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兴世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张欣泰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6—501 【介绍】: 南朝齐竟陵人,字义亨。
张兴世子。
不以武业自居,好隶书,读子史。
宋时,辟州主簿,历仕诸王府佐。
入齐,官尚书都官郎。
武帝与之早经款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
后以不乐武职,帝怒,屏居家巷。
东昏侯时,为雍州刺史。
因密谋废立,事败被杀。
全齐文·卷二十二
欣泰字义亨,竟陵竟陵人,宋左卫将军兴世子。
辟州主簿,历诸王府佐,入齐历官宁朔将军,除尚书都官郎。
武帝即位,以为直阁将军,历豫章王太尉参军、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复为直阁、步兵校尉,除正员郎,徙随王子隆镇西中兵,改领河东内史,免。
明帝即位,为领军长史,迁咨议参军,出为永阳太守。
东昏侯即位,除辅国将军、庐陵王安东司马,进雍州刺史,以谋废立伏诛。
僧昕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潞之上党人。资性恬默。不妄言笑。人有以经论微旨奥义问者。则披释无所凝滞。盖其学自远公涅槃十地得也。后入京住兴善寺。风度高爽。非流辈不相往来。仁寿中。送舍利。置塔于毛之护法寺。奉上命也。瑞应具别录。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下
释僧昕。
潞州上党人。
自骛道法津周听大小。
逮诸禅律莫大登临。
倾渴身心无席不赴而导戒愚智众通諠静。
昕一其正度恭慎横经。
聆其披析曾不忽忘。
初众见其低目寡言绝杜论道皆号为曚叟也后有智者问其文理咸陈深奥。
轻浮章句略不预怀。
有问其故。
答曰。
勿轻未学妙德常藏。
惟夫大觉方能静照。
盛德明约可无细瑕。
愚师轨物时有通悟。
惟自两明殷鉴方取会不得以法累人致乖祇奉。
暨周灭二教逃隐泰山。
大隋开法还归听习。
游步洛下从学远公。
十地涅槃咸究宗领。
后入关住兴善寺。
体度高爽不屈非滥。
时复谈讲。
辩词迅举抑扬有度。
至于僧务营造情重勤切躬事率先担摙运涉。
仁寿中岁。
置塔毛州护法寺。
下敕令送舍利初至公馆。
有沙门昙义者。
高行名僧。
闻诸舍利皆放光明我等罪业一无所现。
即解衣为忏烧指为灯。
竟夕供养。
明旦出光通属人物。
又出金瓶回旋行道青赤。
白光三色流照。
经于信宿其光乃隐。
四月七日初夜放光。
赫赤欻然满佛堂内。
须臾出户流照四檐。
将入函时又放赤光。
烈盛逾日。
通夜又放照于函内。
四月十日天花如雪从空乱下。
五色相间人皆收得。
又感异香微风普遍熏塞寺内。
其函忽变为青琉璃。
内外通彻。
人以白绫周匝数重漫覆其函。
又加砖累灰泥其上。
寻照其泥还如函色。
又灰泥上画作十花。
饰以金薄。
及成就后唯一金色。
馀花皆釆。
未下塔前。
张世谦。
清信士也。
常持八戒远离妻孥。
静室诵经。
乃闻舆所梵赞之声出户看之。
见有群僧各执香花绕旋供养。
迫之遂失。
又见天人持诸幡盖。
及以香花东南飞来。
当于塔上变成大云旋空良久。
又见百馀沙门在塔基上。
执帚辇土以陪增者。
比及明晨寂无所见。
时经夏暑土地乾燥。
人皆思雨。
应念即降。
三四寸许。
川野除烦。
沙丘县民路如意者。
回心信佛望见光相。
路虽远映举目彻见寺僧五人在佛堂内。
又闻塔边音乐赞叹声极亮远。
重雨天花满四十里。
塔基倍多。
昕庆斯众瑞。
即具表闻。
晚还资业不测其卒。
刘弘宇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弘宇,南直隶扬州府泰州人。
父刘清,号西郭,以岁贡任浮梁县训导,教严而气和,题壁有“琴到没弦应寡和,笛如无孔岂容吹”之句。
一日忽治装趣归,衿佩泣留不听,因立石系思,司寇郎李大钦为记。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户部主事,晋郎中,天启初官成都府知府,调广平府知府。
女刘孟刘,幼字侍御张承仁曾孙张世睦,未嫁,世睦方弱冠,以下帷攻苦得痫疾,不晓人道,其父孔怡悯刘闺淑,密语女父,令他适。
孟刘闻之,泣曰:两髦宛然,河清可俟。
忍为不淑,以玷两家门第乎?
