咏全韵诗毕益见郑樵为不刊之论且即以幽厉桓灵为恶谥而言亦足见汉以前尚有公论而汉以后非革命异代于其胜朝或有与以恶谥者若其本朝未有不与以美谥者可尽信乎予故咏谥法而谓之谥可废耳并识全韵诗后以俟后世之公论
嫚秦废学校,坑儒并焚书。
师吏辜诵说,《六经》归榛芜。
汉兴虽天授,创业由征诛。
典礼命叔孙,绵蕞诚区区。
百年生董子,私淑洙泗徒。
下帷绝窥园,精心究典谟。
从容对三策,致君期唐虞。
武皇内多欲,遇之以虚拘。
讵能崇正学,诏令相江都。
后复相胶西,骄主重谄谀。
诚正能感通,两地无龃龉。
邪臣怀妒嫉谲计何从摅。
《春秋》详灾异,众口訾其迂。
弟子昧师说(吕步舒),妄谓论大愚。
获罪得免死,諴口全其躯。
所幸圣道明,邪正分殊途。
以待后来者,迭起胥匡扶。
有宋五子兴,直溯姬孔初。
日月悬中天,蒙翳消云衢。
何人启涂径,广川实先驱。
而胡昌黎伯,吐辞取敷腴。
屈原司马迁,子云与相如。
论道遗董子,所见犹偏隅。
我过景州里,祠宇丛枌榆。
稽拜瞻仪容,和粹缅真儒。
王道复谁陈,揽辔空踟蹰。
按:暴秦过后,至董子始昌言圣道,后文中、昌黎递匡扶之,至濂、洛、关、闽而圣道大明,则董子实有守先待后功也。后半透发此旨,有声有光。
⑴ 主父偃、公孙弘,
安成食,临汝饰,枝江县侯乃兼得。
独不念尔母,衲祅锦囊地上掷。
到头绕壁捡行时,北户屏人烛光灭。
呜呼,风台月观望钟山,竹药成行鬼其宅。
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妃酤酒。
阿兄来,盘马走,阿丈来,醉一斗。
宫中夜游谁敢毁,宰相巳作破面鬼(东昏侯于芳乐苑设店坐而屠肉百姓歌曰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东昏呼潘妃父为阿丈俞灵韵为阿兄沈昭略临死骂徐孝嗣日废昏立明古今令典宰相无才致有今日以瓯掷其面日使作破面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