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圆寂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0 首
女出人伦,八个绝婚姻
朽床添六脚(朽床者,老字也。六脚者,则天、中宗,腾腾坦然圆寂,百五十五年住世,破灶堕和尚六住嵩山,是为六脚也。),心祖众中尊
⑴ 《天圣广灯录》作「九」
⑵ 八女者,安字也。出人伦者,为国师也。
⑶ 八个者,安字。绝婚姻者,安徒难为绍继之。
⑷ 《天圣广灯录》作「将」
⑸ 心祖者,姓也。安和尚顿悟禅理为国师,故众中尊也。
騄骥资鞭策,兰蕙伫熏风。
至理信难见,非人孰可通。
输心仰圆寂,莹晒入玄中。
总辔超三有,抟飞上四空。
簪缨犹忽梦,财利若尘蒙。
高揖谢时俗,萧洒出烦笼
⑴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四册道世《诸经要集》卷二《三宝部》。
原夫佛者觉也。
神而化之。
修六年而得道。
统三界以称师。
帝释梵王。
尚犹皈□老宣父。
宁不参随。
昔如来下兜率天。
生中印土。
降神而大地摇动。
应迹而诸天拥护。
九龙吐水。
满身而花落纷纷。
七宝祥云。
举足而莲生步步。
盖以玉辇呈瑞。
金轮启图。
恩沾九有
行洽三无
宝殿之龙颜大悦。
春闱之凤德何虞。
方知灌顶之灵心。
兴王后嗣。
必为万类之化主。
作帝中枢。
岂不知海量无边。
天情极广。
厌六宫珠翠之色。
恶千丝竹之响。
雪山深处。
全抛有漏之身心。
海月圆时。
顿悟无为之法相。
莫不魔军振动。
法界奔惊。
觉阎浮之日出。
睹优钵之华生。
十方调御。
皆来圆光自在。
六趣含灵。
尽喜金色分明。
暨乎万法归空。
双林告灭。
演摩诃般若之教。
示阿耨多罗之诀。
普光殿里。
会十地之华严。
耆阇山中。
投三乘之记别。
是知灵觉无尽。
神理莫闻。
芥子纳三千之国。
藕丝藏百万之兵。
目容修广于青莲。
寒生定水。
毫相分明于皓月。
照破迷云
偫机而不睹灵踪。
万世而空留圣迹。
嗟释迦之永法将尽。
仰慈氏之何日调伏。
我今回向菩提。
一心归命圆寂
地藏菩萨赞(756年) 盛唐 · 李白
大雄掩照。日月崩落。惟佛智慧大。而光生死雪。赖假普慈力。能救无边苦。独出旷劫。导开横流。则地藏菩萨为当仁矣。弟子扶风窦滔。少以英气爽迈。结交王侯。清风豪侠。极乐生疾。乃得惠剑于真宰。湛本心于虚空。愿图圣容。以祈景福。庶冥力凭助。而厥苦有瘳。爰命小才。式赞其事。赞曰。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五䌽图圣像,悟真非妄传。
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
赞此功德海,永为旷代宣。
并序:真卿昔以天宝元年尉醴泉,亟过瑶台寺圆寂上人院。秩满,迁监察御史,巡覆诸陵,而上人已去此寺(而上人已离此寺)。大历十三年春二月,以刑部尚书谒拜昭陵,慨然有怀。
上人居此寺,不出三十年。
万法元无著(一作灵法尽无染),一心唯趣禅
忽纡尘外轸,远访区中(一作世间)缘。
及尔不复见,支提犹岌(一作岿)然。
春日书事五首 其二 (1179年) 南宋 · 韩元吉
七言绝句
晓猿夜鹤寂无生(聚珍本作声),春至山禽百种鸣。
步绕新泉聊洗耳,由来心与地俱清(自注:所居山下得泉甚异。)