且禽兽行,非人所为也。
若必夺吾志,惟死耳。
自是谢铅华,衣缟素,至三十三岁,忽膺疾不起,将诀,语侍婢曰:取箧中金簪来。
簪至,乃自插发髻间,危坐而逝,盖簪乃张氏聘物也。
郭广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郭广,字涵之,号沧涵,山东济南府齐东县人。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山东乡试举人,二年(1622年)壬戌科三甲进士。
历任常州府知府,崇祯元年五月升河南按察司副使、宁前监军道副使。
时饷缺,七月宁远兵变爆发,辽东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推官苏涵淳、州同知张世荣被乱兵绑缚在谯楼上,捶击交下,毕自肃被殴血流满面,兵备道郭广新至,身翼自肃,为解救诸人,发库银二万金,又益借商民五万金,补发军饷,士兵怨恨稍平,释放所缚官员。
后忧劳卒于官,锡封荫赠,赠太仆寺少卿。
张世溶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世溶(1578年—1644年),字水心,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
张世溶是万历四十年举人张世涵的弟弟,崇祯六年(1633年)中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成进士。
此时他已经六十岁,得到大学士方逢年重视,获授遂安知县;任满后本来拟定试任广东道监察御史,但朝廷下令行取官职必须曾在边疆处事,故改官蠡县知县。
他在任内招揽流民,在京畿北处安排兵饷犹如长城,其后朝廷徵召他考选兵科,但未及入京都城已失陷,他不投降而被杀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5—1646 【介绍】: 明浙江东阳人,字九一,号玉笥。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劾罢阉党副都御史杨所修等,尝谏帝“求治太锐,综核太严”。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以农民军势盛,请割安庆等府,另设巡抚。后代陈新甲为兵部尚书。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辅,下狱,旋得释。命赴江南练兵输饷。南都陷,请鲁王监国,任兵部尚书,督师江上。还守东阳,兵败投水死。有《吴中水利书》、《张忠敏公遗集》。
维基
张国维(1595年—1646年),字九一,一字止庵,号玉笥,浙江金华府东阳县人。
明亡后,自尽殉国。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浙江四十六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会试十二名,三甲一百六十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广东番禺知县,兴学校,课农桑,以德化民。
四年本省同考,以政绩卓越,崇祯元年考选,授刑科给事中;三年升吏科右,四年升吏科左,五年升礼科都给事中,六年升太常寺少卿。
崇祯七年(1634年)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疏浚了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
十二年升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
崇祯十五年升兵部尚书,十六年革任。
十七年(1644年)三月,以兵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赴江南、浙江,督练兵、输饷诸务。
离开北京后,李自成攻破北京。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帝召为戎政尚书。
因山东讨贼有功,加太子太保。
后与马士英不和,乞省亲归。
同年五月,清军陷南京。
国维在家闻变,召集义勇,至台州,与陈函煇、宋之普、柯夏卿及陈遵谦、熊汝霖、孙嘉绩等拥戴鲁王朱以海监国,移绍兴,国维任武英殿大学士,督师钱塘江。
次年六月初,方国安叛降,国维还守东阳。
二十五日,清兵破义乌,追至七里寺,国维召二子张世凤、张世鹏问其生死,长子表示不愿苟且偷生,次子犹豫不决,国维即怒以石砚掷击,不中。
世鹏泣曰:“从容尽节,慷慨捐躯,儿等甘之如饴,唯祖母年迈八旬……”。
午夜,国维遂整理衣冠,向母诀别,赋《绝命词》三章,写“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大臣,谊在必死。
汝二人或尽忠,或尽孝,各行其志,毋贻大母忧,使吾抱恨泉下!
