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85,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东晋
  • 殷允
  • 余以暇日,散愁翰林,睹潘张石榴二赋,虽有其美,犹不尽善,客为措辞,故聊为书之,赋曰。 石榴赋
中唐
晚唐
唐末至五代
  • 徐寅
  • 吕望之六韬可委。士有偶明试而赋上获赞皇风而之是。 止戈为武赋
北宋
  • 吴淑
  • 祖莹望之而赋诗,王粲游之而作赋。 海赋
  • 清丽识傅玄之铭,瞻逸仰嵇含之赋。 笔赋
  • 若夫种殖传泛胜之书,繁茂见陆机之赋,顾出水而得伊尹,游大冢而生尼父。 桑赋
  • 种放
  • 予退而作端居赋:山鸟寂寂,梧阴昼碧。 端居赋
  • 杨亿
  • 客有嘲臣曰:夫飘飘之气能赋,可为于大夫; 天禧观礼赋
  • 范仲淹
  • 梅君圣俞作是赋,曾不我鄙,而寄以为好。 灵乌赋
  • 宋祁
  • 谨夙夜斋戒,撰成陈州瑞麦赋一首,随表上进。 陈州瑞麦赋
  • 叶清臣
  • 登览有澄清之心,临遣动光华之赋。 松江秋汎赋
  • 梅尧臣
  • 潘叔冶从而为赋,余又和之,将以道其事而寄其怀。 鱼琴赋
  • 苏舜元
  • 今观所书用笔赋,柔劲险媚,真如铁线萦结而成。 题虞世南小楷书用笔赋
  • 欧阳修
  • 圣俞作红鹦鹉赋,以谓禽鸟之性,宜适于山林,今兹鹦徒事言语文章以招累,见囚樊中,曾乌鸢鸡雏之不若也。 红鹦鹉赋
  • 苏颂
  • 予按徐浩书品云:中宗时,中书令宗楚客恩倖用事,尝赐二王真迹二十轴,因制为十二屏,以褚遂良枯树赋为脚,大会群贤,张以示之。 题枯树赋
  • 王安石
  • 将归,闵然望历山而赋之。 历山赋
  • 刘攽
  • 予因作崆峒山赋。 崆峒山赋
  • 必若明敦厚之术,闲淫丽之涂,言必合乎雅颂,道必通乎典谟,亦可谓登高能赋,宜为天子大夫。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赋
  • 王观
  • 今夫废兴之迹与土风人物贡赋井邑之纤悉,详见于传记,可得而考,因摭类次第而赋之。 扬州赋
  • 苏轼
  • 独潘邠老与弟大观,复求书赤壁二赋。 跋自书赤壁二赋
  • 相如为作长门赋,以悟主上。 相如长门赋
  • 李之仪
  • 以是而日输月赋如征焉,以是而山积海纳如归焉。 閒居赋
  • 秦观
  • 感而作浮山堰赋,其词曰:繄四渎之并酾兮,实脉络于坤灵。 浮山堰赋
  • 周邦彦
  • 谨拜手稽首献赋曰:发微子客游四方,无所适从。 汴都赋
  • 潘岳尝有秋兴赋,故此赋谓之续赋焉。 续秋兴赋
  • 张舜民
  • 不可不知,吾是以区区而赋之云尔。 火宅赋
  • 楼异
  • 余幸以不敏得令嵩高,纵观诸境,未有过少室者,而巉岩耸拔,乃在户牖间,朝夕博望,历历可数,因作三十六峰赋以自广,非敢窃比古诗之流云。 三十六峰赋
  • 杨时
  • 故孟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十一使自赋。 孟子解 其二十四 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
  • 国中十一使自赋,则用贡法矣,此周人所以为彻也。 孟子解 其二十四 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
  • 宗泽
  • 仆到官之三月,两至岩下,读史严之清什,感是楠之老于岩谷而可怜也,因慨然操笔而赋之曰:楠之生兮,层崖之中巅。 古楠赋
  • 杨天惠
  • 终吾伟卿之能赋兮,工谲谏而不怒。 悯相如赋
  • 翟汝文
  • 始之赞而子由已尽其略,复为东坡远游赋云。 东坡远游赋
  • 程俱
  • 程子既为松江赋,假鸱夷子皮设亡是叟以为词,是夜,梦有夫颀然而长,黧色而修髯,叩舷而称曰:松江之胜,吾子之词侈矣,然子亦闻吴越之遗事乎? 后松江赋
  • 李纲
  • 皮日休称宋广平之为人,疑其铁心石肠,及观所著梅花赋,清腴富艳,得南朝徐庾体。 梅花赋
  • 因极思以为之赋,补广平之阙云。 梅花赋
  • 玉局翁作乳泉赋,妙语雄辩,不可跂及,然理有未安者。 后乳泉赋
  • 李质
  • 于是虚心涤虑,再拜稽首而献赋焉。 艮岳赋
  • 张嵲
  • 读柳先生囚山赋,因叹曰:无桎梏而独居于人之地,真囚也。 续囚山赋
  • 曹勋
  • 大令好书洛神赋,而李阳冰论右军书,与画像赞同称。 题王献之书洛神赋
共85,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