余不识释家津筏。故平生不喜谈释。非故有意于排释也。顾以文字窃虚声。主盟骚坛三十馀年矣。释子之逐名求诗者日踵门。如遇开僧韵释。辄欣然应之。亦非故有意于耽释也。余年尚少。已闻休静师之名。其诗多传诵人间。恒愿一见而不可得。松云惟正。即师之传法沙门也。其渡日本也。数访我于京城。我之赴燕山也。赠诗于清川江上。亹亹说师。穷日夜不倦。是时师之亡。已数年矣。缅挹清芬。时往来于怀。一日公退独坐。闻有三僧拱立于外。呼使之前。乃师之弟子葆真、彦机、■仡也。出示笈中书云。是清虚堂遗稿。仍叉手而拜曰。吾师道业。有足传后。而云山深寂。恐久益泯泯。敢以门徒所记载者为状。宿斋缄封。千里来献。愿得相公一言。镵之于石。以不朽吾师。余曰。尔师之道。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不待存而存。不待灭而灭。谁得而朽。谁得而不朽。吾夫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于师之道。吾何言哉。三僧起而对曰。道本不同。非敢苟同。然有同而异者。异而同者。伽叶正传。独阐宗风者。是固同而异者矣。居家为孝。出世为忠。岂非异而同者乎。唯相公之异其异而同其同者焉。吾师常慕相公之风。盖有默契而冥感者。愿相公之终惠也。仆仆跽拜。经岁不去。余嘉其诚而叹曰。释教之专心所事。乃如是夫。按状。师法名休静。字玄应。自号清虚子。以多在香山。故又号西山。俗姓完山崔氏。名汝信。外祖县尹金禹。得罪燕山朝。谪居安陵。遂为安州人。父世昌。乡举为箕子殿参奉。不就。诗酒自娱。母金氏。老无子。一日梦一婆来曰。胚胎丈夫子。故为娿㜷来贺云。明年庚辰三月。果诞师。三岁。父于灯夕醉卧。有老翁来谓曰。委访少沙门耳。遂以两手举儿㕨数声。摩其顶曰。以云鹤名此儿。言讫出门。莫知所之。以故小字称云鹤。与群儿游戏。或立石为佛。或聚沙成塔。稍长。风神英秀。力学不懈。事亲至孝。主倅爱之。九岁母亡。十岁父殁。伶仃无所依。主倅携至京。就学于泮斋。郁郁不适意。与同学数人。南游智异山。穷览形胜。探赜诸经。每怆早失怙恃。益感死生之义。忽得禅家顿悟法。遂听法于灵观大师。剃发于崇仁长老。七八年间。遍踏名山。年三十。中禅科。自大选升至禅教两宗判事。一日叹曰。吾出家本意。岂在此乎。即解绶。以一筇还金刚。作三梦词曰。主人梦说客。客梦说主人。今说二梦客。亦是梦中人。登香炉峰作诗曰。万国都城如垤蚁。千家豪杰若醯鸡。一窗明月清虚枕。无限松风韵不齐。自此韬光铲彩。不出山门。问道者日益众。己丑之狱。妖僧无业。诬引师被逮。供辞明剀。宣庙知其冤。立释之。徵诗稿览之。嘉叹。御画墨竹赐之。命赋诗以进。师即进绝句。宣庙亦赐御制一绝。赏赉甚厚。慰遣还山。壬辰。大驾西幸龙湾。师即仗剑进谒。宣庙教曰。世乱如此。尔可弘济耶。师泣而拜命。请曰。国内缁徒之老病不任行伍者。臣令在地焚修。以祈神助。其馀臣皆统率。悉赴军前。以效忠赤。宣庙义之。命为八道十六宗都总摄。谕方岳礼遇之。于是。松云率七百馀僧起关东。处英率一千馀僧起湖南。师率门徒及自募僧一千五百。合五千馀名。会于顺安法兴寺。与天兵为后先。以助声势。战牧丹峰。斩获甚多。天兵遂克平壤。复松都。京城贼宵遁。师以勇士百人。迎大驾还京都。天朝提督李如松。送帖嘉奖。有为国讨贼。忠诚贯日。不胜敬仰之语。又题诗赠之曰。无意图功利。专心学道仙。今闻王事急。总摄下山巅。诸将官争先送帖赠遗。贼退。师启曰。臣年垂八十。筋力尽矣。请以军事属于弟子惟政及处英。臣愿纳总摄印。还香山旧栖。宣庙嘉其志悯其老。赐号国一都大禅师禅教都总摄扶宗树教普济登阶尊者。自是义益高名益重道益尊。往来于头流、枫岳、妙香诸山。弟子千馀人。出世者七十馀人。甲辰正月二十三日。会弟子于妙香圆寂庵。焚香说法。取自家影帧。书于其背曰。八十年前渠是我。八十年后我是渠。作书付松云、处英讫。趺坐而逝。年八十五。法腊六十七。异香满室。三七日后始歇。弟子圆峻、印英等阇维奉灵骨一片。舍利三枚。树浮图于普贤安心寺。又一片。弟子惟政、自休等奉来蓬山。得神珠数枚。窆石于崳岾之北。吾东方太古和尚。入中国霞雾山。嗣石屋而传之幻庵。幻庵传之龟谷。龟谷传之正心。正心传之智严。