”遗书于次子。
南向再拜曰:「臣力竭矣」!
跳园中水池亡,年五十二。
国维既死,家人扶其尸于大厅。
清兵骑兵多为山东济宁人,见国维尸体叩头拜谢。
张世凤不屈而死,被杀于钱塘江畔。
浙江总督张存仁敬佩张国维,不忍断其香火,于是释放张世鹏。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赐谥忠敏。
著《吴中水利全书》。
姚奇胤 朝代: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姚奇胤(1602年—1646年),字有仆,号二存,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政治及南明军事人物。
姚奇胤是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庚辰科会试四十六名,未殿试,崇祯十六年(1643年)补癸未科进士,获授广东南海知县,当地富庶多盗贼,他却能不接受贿赂,有为政声誉。
之后转任职方主事,改山东道御史,巡按广东,但未就任就在隆武二年(1646年)五月和郭维经、郭承乾、王岩、郭维翰、彭之玠、彭吉修、李之梁、张世广、钟灵及经历卢君聘招募八千人到赣州,协助杨廷麟、万元吉守城,当中他守卫龟角尾。
后来炮裂城陷,他和郭维经拒守东门,当天和彭期生在郁孤台饮酒,酒醉后说:「我守护危城数月了,援绝力尽,与城池共存亡,是道义。
同乡在千里外共事,死也不孤单。
」喝完后散去。
下午城陷,他向南拜后在城楼上吊自尽,时年四十三;其子姚端亦以御史殉柳州之难,其灵柩与遗孤不得归乡,其友吴模求而得之,为他哭泣发丧,葬于武林,祀乡贤。
永历年间追赠太仆卿、兵部尚书,谥忠闵,有儿子姚端。

人物简介

维基
连城璧(16世纪—1660年代),字如白,江西抚州府金溪县五里圳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连城璧是天启四年(1624年)的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成特用出身,十六年(1643年)获授灵山知县,修缮城池、训练乡勇以抵抗广西贵县流寇韦儿、黄应秀,又兴建学舍教授士子,调任顺德知县,隆武年间擢官陕西道监察御史,二年(1646年)冬天隆武帝被俘,瞿式耜等人建议立桂王朱由榔监国,他从肇庆前往梧州入见,即受命巡按广东,协助巡抚王化澄处理军务,再返回肇庆。
漳州海盗萧嘉音以骁勇据海滨为寇,永历元年(1647年)三月连城璧亲自招抚,对方率众归附,他用忠义激励萧嘉音,并改其名为王兴,推荐他担任副总兵;他镇守恩平,清朝两广总督佟养甲写信招降给他被拒,于是利诱王兴胁逼其夺取巡按印信,王兴告知他,他杀牛备酒,召来王兴部下席地列坐,喝酒时他对众人说:「敌人用千金买我的印信,是吗?
」众人没有说话,只有王兴胡子磔然、张大眼睛,他就掀衣袒腹大声说:「刀来,剖开我的腹部拿去印信,以尸体取赏便可。
」王兴大哭,部下也大哭,誓死守卫印信,他将此事写信告知佟养甲,对方回信:「广东易得,此印难得。
按院不可威胁,王兴怎可单独利诱!
