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康绚

共 6 首
北方童谣 南北朝 · 无名氏
南史曰:梁武帝时。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足引北方童谣云云。帝发淮阳户丁及战士二十万筑之。以康绚督其事。南起浮山。北抵巉石。堰成。长九里。高二十丈。夹堤并树杞柳。军人安堵其上。魏军竟溃而归。水之所及。方数百里。魏寿阳城戍。稍徙顿八公山。
荆山为上格,浮山为下格。
潼沱为激沟,并灌钜野泽(○梁书康绚传。南史康绚传。《御览》七十三引梁典。《御览》三百二十一。《诗纪》九十七。)
浮山堰赋(并引)(1069年) 北宋 · 秦观
梁武帝天监十三年,用魏降人王足计,欲以淮水灌寿阳,乃假太子右卫康绚节督卒二十万,作浮山堰于钟离,而淮流湍驶漂疾,将合复溃。
或曰:「淮有蛟龙,喜乘风雨坏岸,其性恶铁」。
绚以为然,乃引东西冶铁器数千万斤,益以薪石沉之,犹踰年乃合。
堰袤九里,水逆淮而上,所蒙被甚广。
魏人患之,果徙寿阳戍顿八公山,馀民分就冈垄。
未几淮暴涨,堰坏,奔于海,有声如雷,水之怪祅蔽流而下,死者数十万人。
初,镇星犯天江,而堰实退舍而坏。
呜呼,异哉!
感而作《浮山堰赋》,其词曰:
繄四渎之并酾兮,实脉络于坤灵。
惟长淮之湠漫兮,自桐柏而发源。
贯江河以下骛兮,拉泗、沂而左奔。
走狞雷以赴海兮,驾扶摇而薄山。
固元气之宣节兮,熄众兆之灾患。
粤萧梁之服命兮,抗北魏以争衡。
信降虏之诡计兮,阻汤汤而倒征。
依两崖以受土兮,羌合脊于中央。
揵竹甾石之不足兮,又沈铁以厌不祥。
袤九里以中峙兮,截万派之奔茫。
大堤矻乎如墉兮,杞柳菀其成行。
展源深而支永兮,虽暂否而必通。
倏鲸吼以奔溃兮,与苍苍而俱东。
若燃犀之照渚兮,旅百怪而争遒。
𩣡马怒而嘘蹀兮,虎蛟咆而相纠。
哀死者之数万兮,孤魂逝其焉游?
背自然以司凿兮,固神禹之所恶。
世苟近以昧远兮,或不改其此度。
螳螂怒臂以当车兮,精卫衔石而填海。
憯梁人之不思兮,卒取非于异代。
岂方迫于寻引兮,不遑议夫无穷?
将奸臣取容以幸入兮,公相援而欺蒙
抑五材囚壮之有数兮,特假手于憧憧?
系曰:敦阜寇冥大川屯,精气扶舆变乾文。
运徒力顿漂无垠,潮波复故弥亿年。
冬来寒更剧,淮堰比何如。
遥忆张平子,孤灯正勘书。
江山双鬓老,文字六朝馀(得所寄瘗鹤铭辨)
愁绝无同调蓬飘久索居(南史康绚传天监十四年筑浮山堰是冬寒甚淮泗尽冻士卒死者十七八)
清江纪水 其二 清 · 王昙
七言律诗
金堤百丈向来宽(天监十五年,初成淮堰,上广四十五丈,下阔百四十丈,堰高二十丈。淮水深十九丈五尺。今堰高不及故梁十倍之一,水深不及故梁十九倍之二。仆尝十四年前见书制府于金陵,有增高十丈、加阔百丈之议,照当时康绚工程,以保全淮出口三百年太平无事,而制府冁然一笑。),沧海桑生听水乾。
但有杨焉镌砥柱,绝无康绚治淮安。
王尊一塞身何惜,贾让三疏(平读。)不忍看(时三上书于河帅幕府。)
谁是功臣谁是罪,老人绛县数年千
⑴ 先年五坝全开,而荷花塘之工遂坏。
⑵ 河督靳公开峰山、毛城等,各减坝,乃一时权变,遂成今日膏肓。
⑶ 时有彭城老兵,年百三十馀岁,及见靳公治运者。
清江纪水 其八 清 · 王昙
七言律诗
廿载青衫涕泪零,天江每夜看填星(李延寿《康绚传赞》谓当日镇星守天江而淮堰实兴,及镇星退舍,而淮堰遂坏。今岁六月二日,系日月金水木五曜聚于东井二十二三四五度,而忽有初四日清江之水、甘肃之水,岂土星顺行之咎,古今同验欤?)
读通班固河渠志,注错平当禹贡经。
回洛输漕空有法,黎阳遮害竟无亭。
可怜一纸监门画,不写流民炊火青。
禹王台下拜春风,经国精神望潞公。
康海才名三叶出(令孙时举京兆。),熙朝文字一镫红。
家承南史身难退(《南史》康绚堰淮,为公家得姓之始。太仆初以河帅中丞视河数载,岁岁安澜。今淮河溃坏,读史者以为非公不能底定。),手障黄河笔有功(著治河书累数百万言。)
岳渎经成须未白(时公八十岁,须髯犹黑。),著书还在讲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