智严传之灵观。灵观传之西山。此实临济之正派。而惟西山独得其宗云。所著禅家龟鉴、禅教释云水坛各一卷。清虚堂集八卷行于世。噫。师之道。余虽未详其浅深。师之稿。余既玩绎而卒业矣。观乎诗。足以知师自得之趣。观乎文。足以知师造诣之高。虽其语或不雅驯。言言皆活。句句飞动。有似古剑出匣。霜风飒然。往往酷似开元大历。渠家惠休、道林不论也。况也遇患难不失其守。乃能结主知于缧绁之中。徵稿命制之荣。御笔诗画之锡。诚前古所未有之殊眷。而逮乎国难。纠义旅助天兵。收复三都。迎还大驾。便纳赐印。拂衣还山。其出处之节。无愧古人。夫士生斯世。孰不欲遇知于时君。立功名以自显。然而抱才不售。没世无闻者何恨。今以山中一缁衣。乃能名达九重。声施后世。孰谓禅门能办此功业欤。铭如是。不愧吾笔欤。其铭曰。
金天之西,萨水之滨。
淑气亭毒,乃降真人。
仙婆抱送,释老提携。
天开宝光,帝借金鎞。
灵符妙契,秀骨超凡。
蚌珠出海,龙镜发函。
失怙无依,千里负笈。
淹贯诸家,卓然自立。
乃超觉路,遂登法席。
祖月重辉,群昏一廓。
馀事诗声,上彻枫宸。
殊恩异渥,荣耀千春。
身虽岩穴,忠不忘君。
遇难一呼,义旅如云。
协助天戈,凭仗灵祐。
驱除腥秽,福我寰宇。
出而济世,名动华夷。
入而修定,法阐宗师。
在掌灵珠,虚明自玩。
倘来荣辱,如梦一幻。
瞻彼妙香,与夫金刚。
寔唯净界,宜我法王。
来往诸天,百灵护持。
乘化返真,去又何之。
功纪人间,道在山中。
一片贞珉,万古英风。
学道苦不深,尘扰辄有损。
所赖行游趣,养真复吾本。
况兹绝静丽,深谷抱重巘。
始寻寺钟来,回视村径远。
怪石倚礀兴,奇柯冒岩偃。
幽日暧疏照,流籁逝忽返。
偶接道人谈,世外情亦悃。
久处山气寒,眺尽夕阳晚。
鸟宿人语绝,暗响无一遁。
圆月见松上,长影散偃蹇。
邈当遗视听,于法求奥梱。
达彼无生寂,见兹有物掍。
岂必闭石窟,没齿食芝菌。
牵缠踪迹劳天公,十年走逐尘埃中。
一朝行乐颇自喜,诗坛酒社心先雄。
好游不觉更成癖,有极必造源必穷。
青原自昔擅名胜,遥遥七祖开宗风。
泉声到耳径弥曲,细涧中断虹桥通。
古柏崛强钵龙起,崖枯石瘦空山空。
岭云圃絮日卓午,小春天气何融融。
先生杖履仙史舄,欢喜合證狮王宫。
摩挲碣石辨唐宋,风雨剥蚀苔花红。
覃溪学士精核古,𥜠关奇字乃折衷
山中老僧了无事,迎门合十频鞠躬。
药树堂前论忠孝,英雄仙佛将毋同
荆花再开师再至,我闻生灭环初终(祖师圆寂时,倒插荆树于庭,曰此花再开,吾当再至。)
兴亡饱阅弥勒笑,历劫不坏誇神功。
登高凭眺兴未已,苍烟紫雾纷朦朦。
归来夜色净如水,片月飞上遥岑东。
⑴ 颜鲁公里隶书𥜠关两大字,𥜠即祖字,学士考辨甚悉。
⑵ 明季,方公密之,名以智,披缁后住持于此,建药树堂。
西藏八首 其二 六世达赖(丁亥) 当代 · 程滨
五言律诗
魔女缘心起,梵宫徒镇之。
浮屠无圣骨,白雪泄蛾眉。
佛火燃心焰,明妃幻妙姬。
长行千里者,膜拜为阿谁。
注:五世达赖喇嘛圆寂,第巴桑结嘉错代行政事十五年。后康熙知,怒欲惩之。桑结嘉错惧,乃寻十五岁少年为转世灵童,即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错。仓央嘉错聪敏俊秀,善骑射,长剑术。幼生民间,难耐古刹。恋美女仁珍翁姆,赋绮语甚多。某雪夜,仓央嘉错自布达拉宫至女所,朝返,而雪上足迹泄其行踪。后拉藏汗欲夺权,诛桑结嘉错,复奏康熙帝谓六世达赖系桑结嘉错立之伪达赖,列其罪状为耽于酒色不守清规。诏将仓央嘉错执献京师。行至青海湖为拉藏汗所害。时年二十四云。藏族殡葬最高为塔葬,独六世达赖无塔,盖为此也。又,文成公主入藏,夜观天象,谓西藏乃魔女仰卧之形,须以诸寺镇之。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