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80,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东汉
  • 冯衍
  • 重祖考之洪烈兮,故收功于此路。 显志赋
  • 傅毅
  • 被昆仑之洪流,据伊洛之双川。 洛都赋
  • 葛龚
  • 承豢龙之洪族,贶高阳之休基。 遂初赋 其一
  • 蔡邕
  • 书乾坤之阴阳,𬤮三皇之洪勋,叙五帝之休德,扬荡荡之典文。 笔赋 其二
  • 边让
  • 胄高阳之苗胤兮,承圣祖之洪泽。 章华台赋
  • 继高阳之绝轨,崇成庄之洪基。 章华台赋
东汉末
曹魏
  • 缪袭
  • 览唐氏之洪流兮,怅侘傺以长怀,日黄昏而不寐兮,思达曙以独哀。 喜霁赋
  • 阮籍
  • 女娃耀荣于东海之滨,而翩翻于洪西之旁,林石之陨从,而瑶台不照其光。 清思赋
西晋
  • 傅咸
  • 若涉海之无涯,惧湮汉于洪流; 小语赋
  • 潘尼
  • 嘉大雅之洪操,美明哲之保身。 东武馆赋
  • 枣据
  • 飘燕鼎于吴会,转金石于洪涛。 船赋
  • 陆机
  • 将颐天地之大德,遗圣人之洪宝。 叹逝赋
  • 陆机
  • 牧希世之洪捷,固山谷而为量。 祖德赋
  • 陆云
  • 兴介丘之肤寸兮,坠崩云而洪沈。 愁霖赋
  • 靖屏翳之洪隧兮,戢大山之触石。 喜霁赋
  • 临仪天之大川兮,凌怀山之洪波。 喜霁赋
  • 挚虞
  • 有轩辕之遐胄兮,氏仲任之洪裔。 思游赋
  • 生九皋之旷泽,游江淮之洪波。 鵁鶄赋
东晋
  • 湛方生
  • 虽宇宙之洪远,倏俄顷而屡经。 风赋
  • 王凝之
  • 起玄朔之重云,驱东极之洪涛。 风赋
南朝宋
  • 颜延之
  • 盖乘风之淑类,实先景之洪胤。 赭白马赋
  • 谢灵运
  • 系烈山之洪绪,承火正之明光。 撰征赋
  • 鲍照
  • 引员吭之纤婉,顿脩趾之洪姱。 舞鹤赋
北魏
  • 高允
  • 启重基于朔土,系轩辕之洪裔。 鹿苑赋
  • 阳固
  • 惧堂构之颓挠兮,恐崩毁其洪基。 演赜赋
  • 李骞
  • 荷峻极之层构,导积石之洪流。 释情赋
南梁
  • 丘迟
  • 况至德之可师,无兼裘以其弊,有乐安之任子,伟群才而称杰,备百行之高致,该九流之洪艺,谅可杂而非梁,迹每同而常别。 思贤赋
  • 张缵
  • 及渔人之垂饵,沈潜锁于洪源。 南征赋
  • 萧绎
  • 仰皇德之洪深,疑朱离于侏任。 玄览赋
陈朝
  • 张正见
  • 于是尧值洪流,滔天襄陵。 山赋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 智伯之纵辩。迷自灌于洪波。 临层台赋
初唐
盛唐
中唐
共80,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