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常著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群山苍翠开云屏,中有飞瀑悬青冥。
绿阴深锁白日静,千岩万壑花娉婷。
龙眠居士神仙客,平生常著游山屐。
荒崖幽谷遍经行,野鹤閒猿总相识。
百年人去空青山,独留翰墨传世间。
画中三友如何即,高躅那远那能扳。
我生夙抱林泉癖,家住吴家山水国。
十年游宦客京华,回首五湖烟树隔。
晴窗对画归兴新,绿萝飞花瑶草春。
我当招起龙眠友,拂袖同为林下人。
题文信国正气歌碑本 现当代 · 唐鼎元
七言律诗
丹心万古照关河,正气由来不可磨。
赵氏难留数坯土,文山常著一篇歌。
犹看黑夜飞雄电,岂许东瀛跃白鼍。
志士不忘家国恨,中宵常枕鲁阳戈。
三子者刘参军峻沈仆射约骆侍御宾王也孝标以流寓休文以宦游宾王以起义出奔他郡迹三子始终无论隐侯即刘骆二君未可以婺槩者第吾邦文学三子实首倡之则婺虽一日之过犹其汤沐矧其生于斯仕于斯没于斯也夫休文达矣孝标宾王则穷乃其风节矫矫咸足重婺余既为白诸学使苏公则复檃括其槩并隐侯为三子之篇亦以余之穷有相类者匪曰气味之合已也
嵯峨婺女郡,星斗垂寒芒。
寥寥旷千载,气运开齐梁。
刘生实天启,乳哺随高堂。
翩然自北来,烨若孤凤凰。
读书紫薇岫,一目逾十行。
山栖表远志,绝交廑中肠。
千言走珠贝,七录披琳琅。
含毫策锦被,倏忽惊岩廊。
遂令世主忌,坎壈终词场。
龙蛇谅斯在,鸿鹄讵可量。
矫矫七尺躯,耻为万乘降。
胡然际悍室,妖牝啼朝阳。
潜身叹孤犊,跛足追亡羊。
太息敬通论,今古为徬徨(刘困于悍室轗轲终身常著论拟冯敬通见史余每太息云)
梦中来数觉来稀,日射纱窗风撼扉。
垂手乱翻雕玉佩,不寒常著五铢衣。
轻身灭影何可望,珠箔飘灯独自归。
尽日伤心人不见,木棉花暖鹧鸪飞。
呜呼。可惜哉元君。君讳结。字次山。皇家忠烈义激文武之直清臣也。盖后魏昭成皇帝孙曰常山王遵之十二代孙。自遵七叶。王公相继。著在惇史。高祖善祎。皇朝尚书都官郎中常山郡公。曾祖仁基。朝散大夫褒信令。袭常山公。祖利贞。霍王府参军。随镇改襄州。父延祖。清净恬俭。历魏成主簿延唐丞。思閒辄自引去。以鲁县商馀山多灵药。遂家焉。及终。门人谥曰太先生。宝应元年追赠左赞善大夫。君聪悟宏达。倜傥而不羁。十七始知书。乃授学于宗兄先生德秀。常著说楚赋三篇。中行子苏源明骇之曰。子居今而作真淳之语。难哉。然世自浇浮。何伤元子。天宝十二载举进士。作文编。礼部侍郎阳浚曰。一第污元子耳。有司得元子是赖。遂登高第。及羯胡首乱。逃难于猗玗洞。因招集邻里二百馀家奔襄阳。元宗异而徵之。值君移居瀼溪。乃寝。乾元二年。李光弼拒史思明于河阳。肃宗欲幸河东。闻君有谋略。虚怀召问。君悉陈兵势。献时议三篇。上大悦曰。卿果破贼。朕忧遂停。乃拜君左金吾兵曹。摄监察御史。充山南东道节度参谋。仍于唐邓汝蔡等州招缉义军。山棚高晃等率五千馀人。一时归附。大压贼境。于是思明挫锐。不敢南侵。前是泌南战士积骨者。君悉收瘗。刻石立表。命之曰哀邱。将吏感焉。无不勇励。玺书频降。威望日崇。时张瑾杀史翙于襄州。遣使请罪。君为奏闻。特蒙嘉纳。乃真拜君监察。仍授部将张远帆田瀛等十数人将军。属荆南有专杀者。吕諲为节度使。諲辞以无兵。上曰。元结有兵在泌阳。乃拜君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充諲节度判官。君起家十月。超拜至此。