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250,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下一页
唐末(续上)
唐末至五代
五代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 钩深致远,曾莫揖其津涯; 颂德赋
北宋
  • 宋太宗
  • 天高远远,驱驰而直抵昆宫。 周穆王宴瑶池赋
  • 田锡
  • 兰宇清兮,风期自远; 依韵和吕抗早秋赋
  • 王仲宣远望有馀,危楼独倚。 春云赋
  • 张咏
  • 小人是远,息邪佞之声; 声赋
  • 自迩图远,通溪泛谷。 放盆池鱼赋
  • 吴淑
  • 任重致远之功,激浊扬清之美。 水赋
  • 风韵清远,唯称于世隆。 琴赋
  • 王禹偁
  • 于以来远人,于以却走马。 归马华山赋
  • 李问
  • 决之于远,则灌溉乎畎亩,盖神灵密扶其栋宇,将历千载而不朽。 仰山赋
  • 范仲淹
  • 听以四聪,而达乎远迩。 用天下心为心赋
  • 善喻非远,嘉猷可稽。 君以民为体赋
  • 圣政惟新,文德来远。 铸剑戟为农器赋
  • 钩深致远,明二仪生育之功。 穷神知化赋
  • 令出惟行,宁分乎远者近者; 王者无外赋
  • 于以见上下交泰,于以见远近咸和。 王者无外赋
  • 道非独善,功不相远。 水火不相入而相资赋
  • 宋祁
  • 佞言必远,防蔓草之难除。 去邪勿疑赋
  • 亦犹防近者,可以虑远; 为君难赋
  • 文彦博
  • 理翰方遒,传书更远。 雁字赋
  • 张方平
  • 今内外无事,赋入有经,而民家壁立,野无青草,设有横出之调,缓急之率,不及均远,应近求具,则必扶老携幼,转死沟壑,虽峻刑严禁,不能止流亡播溃之患。 食货论上 其四 畿赋
  • 欧阳修
  • 不宝于远,则知用物之足; 殿试藏珠于渊赋
  • 司马光
  • 故务其近,不务其远; 交趾献奇兽赋
  • 刘敞
  • 且夫水激则旱,矢激则远。 在陈赋
  • 得非正远在乎近,慎终戒乎初? 不下堂见诸侯赋
  • 孔文仲
  • 大仪之远兮,其体高明; 三阶平则风雨时赋
  • 苏轼
  • 茍先无以龃龉于其间,则江之远来,奔腾迅快,尽锐于瞿塘之口,则其崄悍可畏,当不啻于今耳。 滟滪堆赋
  • 舒亶
  • 帝意虽远,琴音可通,欲发扬于孝道,遂歌咏于南风。 舜琴歌南风赋
  • 黄庭坚
  • 姨母文城君作白山茶赋,兴寄高远,盖以自况,类楚人之橘颂。 白山茶赋
  • 虽琼华明后土之祠,白莲秀远公之社。 白山茶赋
  • 登高临远,唯放目可以无悔。 放目亭赋
  • 合四方远近之情,定之于一。 位一天下之动赋
  • 晁补之
  • 曾稽失之未暇兮,羊固已远去而千里。 是是堂赋
  • 张耒
  • 予近读曹植诸小赋,虽不能缜密工致,悦可人意,而文气疏俊,风致高远,有汉赋馀韵。 吴故城赋
  • 崔公度
  • 积之徒多而器用殊寡,举之或远而民资自疲。 感山赋
  • 索之于迩则此既莫有,求之于远则险孰能来。 感山赋
  • 崔鶠
  • 旁笼西山,俯视太湖,凭高望远,三百馀里,其登览固广矣。 姑苏台赋
  • 张舜民
  • 贾生曰:水激则悍,矢激则远。 水磨赋
  • 慕容彦逢
  • 虽攻战屡捷,威武益张,然师实远斗兮法之所忌,士非素拊兮用或不臧。 韩信背水破敌赋
  • 杨杰
  • 夫靖节远害于污俗,真靖引分于治朝,虽其趣不同,而所归则一。 归来堂赋
  • 犹有莱亩,六遂之远得而优; 不易之地家百亩赋
  • 程俱
  • 曰:三江之凑,实为五湖,地脉四远,衍为松江。 松江赋
共250,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