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东汉
  • 冯衍
  • 沈孙武于五湖兮,斩白起于长平。 显志赋
  • 张衡
  • 想升龙于鼎湖,岂时俗之足慕? 西京赋
西晋
  • 左思
  • 戎车盈于石城,戈船掩乎江湖。 吴都赋
南朝宋
  • 谢灵运
  • 迈深心于鼎湖,送高情于汾阳。 山居赋
南梁
  • 沈约
  • 动红荷于轻浪,覆碧叶于澄湖。 郊居赋
  • 萧绎
  • 将游目于五湖,乃浩览于姑苏; 玄览赋
东魏
  • 李谐
  • 奄升御于鼎湖,忽流哀于四海。 述身赋
陈朝
  • 张正见
  • 鱼跃湘乡之水,雁浮平固之湖。 石赋
北齐至隋初
  • 颜之推
  • 每结思于江湖,将取弊于罗网,聆代竹之哀怨,听出塞之嘹朗,对皓月以增愁,临芳樽而无赏。 观我生赋
初唐
盛唐
  • 萧颖士
  • 借如三江五湖之渺漫。 滞舟赋
中唐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 同其叹。此则以江以湖。 溺赋
北宋
  • 吴淑
  • 又若乞子马湖,磨刀临贺,梁相之祥观鹊化,窦后之吉闻燕堕。 石赋
  • 尝美味于酃湖,酌不极于青田。 酒赋
  • 既自适于濠梁,亦相忘于江湖。 鱼赋
  • 孔武仲
  • 公臲兮巴陵之车,我出没兮重湖之舟。 二山赋
  • 张耒
  • 我行世之多艰,三年困兮江湖。 南山赋
  • 崔公度
  • 高邮西北有湖名甓社,近岁夜见大珠,其光属天,尝问诸渔,皆言或遇于他湖中,有窃谋之者,则风辄引舡而去,终莫能至。 珠赋
  • 李廌
  • 类括苍之鉴湖,同太华之玉井。 武当山赋
  • 掌洞庭之重湖,惟伏波与灵均。 武当山赋
  • 胡寅
  • 斲瑰特于太湖兮,浮巉岩于汴泗。 原乱赋
  • 空檀栾于江湖兮,牛曳辇以道瘁。 原乱赋
  • 王仲敷
  • 临绿水而暂止,疑放旷于江湖。 南都赋
南宋
  • 王十朋
  • 原夫势接江湖,歧分台越,𫶍嶷峰峦,崔巍孰埒,悬崖则时时瀑布,深谷则年年积雪。 大嶀山赋
  • 范成大
  • 壬辰始归石湖,而今复踰岭。 桂林中秋赋
  • 薛季宣
  • 樊山以为西障兮,三面汲于江湖。 吴墟赋
  • 彼潭之泳者湖鳗,或涧而流之斤竹。 雁荡山赋
  • 王炎
  • 先生适际斯时兮,独深潜乎江湖。 钓台赋
  • 崔敦礼
  • 崔子问于石湖先生曰:富贵人所愿,閒寂不可居,位通显者有洋洋之志,处幽旷者怀戚戚之悲,此人之常情也。 石湖赋
  • 一朝遇坎,则退而归石湖之耕。 石湖赋
  • 子尝览吾石湖之胜矣,其地有残墉故垒,断岸长云,瀰迤延连,缭曲幽深者,越王之所城也。 石湖赋
  • 王休
  • 靓几弗张琴,雍雍雅调来湖边。 清清堂赋
  • 赵宗道
  • 亚中大夫知湖州军州事江夏赵宗道,于景定元年春因到东林祗园寺瞻回仙像,又登吟飞楼,诵本心文翁词有朗吟飞过之句,触目发情,不可胜述,作赋以识之。 吟飞楼赋
  • 王恽
  • 然后鼓东南之归枻,追散人于江湖。 茹野菊赋
  • 南孝温
  • 当脱身于江湖。 屋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