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北周
  • 庾信
  • 乘渍水以胶船,驭奔驹以朽索,小人则将及水火,君子则方成猿鹤,敝特刊不能救盐池之咸,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 哀江南赋
初唐
  • 杨炯
  • 师门何术兮验火而登仙。 浑天赋
盛唐
  • 高适
  • 唯见长亭之烟火。悲旷野之荆杞。 东征赋
中唐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 自谓其投盖之力可图。殊不知燎原之火难扑。 溺赋
北宋
  • 吴淑
  • 既仲夏而永于火,亦季冬而穷于次。 日赋
  • 越王念吴而握火,陆机在洛而思乡。 夏赋
  • 若其取柞楢之火,树槐柘之木,寿星既见于南极,日驭亦行于西陆。 秋赋
  • 赤松服之而蹈火,羊公种之而娶妇。 玉赋
  • 或实薪刍而举火,或建幡旄而照水。 舟赋
  • 江逌连之而纵火,傅琰剖之而断狱。 鸡赋
  • 帝业兴隆,王屋尝观于流火; 乌赋
  • 或有左衽既絓,化民自裹,仙人食之而变金,季夏钻之而取火。 桑赋
  • 夏令钻之而取火,春祀笮之而用油。 枣赋
  • 梅尧臣
  • 若乃当春而燠,是为行夏令而火侵于木,时则有雨水不降,草树早落,火讹相惊,疾疫多作。 问牛喘赋
  • 刘敞
  • 彼候西陆以启冰,占定中而揆日,或义专于荐享,或功止于宫室,岂若诏司存而火纪时焉,器用于是乎出。 季春出火赋
  • 崔公度
  • 孰察诸刊剥水火之遗制,孰恤乎坚稚曲直之所宜。 感山赋
南宋
  • 程大昌
  • 麦则垄布,稻惟水播,黍苗芃芃于膏雨,粟颖苍苍于雷火。 子奇赋
  • 程公许
  • 祓熏声利之膏火,远避色尘之坑阱。 葛仙山赋
  • 白玉蟾
  • 荣卫寒温而鹑火鬼井,精神衰旺而玄枵斗牛。 金液大还丹赋
  • 赵宗道
  • 扑灭声利之膏火,畏远尘俗之迷坑。 吟飞楼赋
  • 李宜茂
  • 然则明明之灵台,又乃吾心之萤火。 萤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