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320,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下一页
北宋
  • 崔公度
  • 其后或主或臣,建功立业,尤显闻于后世,则有决羊肠之险,堑此山之道,攻荥阳,伐韩以威天下,应侯为秦昭王之谋也。 感山赋
  • 庶宝之轮幽,万模之纷纭,雕雘彩制,羽须毛群,弓矢铠楯之材,舆马骨革之伦,被服纤华,鼓铸精珍,三十取一,归于县官,宁有闻子富而父贫? 感山赋
  • 以至陛下仁风德泽,扶导长养,踰八十春,赋不闻竭其才,力未尝疲其身。 感山赋
  • 处士曰:君不闻天子之建宫乎,厌江陵之瑰干,空邓林之巨树。 感山赋
  • 义未闻于灌爪,兵或兴于争桑。 感山赋
  • 山东之兵,三十五将之师,君所闻也,请置其说。 感山赋
  • 间乃省贡书考图编,所陈者,特盘飧之微,固不闻有把握之贵,为当世之所传,发咏乎川珍,翱翔乎水边。 珠赋
  • 客有闻者,亦矍然而兴曰:呜呼噫嘻! 珠赋
  • 崔鶠
  • 客曰:子不闻吴都之壮丽乎? 姑苏台赋
  • 李廌
  • 惟令闻升闻于帝兮,有臣曰苏。 金銮赋
  • 况已寘周行之贵,又期闻大道之优。 仕而优则学赋
  • 毛滂
  • 臣窃闻沃野千里,厥田上上,是为禹贡雍州之域。 恢复河湟赋
  • 李新
  • 衰宗坠户,不得闻韶濩之音,使奏雅君以殇夭。 纾情赋
  • 张舜民
  • 窃尝闻长城之役,不独在秦而已。 长城赋
  • 十里避热,百里闻膻。 火宅赋
  • 唐庚
  • 国已挹于三马,臣不闻于一鹗。 南征赋
  • 狐尾见于疑目,牛斗闻于病耳。 归欤赋
  • 苏过
  • 盖尝闻养生之粗也。 志隐赋
  • 张处仁
  • 惜斯人之美行,使无闻于后世。 三山二士赋
  • 楼异
  • 余少闻洛邑之盛,在唐宋为东西都,而山川形胜之富,视它州为杰观。 三十六峰赋
  • 子乌睹海若之难匹兮,独不闻中天之少室。 三十六峰赋
  • 阎苑
  • 方其鹰扬上国,虎视中原,骁将闻风而夺心,壮士望尘而破胆。 述贤亭赋
  • 傅共
  • 汉祖以龙种之精,荡秦虎视之害,规模西京,二百馀载,子亦闻其说乎? 南都赋
  • 先生曰:唯,仆固闻之。 南都赋
  • 成王以盈成之盛定鼎于郏鄏,传基累叶三十有六,子亦闻其说乎? 南都赋
  • 先生曰:唯,仆固闻之。 南都赋
  • 子徒识夫周汉雍洛之既治,而未闻光武南阳之初基。 南都赋
  • 子徒闻宅中而图大,而不知王者之无外,圣人以天下为一家,侔天覆而地载,尽率土而皆臣,岂此疆而彼界。 南都赋
  • 子欲闻今日南都之形胜乎? 南都赋
  • 善则善矣,而未闻其大也。 南都赋
  • 翟汝文
  • 子由闻而赞之。 东坡远游赋
  • 程俱
  • 抑尝闻之,西有未夷之羌,北有久骄之虏,顾蹀血之未艾,乍游魂而送死。 采石赋
  • 抑又闻之,三德虽修,不去指佞之草; 采石赋
  • 抑又闻之,尧不能无九年之灾,汤不能无七年之旱,虽阴阳之或盭,岂闲纵之可缓? 采石赋
  • 抑又闻之,扶耒之子,有土不毛; 采石赋
  • 抑又闻之,日不蔽则明,川不阏则清,听之广者视必远,基之固者构不倾。 采石赋
  • 李纲
  • 与夫山林隐遁之士,耿介高洁,不求闻达于人,而风流自著者,亦何以异? 幽兰赋
  • 室虽迩而人则远,可得闻而不可见。 幽兰赋
  • 井蛙闻风而跱坎,所以震惊; 乘桴浮于海赋
  • 王洋
  • 达四聪以广听,所欲闻者民情也,矧侏儒揉杂,哇淫繁促之声足惑于听乎。 拟进南郊大礼庆成赋
  • 李质
  • 臣盖闻赤县神州之说,方壶员峤之言,既不周之具载,亦同纪于昆崙。 艮岳赋
  • 臣又闻:积水成渊而蛟龙生,积土成山而风雨兴。 艮岳赋
  • 胡寅
  • 岂天运抑人事兮,吾未闻其故也。 原乱赋
  • 王之望
  • 异世殊时,虽靡闻于沿袭; 三王之道若循环赋
北宋末
  • 周紫芝
  • 子犹闻而乐之也耶? 听夜雨赋
  • 于是闻者噤莫能言,而余亦鼻息如雷,不知晨鸡之喔咿。 听夜雨赋
南宋
  • 黄公度
  • 征之弗克者,尚且闻于败衄; 和戎国之福赋
  • 李长民
  • 公子闻之,始若𥈭眙,已而哂曰:先生于古诚博矣,孰若我目睹汴都之伟观乎? 广汴都赋
  • 先生闻而称赞曰:汴都之美,其若是乎,抑何脩何饰而臻此乎? 广汴都赋
  • 先生闻之,叹美不暇,乃谓公子曰:今日治效如此,正臣子歌功颂德之秋也。 广汴都赋
共320,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