时论荣之。属道士申泰芝诬湖南防禦使庞承鼎谋反。并判官吴子宜等皆被决杀。推官严郢坐流。俾君按覆。君建明承鼎。获免者百馀家。及諲卒。淮西节度使王仲鼎为贼所擒。裴茂与来瑱交恶。远近危惧。莫敢谁何。君知节度观察使事。经八月。境内晏然。今上登极。节度使留后者例加封邑。君逊让不受。遂归养亲。特蒙褒奖。乃拜著作郎。遂家于武昌之樊口。自释以见意。其略曰。少习静于商馀山。元子十卷。兵起。逃难于猗玗洞。猗玗子三篇。将家瀼滨。乃自称浪士。浪说七篇。及为郎。时人以浪者亦漫为官乎。遂见呼为漫郎。漫记七篇。及家樊上。渔者戏谓之聱叟。(阙八字)又以君漫浪于人间。或谓之漫叟。岁馀。上以君居贫。起家为道州刺史。州为西原贼所陷。人十无一。户才满千。君下车。行古人之政。二年间。归者万馀家。贼亦怀畏。不敢来犯。既受代。百姓诣阙。请立生祠。仍乞再留。观察使奏课第一。转容府都督兼侍御史本管经略使。仍请礼部侍郎张谓作甘棠颂以美之。容府自艰虞以来。所管皆固拒山谷。君单车入洞。亲自抚谕。六旬而收复八州。丁陈郡太夫人忧。百姓诣使请留。大历四年夏四月。拜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中丞。管使如故。君矢死陈乞者再三。优诏褒许。七年正月朝京师。上深礼重。方加位秩。不幸遇疾。中使临问者相望。夏四月庚午。薨于永崇坊之旅馆。春秋五十。朝野震悼焉。二子以方以明。能世其业。名虽而官未立。以其年冬十一月壬寅。虔葬君于鲁山青岭泉陂原。礼也。呜呼。君其心古。其行古。其言古。躬是三者。而见重于今。虽拥旄麾幢。总戎于五岭之下。弥纶秉宪。对越于九重之上。不为不遇。然以君之才之德之美。竟不得专政方面。登翼泰阶。而感激者不能不为之太息也。君雅好山水。闻有胜绝。未尝不枉路登览而铭赞之。感中行见知之恩。及亡。至今分宅以恤其子。其不偷也多此类。中书舍人杨炎常衮皆作碑志。以抒君之志业。故吏大足令刘衮江华令瞿令问将张满赵温张协王进兴等。感念恩旧。皆送哭以终葬。竭资鬻石。愿垂美以述诚。真卿不敏。常忝次山风义之末。尚存衋往。敢废无愧之辞。铭曰。
次山斌斌,王之荩臣。
义烈刚劲,忠和俭勤。
炳文华国,孔武宁屯。
率性方直,秉心真纯。
见危不挠,临难遗身。
允矣全德,今之古人。
奈何清贤,素志莫伸。
偫士立表,垂声不泯。
留别常著 中唐 · 郎士元
七言绝句
岁晏苍郊蓬转时,游人相见说归期。
宓君堂上能留客,明日还家应未迟。
饯新三衢牧常著 南宋 · 赵汝腾
五言律诗
咫尺去天郡,少双名世儒。
两轓建有日,五裤周无襦。
孔庙云来祀,柯山衿佩趋。
常侯振文化,相业起于衢
⑴ 《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九引《紫霞洲集》
游襄阳投赠杨大参筠湄 明末清初 · 赵湛
七言律诗
洺关别后复何依,白发漳南卧钓矶。
短棹客来清署迥,埋轮人去谏书稀。
不辞冰雪怜同调,兼爱湖山访翠微。
廿载心期相忆处,林中常著旧缁衣。
拟杜工部东邻枣树歌(雍正壬子) 清 · 弘历
春光晼晚春风斜,东邻枣树方开花。
大火西流届秋日,东邻枣树纷结实。
开花结实年年好,催得东邻人欲老。
儿童不解惜流光,但爱秋来饱吃枣。
西邻有客常著书,闭户不出一月馀。
东邻枣亦觉少否,不似王吉誇出妇。
南州久客困炎歊,汗浥春衫上白毛。
细葛含风常著看,此情犹胜旧绨袍。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