」次年(1648年)七月,王化澄荐升他为太仆寺少卿,永历帝临幸梧州,他和王兴入谒,改任太常寺卿、大理寺卿,七月起用为两广总督,三年(1649年)十一月以副都御史督兵进攻江西、湖广,四年(1650年)八月召用刑部右侍郎但未行。
永历七年(1653年),职方主事程邦俊持敕给连城璧,连城璧再次纠合散亡,命王兴、陈奇策、罗全斌军船攻三水会合李定国,当时武库员外郎张犹龙、主事饶章、惠朝副使杨肇科、监军副使陈期新,南安推官容文烨、中书舍人胡世仪、饶藻都在军中,总兵张云龙之子都督同知、副总兵张世焕也从行,与徐孚远、林察、周瑞、苏茂往来。
总兵徐文华来到述说福建海旁诸绅起义,因而命对方联络,而朝廷亦升他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与郭之奇、李明忠、何吾驺、黄士俊及总兵练复、梁标相呼应,连战皆捷,收复阳春、阳江、新兴、恩平。
十年(1656年)清兵被王兴击退,有人劝他回到行在,他回答:「与王兴共事而不坚持到底,是辜负了他。
」不愿离去,到十三年(1659年)八月王兴战败自焚而死,他正在外招兵,得知死讯后大哭不停,走入朗爱山中,平南王尚可喜、总督李率泰再三招降,他都答书以死自誓,尚可喜可怜他,于是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把他安置在阳春,和县内谢凝之、江岩叟相唱和,康熙元年(1662年)回到金溪时已经年逾七十岁,此后杜门家居,很快去世。
儿子连以谦曾任兵部职方郎中,连以詷为恩贡;弟弟连城瑜曾任户部主事,三人皆跟随连城璧从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0—1664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玄著,号苍水。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弘光元年,首先响应同郡钱肃乐号召,参加义师,迎鲁王监国。隆武帝在福建自立,颁诏浙东,煌言自充报使赴闽,欲团结抗清。鲁监国二年,加右佥都御史,监张名振军至崇明。大风覆舟,脱归,结寨于上虞平冈。旋加兵部右侍郎。六年,与名振从鲁监国入闽。永历八年,会名振军入长江,遥祭明孝陵。名振死,煌言统其军。十二年,与郑成功率舟师北上,遇台风,泊舟山。次年,大举入长江,破镇江,至江宁城下。煌言以一军由芜湖进取徽州、宁国一带,克二十四县。闻成功以轻敌兵溃之讯,乃由徽州经浙江山地至天台。永历帝死后,知事不可为。散军居南田悬岙岛。康熙三年,被清军所获,至杭州遇害。葬南屏山阴。有《张苍水集》。
词学图录
张煌言(1620-1664) 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南明弘光朝覆亡后,与同郡钱肃乐等奉鲁王监国,进兵部侍郎。鲁王败,入闽依郑成功。南明桂王立,擢兵部尚书。与郑成功大举入江,自督一师下皖地二十余城。郑成功失利退海上,遂成孤军。清康熙三年(1664),知事不可为,遂遣散部曲,退居悬岙岛,被执不屈,就义于市。乾隆谥忠烈。其诗古文辞,才笔横溢,藻采缤纷,昌明而宏伟,赡博而英多。亦工词,风格高抗,孤忠自托。有《张苍水集》,词在集中。
张苍水诗文集·张序
昔欧阳公「五代史」不为韩通立传,君子病之。
然天下后世,莫不知周有韩矘目。
清修「明史」、号称详备;虽甬上四烈妇亦为之列传,而独于苍水先生遗之,史臣之不职也。
然天下后世,莫不知明有张苍水。
苍水先生,书生也。
当明亡时,不过一举子耳;乃胆薪弥厉、毡雪自甘,义帜纵横凡二十载。
其言曰:『所争者天经地义,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待者豪杰事功、圣贤学问』。
呜呼!
汉之武侯,足以拟之。
顾其行谊虽不录于「明史」,而见诸私家箸述者美矣、备矣;独于世德之所自,犹付阙如。
寿镛窃不自揆,既得先生遗集于其族裔张世伦所谓海滨遗老高允权本者,殆其侍卒史丙所藏者欤!
爰依岁月,重为编次。
更稽诸谱乘,得清池张氏「世德录」,复详考其世系。
盖自宋文节公知白六世孙自然老人绍宗箸有「自然斋杂言」,以惩五戒、循五美垂训。
又三传至伯祥,以「雍睦」名其堂;是为先生六世祖锡之从子。
而先生之曾祖尹忠实作「世德录」者,又二传至两如,为人严毅正直。
当先生绝裾去,自慰曰:『不负生平读书也』。
张氏于有明三百年中,以自然老人开其始、以苍水先生保其终,岂偶然哉!
因而叹夫官家之记载,不如谱牒之流传。
今苍水后人虽无可考,而雍睦堂子孙实能宝其遗文、修其家乘;寿镛以疏族,犹得补阙拾遗,岂不重可贵欤!
抑闻之:先生好士,士多归之。
有叶振名者,时所称「叶六腐气」也。
先生欲作「陶潜论」以斥逍遥泉石者,振名曰:『人心胥溺,幸二、三遗民高尚其事,留此面目』。
先生乃止。
罗子木者,佐先生开屯南田。
既被执,先生与赵廷臣语次往复,子木抗声曰:『先后死耳,何必与若辈絮语』!
先生初欲绝食,子木笑曰:『大丈夫死忠,任其处置可也』。
二人固奇士,然先生舍命从善亦可见矣。
寿镛既编先生遗集,惜「明史」之无传,遂取其荦荦大者补之,更叙其得书之由来,先生之风与「雍睦」之泽并千古矣!
民国二十三年一月,后学张寿镛序。
冰槎集·引
于戏!
此予槎上作也。
昔之乘槎者,或为客星而直犯牛斗,或入女宿而得支机;故至今羡为胜事。
予独不然。
浮踪浪迹,当凄霰严霜,不得已而栖托灵槎;笔墨所及,都成冰声。
则是槎也,非贯月也、亦非挂星也。
而兹集所存,又皆晚节所依;于是以「冰槎」名。
嗟呼!
水泽腹坚矣、天根尽见矣,乃从凌云千丈间而欲论列古今、辨正华夏,不失君臣、父子、朋友之义,不其难矣哉!
异日者,东风解冻,尚有相见此槎中人而兴叹者否?
岁在壬寅菊月朔,张煌言自识。
寿镛谨案:海滨遗老高先生允权跋,以「奇零草」乃公所自定;而「采薇集」乃释兵后作,公自注『起甲辰六月』,而七月被执矣,独未及「冰槎集」。
顾先生自作「引言」既在壬寅菊月朔,则凡以后之文,皆非先生作「引言」时所编之文也。
今通行各本,类皆羼杂;则仍宜依据最初之本。
寿镛得先生文集于其后人张世纶者,即与「奇零草」同一笔墨录副者也;盖亦「高本」也。
今依之编年,略参黄氏本(即章刻本),始辛卯、终壬寅九月;然仍非真面目也,得其似而已。
奇零草·序
余自舞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每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成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敹甲敿干,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略尽矣。于是出筹军旅、入典制诰,尚得于余閒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诚笔墨之不幸也!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或提槊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低唱。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戊子秋,移节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然残编断简,什存三、四。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不幸一至于此哉!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又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己亥长江之役,同仇兵熸,余以间行得归;凡留供覆瓿者,尽同石头书邮: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年来叹天步之未夷、虑河清之难俟。思借声诗,以代年谱;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钞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鼎一脔耳。独从前乐府歌行不可复考,故所订几若广陵散。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名为诗史;陶靖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宋室既亡,郑所南尚以铁匣投史眢井中,至三百年而后出:夫亦其志可哀、其精诚可念也已!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间之作也。 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寿镛谨案:先生之诗,诗史也。一再散亡,仅存者此耳。顾「奇零草」为先生手订,时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凡在是年是月是日以前始得入之,乃见真面目。而拾残剩于散亡之余,当以最初之本为依据;虽全谢山亦后定者也。今寿镛幸得海滨遗老高先生允权录本于先生后人,先生诗文略备。谨依其所注年岁,分年编定,不复分体;更参校张丈让三谓「得钞本于黄东井后人,徐闇公孚远各印朱色烂然、尚是永历间旧帙、余杭章太炎据以付印者」为之互勘,次其后先。以丁亥「閒居」为始、壬寅「北回示将吏」为终,以复先生手编「奇零草」之旧。寿镛谫陋,譬诸画家力求神象之肖,而能肖与否,惟力是视;倘更得画工润色之,使褒鄂皆真,尤所望也!
张光祺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光祺(?—?
),江苏丹徒人。
进士出身。
乾隆五年,担任广东广州府永安县知县(现紫金县知县)。
后由张世灿接任。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